⑴ 重慶鄉野耕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重慶鄉野耕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7-04-10在重慶市開州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重慶市開州區雲楓街道關子社區巴渠街367號(職業教育中心)附2號。
重慶鄉野耕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00234MA5UGYEM2F,企業法人陳東,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重慶鄉野耕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利用互聯網銷售:日用百貨、預包裝食品、家用電器、農副產品、水產品、工藝品(不含象牙及其製品)、電子產品(不含電子出版物)、旅遊紀念品、辦公設備;票務代理;水電氣費代繳;計算機服務;計算機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網路科技、網頁設計;電子商務咨詢;廣告設計、製作、發布;企業形象策劃;攝影服務;物流倉儲配送服務(不含運輸和危險品倉儲)。(依法需經審批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重慶鄉野耕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⑵ 重慶嘉一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重慶嘉一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5-04-07在重慶市開州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重慶市開縣文峰街道富厚社區楊柳路43號。
重慶嘉一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002343316091362,企業法人王林,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重慶嘉一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利用互聯網經營日用百貨、包裝材料、鮮花、電子產品、工藝品(文物除外)、皮革製品、服裝鞋帽、玩具、鍾表及配件、文教用品、照相器材、體育用品、傢具、家用電器。清潔服務、攝影服務;鮮花禮儀服務、婚慶服務;廣告設計、製作、發布、代理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重慶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85734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6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重慶嘉一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重慶開州農業供給側改革有什麼內容
人民網消息,重慶開州區臨江鎮青陽村,50畝桃樹開始進入掛果期,核桃大小的青色果實掛滿枝頭,再過4個月,蜜桃成熟時,山坡上桃樹果實累累,公路上「采果車」絡繹不絕,一片繁忙。
從4萬斤桃子封存銷毀到豐產8萬多斤,供不應求,臨江鎮青陽村9社村民譚懷生只花了僅僅一年的時間。適應市場的需求,提升蜜桃品質,賣好吃的果子,譚懷生搭上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致富快車」,嘗到了甜頭。
面對此種情況,開州提出要提升專業化發展的規模與深度,突出以專業助耕為重點,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農村實行專業化分工。將分散的農機聯合起來,形成資源優勢,開州組建了一支與農戶簽訂代耕代收合同的耕種服務隊,有效解決了在農作物耕種、收割等重要時間段的缺工之困。
「使用機械插秧不僅速度快、效率高,同時秧苗節位低、密度合理,效率也整整提高了10倍,」開州區廣德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張余稱,社會化服務組織主要是對種糧大戶開展耕、種、收、烘等全程式服務,每畝收取服務費450元。
「這種模式,既解決每個種糧大戶購機成本高、機械閑置時間長等問題,又有助於專業助耕隊的專業化和效益最大化,」張余算了一筆賬,水稻全程耕種收服務可為一般農戶畝節約勞動力成本350元以上,其中機耕節約50元以上,機插節約40元以上,機收節約250元以上,極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量,提高了勞動效率,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種糧效益。
在開縣廣德農機專業合作社裡,記者看到,馬鈴薯播種機、水稻插秧機、收割機、95式拖拉機等30餘台大小型機械設備安靜地「躺」著。農忙時節剛過,它們才迎來片刻休息。
地處西南丘陵山區的重慶,人多地少,土地細碎,稻田多是「巴掌田」。隨著農村勞動力、農資成本逐年上漲,種糧在許多農民眼中成了「虧本生意」。為此,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開州作為全國100個產糧大區,結合自身實際,推進水稻、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引進推廣高性能清簡化農機裝備,提升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
目前,開州全區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了107個,組建各種農業耕種服務隊47個,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20個,機耕面積已達93萬畝,機收面積已達14.8萬畝,機插機播面積達到3.26萬畝,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0%。
融合產業 加工從粗到細 市場從內到外
柑橘還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陽光普照,到年底才能成熟。位於開州趙家鎮柳池村工業園區里的橙汁加工生產線也處在一年當中的「休假期」,靜靜等待著成熟柑果的到來。
產業發展快不快,全靠龍頭企業帶。為以加工轉化為重點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開州引進和培育了一批重點龍頭企業,推進柑橘、糧油、大鯢等農產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
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2008年,重慶天邦食品公司被引進,主要從事柑橘深加工。2009年,天邦果業在開州投產。這是當時西部最大的濃縮果汁生產線,每年可加工柑橘20萬噸,年產濃縮橙汁1.5萬噸。
「我們大量收購適合做橙汁的錦橙,個頭小的、賣相不佳的,都可以賣給我們,」重慶天邦食品公司經理唐傳才告訴記者,以前,農民種植柑橘,最怕受市場波動,柑橘賣不起價。有了深加工後,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因此,這幾年,果農嘗到了甜頭,不僅不擔心種植的柑橘賣不出去,價格還在往上漲。
「種得好」,也要「賣得好」。前不久,開州九龍山鎮大米在一天之內賣出了2000斤。同樣的事還發生在長沙鎮齊聖村的獼猴桃身上,2016年9月,開州區第一個電商平台「開街網」正式上線,齊聖村的獼猴桃立即入駐平台,在線上線下齊發力的情況下,短短一個多月就賣了8萬多斤。
雖然齊聖村的獼猴桃以前通過傳統渠道銷售,銷量一直不錯,但每年要從9月到春節期間才能全部售出。自從搭上電商快車,通過「開街網」的服務包裝,直接將開州土特產品送到了市民餐桌,這也讓深山裡的農戶切實感受到了互聯網的力量。
暢通渠道,打破信息不對稱,是化解農產品滯銷的關鍵。互聯網在打破信息不對稱,化解農產品過剩產能中彰顯出巨大威力,尤其是電子商務為農產品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為打通「土貨」的最後一公里,為農特產品找對銷路,從2015年起,開州不斷加快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體系、農村物流配送體系等,打造和培育了一批本土的電商平台。
2016年,開州區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出「彎道超車」的良好局面,並成功創建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同時,成功引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形成了農村淘寶、開街網等多平台同步發展的農村電商運營格局。截至目前,開州全區電子商務企業(個體)約800家,電商從業人員約3000人,2016年全區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8億元,其中網路零售額突破1.5億元,實現了農產品順產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