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知道p.cn是不是騙人的
問題編號:446743 發表人:guest 發表時間:2011-6-23 網友:披露「數貿聯盟p.cn電子商務」特大網路傳銷、非法集資騙一個號稱「全球數字貿易聯盟產業p.cn電子商務」的特大網路傳銷、非法集資團在全國各地猖狂活動!該詐騙團伙的組織策劃頭目:郭凡,化名:Karma,此人2008年因非法經營罪被廣州法院判緩刑,現在還在緩刑執行期間。以郭凡為首的詐騙團伙到處鼓吹並打著「全球數字貿易產業孵化理念」的旗號,利用p.cn電子商務的名義,在全國各地聚會,利用洗腦拉人頭、圈錢,詐騙手段非常高明。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就發展人員達2萬多人,瘋狂斂財圈進了4個多億!
我們都是被騙投資陷入這個傳銷團伙的,為了揭露p.cn的黑幕,不再讓更多的人上當受騙,我們舉報揭發郭凡及其團伙的詐騙行徑,請求報社媒體關注調查,伸張正義,讓這些危害社會,坑騙百姓的敗類受到法律的制裁!以下是我們舉報揭發的材料:
一、利用p.cn進行傳銷、集資詐騙團伙的組織策劃運作人:郭凡(化名:Karma)
郭凡:廣東省興寧市人 身份證號:441425197508230012 手機:13537612102
自2006年起,郭凡就以「廣州盛世聯合貿易發展公司」的名義,鼓吹「盛世聯合數字貿易」理念進行網路傳銷活動,被廣州警方破獲,後查實,該網路傳銷案被騙群眾達3萬多人,涉案金額上億元,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郭凡於2007年7月被廣州市公安局逮捕。2008年12月,因「非法經營罪」被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2008)刑初字第486號執行判決(判三緩四),執行時間:2008年12月23日——2012年12月22日。
郭凡判刑後並沒服法認罪,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無視法律,自2010年以來,郭凡夥同原「盛世聯合」網路傳銷案的崔偉東等人,死灰復燃,重操舊業。精心炮製,陰謀策劃了利用「電子商務」來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因郭凡還在緩刑執行期間,公安部和廣州公安局都有這個犯罪團伙的案底。於是他搖身一變,號稱「全球數字貿易產業首席架構師」,並化名「Karma」以此掩蓋他的真實身份。肆無忌憚的在全國各地招商聚會,利用p.cn電子商務平台作誘餌,打著「網路快速致富」的幌子招搖撞騙,瘋狂的洗腦、拉人頭、發展下線,圈錢進行網路傳銷集資詐騙。
二、p.cn電子商務幕後郭凡及其運作公司
1、廣州君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p.cn網站域名的擁有者)
2、大中華威斯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郭凡利用p.cn,夥同「大中華威斯達網路」公司,打著「全球數字貿易」「雲計算」等電子商務的幌子,以「投資加盟購買p.cn地區專營商」為名,騙取高額投資。並宣稱高額回報、穩定獲利40%以上,以此誘惑、蒙騙投資購買所謂的p.cn網站上的虛擬廣告位(每個廣告位1——6萬元不等),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被鼓惑上當受騙的多是老年人。
3、深圳市明華澳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p.cn非法集資、傳銷詐騙款項的收款公司),收款帳戶信息如下:
深圳市明華澳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銀行深圳市金中環支行
7559 0148 6910 602
4、五洲衛通網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該公司實際是由郭凡幕後掌控的。p.cn的非法集資、傳銷詐騙款通過「深圳市明華澳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收款帳戶和「青島卡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專為電子商務提供的在線支付、線下支付、手機支付,p.cn的報單款、投資款都是直接現場從青島卡友支付的)最後全部匯入到「五洲衛通網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也就是說所有的傳銷詐騙款最後都由郭凡控制。
以上四家公司雖然注冊地不同,但是幕後策劃總指揮窩點都在:廣州市越秀區環市東路326號廣東亞洲國際大酒店三樓
5、p.cn非法集資傳銷活動的主要市場分布在:
北京、廣州、廣東、中山市、重慶、杭州等地。
6、p.cn網路傳銷的獎金制度
P.cn網路傳銷的會員分為四個等級:普通會員繳納3000元入門費後,就獲得了發展下線的資格,每發展一個經銷商(即拉人投資12萬元),上線可獲得返利36%;發展一個區級專營商(即拉人投資60萬元),上線可獲得返利49%;發展一個市級專營商(即拉人投資200萬元),上線可獲得返利53%;發展一個省級專營商(即拉人投資1000萬元),上線可獲得返利64%。
p.cn在各地大肆活動,到處拉人入伙,瘋狂的發展下線,下線發展的人越多,業績做的越大,上線獲得的獎金也就越高,不但要發展下線,還要持續不斷地消費購物。而p.cn所謂的區、市、省級代理商,只是一種圈錢的手段,是一種變相的非法集資,投資60萬到1000萬不等買到所謂的代理權(其實這也是入門費),投入的越多,他在發展下線,拉人入網、賣出所謂的在他之下的代理權時,他獲得的返利獎金就會越高,最高達64%,拉的人越多,賣出的代理權越多,獎金越高,這顯然是一種層層遞進的、金字塔式的傳銷模式,而受害的永遠是底層的人。而且這種高額返利的誘惑,實際上是建立在後續人員不斷地加入、消費中的,無非是把後面加入者的資金「返還」給前面加入的人作為獎金,如果資金鏈和人員鏈斷裂,整個體系就會崩盤!p.cn這樣的模式最終是逃脫不了這個結局的!
郭凡利用加盟投資購買省、市、區級專營商代理權能給予高額返利回報的手段,在全國各地召開p.cn推介招商會,大造聲勢,利用會議進行洗腦,大肆傳播「數字貿易網路致富」的理念,並宣稱上不封頂,只要推薦幾個單,就可以快速賺取上千萬,由此坑騙了很多群眾、百姓,他們不惜銀行貸款甚至有人賣了房去投資購買所謂的「代理商權」。這些被騙投資的人最終結局就是血本無歸、傾家盪產。網路實際上只是一個虛擬空間,郭凡也就是利用網路這一特徵,藉助高科技、電子商務等名義,遮人耳目,大搞空手道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其詐騙手段和圈錢速度令人發指。如果任由郭凡p.cn這個傳銷毒瘤繼續行騙,其在社會上造成的危害和後果將不堪設想。
郭凡曾因非法經營罪判刑,有犯罪前科,現還在緩刑期間,此人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更加無所顧忌、明目張膽的進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而這批非法集資騙來的巨款已被這個犯罪團伙揮霍瓜分。郭凡現正在密謀計劃轉移資金,一旦集資詐騙敗露,隨時都會攜款潛逃。
「利用互聯網非法集資或從事傳銷」已被國家工商、公安部門列為今年重點打擊目標。為了避免更多不明真相的的人被蒙騙上當,為了挽救更多家庭家破人亡的悲劇,我們這些p.cn的受害者及親屬殷切期盼我們的遭遇能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及各大媒體的關注和重視。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們相信公安機關及媒體會為百姓伸張正義,讓郭凡這個傳銷、集資詐騙團伙受到法律的制裁!
2. 阿里巴巴初創時期是如何吸引商戶入駐的
那時候國內的B2B或者B2C都還沒發展起來,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趕上了這個形勢。
其次,可以看看這個文章:
馬雲現在是如日中天,但是在2000年之前的互聯網江湖中,馬雲算不上什麼大人物。他的履歷和他所折騰出來的那一小點兒動靜,在那個轟轟烈烈的時代,顯得不值一提。1995年4月他在杭州創辦的「中國黃頁」網站,是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在國內最早形成面向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1997年底,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1999年初,在北京互聯網界沒有闖出太大名頭的馬雲,帶著十幾個年輕人和50萬元砸鍋賣鐵換來的創業資本,回到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這些人當中,一部分是當初和他一起從杭州北上創業的夥伴,一部分是從北京「拐來」的。
為什麼說是「拐」來的,是因為如果研究當初和馬雲一起創業的團隊是怎麼組成的,就會發現這些後來成為「十八羅漢」的人,在最初和馬雲走到一起的時候,顯得非常偶然,隨意性很大,基本上不太可能就此分析出一般人所期望的管理理念。問起他們為什麼會加入這個團隊的時候,他們的回答讓人大跌眼鏡。有人回答說,我在廣告公司上班,去馬雲那裡拉生意,後來生意沒拉成,自己就入了伙了。有人回答說,我曾經是記者,對馬雲的公司做過一些報道。有人回答說,我當時喜歡泡聊天室,認識了幾個馬雲在北京公司的人,他們邀請我來杭州創業,就來了……
但是,就是這樣一群看似「烏合之眾」的年輕人,在杭州按照自己的方式畫出了一個電子商務的大餅,這塊餅和北京式的「摩天大餅」看起來完全不一樣。簡單地說,阿里巴巴要做的只是一個平台,用互聯網的力量減少商務成本,撮合生意成交。從所有企業減少的商務成本中,阿里巴巴分享到其中的一塊,成為它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來源。倉庫?配送?采購成本?見它的鬼去吧,這些困擾電子商務人的問題統統跟阿里巴巴沒有任何關系,這不是它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決不會成為它的負擔。
這樣的一種理念,在1999年1月,如果有記者去采訪馬雲,一定會為這樣一個問題煩惱不已。「那麼,您的阿里巴巴,似乎我們沒有見到過已有的成功經驗啊?」是啊,在B2C市場,我們可以學亞馬遜;在C2C市場,eBay已經頗具規模;那B2B呢?如果可以,你可以選擇去相信那時候還沒有鋪天蓋地的IBM廣告所描繪的世界。只可惜的是,IBM只告訴你可以用它的產品解決問題,而沒有告訴你如何用它的產品解決問題。
不過,基於對馬雲的了解,我們完全可以想像他的回答:「如果一個方案有90%的人說好的話,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因為這么多人說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機會肯定不會是我們的了。」馬雲有些獨斷的性格和他在這個團隊中的威望,讓他們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在美國都沒有試驗成功的道路。
結果,還用說嗎?阿里巴巴1999年創業,到2002年開始贏利,它幾乎以光速完成了中國電子商務歷史上第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阿里巴巴創造的這個商業模式,使這家公司至今在B2B市場上沒有遇到真正的競爭對手。
後來,馬雲提到阿里巴巴創業之初的商業模式設計的時候,喜歡說其實他的團隊對於這一模式「內心深處的認同度卻不高」。說這話的時候,我覺得他的表情是得意的,我想他的意思也許是,認同度不高的地方才蘊涵著真正的商業機會。
這就是馬雲的思維方式。
這種思維方式幫助馬雲在1998年、1999年的互聯網困局中脫穎而出,創立了一家中國最成功也是中國迄今為止在世界上最為人矚目的電子商務公司,幫助馬雲一度成為超越比爾·蓋茨、最為華爾街所看重的企業家。而記住這一點,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馬雲所指揮的商業行為,和他所指揮的淘寶。他,是不走尋常路的。
2002年,阿里巴巴開始贏利了。2003年初,阿里巴巴成立了一個投資部門,當時正在銷售部門的干將孫彤宇調入投資部門,和CFO一起開始尋找投資項目和機會。
這是阿里巴巴內部對於2003年前後公司關於尋找新的贏利點時情況的一種表述,基本上所有人的說法都是一樣的。除了一點——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2002年阿里巴巴贏利一塊錢,這是馬雲向全世界人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過的,那麼,在2003年初就成立投資部門,難道馬雲打算把這一塊錢掰成幾百萬使用嗎?
「一塊錢只是一種比較誇張的說法而已,也是一開始為2002年設立的目標,就是要贏利,即使只贏利一塊錢,也是成功。其實到2002年底,公司的贏利還是比較可觀的,大概有7位數這么多。
「這筆錢要說做投資,也的確有些勉強。不過那時候我們的想法是,阿里巴巴已經贏利了,而且發展趨勢相當平穩,也是開始尋找新的機會和新的增長點的時候了。」阿里巴巴的高層如是說。
馬雲非常喜歡打牌,最喜歡打「三扣一」。他還經常在自己家裡開牌局,周末的時候招呼一群好友甚至是公司員工到自己家裡熱鬧熱鬧。所以,在一開始思考投資項目的時候,他曾經有過做棋牌類游戲網站的想法,但是後來因為家裡的一位親戚迷上了網上棋牌游戲,讓馬雲放棄了投資此類網站的想法。
其他的選擇,比如說那個時候已經開始興起的房地產,如果那時馬雲把那些錢投在杭州做房地產的話,那現在的回報一定是非常非常可觀的。但是,與互聯網不相關的產業,從來沒有進入過馬雲的視野,也從來沒有進入過阿里巴巴的版圖范圍之內,盡管幾乎所有的高管們提到這一點的時候,都忍不住說:「如果我們做了房地產,那就賺大了。……不過,這錢,不是我們賺的。」一直以來在阿里巴巴內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堅持做與電子商務相關的產業,其他的行業即使誘惑再大,也絕對不會涉足。這是一條基本原則,絕對不會動搖。
在事後試圖去討論和重組淘寶計劃的產生過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個困難來自於答案的過於簡單,簡單到乏善可陳的程度。「主要還是馬雲的靈感。你也許會覺得這樣的答案不夠專業也不夠正式,總得有多方論證、討論和市場調查,才能確定這么大的一個項目投資。但是,我說的是實話,有時候與其相信復雜的繁重的調查和研究,還不如相信一個商業天才的靈光一現。」阿里巴巴的高層說。
這個回答在一開始,並不是很有說服力。一直以來,我們看到阿里巴巴成功的足跡建立在「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而能夠做到這一點,靠的就是領導層的預見性和決策能力。而在看了太多商學院的案例和外企繁重的案牘之後,我們很難相信一家龐大的公司,一家如此受到華爾街重視的代表產業新希望的公司,在作出具有戰略決定意義的決策的時候,沒有經過調研,沒有經過論證,就因為馬雲在東京的時候眯了一下眼睛,看到世界倒立了起來,回到杭州,就獲得了全體高管的無條件服從。
這種情況非常令人懷疑,是馬雲在公司的權威已經到了這樣一種程度,還是他的員工放棄了和馬雲的討論?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的時候,馬雲自己規定了一條原則,有任何懷疑和不同意見,都必須當面提出來解決。這條原則已經被拋棄了嗎?
「不是這樣的」,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彭蕾對這個問題回答是,「一直以來,公司的任何決策的確都是共同討論的結果,有意見我們都會提,會爭吵甚至有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但是,你不覺得公司在管理上有時候需要一定的集權嗎?太民主反而會導致議而不決,貽誤戰機。更何況,一方面,在過去幾年中幾乎所有的爭論,到最後都以事實證明馬雲的正確而告終;另一方面,馬雲要進入C2C領域的想法,得到了公司內部一致的認同,高度一致。至少,馬雲的陳述,很容易地說服了我們所有人。」
「於是馬雲有一天突然說,讓我們挑戰eBay吧,你們說,好,讓我們挑戰eBay吧。是這樣嗎?」
回答是肯定的。當然,如果你使用搜索引擎的水平足夠高,你可能在網上搜出傳說中來自阿里巴巴CTO一句軟綿綿的疑問:「Jack,你瘋了嗎?你忘記eBay了嗎?」
那個來自西方的霸主
不,沒有人會忘記eBay。只要經歷過這10年的互聯網歷程,你就能體會到美國eBay曾經有過的高山仰止的江湖地位。而在阿里巴巴進入這個市場之前,eBay旗下的eBay易趣在中國的C2C市場,也已經是一家獨大,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了。
和所有大公司在創業的同時也順便創造一個神話不同的是,10年前eBay創立的時候,順便創造的是一個溫情脈脈的童話。
1995年,當時奧米迪亞正在為創立之初的GeneralMagic工作,同時他還在設計網站,想要幫助他的女朋友即現在的太太帕姆·衛斯理與其他Pez糖盒愛好者交換收藏。這件事現在已經成為一段佳話。不過這是一個事後創造的浪漫的企業史的開端,雖然迄今為止,美國eBay公司大廳里鑲在牆上的展示牌都顯示出對Pez糖盒的敬意。
奧米迪亞說,當時他和帕姆在歐洲度假的時候,帕姆買了一些Pez糖盒,回來後她開始在拍賣網上出售、交易這些東西。奧米迪亞說他看見了「收集者對普通物品的巨大熱情」。事實上,奧米迪亞解釋說他當時一直在想,網路可以開辟一個完美的平台,在這里人人都平等交易,由平台來定價。他對拍賣並沒有特別的喜好,但他覺得那是一種很好的實現物品固有價值的「市場機制」。
他編了一些軟體,建立了AuctionWeb。這個網站只是他以EchoBayTechnologyGroup的名義做咨詢工作的網站的一部分。但是當他去注冊的時候,echobaycom已經被注冊了。「我就在那填表,那個時候想要拿到一個域名還得填表。於是我說:『嘿,我把它縮減一下吧。eBay怎麼樣?』現在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奧米迪亞是這么回憶他的帝國創立由來的。
eBay最初出現在網上是在1995年9月,然後就迅速發展壯大。1997年,eBay轉變為一家真正的公司:它得到了風險投資,正式定名為eBay,物色到了一名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她後來曾在eBay易趣與淘寶競爭白熱化的時候親臨上海督戰——接下來就是IPO,那時候,正是互聯網經濟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時候。
eBay的發展速度之快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用惠特曼的話說就是,坐著火箭發展。2004年eBay的年收入達到33億美元,增長速度比戴爾、微軟和思科都要快,那一年eBay的「網路帝國」在全球擁有13500萬用戶,人數相當於德國和法國的人口總和。
「eBay已成為一種潮流。它改變了人們對於『廢物利用』的定義。也因為eBay,人們逐漸相信在互聯網上陌生人之間可以建立信任。而且eBay已經變成樂趣的源泉,比如,有人把出現聖母圖像的烤乳酪三明治標價28000美元,還有人願意把他的額頭出租作為廣告位,要價37375美元。」《今日美國》這么說。
在尋找eBay歷史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值得注意,惠特曼說她在作出為網站制定規則這種重大決定的時候會依靠奧米迪亞。「他在這方面很有天賦,」她說,「在作出重大決定方面面臨困境的時候,我們會找皮埃爾。這些事情不能由傳統的市場調查完成。」
這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呢?是的,就在剛才,我們聽到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彭蕾說出了一句幾乎一模一樣的話。
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人
除了eBay,馬雲所思考的領域在中國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那就是1999年8月18日在上海成立,主營電子商務的易趣。它的創始人邵亦波和譚海音都是上海人,更重要的是,這個班底幾乎清一色地畢業於美國哈佛商學院。
上海人邵亦波自幼被人稱為「大頭神童」,如果以學習成績來比較的話,他的學歷和履歷,足以讓杭州師范學院英語系畢業生馬雲自慚形穢。在海外待了將近10年的邵亦波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假洋鬼子」,不過這個詞在互聯網熱潮時代,再一次成為了一個褒義詞。「他喜歡西餐,英文說得比中文還好,家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直到回國以後,他偶爾還讀錯字,與記者交流時,英文單詞也不斷往外『蹦』。」這是當時記者對他的描述,不過這些小毛病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是一種洋派的象徵,證明這個人是真正接觸過西方文化的,第一批與互聯網親密接觸過的人。
這樣的人們,在那個時候,最能獲得風險投資者的信賴。他們的做派,中國人可能覺得別扭,但美國人看著順眼。邵亦波等人對西方文化認同並且運用嫻熟,在他們成長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接觸和吸收著西方的營養,這點在後來同eBay領導層的交往中顯然非常有用,他讓投資者覺得彼此相投。
邵亦波也沒有否認,他的思維習慣「大半是中國的方法,小半已經是美國的方法」。MBA畢業後,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15萬美元的年薪和幾乎是唾手可得的綠卡;一是負債9萬美元,放棄綠卡回國。邵亦波選擇了後者,他說他想「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這是com熱潮席捲全球的時候,熱血沸騰的留學生們真實的想法。也許沒有報效祖國那麼崇高的想法,但是機會在中國的想法,則是千真萬確的。
回國前,邵亦波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拿到eBay上拍賣。讓他最難忘的是,一台用500美元買來的電視機,用過兩年後,竟還在eBay上賣了550美元。「這件事情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從中感覺到個人與個人交易的魅力。它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最起碼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如果我通過別的方式賣,價錢肯定要少30%—40%。」
就這樣簡單,邵亦波定下了自己的創業商業模式——C2C。
在那個狂熱的時代,邵亦波憑借在波士頓和高盛公司的工作經驗及投資和金融方面的才能,很快拿到了4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1999年6月,他帶著這40萬美元回到上海,創辦了易趣——當時中國第一個C2C電子商務拍賣網站。後來邵亦波直截了當地告訴媒體記者說,這個網站就是直接拷貝自美國eBay,不管是從網站、贏利模式還是收入結構上,從易趣身上都能找到eBay的影子,甚至邵亦波的經營理念也來自美國的eBay。那一年,正是馬雲帶著他的「十八羅漢」從北京回到杭州,用50萬元的啟動資金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在以後的幾年裡,這兩家電子商務公司,因為有各自專注的方向,一個在杭州,一個在上海,各不相干,埋頭苦幹。
不過,易趣的名聲顯然比阿里巴巴更大,也更受關注。在網路正處於泡沫膨脹最瘋狂的時期,1999年10月,邵亦波憑借火熱的網路熱潮,吸引了一筆65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2000年1月,根據CNNIC第五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結果:易趣網得票數高居國內拍賣網站之首,易趣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拍賣網站。之後,易趣網上都是這么介紹自己的——「中國電子商務的旗艦網站」。
2000年7月,易趣推出個人網上開店服務,短短一周即吸引5000多位網友「嘗鮮」。
2000年10月,互聯網泡沫膨脹到極限的時候,邵亦波再一次憑借中國第一個C2C網站的概念,利用「潛在市場」的「希望」,在美國、法國、韓國的資本市場上得到了2050萬美元的融資。這筆錢,幫助邵亦波在中國互聯網最寒冷的時候安度嚴冬,並在各大網站苦苦掙扎的時候還能斥巨資做廣告、做推廣,將市場份額擴大到令人瞠目結舌的90%以上。那個時候,在眾多門戶網站的數字領袖們面露土色的時候,邵亦波和他那個同樣擁有哈佛商學院學位的漂亮妻子,彷彿就是那個寒冬中最絢爛的一道風景線。
那時候,如果僅僅是互聯網的用戶或者網路愛好者,憑借媒體的報道很難看到阿里巴巴在那兩三年裡都幹了些什麼。馬雲用三個字很好地總結了那幾年的歷史:「練內功」。
不過,這兩朵在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各領風騷的雙生花,到了2002年底和2003年初,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那時候就有傳言說,邵亦波之前融資得到的2050萬美元已經所剩無幾,前期中國互聯網界流行的「燒錢病」的後遺症開始顯現,贏利不僅遙遙無期,而且眼下的經營亦遭遇困難,易趣也不得不開始為生計做打算了。
2001年7月,易趣宣布網站開始對賣家登錄物品收取登錄費。2002年9月,易趣開始對賣家網上商品成交後收取商品交易服務費。然而,更可怕的一點是,其市場發展的趨勢開始放緩。2003年初,一項在上海進行的電子商務抽樣調查顯示,2002年以來,B2C(企業到客戶)全國平均增長98%,B2B(企業到企業)增長50%,而易趣採用的C2C(用戶到用戶)只增長了30%。無奈之下,邵亦波接受了一項將業務擴展至亞洲的eBay的注資建議。
而這個時候,剛剛開始贏利的阿里巴巴,因為有了閑錢,也因為eBay和易趣的合作,開始蠢蠢欲動。在過去,易趣的發展好像阿里巴巴的平行線一樣,兩者並無交集。但是,eBay呢?eBay來了之後怎麼辦?毫無疑問,eBay是一個龐然大物,即使它仍然像易趣一樣,行駛在既定的行車線上,輕易不換道,但是開車的人都知道,當巨型貨櫃車以很快的速度從小汽車身邊駛過時,它的重量和速度勢必會對小汽車產生壓力——因此,駕校的師傅們會告訴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駕車行駛,要避免和巨型車輛平行。
馬雲遇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問題是,巨型車已經進入車道了,電子商務的三車道上,留給馬雲騰挪的空間並不大。馬雲說,在他決定要做淘寶的時候,eBay和易趣的合作已經發生。不管之前易趣在經營上是否如業界傳言的那樣困難重重,都不能改變在當時這家網站一家獨大的局面。而它所面臨的一切困境,叫好不叫座的難題,易趣沒有能夠解決。馬雲和他的新公司也將最終面對。更何況,eBay和易趣合作的未來如何,更是無論哪個「狂人」都不敢低估的。一家世界級的巨無霸公司吞下了一個國家級的大公司,這樣的場景,的確令人不寒而慄,在這個時候發起攻擊,無論如何都算不得天時地利。但是,馬雲毫不遲疑,他的團隊全票通過,他們決定,既然沒有地方躲避,不如搶在巨型貨櫃車加速之前發力,搶了它的道。
這種舉動,看起來有點唐·吉訶德大戰風車一樣的瘋狂。但是,馬雲說:「我別無選擇。我發現那個時候我要開始准備防禦了,而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所以我一定要做這個事。」
而且馬雲強調,他防禦的,不是eBay易趣,而是美國eBay本身。
eBay和我們是一樣的
「eBay和我們是一樣的。」這就是那個時候,馬雲在阿里巴巴的經營步入正軌,可以抽出時間來思考整個電子商務全局的時候,突然想到的一個問題。「電子商務是沒有邊界的,什麼B2B、B2C、C2C,都是人為製造的界限,個人對個人的交易做大了,就是企業對企業的交易,企業對企業的交易量比較小的時候,也一樣可以看作是個人行為。如果說這個人為的邊界現在還存在的話,那麼我敢斷言,5年、10年以後,絕對不會再有。」
馬雲說他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美國eBay,他發現這個問世不到7年的公司,在線交易商品就有18萬類之多,從價值1美元的磁碟到500萬美元的飛機,應有盡有。也許第一個在eBay上賣飛機的,的確只是某個有錢而又無聊的富翁在等待另一個有錢又同樣無聊的富翁。但是如果有一天,當做飛機的公司發現真的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易的時候,相信eBay也絕對不會因為對方是一家公司,而拒絕其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信息。這個時候,如果需要購買飛機的公司,恰好也發現原來在網上就可以找到飛機出售的信息……這樣的一條交易鏈,和阿里巴巴所致力打造的中小企業交易平台如出一轍。想到這里,馬雲感覺到了危機的存在,因為他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eBay的平台,從架構上、思想上和阿里巴巴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用eBay的平台來做B2B,只是時間問題,」馬雲說。
「如果說我不採取任何行動,三五年之後等到eBay進入B2B市場,它的錢比我們多,資源比我們多,全球品牌比我們強,到那個時候對阿里巴巴來說,就是一場災難。當時的情況就有些像這樣,我們拿起望遠鏡一看,看到有一個兄弟,長得和我一模一樣,塊頭還要大很多,嚇了一跳。可是對方卻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當時在eBay眼裡,我們根本就什麼都不是。我覺得,這可以讓我們佔一個先手,eBay的漠視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在馬雲想到這一點的時候,eBay通過收購易趣,把手伸到了中國市場。收購易趣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公司和一個團隊,更有驚世駭俗的90%的市場份額。而電子商務界流傳一句名言,就是「大者恆大,小者恆小」,這條規則在C2C市場表現得尤為明顯。一般都認為,這就是「一家獨大」的市場,不可能有兩家三家平分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現。易趣已經佔得了先機,加上eBay的注資,錢也多,資源也多,品牌也強,那麼馬雲又在哪裡看到了有機可乘呢?「這根本不是問題,」馬雲說,「市場是會發展的。當時中國的網民有8000萬,可是易趣的用戶只有500萬。OK,這500萬用戶是你的,剩下的7500萬潛在客戶就是我的機會。2002年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還只是初級階段,那個時候一切都還在變化之中,下任何斷言都還為時過早。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這句話,可是寫入阿里巴巴價值觀的。」
3. 支付寶股東是誰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40%股份,是阿里巴巴的單一最大股東,日本軟銀持有16%的股份,而馬雲及其團隊僅持有28.2%的股份。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團40%的股份,但沒有完全投票權!
雖然淘寶是阿里巴巴全資子公司,但是創始人是馬雲,最具決策性的還是他,雖然最終的決策還是要通過董事會批准。
(3)杭州漢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於提供「簡單、安全、快速」的支付解決方案。支付寶公司從2004年建立開始,始終以「信任」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寶」與「支付寶錢包」兩個獨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廠商。
支付寶及阿里巴巴集團較為推崇員工大規模持股的制度安排。在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過程中,40%的股份作為對全體員工的分享和激勵,剩餘的60%股權作為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集團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在職員工,都獲得相應股份,實現「全員持股」。
4. 機遇的事例
1,馬雲,抓住了互聯網的發展機遇,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1995年5月,中國黃頁正式上線,馬雲開始從身邊的朋友做生意。此時,離中國能上Internet還有3個月。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2,拿破崙·波拿巴,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1793年,他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崙提出新的作戰方案。看拿破崙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崙為攻城炮兵副指揮,並提升為少校。拿破崙抓住這個機遇,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後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並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於一舉成名,最後登上權力登峰。
3,瓦浮基抓住機遇。
19世紀中期,一股淘金熱潮在美國西部悄然興起。成千上萬的人湧向那裡尋找金礦,幻想能一夜暴富。一個十來歲的窮孩子瓦浮基,也准備去碰碰運氣。因為窮,買不起船票,就跟著大蓬車,忍飢挨餓地奔向西部。不久,他到了一個叫奧絲丁的地方。這兒金礦確實多,但是氣候乾燥,水源奇缺。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是拚死苦幹了一天,連能滋潤嘴唇的一滴水甚至也沒有。抱怨缺水的聲音到處彌漫,許多人願意用一塊金幣換一壺涼水!
這些找礦人的滿腹牢騷,使瓦浮基得到了一個十分有用的信息。他尋思著如果賣水給這些找金礦的人喝,或許比找金子更容易賺錢。他看看自己,身單力薄,幹活兒比不過人家,來了這么些天,疲憊不堪,仍然一無所獲,但自己挖渠找水,他還是能辦得到的。
說干就干,瓦浮基買來鐵鍬,挖了口井打水,他將涼水經過過濾,變成了清涼可口的飲用水,再賣給那些找金礦的人。在短短的時間里,就賺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錢。後來,他繼續努力,成為了美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4,諸葛亮待機而出。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15歲時隨家人為逃避戰亂,離開山東老家輾轉到湖北襄陽避難。17歲時隱居在襄陽城西的隆中。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大政治家管仲和軍事家樂毅。因此,他隱居隆中邊種地,邊修學,靜觀天下,待機而出,人稱「卧虎藏龍」。
漢末以來軍閥混戰的形勢已趨明朗。曹操基本上統一中國北方,勢力最大。孫權割據江東統治鞏固勢力次之。劉表、劉璋等軍閥也各有地盤。劉備在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中,組成了一個勢力不大的軍事集團,但屢被曹操擊敗,被迫輾轉投靠,沒有自己固定地盤。為發展自己勢力,到處訪尋人才。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向劉備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並提出了對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掌握著軍政大權。他聯孫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勝利,並乘機佔領荊州,進軍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劉備建立和鞏固蜀漢政權,作出了巨大貢獻。
5,世界酒店大王希爾頓,早年追隨掘金熱潮到丹麥掘金,他沒有別人幸運,沒有掘出一塊金子,可他卻得到了上天的另一種眷顧。當他失望地准備回家時,他發現了一個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商機,也迅速地把握住了它。當別人都忙於掘金之時他卻忙於建旅店,他頓時成為了有錢人,也為他日後在酒店業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4)杭州漢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關於機遇的名言: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易經·系辭下》
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中國諺語
見機不遂者隕功。——漢·桓宛《鹽鐵論·擊之》
聖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三國志·吳書·諸葛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有機不可失,無機不亂抓。——中國諺語
取天下與守天下,無機不能。——宋·蘇洵《遠慮》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宋·蘇軾{代候公說項羽辭}
大丈夫相時而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來磨面。——[英]赫伯特《智慧之箭》
適當的時候扔出的一塊石子勝於不當的時候送出的一塊金子。
由於過分審慎,人們對於時機就會重視不夠,就會坐失良機。 ——盧梭
5.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名單有哪些
愛凱科技有限公司、愛千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德中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安徽徵信有限公司、安徽新安銀行有限公司、安徽新安友達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安潤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安投金融(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和安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鞍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百航資信調查有限公司、百榮雲創科技有限公司、寶航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包頭市包陰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寶富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安榮匯眾資信調查有限公司、北京白城科技有限公司等約400家企業。
1、百行徵信有限公司
百興信用調查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19日,公司法定代表人朱煥琦董事長、鄭憲兵董事長。
收集和利用企業信息開展企業信用評估、評級、咨詢、培訓、市場調查研究、資料庫服務和技術服務;計算機軟體和網路技術開發、銷售、培訓、轉讓、系統運行維護;計算機軟硬體銷售;會議策劃等。
2、百融雲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14年3月19日。百融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融雲創」)是一家運用人工智慧、風險控制雲和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提供金融業全生命周期管理產品和服務的智能科技公司。
百榮雲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客觀中立的第三方立場和開放互補的數據聯盟戰略,致力於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構建中國金融業大數據應用基礎設施平台。
3、鞍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鞍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立足中小企業發展,立足零售業務發展,立足客戶需求」的市場定位。
積極支持鞍山市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事業、民營企業和再創業企業,投入流動獎金、項目貸款、個人消費貸款700多億元,已成為支撐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寶付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寶富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滿道金富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1年底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寶福致力於為個人和企業提供靈活、自助、安全的互聯網支付產品和服務,寶富產品種類繁多,受眾廣泛,價格優惠,提供365天不間斷的結算服務,幫助商戶快速取款,使電子商務與資金流安全無縫連接。
同時,以「實時結算整體解決方案」為核心業務模式,使保福近兩年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5、北京百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9月18日在朝陽分公司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賈鵬,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經貿咨詢等。
6. 杭州漢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漢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阿里巴巴集團老員工創立,入駐於杭州市濱江區高新軟體園,是一家從事移動電子商務平台的研發、運營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服務型公司。漢牛網路微信系統擁有十五大產品體系,80多項功能應用,10大行業深度解決方案、三大硬體產品。微官網:快速幫助用戶打造超炫微信移動網站;微信會員卡:微時代會員卡,方便攜帶,永不掛失;微活動:優惠券+刮刮卡+大轉盤+微投票+一戰到底的會員再營銷;微推送(LSP):微信附近的人——精準營銷;微服務:微信企業應用與電子商務;微留言:用戶的互動交流利器;微相冊:照片展現,讓商品一覽無余;微調研:實時統計,為市場調研添加一份有力數據;微統計:實時數據統計,監控運營效果;微房產:360度全景看房;微汽車:預約試駕、預約保養、360度看車、車主關懷應有盡有;微醫療:互聯網時代的醫療小助手;微酒店:快速幫助用戶打造超炫微信移動網站;微餐飲:實時數據統計,監控運營效果;微商城:打造微信移動電商;微預約:在線預約,幫您一鍵搞定。我們以嚴謹的軟體開發思路、科學的項目管理方法,保證軟體的內在質量和可擴充性,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法定代表人:文元石
成立時間:2014-06-06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800016089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偉業路1號九號樓420室
7. 求關於機遇的名人事例
1,馬雲,抓住了互聯網的發展機遇,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1995年5月,中國黃頁正式上線,馬雲開始從身邊的朋友做生意。此時,離中國能上Internet還有3個月。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2,拿破崙·波拿巴,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1793年,他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崙提出新的作戰方案。看拿破崙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崙為攻城炮兵副指揮,並提升為少校。拿破崙抓住這個機遇,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後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並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於一舉成名,最後登上權力登峰。
3,瓦浮基抓住機遇。
19世紀中期,一股淘金熱潮在美國西部悄然興起。成千上萬的人湧向那裡尋找金礦,幻想能一夜暴富。一個十來歲的窮孩子瓦浮基,也准備去碰碰運氣。因為窮,買不起船票,就跟著大蓬車,忍飢挨餓地奔向西部。不久,他到了一個叫奧絲丁的地方。這兒金礦確實多,但是氣候乾燥,水源奇缺。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是拚死苦幹了一天,連能滋潤嘴唇的一滴水甚至也沒有。抱怨缺水的聲音到處彌漫,許多人願意用一塊金幣換一壺涼水!
這些找礦人的滿腹牢騷,使瓦浮基得到了一個十分有用的信息。他尋思著如果賣水給這些找金礦的人喝,或許比找金子更容易賺錢。他看看自己,身單力薄,幹活兒比不過人家,來了這么些天,疲憊不堪,仍然一無所獲,但自己挖渠找水,他還是能辦得到的。
說干就干,瓦浮基買來鐵鍬,挖了口井打水,他將涼水經過過濾,變成了清涼可口的飲用水,再賣給那些找金礦的人。在短短的時間里,就賺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錢。後來,他繼續努力,成為了美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4,諸葛亮待機而出。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15歲時隨家人為逃避戰亂,離開山東老家輾轉到湖北襄陽避難。17歲時隱居在襄陽城西的隆中。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大政治家管仲和軍事家樂毅。因此,他隱居隆中邊種地,邊修學,靜觀天下,待機而出,人稱「卧虎藏龍」。
漢末以來軍閥混戰的形勢已趨明朗。曹操基本上統一中國北方,勢力最大。孫權割據江東統治鞏固勢力次之。劉表、劉璋等軍閥也各有地盤。劉備在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中,組成了一個勢力不大的軍事集團,但屢被曹操擊敗,被迫輾轉投靠,沒有自己固定地盤。為發展自己勢力,到處訪尋人才。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向劉備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並提出了對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掌握著軍政大權。他聯孫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勝利,並乘機佔領荊州,進軍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劉備建立和鞏固蜀漢政權,作出了巨大貢獻。
5,世界酒店大王希爾頓,早年追隨掘金熱潮到丹麥掘金,他沒有別人幸運,沒有掘出一塊金子,可他卻得到了上天的另一種眷顧。當他失望地准備回家時,他發現了一個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商機,也迅速地把握住了它。當別人都忙於掘金之時他卻忙於建旅店,他頓時成為了有錢人,也為他日後在酒店業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7)杭州漢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關於機遇的名言: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易經·系辭下》
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中國諺語
見機不遂者隕功。——漢·桓宛《鹽鐵論·擊之》
聖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三國志·吳書·諸葛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有機不可失,無機不亂抓。——中國諺語
取天下與守天下,無機不能。——宋·蘇洵《遠慮》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宋·蘇軾{代候公說項羽辭}
大丈夫相時而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來磨面。——[英]赫伯特《智慧之箭》
適當的時候扔出的一塊石子勝於不當的時候送出的一塊金子。
由於過分審慎,人們對於時機就會重視不夠,就會坐失良機。 ——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