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是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嗎
新增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名單已經公布了,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深圳)在列
⑵ 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有舉辦什麼活動
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舉辦的活動有39餘場,各類展會、高峰論壇、經貿洽談會、專題講座、培訓交流會等大型商務活動。
⑶ 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駐商家目前有多少家
目前有好多了都,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目前比較大的一些跨境電商有棵樹,賽維網路,通拓國際,環球易購等一些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大大小小估計有個幾百家了吧
⑷ 現在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展怎麼樣
據悉,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規劃總面積10萬平方米,商務辦公區8萬,倉儲物流區2萬,包含商務辦公、產品展示、倉儲物流、會議中心等多個功能分區。新增的...
⑸ 嶺南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園區歷史
2009年——成立嶺南鞋城
2010年——獲得廣東省皮革鞋業十大商貿基地
2010年——嶺南鞋城電子商務服務基地
2011年——嶺南鞋城升價改造,嶺南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正式掛牌
2011年——聯合百家淘寶賣家共同成立嶺南商盟
2011年——進駐企業純電商企業150戶
2011年——參加網貨交易會,廣東電視台跟蹤報道,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認可
2011年——建立電商物流街,四通一達簽訂戰略合作
2012年——百勝軟體聯合園區開發超級ERP軟體
2012年——建立園區線上分銷購物平台,獲得淘寶平台最高許可權API接入口
2012年——被評為網路聯盟全國6大園區之一
2012年——國家工信部及專家組蒞臨園區調研指導工作
2012年——與番禺技術學院簽訂校企合作人才定型培養框架
2012年——公司案例被納入2013十一五規劃選材
2012年——園區企業融資平台籌建,與農業銀行,廣發銀行,番禺村鎮新華銀行戰略合作
2012年——落成10棟TOP電商大樓,成功引入10家著名電商企業
2012年——參與組織華南首次六大B2C平台聯合招商咨詢會(京東,當當,亞馬遜,凡客V+,蘇寧易購,拉手網)
2012年——成功引入600多家左右電商企業進駐園區
2012年——嶺南國際大學生創業中心成立。
2012年——2012嶺南網商網貨購物節圓滿成功
2012年——協辦電子商務投融資峰會
2012年——建立電商園區全國唯一一家電商快遞分撥中心
2013年——建立國內最大網拍基地之一
2013年——啟動廣州首屆大型電子商務專場招聘會
2013年——聯合民生銀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番禺新華村鎮銀行建立電商資本互助社
2013年——打造「快速、准確、廉價」電商第三方倉儲物流平台
2013年——聯合園區所有電商企業共同推出嶺南同城購物網
2013年——攜手網盈機構搭建電商培訓基地
2013年——聯合番禺政府打造番禺沙溪專業市場電商集群區
⑹ 寫報告問題,高分求助!!!
荊州十年巨變
荊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荊山、衡山之間。漢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粵的一部分;漢末以後轄境漸小。荊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 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 1800一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10℃年積溫 5000-5350℃,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佔全年80%,太陽輻射量佔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產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
荊州人傑地靈,物產豐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戰國時期,20代越王定都荊州,長達411年。楚先民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荊州出土的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和整套石磬編鍾,無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輝。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鳴驚人」的政治家楚莊王、楚國名相孫叔敖等等,都是從荊州這塊土地上走上歷史舞台。荊州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120回的《三國演義》,有82回寫到荊州。「市內三國勝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長達10.5公里的荊州古城牆,被譽為「 中國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1992年發掘的雞公山文公遺址,經考古界鑒定為「中國第一,世界罕見」。荊州還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荊州是一座充滿商機的城市。自古以來,荊州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早在漢代,荊州就是全國十大商業都會之一;近代,荊州又是我國最早對外通商的內河港口城市,荊州沙市早在中日甲午戰爭後就與重慶、杭州、蘇州一起被定為通商口岸。今天的荊州市,地處中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區位優勢獨特。為全國「四大增長極」十字軸線的交叉區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慶均為1000公里左右。荊州市是國家重要的農業綜合商品生產基地和輕紡、化工基地,是一座充滿商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荊州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荊州工業特色鮮明,形成了機械、輕工、燃化、紡織、電子等五大門類,涌現出沙隆達、天發、車橋、凱樂、洪城、神電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井有7家公司實現上市融資,其中沙隆達集團在全國農葯行業排名第一,凱樂科技是全國塑管排頭兵,洪城公司是中國低壓大口徑智能閥門企業的龍頭;全市農業產值約占湖北省的13%,糧食、棉花、油料、水產品總產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榮、銀欣、吉象等6家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荊州開放開發勢頭良好,全市現有三資企業474家,先後成功引進了荷蘭飛利浦、美國德爾福、法國法雷發、德國美潔時等一批大型跨國公司落戶荊州;荊州商貿流通繁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居湖北省第二位。國家級商品市場藍星商貿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築裝飾材料批發市場,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業品市場,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量販店、電子商務等新型生態不斷涌現,荊州已成為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時,荊州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全市高新技術涉及精細化工、電子、新材料等領域,擁有除武漢市以外全省最豐富的教育資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達3萬餘人,可為荊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同全國一樣,荊州在近十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得到迅速發展。
第一、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據初步核算(下同),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3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增速是十年最好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26.7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完成141.8億元,增長11.9%;第三產業完成169.6億元,增長11.0%。經濟呈現全面回升態勢,三次產業共同發展,整體經濟增勢強勁。
一是二、三產業比例提高。隨著經濟發展,全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29.8:31.6:38.6調整到2006年的28.9:32.4:38.7,三次產業在GDP增長中所佔份額為12.9%、41.0%、46.1%。二、三產業繼續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農業比重下降0.9個百分點,工業化程度繼續提高,三次產業內部結構也不斷優化。
二是農業穩定發展。全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不斷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最大限度減輕了自然災害給農業造成的損失,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22.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8%。受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調整幅度較大。糧食、棉花、果用瓜以及青飼料面積擴大,油料等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一是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720.4萬畝,比上年增加31.9萬畝,增長4.6%,其中早稻面積略減,夏糧、中稻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年糧食總產321.5萬噸,比上年減產0.2%。其中:夏糧27.7萬噸,增長26.2%。早稻41.0萬噸,增產9.4%。中稻因稻飛虱影響受災嚴重,總產187.5萬噸,減產5.7%。晚稻49.3萬噸,增產2.2 %。二是棉花生產喜獲好收成。棉花種植面積143.5萬畝, 增長3.6% 。總產量比上年提高20.1%,達到14.9萬噸。三是油料面積縮減,總產基本持平。油料面積332.4萬畝,比上年減少2.6%,油料產量45.5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四是生豬市場波動較大。上半年,生豬價格跌到十年來最低、生產大幅下滑,下半年生豬價格的回升,基本扭轉了繼續下滑的態勢。全年生豬出欄331.0萬頭,下降3.9%。五是水產品生產穩定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達到67.9萬噸,增長4.5%。漁業在養殖面積擴大、產值增加的同時,結構明顯優化,優質品種、特色魚種大量增加,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三是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市工業增加值為124.1億元,增長14.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全市工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一批優勢行業加快發展,食品加工、化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紡織、木材加工、造紙等重點行業是推動工業增長的主力。其特點:一是重工業生產加速。全市輕工業增加值36.1億元,增速為17.2%,重工業增加值60.9億元,增長20.4%,快於輕工業3.2個百分點。二是工業優勢產業地位有所增強,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全年全市化工、紡織、汽車零部件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實現增加值17.9億元、10.7億元、9.7億元和9.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4%、11.5%、34.4 %和35.9%,四大產業增加值約占規模以上工業的一半,拉動工業生產增長9個百分點。
四是第三產業加速發展。以信息、房地產經營、社會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帶動第三產業快速增長。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在消費升級的帶動下增長速度再創新高。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0%。其中:批發零售業增長12.5%,住宿餐飲業增長11.9%,通訊業增長13.7%,房地產經營業增長12.0%,社會服務業增長12.1%,均高於第三產業平均11.0%的增長速度。同時,教育、衛生及文化產業也獲得了穩定的發展。
第二、三大需求快速上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1、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消費品市場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1億元,增長14.7%,增幅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為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消費品市場活躍。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6.9%,增幅比上年加快2.3個百分點;農村(縣及縣以下)消費品增長12.5%,增速同比加快2個百分點,農村市場已連續12個月達到兩位數增長。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增長15.4%,增幅同比加快2.4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增長17.5%,增幅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從消費熱點看:家居裝潢商品、文化消費類商品、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通信、汽車消費和休閑裝飾類商品成為市場消費的熱點。住房消費繼續升溫。全年商品房銷售額增長64.7%,住宅銷售額增長76.7%。
2、社會投資帶動投資大幅增長。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9.7億元,增長34.0%,增幅比上年上升2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0.3%。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三次產業投資全面增長。第一產業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增長58.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1.0億元,增長70.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6.7億元,增長23.2%。二產業投資的比重達到42.3%,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二是地方投資快速增長。全市地方投資118.6億元,增長50.9%,高於投資增幅16.9個百分點。三是民間投資繼續成為投資主體,國有投資增長快於非國有投資。2006年,民間投資完成108.0億元,比重為72.1%,繼續呈現活躍態勢。國有投資完成41.7億元,增長44.9%,比非國有投資增幅高14.7個百分點。四是工業投資力度加大。全市工業投資完成56.6億元,增長61.0%,電力、紡織、化工分別以9.1億元、6.7億元、6.0億元居工業投資總量前三位。五是商品房銷售穩步增長。全市銷售商品房78.5萬平方米,增長48.6%,其中銷售住宅面積73.1萬平方米,增長52.4%。隨著宏觀調控政策配套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產投資18.1億元,增長12.1%,增幅回落27.7個百分點。
3、經濟外向度提高,出口增長迅速。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出口仍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全市出口總額3.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8%。石首市仍穩居縣市區出口之首,松滋市、沙市區和荊州區增勢強勁,分別增長96.3%、84.2%和68.9%。出口企業中除沙隆達、楚源兩個出口超六千萬美元外,又涌現出了湖北華麗染料公司、洪湖德炎水產食品公司、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機塞瓦石油鑽采設備有限公司等出口超過千萬美元的企業。
第三、三項收入全面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
1、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全市實現財政收入29.06億元,比上年增加4.65億元,增長19.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86億元,比上年增長6.7%。工商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4.7%。財政支出達到57.1億元,比上年增長40.2%。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2.7億元,比上年增長24.5%。
2、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200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8元。比上年增長7.7%。人均消費支出6161元,增長5.4%,城鎮居民增收一是企業效益好轉工薪收入繼續增長;二是城鎮居民社會保障制度落實力度逐步加大,使城鎮弱勢群體收入增加;三是就業狀況有所好轉增加了部分職工收入。
2006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502元,比上年增加394元,增長12.7%。農村打工人數的快速增長和農民工工資的提高使農村居民打工收入明顯增多,成為增收的主渠道;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另一因素。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2700元,比上年增長11.5%。
3、工業企業效益顯著提高。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30.8%,同比增加12.9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7.3億元,同比增長28.1%,其中利潤總額7.2億元,同比增長39.2%。分行業看,化學原料及化學品製造業、塑料製品業、紡織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食品加工業等行業效益增幅較大。工業入庫稅金12億元,比上年增長19.0%。
4、居民儲蓄大幅增加。2006年末,全市各項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521.3億元和259.5億元,分別比去年初增加81.9億元和18.1億元,貸款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強。城鄉居民儲蓄存款395.7億元,在上年增長16.9%的基礎上增加49.8億元,增長14.5%。其中,城鎮和農村分別增長15.2%和10.3%。人均儲蓄達到6200元,增長14.4%。這一方面體現了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使得企業效益與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和個人投資與消費的增長潛力。
⑺ 深圳電商產業園有哪些
每個區好像都有,羅湖互聯網產業園,福田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寶安回互聯網產業園,答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
羅湖互聯網產業園,福田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在關內,交通條件比較便利,租金相對來說也比較高,如果你公司資金比較雄厚,可以考慮羅湖互聯網產業園,福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在龍崗平湖,因不在市中心,租金比較低,是首個物流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的產業園。建議多比較下,再做選擇。
⑻ 荊州在什麼地方
荊州
歷史沿革
荊州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江陵縣荊州鎮。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1955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管轄。1979年,沙市市復為省轄市。1983年劃出荊門縣改荊門市,為省轄市。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合並設立荊沙市,潛江、仙桃、天門三市劃出為省轄市。1996年更名為荊州市,京山縣、鍾祥市劃出。市政府駐沙市區。
2001年,荊州市轄荊州、沙市2個區,公安、監利、江陵3個縣和松滋、石首、洪湖3個縣級市。全市轄103個鄉鎮、l2個街道,421個居委會、2927個村委會,24476個村民小組。全市國土面積14067平方千米,其中星�婊齦558平方千米,市區建成面積53平方千米。
2004年底,全市轄12個街道、88個鎮、14個鄉。
沙市市本江陵縣沙市鎮,1949年設沙市市,由省直轄。1958年沙市市交由荊州專署領導。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荊州專區、荊州地區1949年設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轄荊門、京山、鍾祥、天門、潛江、公安、松滋(駐新江口鎮)、江陵等8縣。1951年原沔陽專區所屬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入荊州專區。轄11縣。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荊州專區轄12縣。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陡湖堤。荊州專區轄13縣。1955年撤銷荊江縣,並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荊州專區轄12縣。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領導,洪湖縣遷駐新堤鎮。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轄2市、12縣。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荊州專區轄1市、12縣。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鍾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綉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松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荊州地區轄1市、12縣。 沔陽專區1949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1951年沔陽專署駐沔陽縣新堤鎮。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以原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湖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4]99號):(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沙市區北京路。(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路;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區人民政府駐荊州鎮;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郝穴鎮。(3)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轄。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號)撤銷松滋縣,設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99號)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鍾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荊州市總人口6279990人。其中: 沙市區 591572 荊州區 585578 公安縣 1009690 監利縣 1363132 江陵縣 389653 石首市 602649 洪湖市 877775 松滋市 859941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地區位置:
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0—114°050,北緯29°260—31°370。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 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里。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裹樊。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區佔78.7%,丘陵低山區佔21.1%。全市轄荊州、沙市2區和江陵、 公安、監利3縣,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市,下設119個鄉鎮,18個街道辦事處,共有3398個村(居)委會,24835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荊州市是湖北省人口稠密的地市之一。
全市總人口642.1萬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總人口的10.7%。全市城鎮人口超過200萬人,占總人口33.0%。中心城區面積 54平方公里,人口75萬。
歷史文化:
荊州人傑地靈,物產豐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戰國時期,20代越王定都荊州,長達411年。楚先民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荊州出土的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和整套石磬編鍾,無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輝。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鳴驚人」的政治家楚莊王、楚國名相孫叔敖等等,都是從荊州這塊土地上走上歷史舞台。荊州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120回的《三國演義》,有82回寫到荊州。「市內三國勝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長達10.5公里的荊州古城牆,被譽為「 中國江南不可多得的完壁」。1992年發掘的雞公山文公遺址,經考古界鑒定為「中國第一,世界罕見」。荊州還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交通狀況:
荊州是鄂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國土開發一級軸線(長江)與二級軸線(京廣、焦柳鐵路)在此交匯,長江483公里黃金水道穿越境內,207國道縱貫南北,318國道和宜黃高速公路橫跨東西,沙市港是長江中游的重要港口,沙市機場為國家二級機場,構成了荊州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多種方式相銜接的現代交通網路;已開工建設的襄(樊)--荊(州)、荊(州)--常(德)高速公路,特別是10月1日竣工通車的荊州長江公路大橋,使荊州承東接西、連南納北的地域和交通優勢更為明顯。荊州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樞紐節點和信息傳輸中心,通信技術裝備、通訊能力、用戶規模、業務總量等四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二位。國家規劃的八縱八橫「信息高速公路」光纜干線有一縱一橫兩條骨幹光纜從荊州通過,全市信息、通信業已具相當規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98抗洪勝利後,國家投入55億多元巨資,實施荊江大堤和長江干堤加固工程,現在,雄偉壯觀的千里江堤已成為荊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著長江三峽的截流,荊州防洪保安和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昔日受洪水威脅之地即將成為一片充滿希望的投資熱土。
經濟發展:
荊州是一座充滿商機的城市。自古以來,荊州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早在漢代,荊州就是全國十大商業都會之一;近代,荊州又是我國最早對外通商的內河港口城市。今天的荊州市,地處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區位優勢獨特。為全國「四大增長極」十字軸線的交叉區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慶均為1000公里左右。荊州市是國家重要的農業綜合商品生產基地和輕紡、化工基地,是一座充滿商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荊州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荊州工業特色鮮明,形成了機械、輕工、燃化、紡織、電子等五大門類,涌現出沙隆達、天發、車橋、凱樂、洪城、神電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井有7家公司實現上市融資,其中沙隆達集團在全國農葯行業排名第一,凱樂科技是全國塑管排頭兵,洪城公司是中國低壓大口徑智能閥門企業的龍頭;全市農業產值約占湖北省的13%,糧食、棉花、油料、水產品總產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榮、銀欣、吉象等6家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荊州開放開發勢頭良好,全市現有三資企業474家,先後成功引進了荷蘭飛利浦、美國德爾福、法國法雷發、德國美潔時等一批大型跨國公司落戶荊州;荊州商貿流通繁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居湖北省第二位。國家級商品市場藍星商貿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築裝飾材料批發市場,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業品市場,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量販店、電子商務等新型生態不斷涌現,荊州已成為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時,荊州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全市高新技術涉及精細化工、電子、新材料等領域,擁有除武漢市以外全省最豐富的教育資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達3萬餘人,可為荊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⑼ 現在哪裡的電子商務公司最多
據我所知,現在抄深圳對電子商務扶持力度很大。
開辟了羅湖電子商務產業園、福田梅林電子商務產業園、南山電子商務產業園、龍崗平湖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寶安也有。
物流配套設施上位,一個大的電子商務氛圍已經呼之欲出了,呵呵。
⑽ 西安有哪些景點值得一游如果從電子商務城出發,分別應該怎麼乘公交車前往
陝西省博物館、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館、寒窯、曲江遺址公園、大雁塔北廣場)。
1.現在省博物館免費了。推薦先去省博是因為省博現在免費但不免票(帶上有效身份證件領票)。每天參觀得人比較多,不早點去,領票排隊時間比較長。在電子城坐710路公交翠華路下。
2.參觀完陝博可以坐公交到大雁塔南廣場下進大雁塔。
3.游覽完大雁塔,在大雁塔南廣場坐公交到大唐芙蓉園下,進大唐芙蓉園。
4.從大唐芙蓉園南門出,坐公交或走到曲江海洋館。
5.從曲江海洋世界到曲江遺址公園。
6.從曲江遺址公園到寒窯(王寶釧等薛仁貴居住十八年的地方)。
7.參觀完寒窯後,在寒窯路西口坐22路,大雁塔下。到大雁塔北廣場看音樂噴泉(大雁塔北廣場音樂噴泉是亞洲第一大音樂噴泉。最好看晚上9點那一場,有音樂和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