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各電商促銷活動紛紛推出

各電商促銷活動紛紛推出

發布時間:2022-04-30 07:34:45

❶ 阿里巴巴天貓推出雙十一「以舊換新」是另一種促銷套路嗎

是一種促銷套路,這樣能夠提高銷量。

據了解,自11月1日起,將有80多種類目、260多個品牌以及4萬種商品參與「以舊換新」。天貓平台將與閑魚、支付寶花唄、各大商家等多端聯動,對各類回收商品進行大額補貼。即消費者在天貓或閑魚平台出售舊商品,天貓將在市場回收估價的基礎上加價10%,並隨機贈送購新券。用戶在雙11當天購買新產品,天貓還會進行進一步返補。

顧客第一眼看到"以舊換新 ",你的第一反應就是感覺佔了一點小便宜似的,你會覺得家裡的舊的,拿來可以直接換新的,很開心,但是你用舊換新,誰會樂意呢 ? 所以商家就會舊抵新,但是可以低30元,這樣從消費者心裡感覺這就是那舊換了錢,反正都要買,在哪裡也是買,在這里可以抵,多優惠吧!

❷ 今年為應對"雙11"活動,各大電商平台都做有哪些應

❸ 今年電商平台的「618」活動,與往年的模式有何不同

隨著6月18日的逐漸臨近,各大電商平台開始了618活動預熱。許多主播為消費者爭取到越來越多的優惠力度,並且保證消費者都可以獲得最大的優惠金額。

我覺得今年各大電商平台舉辦的618促銷活動,與以往模式最大的區別就是5月24日就開始進行商品預售,提前半個多月預售活動會消磨人們的購買慾望。曾經的618活動當天的力度特別大,現如今的618活動提前半個月,消費者始終覺得這樣的流程太過復雜和長久。

總的來說,商家舉辦的618活動與之前的活動力度相差並不大,只不過今年的預售期特別漫長。許多人都會在第一時間選擇預售商品,不僅會為消費者減輕花費金錢的數額,並且還會導致消費者提前收到商品。事實上,商家應該把全部的精力用於讓利方面,而並非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除了一部分消費者整理好618活動之外,大部分消費者面對復雜的預售過程和618當天的活動很苦惱。

❹ 為什麼電商們要搞這么多的促銷活動

每次逛超市,總有那麼幾款商品在促銷,如果沒有促銷活動,感覺整個零售行業都不會活了。電商也是一樣,活動是電商重要的組成部分,沒辦過活動的電商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吧。尤其是剛成立的電商平台,如果有足夠的銀子,恨不得天天做活動。為何會這樣熱衷於活動。

辦活動可以帶來多個方面的價值,不僅僅是多賣幾塊肥皂的事情。

1、通過辦活動可以帶來新用戶,活動是拉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用戶基礎小的新平台新店鋪,往往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大量的客戶。

2、通過活動來擴大品牌知名度,和第一種類似,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

3、通過活動可以清理庫存,保不準哪款商品滯銷了而且馬上過期,在庫存里每多呆一天就多浪費一天的銀子。

4、通過活動來打擊競爭對手,這一點可能是主動的也可能是被動的。(作為一個大眾消費者,對這種仁義的競爭行為是喜聞樂見的)

5、通過活動來回饋社會(這條有點假),更多的是為了不掉隊,綜合前面第二條和第四條因素,趕上了節假日或者全民促銷日總要表示表示吧。

那些常見的活動方式

最厚道的活動方式就是打折降價了,但是這種最厚道的促銷方式或許不是最合適的,銷售中有個理論是「人們喜歡的並不是便宜的商品,而是佔便宜的感覺」。你以為越便宜的東西越好賣么,還有一種便宜沒好貨的思想不能忘了,此外,每個人對便宜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活動方式也是要多種多樣的,降價只是眾多方法之一種,而且在眾多當代營銷大師(例如小米、樂視)的帶領下,相信會有更多的花樣。

打折是最常見的活動方式。

發放抵用券,電商行業經常使用的手段。

一定金額的返現或者包郵,為此好像真的會多花好多錢。

買一送一(或者送其他的之類的)。

方式千變萬化而不離其中,總結下來就是這一條,通過本身的讓利來吸引更多的人來花更多的錢。

活動中需要關注的指標項,一個電商一年會辦很多場活動,難說每場活動都是成功的,對活動的數據化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安能辯你是成敗?進一步講,失敗也鬧不清哪裡出了問題,後面的活動怎麼辦?

分析銷售活動數據,目的就是為了分析活動的業績,輔助改善活動質量。可以從三個層面上來分析一個活動的情況。

活動的直接業績指標:包括活動銷售量/額、利潤額、目標完成率、利潤完成率、往期活動對比、活動期間用戶參與數、新增客戶數、客單價、連帶率等。

活動的影響:包括對活動前和活動後的影響,分析商品價格走勢、客單價走勢、活動的爆發度、衰減度等。

活動的效率:主要是關注投入產出,分析各渠道的推廣費用、帶來的流量、銷售額、費銷比等。

如何分析這些指標?(下面列舉某電商利用finereport搭建的數據分析平台,供參考思路用)

1.活動的業績指標分析。

上圖中主要針對活動的投入產出進行分析,目的有兩個,一是要對整體活動的價值進行分析,投入產出比是否健康;二是針對各渠道的投入進行分析,合理改善活動開支。

以上只是針對活動的一些指標分析圖表的示例,活動分析是相對比較靈活的,當活動的目的不同時,期需要的分析指標也會有所不同。也並不是所有的活動全部商品都參與,個別活動可能只是針對部分商品進行促銷。這樣針對促銷商品的關聯性分析也同樣具有意義。

同時,活動周期可能不止一天,在活動期間可以進行A/B測試,對兩個店鋪執行不同的促銷手段,通過對比查看最優的促銷方式,而後的活動中,則以最優的手段來進行促銷。

總之,分析活動數據是為了通過對本活動的分析,來發現活動的不足之處,對已經過去的活動進行評價,對未來的活動進行調整,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❺ 今年雙十二,各大電商的活動力度到底如何

雖然雙十一成為了購物狂歡,但尾貨並沒有縮減多少,反而進一步擴大了規模。尤其對於以降庫存為核心的鞋服產業而言,雙十一促銷很容易形成不良好的局面,商家需要藉助平台再進行一次清倉甩賣。以清倉為目的誕生的雙十一,最終卻造成了更多的積壓,並由此產生出了雙十二。

其實,很多小夥伴也發現,天貓商家每年在雙十二的優惠力度上是會稍高於雙十一,道理也很簡單,雙十一名聲在外,全世界的買家都多多少少在那天會參與其中 。為了維護品牌形象,直接讓利會讓消費者習慣這個定價,後期一旦不放隱藏優惠券了,客戶流失會很大,品牌漲價也比較難,隱藏優惠券是為了讓利給顧客提高銷量和排名的一種方法,如果直接發放商家很容易損失過大。讓推廣者通過渠道發放,就相當於一部分商品維持原價來盈利,一部分商品低價做口碑,通過隱藏優惠券帶動店鋪的銷量的增長,從而店鋪鋪名上升,帶了大量自然購買流量,這樣商家的利潤會遠遠大於隱藏優惠券讓利產生的損失。

❻ 各大電商平台扎堆百億補貼,決戰年貨節,消費者的購買力怎麼樣呢

如今電商五花八門的補貼,各式各樣的“造節”,本質上反映了哪些問題?這個根據我自己個人的理解,基本也就是,消費水平在不斷下降的本質意義吧,這幾年各種問題不斷,大家手裡的錢都是一個掰成兩半花,所以網購的慾望大幅度的開始下降,但是電商平台,可是靠大家消費生存的,沒沒辦法,你們不買,只能想辦法推出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引導你們進行消費了,什麼所謂的電商節,本質就是推銷而已。

針對年貨消費,縣域既是一個消費力正在被逐漸釋放的龐大需求側,也具有豐富供給產品構成的重要角色定位。由此,電商平台正在抓住這一市場機遇,一方面提供貼合縣域消費者習慣和需求的服務和玩法,解鎖縣域年貨消費新姿勢;另一方面,電商平台也在把更多縣域好產品通過新產銷模式以及運用越來越嫻熟的直播和社交玩法,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❼ 6.18是什麼日子,為什麼各大電商都在做活動

6.18是京東的周年慶,京東在大力投錢做促銷廣告,淘寶天貓,國美商城,蘇寧易購,等多家知名網購網站也同時推出大型促銷活動,這樣做可以不讓京東一下子就提高知名度。

❽ 2021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是怎麼樣的

2021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別是:

2021電商行業發展現狀是:總體情況是電子商務服務業屬於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十年的迅猛發展,在物流快遞、在線支付和電子認證等服務業發展推動下,電子商務服務業快速發展。

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達5.45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98萬億元,同比增長21.9%。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線下遭遇關店潮,線上服務需求迅速增長。

直播購物、網上支付、無接觸式配送、上門退貨等成為疫情下消費者網購的「新常態」,商家對於IT解決方案、新型營銷服務、專業運營服務、物流服務的需求直線上升。

2021電商行業發展趨勢是:

1、人們對APP的依賴不斷提升:2020年,全網用戶對移動互聯網依賴度進一步加深,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及打開APP個數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2、移動購物APP偏好最強:從APP用戶人均日使用時長來看,隨著線下生活場景的線上化轉移,用戶的使用程度也在不斷加深2020年12月,從APP月均使用時長和使用次數來看,移動購物排行前列,月均使用時長和次數分別為545.1分鍾和162.3次。

3、綜合電商APP用戶體量龐大:移動互聯網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社交、電商、視頻娛樂及支付等領域TOP1 APP在行業滲透率均超五成。具體數據來看,即時通訊、綜合電商分別為10.77億人和9.92億人排名前列;支付結算和瀏覽器滲透率最高,分別為94.7%和68.3%。

主要的電商模式是:

1、B2B–企業對企業: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互聯網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電子商務是現代 B2B marketing 的一種具體主要的表現形式。

2、B2C–企業對個人:B2C 是 Business-to-Customer 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

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2C 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等消費行為。

3、C2B–個人對企業:C2B(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費者到企業),是互聯網經濟時代新的商業模式。

這一模式改變了原有生產者(企業和機構)和消費者的關系,是一種消費者貢獻價值,企業和機構消費價值(Consume Value)。

C2B 模式和我們熟知的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恰恰相反,真正的 C2B 應該先有消費者需求產生而後有企業生產,即先有消費者提出需求,後有生產企業按需求組織生產。

通常情況為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定製產品和價格,或主動參與產品設計、生產和定價,產品、價格等彰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生產企業進行定製化生產。

❾ 為什麼各大電商都要在雙11搞活動

11月份比較適合做一個購物節,因為11月全國大部分地區由秋入冬,消費者需要采內購一大批生活用品,容諸如衣物、鞋子、被子等等;另外,歷數全年,唯獨11月沒有大的節假日,購物節可以給人一個緩解放鬆的契機。

經過阿里的大力運營,加上國內外媒體的報道和關注,已經形成了強大的「雙十一」影響力,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購物節,也成功為消費者設置了消費議程——提示消費者在每年11月11日這天,所有商家均會推出大幅度折扣,消費者應該在這個時段出手購物最劃算。

(9)各電商促銷活動紛紛推出擴展閱讀

從近年來國內主要網購平台開展「雙十一」促銷活動情況來看,部分網路經營者涉嫌價格欺詐、虛假宣傳、假冒偽劣、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因此部分消費者逐漸看清個中貓膩,進而更趨向於理性購物。

一定要小心騙子冒充賣家,眾多消費者在「雙十一」瘋狂血拚的時候,騙子們也在摩拳擦掌。警方根據此前的網購騙局,提出公眾最容易上當的環節:一旦遇到網購異常需重新付款或者退款、網店異常無法付款等情況,不要輕信所謂的客服,更不能直接按照對方要求轉賬匯款。

❿ 2020「雙11」全球狂歡節,都有哪些領域被帶火了

雙十一原本是一個屬於單身狗的節日,近幾年卻演變成了購物狂歡節,在這個潮流下,每年的雙十一,各大電商紛紛搞特價活動,2020年也是如此。

綜上所述,2020年雙11全球狂歡節帶火了電商領域,包括各電商平台的打折預售活動,直播帶貨,抖音快手等其他電商渠道,但是打折囤貨必然好,購物需謹慎。在這個過程中,也並不是所有的東西便宜了,有些商家為了盈利,會在雙十一前把價格先提上去,然後再降價,最後營造出一種商品降價的效果,而事實卻只是一種營銷策略。當然也存在很多不錯的良心商家,他們確確實實是將產品打折進行促銷,或者比平常送出更多的贈品。所以雙十一購物需謹慎,希望大家都可以買到既優惠又心儀的商品。

閱讀全文

與各電商促銷活動紛紛推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德育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898
農村供銷社電子商務 瀏覽:138
戴爾的網路營銷 瀏覽:470
開學季促銷活動單頁 瀏覽:274
春節復工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980
百度文庫專科護士培訓方案 瀏覽:239
上海豐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571
公益組織年會策劃方案 瀏覽:437
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發展 瀏覽:346
電子商務創業swot分析 瀏覽:354
網路營銷策劃模板 瀏覽:962
網路營銷的任務包括哪些 瀏覽:188
重慶電子商務監管 瀏覽:787
啤酒公司世界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59
最成功的電動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19
同程的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502
銀行大項目營銷方案 瀏覽:70
電子商務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瀏覽:896
市場營銷環境特徵有 瀏覽:536
電子商務對傳統物流配送的影響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