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的含義
電子商務(英文簡寫為EC, e-commerce 或者 ecommerce)。 從總體上來看,電子商務是指對整個商業活動實現電子化。從狹義上講EC (Electronic Commerce) 是指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從廣義上講是指應用計算機與網路技術與現代信息化通信技術,按照 一定標准,利用電子化工具來實現包括電子交易在內的商業交換和行政作業的商貿活動的全過程。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貨幣交換、供應鏈管理、電子交易市場、網路營銷、在線事務處理、電子數據交換(EDI)、存貨管理和自動數據收集系統。在此過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外聯網、電子郵件、資料庫、電子目錄和行動電話。
發展歷史
在過去的30年間,電子商務的概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初,電子商務意味著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將商業買賣活動簡化,通常使用的技術包括電子數據交換(EDI)和電子貨幣轉帳,這些技術均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應用。典型的應用是將采購訂單和發票之類的商業文檔通過電子數據的方式發送出去。
電子商務中的「電子」指的是採用的技術和系統,而「商務」指的是傳統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被定義為一整套通過網路支持商業活動的過程。在70年代和80年代,信息分析技術進入電子商務。80年代,隨著信用卡、自動櫃員機和電話銀行的逐漸被接受和應用,這些也成為電子商務的組成部分。進入90年代,企業資源計劃(ERP)、數據挖掘和數據倉庫也成為電子商務的一個部分。
在「.COM」時代,電子商務增加了新的組成部分——「網路商務」,客戶在數據加密傳輸技術支持下,利用網上商店的虛擬購物車和信用卡等電子貨幣支付形式,通過互聯網完成商品和服務的采購。
如今,電子商務的涵蓋十分廣泛的商業行為,從電子銀行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的增長促進了支持系統的發展和進步, 包括後台支持系統、應用系統和中間件,例如寬頻和光纖網路、供應鏈管理模塊、原料規劃模塊、客戶關系管理模塊、存貨控制模塊和會計核算/企業財務模塊。
當互聯網在1994進入公眾的視線時,很多記者和學者預測電子商務將很快成為主要的商業應用模式。然而,安全協議(例如HTTPS)用了四年的時間才發展的足夠成熟並獲得大范圍的應用。接下來,在1998年和2000年之間,大量的美國和西歐公司開發了許多不成熟的網站。
雖然大量的「純電子商務」公司在2000年和2001年的「.COM」衰退期消失了,還是有很多傳統的「水泥加磚塊」的零售企業認識到這些「.COM」公司揭示了潛在的有價值的市場空間,開始將電子商務的功能增加到網站上。例如,在在線食品銷售公司Webvan倒閉後,兩家傳統的連鎖超級市場Albertsons和Safeway都開始了附屬的電子商務功能,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線訂購食品。
[編輯] 電子商務的成功因素
[編輯] 技術和組織方面
在很多案例中,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存活下來,不僅僅是基於自身的產品,而且還擁有一個有能力的管理團隊、良好的售前服務、組織良好的商業結構、網路基礎和一個安全的,設計良好的網站,這些因素包括:
足夠的市場研究和分析。電子商務需要有可行的商業計劃並遵守供需的基本原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失敗往往和其他商業領域的一樣,缺乏對商業基本原則的領會。
一支出色的被信息技術策略武裝起來的管理團隊。一個公司的信息戰略需要成為商業流程重組的一個部分。
為客戶提供一個方便而且安全的方式進行交易。信用卡是最互聯網上普遍的支付手段,大約90%的在線支付均使用信用卡的方式完成。在過去,加密的信用卡號碼信息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支付網關在顧客和商戶之間傳遞,現在大部分小企業何個體企業還是如此。如今大部分規模稍大的公司直接在網站上通過和商業銀行和信用卡公司之間的協議處理信用卡交易。
提供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交易。例如利用並行計算、硬體冗餘、失敗處理、信息加密和網路防火牆技術來達到這個需求。
提供360度視角的客戶關系,即確保無論是公司的雇員、供應商還是夥伴均可以獲得對客戶完整和一致的視角,而不是被選擇或者過濾得信息。因為,客戶不會對在權威主義(老大哥)監視的感覺有好的評價。
構建一個商業模型。如果在2000年的教科書上有這么一段,很多「.com」公司可能不會破產。
設計一個電子商務價值鏈,關注在數量有限的核心競爭力上,而不是一個一站購齊的解決方案。如果合適的編製程序,網路商店可以在專業或者通用的特性中獲得其中一個。
運作最前沿或者盡可能的接近最前沿的技術,並且在緊緊跟隨技術的變化。(但是需要記住,商業的基本規則和技術的基本規則有很大的區別,不要同樣在商業模式上趕時髦)
建立一個足夠敏感和敏捷的組織,及時應對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上發生的任何變化。
提供一個有足夠吸引力的網站。有品味的使用顏色、圖片、動畫、照片、字體和足夠的留白空間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流暢的商業流程,可以通過流程再造和信息技術來獲得。
提供能完全理解商品和服務的信息,不僅僅包括全部產品信息還有可靠的顧問建議和挑選建議。
自然,電子商務供應商業需要履行普世的原則,例如保證提供的商品的質量和可用性、物流的可靠性,並且及時有效的處理客戶的投訴。在網路環境下,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客戶可以獲得遠多於傳統的「磚塊+水泥」地商業環境下關於商家的信息。
㈡ 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由那些基本要素組成
電子商來務的基本組成要素:
計算機源網路,商家,電子商務用戶,網上銀行,物流配送中心,認證中心
電子商務的特徵:
交易電子化;貿易全球化;運作高效化;交易透明化;操作方便化;部門協作化;服務個性化
電子商務的分類:
B2B,B2C,C2C,C2B,O2O
(2)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是怎樣的擴展閱讀
根據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的特點,電子商務物流系統的基本功能包括:
訂單管理:包括訂單控制流程、訂單的生命周期、訂單的有效性標准、訂單的調整、訂單處理流程。
客戶管理:包括客戶基本信息管理、商品信息管理、關鍵業務指標分析。
供應商管理:包括基本信息、采購管理、庫存管理、退換貨管理、結算管理、預付款、賬期、供應商績效管理。
倉儲管理
包括基本流程設計、基本資料管理、入庫管理、庫存管理、盤點管理、補貨管理、出庫管理、退貨管理、RF條碼管理系統。
運輸管理:包括調度管理、運輸管理、運輸作業管理、運力管理、終端分撥配送管理、中斷配送信息管理。
計費與結算管理:包括計費管理、結算管理。
數據分析管理:包括報表管理、BI報表分析管理。
㈢ 電子商務有哪些模型
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由交易主體、電子市場、交易事務、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等基本要素構成。
㈣ 試述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並指出電子商務的本質特徵有哪些
電子商務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中電子商務活動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電子商務實專體、電子市場、屬交易事務和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構成。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本質是基於互聯網的商務活動,商務活動是重點。特徵是1.廣告宣傳2.咨詢洽談3.網上訂購4.網上支付5.電子帳戶
㈤ 從電子商務概念模型出發,簡要闡述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的異同
摘要 傳統商務的交易過程中的實務操作由交易前的准備、貿易磋商、合同與執行、支付與清算等環節組成。其中交易前的准備就是交易雙方都了解有關產品或服務的供需信息後,就開始進入具體的交易協商過程,交易協商實際上是交易雙方進行口頭協商或書面單據的傳遞過程。書面單據包括詢價單、訂購合同、發貨單、運輸單、發票、驗收單等。合同與執行過程,在傳統商務活動中,交易協商過程經常是通過口頭協議來完成的,但在協商後,交易雙方必須要以書面形式簽定具有法律效應的商貿合同,來確定磋商的結果和監督執行,並在產生糾紛時通過合同由相應機構進行仲裁。最後是支付過程,傳統的商務活動的支付一般有支票和現金兩種方式,支票方式多用於企業的交易過程。
㈥ 電子商務概念模型具體例子
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中電子商務活動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電子商務實體、電子市場、交易事務和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等基本要素構成。
1、在電子商務概念模型中,電子商務實體,又稱為電子商務交易主體,是指能夠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客觀對象,它可以是企業、銀行、商店、政府機構、科研教育機構和個人等;
2、電子市場是指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從事商品和服務交換的場所,它由各種各樣的商務活動參與者,利用各種通信裝置,通過網路連接成一個統一的經濟整體;
3、交易事務是指電子商務交易主體之間所從事的具體的商務活動的內容,例如詢價、報價、轉帳支付、廣告宣傳、商品運輸等等。
電子商務的任何一筆交易,包含著以下三種基本的"流"
,即物資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1、物資流主要是指商品和服務的配送和傳輸渠道,對於大多數商品和服務來說,物流可能仍然經由傳統的經銷渠道;然而對有些商品和服務來說,可以直接以網路傳輸的方式進行配送,如各種電子出版物、信息咨詢服務、有價信息等等;
2、資金流主要是指資金的轉移過程,包括付款、轉帳、兌換等過程。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銷營銷、技術支持、售後服務等內容,也包括諸如詢價單、報價單、付款通知單、轉帳通知單等商業貿易單證,還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譽、中介信譽等。
對於每個電子商務交易主體來說,他所面對的是一個電子市場,他必須通過電子市場來選擇交易的內容和對象。因此,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可以抽象地描述為每個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和電子市場之間的交易事務關系,如圖2.1.2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所示。
㈦ 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
迄今為止,對電子商務還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電子商務形成了不同的認識。
1 從通訊的角度看,電子商務是在Internet上傳遞信息、產品/服務或進行支付。
2 從服務的角度看,電子商務是一個工具,它能滿足企業、消費者、管理者的願望——在提高產品質量和加快產品/服務交付的速度的同時降低服務成本。
3從在線的角度看,電子商務提供了通過Internet的銷售信息、產品、服務。
4從企業經營的微觀角度看,電子商務是通過Internet支持企業的交易活動,即產品或服務的買賣。
5 從企業經營的宏觀角度看,電子商務是基於Internet,支持企業經營的產、供、銷、人事、財務等全部活動的自動化。
6 IBM公司對電子商務的定義:電子商務是在Internet的廣闊聯系與傳統信息技術系統的豐富資源相互結合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在互聯網上展開的相互關聯的動態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7 HP公司對電子商務的定義:通過電子化手段來完成商業貿易活動的一種方式。是我們能夠以電子交易為手段,完成物品和服務等地交換,是商家和客戶之間的聯系紐帶。
8 聯合國國際貿易程序簡化工作組對電子商務的定義:採用電子形式開展商務活動,它包括在供應商、客戶、政府及其參與方之間通過任何電子工具如EDI、Web技術、電子郵件共享非結構化或結構化商務信息,並管理和完成在商務活動、管理活動和消費活動中的各種交易。
9 美國政府在《全球電子商務綱要》中認為:電子商務是通過Internet進行的各種商務活動,包括廣告、交易、支付、服務等,全球電子商務將涉及世界各國。
10 綜合定義:電子商務:就是用電子技術,數據處理技術,解決商業和貿易領域中的信息處理問題。體現了企業生產過程的變革,包括資源的調配、生產技術的革新,管理的虛擬化等。
㈧ 1、 試述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並指出電子商務的本質特徵有哪些
一、電子商務是個市場環境市場分為消費者市場和產業市場兩種基本形態。消費者市場是由為滿足個人生活需要而購買商品的所有個人和家庭組成,是產業市場乃至整個經濟活動為之服務的最終市場。(人們進行著消費資料的交換活動)企業與企業之間所進行的生產資料的交換活動,則構成一個龐大的產業市場。人們日常看到的主要是消費者市場,但真正最大量、最復雜的交易活動是通過隱蔽的、不十分公開的產業市場來完成的。將電子商務分為企業 -- 消費者(BTO C)和企業 – 企業(BTO B),就是按消費者市場和產業市場的不同來區分的。企業在產業市場的活動主要是企業間的經濟往來,企業在消費者市場的活動主要是企業—消費者的經濟往來。電子商務環境就是以企業為中心的電子商務的兩種基本形式。 圖2.1 電子商務環境1、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由交易主體、電子市場(EM)、交易事務以及任何一筆交易所包括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資流等基本要素組成。如下圖所示:圖2.2 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其中: 交易主體:是指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客觀對象。如企業、銀行、商店、個人等; 電子市場:是交易主體從事商品和服務交換的場所。各種商務活動的參與者,通過網路連接成一個統一的經濟整體;交易事務:是指具體的商務活動的內容。如詢價、報價、轉帳支付、商品運輸等。物資流:是指商品和服務的配送和傳輸渠道。有些商品或服務的物流仍然經由傳統的經銷渠道,有些商品或服務的物流則可以直接以網路的方式進行配送如:電子出版物、信息咨詢服務、有價信息等;資金流:是指資金的轉移過程。如付款、轉帳、兌換等;信息流:則涵蓋了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必須的信息內容。如商品信息、報價單、付款通知、交易方的支付能力、信譽、中介的信譽等。 由於每個交易主體所面對的是一個電子市場,他或她必須通過電子市場選擇交易的內容和對象,所以,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可以抽象地描述每個交易主體和電子市場之間的交易事務關系。如下圖所示:二、電子商務的一般框架(見第一講)三、電子商務的主要參與者主要有企業/消費者/中介機構/政府。在整個電子商務環境中,企業是最主要的推動者和收益者,消費者和中介機構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而政府,作為現代經濟的生活的調控者,其作用和態度是至關重要的。要發展電子商務,有幾個值得好好考慮的問題:1、為適合電子商務的需要,政府的業務需要轉型 2、需要開放的政策導向 3、CA問題:在電子商務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問題是安全和信任。對於網上這種不謀面的交易行為安全問題,一方面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同時也需要一個權威機構負責其中的仲裁和信譽保證。這個角色就是所謂的CA,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4、中介機構中介機構是指為完成一筆交易,在買方和賣方之間起橋梁作用的各種經濟代理實體。如:銀行、保險/信用卡公司,經紀人、代理人或仲裁機構等。思考:為什麼需要中介機構?中介機構可以分為如下三類:第一類:金融機構,主要提供商品所有權的轉移過程的服務。第二類:為電子商務提供各種解決方案的軟硬體服務的供應商。第三類:提供信息及搜索服務的信息服務增值商。可以說,中介機構是電子商務的重要參與者,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電子商務的成敗。 最佳答案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本質是基於互聯網的商務活動,商務活動是重點。特徵是1.廣告宣傳2.咨詢洽談3.網上訂購4.網上支付5.電子帳戶
㈨ 電子商務的概念是什麼
電子商務,簡稱電商,是指在互聯網(Internet)、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活動,使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貨幣交換、供應鏈管理、電子交易市場、網路營銷、在線事務處理、電子數據交換(EDI)、存貨管理和自動數據收集系統。在此過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外聯網、電子郵件、資料庫、電子目錄和行動電話。
電商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2B / Business-to-Business)、企業對消費者(B2C / Business-to-Consumer)、消費者對消費者(C2C/ Consumer-to-Consumer)三大類模式。
此外還有C2B(Consumer-to-Business,消費者對企業)、B2M(Business-to-Marketing,企業對市場營銷)、M2C(Manufacturers-to-Consumer,生產廠家對消費者)、B2A或B2G(Business-to-Administration,企業對行政機構)、C2A或C2G(Consumer-to-Administration, 消費者對行政機構)、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等多種電商模式。
隨著國內互聯網使用人數的增加,利用互聯網進行網路購物並以銀行卡付款的消費方式已漸趨流行,市場份額也在迅速增長,各種類型的電商網站也將層出不窮。
㈩ 如何理解電子商務的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以電子及電子技術為手段,以商務為核心,把原專來傳統的銷售,屬購物渠道移到互聯網上來,打破國家與地區有形無形的壁壘,使生產企業達到全球化,網路化,無形化,個性化。
電子商務是運用數字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持續優化的過程,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或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onsumer)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