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淺談電子商務移動支付

淺談電子商務移動支付

發布時間:2022-04-22 12:26:23

電子商務概論移動支付主要商業模式

一、我國移動支付的關鍵資源分析

移動支付的本質就是在客戶購買商品和服務時,應用移動終端完成資金從客戶賬戶向商戶賬戶轉移的過程,因此,客戶、商戶、賬戶、支付渠道和支付終端就構成了移動支付產業鏈的關鍵資源。對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參與主體來說,占據主導優勢的關鍵就是部分或全部掌握或控制這些關鍵資源。

(一)客戶與商戶資源

客戶是移動支付的使用者。根據CNNI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5月底,全國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9.1億戶,手機網民用戶達3.18億戶,這構成了移動支付產業中最為重要的客戶資源。對於使用移動支付的客戶來說,通信服務是其使用手機等移動通信工具的首要需求,其次才是金融服務、商務活動和娛樂等需求,因此,客戶資源的主要擁有者為移動運營商。在使用移動支付時,客戶關注最多的是支付操作是否方便、支付是否安全等。
商戶是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由於直接面對客戶,其是否參與移動支付和參與的領域將會直接影響客戶對於移動支付業務的選擇。各類商家一般都對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具有較強的需求,其關注的重點在於支付服務商的價格水平、支付產品能否滿足客戶的需求、資金的到賬速度等。由於商戶群體存在很大的流動性,因此,商戶資源較為分散。目前,中國銀聯擁有的商戶資源相對集中,截至2009年底,境內聯網商戶達157萬戶,聯網POS機達241萬台。

(二)賬戶資源

移動支付賬戶包括手機話費賬戶、銀行賬戶和專有賬戶三類。其中,手機話費賬戶是客戶以手機號碼作為賬號,在移動運營商處建立的賬戶。此類賬戶的建立、管理及資金的使用均無銀行參與,但其應用范圍也多局限於移動運營商銷售的商品或服務,其風險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級別較低。銀行賬戶是客戶在銀行開立的資金賬戶,利用移動終端登錄銀行進行賬戶資金的管理和使用,資金通過開戶行、中國銀聯、移動運營商和支付服務商等進行流轉。此類賬戶的資金調動操作相對復雜,但安全性較高。專有賬戶是客戶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平台上建立的資金賬戶,用以支付交易費用。此類賬戶的資金流轉可以與銀行、中國銀聯相關聯,也可以不經過銀行、中國銀聯以及移動運營商,這使得擁有較大規模客戶資源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之間形成了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

(三)支付渠道和支付終端資源

在移動支付中,支付渠道包括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兩種。在遠程支付中,客戶應用移動終端,登陸銀行網站或者登陸手機銀行,調動銀行賬戶的資金,來購買商品或服務;在近場支付中,客戶需要應用手機和專用的非接觸卡,藉助射頻、紅外、藍牙等技術,實現手機與自動售貨機、POS機終端等設備之間的本地通訊。無論遠程支付還是近場支付,移動支付渠道需要移動通信網路的支持,因而支付渠道資源主要為移動運營商所控制。
支付終端主要是客戶使用的各類移動終端設備,支付終端需要移動終端設備製造商的支持,為了適應客戶對移動電子商務的需求,移動終端設備製造商投入了大量資源來從事移動支付相關設備、軟體的開發與推廣。與此同時,為了使客戶更加簡便快捷地使用移動支付,移動運營商大力推廣定製手機,使其對客戶資源的控制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因此,對支付終端資源的控制主要由移動終端設備製造商和移動運營商共同完成。

二、我國移動支付產業鏈參與主體對關鍵資源的掌控能力分析

在移動支付產業鏈中,移動運營商、銀行、中國銀聯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幾個主要參與主體的實力是不同的,對關鍵資源的掌控能力也有很大差別,這種差別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參與主體在移動支付產業鏈中的地位上的差異,由此引起產業鏈利益分配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移動支付商業模式。

(一)移動運營商

擁有移動通信網路的移動運營商首先具備開展支付活動的技術基礎,同時,其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和手機話費賬戶資源,能夠直接為客戶提供支付服務,而不需要銀行的參與,因而能夠在移動支付產業鏈中獲得顯著的優勢。以移動運營商為核心,由其負責搭建支付平台為用戶提供支付服務,並管理資金流,形成了移動運營商主導的移動支付商業模式。移動運營商以客戶的手機話費賬戶或專門的小額賬戶作為移動支付賬戶,客戶所發生的移動支付交易費用全部從話費賬戶或小額賬戶中扣減,以小額支付為主。由於移動運營商不具備開展金融業務的資質,在支付過程中需要承擔金融機構的責任與風險,由於存在巨大的沉澱資金及其利息收入,基於預付費賬戶的移動支付業務將會受到金融監管。同時,移動運營商在經營移動支付業務時,為用戶提供的信用度明顯不如銀行。此外,客戶主要以簡訊確認、話費扣除等形式完成支付,賬戶的安全級別較低。因此在這種模式下,難以推廣大規模、大額度的移動支付活動。

(二)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具有在個人、企業賬戶管理和支付領域的豐富經驗,並擁有客戶的銀行賬戶資源以及長期以來積累的支付用戶群對銀行的信任。在移動支付活動中,銀行可以通過專線與移動通信網路實現互聯,客戶利用移動終端登陸個人銀行賬戶實現移動支付,或者客戶將銀行賬戶與手機賬戶綁定,完成移動支付。這種由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徑,移動運營商只為銀行和客戶提供信息通道而不參與支付過程的模式,就是商業銀行主導的移動支付商業模式。目前,我國大部分提供手機銀行業務的銀行都已建立了移動支付平台。這種支付模式的安全性較好,因而能夠獲得客戶對其較高的信任度。但是,不同的商業銀行之間移動支付業務的兼容性較低,從而提高了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業務的成本;同時,由於銀行不具備移動運營商在移動通信網路方面的技術優勢,而且移動支付並不是銀行的主營業務,因此,商業銀行很難成為對移動支付產業的關鍵資源具有掌控能力的參與主體。

(三)中國銀聯

在移動支付產業中,中國銀聯不同於商業銀行那樣只擁有各自的支付網關,其最大優勢在於擁有連接各商業銀行的信息交換網路,並具備多樣化的支付渠道,可以向行業客戶和重要商戶提供一攬子的支付解決方案,從而增強銀聯對商戶資源的掌控能力。但是,中國銀聯的產業定位使其無法直接掌握客戶這一關鍵資源,也無法直接控制客戶的賬戶資源,這就決定了銀聯很難直接地、大規模地將服務和商戶資源導入到其所掌握的統一支付平台上。此外,中國銀聯主要由銀行參與組成,其資本實力、獨立運營能力、創新能力等相比商業銀行更低,因此,中國銀聯必須通過與其他參與主體的合作間接地介入移動支付產業。

(四)第三方支付機構

第三方支付機構是獨立於銀行和移動運營商的第三方經濟實體,是移動支付的中間環節。客戶可以利用移動通信網路登陸第三方支付平台,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管理運營的統一支付介面,進入個人的銀行賬戶,完成支付的身份認證和支付確認。由於其集成了多家銀行的內部網關,能夠使不同銀行之間的手機支付業務實現兼容,因而成為連接客戶、移動運營商、銀行和商家的橋梁及紐帶。由於這種方式對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的資金運轉能力、市場管制能力、客戶管理能力等要求比較高,因此,目前我國移動支付行業還沒有占據絕對優勢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平台,因而對移動支付產業的關鍵資源掌控能力較弱。
綜上所述,由於移動運營商掌握著移動支付產業的關鍵資源,並具備資本實力、網點和渠道等多方面的優勢,因而成為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和最主要的驅動力量。但是,這種核心地位並不能決定移動運營商在移動支付產業中掌握完全的支配權,其優勢是相對的,銀行處於金融業務的起點和歸宿的地位,中國銀聯擁有統一支付平台的優勢等,也都不容忽視。因此,要實現整個產業鏈競爭力的提升,提高移動支付產業給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必須構建起一個開放與合作的平台,探索移動支付商業模式的創新,使各參與主體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核心能力,實現資源互補。

三、我國移動支付商業模式的構建與創新

移動支付是移動通信、金融以及電子商務三大領域的結合體。由於移動運營商和銀行所掌握的關鍵資源最多且最為核心,目前移動運營商與銀行合作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模式已經得到我國移動支付行業的普遍認可。但是,由於我國商業銀行眾多,而且介面標准不同,這增加了移動運營商與銀行合作的成本。因此,最適合我國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應當是構建起由移動運營商、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組成的戰略聯盟,即以移動運營商和銀行緊密合作為基礎,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協助支持為推動的整合運營模式,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多方共贏。

(一)創新商業模式

在移動支付產業戰略聯盟中,三方的合作建立在各自的核心競爭力之上,三方應明確各自的分工和責任,通過相互協作發揮各自的優勢,推動產業鏈價值增值。移動運營商負責維護移動通信網路,在移動終端上增大定製終端的份額,引導客戶形成新的消費習慣;銀行負責解決移動支付業務的安全問題和信用問題,在技術上與移動運營商合作,提高移動支付的安全級別,同時,利用自身在風險管理的信用體系方面的經驗和優勢,為移動支付業務的安全提供保障;第三方支付機構負責推動不同運營商之間的業務進行互通,協調各個銀行之間的不同標准,推動跨行支付在技術上的實現,既可以是銀聯,也可以是其他具備較好的業務創新能力、市場反應能力以及協調能力的移動支付平台。

(二)推動競爭合作

這種整合運營模式,一方面,需要移動運營商與銀行之間保持積極的競爭合作關系。移動運營商擁有良好的網路基礎和手機用戶群,銀行則擁有龐大的銀行卡用戶群,在實行手機實名制後,能夠實現客戶的手機賬戶和銀行賬戶綁定進行支付,不僅能夠為客戶帶來更加便捷的支付體驗,更能夠推動移動支付由小額支付向大額支付發展。針對雙方掌握的資料庫,移動運營商擁有客戶的位置信息、業務使用習慣等數據,而銀行能夠對客戶的消費結構、消費傾向等跟蹤分析,雙方應將數據進行共享,據此為客戶制定個性化的移動支付服務。另一方面,需要移動運營商與第三方在技術方面開展積極合作,開發移動支付系統,並研發具有快捷移動支付功能的終端和各類應用軟體,增加業務內容,對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產生影響。

(三)提升客戶體驗

客戶對移動支付業務的接受與使用是促進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我國,受傳統消費模式的影響,相比電子化支付,客戶更青睞現金交易的支付方式,對於移動支付,其認知和接受程度則更低。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以移動運營商為核心採取多項措施。首先,移動運營商應選取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客戶作為目標群體,向其推廣移動支付應用服務,鼓勵客戶了解並嘗試使用移動支付,逐漸培養客戶的支付習慣。其次,運營商也可以通過推行以較低的資費或贈送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移動支付業務的使用機會,增加客戶體驗,鼓勵他們了解並使用移動支付。再次,移動運營商可以在適宜小額支付的行業或場所進行試點推廣,宣傳移動支付的知識,提升客戶對移動支付的認知程度。最後,移動運營商應積極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開發更為先進的移動支付技術,如RFID等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為客戶提供更加簡單便捷的操作體驗,以進一步鞏固客戶對於移動支付的使用習慣。

(四)拓展應用服務

移動支付業務的擴展離不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的擴大。目前,受人們消費習慣的影響,客戶應用移動支付大多限於小額購買,以簡訊支付為主要形式,以購買電子化的商品,以電信運營商代收費為主。要改變這種狀況,不僅要培育客戶的支付習慣,更要大力開發各類移動支付應用服務。網上支付、網上繳費等可以作為移動運營商向客戶提供移動支付應用服務的起點。當客戶對移動支付有所了解之後,可以向其推廣手機錢包業務;當客戶逐漸形成支付習慣之後,移動運營商可以在餐飲店、加油站、自動售貨機等適宜進行小額支付的場所推廣移動支付業務,再逐漸向其他傳統行業,如製造業、交通運輸業等,充分拓展移動支付的業務領域,促進移動支付向傳統市場的深度滲透。

② 淺析移動電子商務有何優勢

目前電子商務行業已經被移動電子商務占據了大部分市場,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給我國移動端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廣泛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大部分的消費者喜歡通過移動端來進行消費,從而鞏固了移動電子商務在電商行業的作用與地位。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迅速、未來具有廣闊前景。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蒸蒸日上

現如今,移動電子商務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局面。企業們開始越來越關注移動電子商務,相繼推出越來越多的移動端商城網站,之前已經有pc端商城的企業也推出移動版的商城。移動電子商務為商家創造更多商業機會的同時,也會為自身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移動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趨勢,智能移動終端給移動電子商務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移動電子商務沒有場景限制

移動電子商務,能夠提供基於位置的服務。移動通信網能獲取和提供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與位置相關的商務應用成為移動電子商務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移動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是隨時隨地和個性化,彌補了傳統電子商務的攜帶不便,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讓用戶隨時隨地購物,現在用戶的使用時間更為碎片化,購物行為可能發生在等人,入睡之前,打車等過程中。

移動電子商務支付個性化

移動電子商務支付現在支持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聲音識別、虹膜識別等方式,各種體感設備的利用讓移動支付的未來變得多元化,定製化,獨一無二的身份信息,也讓支付過程更加個性,甚至更加快捷,安全。

移動電子商務+o2o模式成為未來風口

在現在看來,移動電子商務領域的大O2O平台還沒有出現,給各大商家帶來的機會也是前所未有的。移動電子商務+o2o模式成功避免了線下或者線上服務不足的問題。O2O模式下的電子商務和傳統電子商務有所不同,移動O2O模式是結合了線上與線下,不僅僅有線上虛擬的企業,也有線下實體店鋪的加入,假如線上的虛擬服務無法滿足眾多消費者的需求,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線下實體店的協助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樣一來,移動O2O模式平台的服務人員與線下商家就構成了互相監督、牽制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存在跟容易避免電子商務運行的不足,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服務。除此之外,移動O2O模式還可以對商家的服務行為、商品情況、服務效果進行跟蹤,及時發現服務中的不足之處並及時改正,同時移動O2O模式可以准確及時分析消費者的行為,為增加自身競爭力作保障,這都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移動電子商務+o2o模式成為未來風口是勢不可擋的。

③ 結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談談移動支付的前景發展

移動支付具有很強的便捷性,業務不受銀行網點和營業時間等限制,能夠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消費、面對面交易等多種需求,減少傳統支付模式的許多麻煩。因此,近兩年我國的移動支付行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移動支付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了3000億元,同比增長100%左右。
伴隨中國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線上移動支付行業快速崛起,據報道7月6日,「捷誠寶」便民服務支付平台在北京發布新一代支付手機和應用軟體,向外界展示了兼具智能手機、銀行刷卡、線上支付和交易返現等功能的移動金融產品的嶄新前景。
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正進入高速發展期,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34479萬部,同比增長82.43%。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售量為8911萬部,同比增長18.37%。隨著智能手機在全球市場地位的提高,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市場,對智能手機的需要也將日益增加。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移動支付在中國智能手機里的滲透率為30%,2013年中國新增裝有移動支付的智能手機數量為10344萬部,2014年一季度新增裝有移動支付的智能手機數量為2673萬部。

④ 電商第三方移動支付現狀分析

第三方支付根據業務類型可以細分為銀行卡收單、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其中網路支付根據支付終端的不同,可以細分為固定電話支付、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數字電視支付、貨幣兌換,目前移動支付和互聯網支付是最主流的網路支付方式。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⑤ 移動支付在電子商務中扮演何等角色和地位

移動支付是一切互來聯網金融業務的源基礎,通過支付環節可以將整個業務流程打通並形成閉環,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做互聯網金融一般從支付業務做起。
而比起接入第三方支付系統,電商平台自建支付清結算系統相對來說效率更高,對資金的利用率更大,且能避免一些資金安全隱患。相對來說維金的支付清結算系統功能比較強大,經驗也比較豐富。找基礎設施供應商幫忙搭建系統架構在後期運營上有專人輔導也比較省力一些。

⑥ 電子支付,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網上支付之間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移動支付,是利用手機,安裝銀行支付軟體後,完成支付;移動支付指用手機支付,分為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兩種方式。所謂近場支付就是在手機上或sim卡上安裝nfc晶元,採用接觸或非接的方式,刷卡就能支付,遠程支付要通過網路,手機必須可以上網。

電子支付是指消費者、商家和金融機構之間使用安全電子手段把支付信息通過信息網路安全地傳送到銀行或相應的處理機構,用來實現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的行為。

20世紀90年代,國際互聯網迅速走向普及化,逐步從大學、科研機構走向企業和家庭,其功能也從信息共享演變為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手段,商業貿易活動逐步進入這個王國。

通過使用網際網路,即降低了成本,也造就了更多的商業機會,電子商務技術從而得以發展,使其逐步成為了互聯網應用的最大熱點。為適應電子商務這一市場潮流,電子支付隨之發展起來。


基本概念

2005 年 10 月,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 《電子支付指引 (第一號) 》 , 規定: 「電子支付是指單位、個人直接或授權他人通過電子終端發出支付指令,實現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的行為。電子支付的類型按照電子支付指令發起方式分為網上支付、 電話支付、 移動支付、 銷售點終端交易、自動櫃員機交易和其他電子支付。」

簡單來說電子支付是指電子交易的當事人,包括消費者、廠商和金融機構,使用安全電子支付手段,通過網路進行的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電子支付是電子商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⑦ 移動電子商務的主要商業模式有哪些各自有什麼特點

1、APP商用模式

隨著通過使用移動終端上網的網民日益增多,網民的上網習慣正在逐漸從使用PC機轉變為使用APP客戶端。京東、淘寶、天貓、唯品會等國內各大電商先後開發了手機APP客戶端,就類別而言涵蓋了大眾吃穿住行用的方方面面。

目前APP給電商帶來的流量遠遠超過了傳統互聯網(PC端)的流量,通過APP進行盈利也是各大電商平台的發展方向。由於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便捷性為企業積累了更多的用戶,更有一些用戶體驗不錯的APP使得用戶的忠誠度和活躍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為企業的收益和未來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2、移動支付模式

根據艾瑞網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移動消費與個人應用整體呈上升態勢,移動金融的佔比受到一定程度的壓縮。這說明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發展,移動支付的消費與應用生態建設日益完善,用戶通過移動支付手段完成日常消費與應用的習慣正在逐漸養成。

移動支付是形成移動電子商務粘性的必要條件之一,移動支付的方便性和迅捷性使移動電子商務形成了穩定的客戶資源和相關商業模式,一旦客戶資源穩定,消費者消費理念成熟,移動支付將不僅僅局限於線上交易,更重要的是提供增值服務以滿足用戶對移動支付以外的需求,如保險理財,誠信保證等。

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個人隱私保護是消費者關注的熱點,也是制約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

3、O2O商家模式

由於目前線上客戶的增值已達到瓶頸,各大電商紛紛考慮通過轉戰實體經濟尋求突破口。而各零售實體以實體店為支撐,由線下向線上延伸,積極布局電商。

相對於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而言,O2O商家模式的閉環特性可以做到對用戶的每個交易以及滿意度進行全程跟蹤,隨時分析用戶相關數據,及時調整商家營銷策略

移動電子商務的O2O商家模式不僅能給用戶提供簡單的分類展示與搜索信息服務,而是能實現快速融合,提供給用戶智能化的精準信息服務,在品類度、價格、運營方面提升用戶體驗,打造全方位消費平台,以幫助用戶更快更好地選擇服務。

隨著O2O商家模式的不斷創新和日益成熟,用戶將會獲得更為優質的體驗與服務,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將獲得更加廣闊的空間。

4、微信營銷模式

微信營銷是採用垂直電商基於APP商用模式的思路,將其營銷活動細化於微信平台。移動電商在微信平台上的營銷模式主要包括品牌活動、附近人搜尋、在線支付、O2O折扣店,查看附近的人是為了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以及透過簽名了解用戶的消費興趣,通過微信用戶的數量增長將其品牌進行推廣。

在O2O折扣店內,結合二維碼掃描技術的運用加上客戶的投機心理使其在優惠折扣的誘導下進行消費,電商進駐微信就必然會涉及到支付的問題,因此微信也開通了在線支付的功能,許多商家也在微信上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微店,使客戶可以每天都能獲取商家的限時折扣、節日優惠、品牌特賣等信息,達到無線網路廣告的效果,從而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與交易服務。

(7)淺談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擴展閱讀:

移動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發展:

根據麥肯錫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在決定未來經濟的十二大顛覆技術中,移動互聯網排位第一。在即將到來的泛在網時代,不但人與物都能連入互聯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交互關系也將成為虛擬體被連接到互聯網上,形成更加復雜的多關系交互網路。

未來移動電子商務的營銷活動也將在泛在網的環境下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何在下一代網路環境中增強移動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力是需要值得思考的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的完善和成熟,未來移動電子商務模式將會更多地呈現移動化、社區化和本地化的特徵,人們會有更社會化、人性化和便捷化的體驗,更多感受到移動互聯網生活的魅力。

⑧ 移動支付在電子商務中扮演何等角色和地位

移復動支付, 通道演變助推電商製革命.傳統商業以渠道為王,因為渠道掌握了信息流通。而電商則重組了信息流通模式,直接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將商戶和消費者進行對接。這樣,以信息不對稱為基礎的傳統商業開始瓦解,渠道的核心能力之一「信息流通」被互聯網取代。
相對於傳統電子商務,移動電商發生過程的載體變為了智能手機或其他智能終端,介質變為基於移動網路環境則更為多元,消費者可能在路上就完成了購買全過程。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之下,金融機構、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積極搶占移動支付市場,背後折射出電商行業由線上向線下轉移的新動向。
用銀行卡代替現金進行商品結算,不過幾十年的時間。通過網路支付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商品,也是近十年間才興起的潮流。而現在,僅憑一部手機,人們幾乎可以搞定絕大部分的支付轉賬,甚至是取款。方便、快捷的移動支付方式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現金及刷卡支付。

⑨ 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2020年市場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移動支付成為最大引擎

近年來,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迅速發展與普及、各類電商消費類平台的移動化,為第三方移動支付創造出更多的使用場景,促使該行業得到飛速發展,從而使得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持續增長。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由17.75萬億元增長至248.51萬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超過200萬億元,達201.99萬億元,估計2020年全年我國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模將達到280萬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淺談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親子戶外環保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1
培訓方案更加實效可行 瀏覽:463
市場營銷概論名詞解釋 瀏覽:138
美國嘉吉公司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351
對吧騰訊網路營銷方式有哪些認識 瀏覽:167
實驗小學教師象棋培訓計劃及方案 瀏覽:937
醫院水果店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96
華師市場營銷管理復習提綱 瀏覽:657
收費站形體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96
校園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723
魅族網路營銷方案ppt 瀏覽:963
旅遊網路營銷有哪幾種基本形式 瀏覽:500
宜家促銷活動心得 瀏覽:169
黨委骨幹培訓方案 瀏覽:802
農民營銷培訓方案 瀏覽:710
培訓班中秋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4
中時通電子商務 瀏覽:683
成都有禮樂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124
最新大課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02
oppo網路營銷分析ppt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