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跨境電商新觀:新中產階級的生活進化史
反觀現有的跨境電商用戶規模,艾媒咨詢給出的數據是,截止到2016年末,國內的跨境電商用戶增至0.41億,預計到2018年將達到0.74億人。一邊是遠未飽和的市場,一邊是中產階級龐大的消費能力,呈現到行業層面來看,一場圍繞中產階級的爭奪戰已經在跨境電商平台之間上演。
電商的成熟,根本上是消除了信息不對稱,但在跨境電商領域,這種信息不對稱仍然存在,甚至演變成為用戶體驗上的痛點,即消費者對正品保障的質疑。事實上,這也是跨境電商平台在用戶爭奪戰中的落子之處,簡而言之便是供應鏈之爭。
從整體層面來看,吸引大牌入駐是各大跨境電商平台的主要發力點。以今年上半年為例,花王樂而雅、Caprilac、賽諾菲、Bio-Island、輕曲線、Hape、貝拉米、Rafferty's Garden、Royal Nector等海外大牌等入駐網易考拉海購,ALDI、Garden of Life、Spa Treatment等入駐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吸引了ASDA、拜耳、德龍等國際供應商,蜜芽、格格家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動作。原因不難理解,跨境電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日益明顯,除了商品質量外,跨境電商平台還需要覆蓋更多商品品類和品牌。而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各平台勢必會繼續加強上游供應鏈建設,擴大與國際品牌的合作並擴充商品品類。
所不同的是,不同背景的電商平台在供應鏈的爭奪和布局的重點上,逐漸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
一類是以天貓國際為代表的生態鏈模式,意在整合自身的行業資源和數據優勢。比如說天貓國際已經與天貓平台進行戰略布局的貼合,依靠大數據的精準用戶畫像、流量優勢和自身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來吸引更多的國際供應商。無獨有偶,京東全球夠也有著類似的打算,並且與沃爾瑪等擴大合作,整合國內的電商平台和供應鏈,以達到吸引供應商和大牌的目的。
另一類是網易考拉為代表的自營直采模式,逐步覆蓋了數據、選品、供應鏈、物流等環節。自營模式是網易考拉海購快速崛起的驅動因素之一,並以此建立了不錯的用戶口碑和正品保障。進入2017年之後,網易考拉明顯加快了供應鏈方面的布局,先後在歐洲和澳洲舉辦招商會,宣布未來3年內從歐洲采購超過30億歐元的優質商品,並一舉成為澳洲品牌在華最大的跨境合作夥伴。
網易考拉的聰明之處在於,自營直采減輕了海外運營的負擔,大規模的招商會也換來了大批的優質供應商,比如歐洲大型連鎖供應商P+M、澳洲知名全有機品牌貝拉米、德國最大連鎖日用超市Rossmann等,為今年的再加速和未來三年的布局夯實了基礎。在阿里和京東對電商近乎壟斷的情況下,對電商領域的後來者而言,網易的電商突圍以及電商第三極的行業地位,頗有值得借鑒之處。
再者,格格家等深耕垂直領域的電商平台,似乎為跨境電商領域的中小玩家指出了一條明路,在品牌和品類上難以對標互聯網巨頭的現實中,選擇垂直領域突圍,進而建立起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倒也不失為一種可行之策。
未來怎麼走?
從2011年興起的海淘熱,到2014年之後的跨境電商,再到如今的巨頭林立,長達多年的行業進化中,始終未能走出迎合中產消費習慣的圈子。網易考拉海購CEO張蕾在早前的分享中提出了「生活進化」的概念,倡導消費者為品質生活買單,這會是跨境電商主動引導用戶習慣,重新思考電商初衷的開始嗎?
在發達國家,生活美學已經成為一種中產階級熱捧的生活方式,一種在滿足基本生活物質之後所產生的精神需求。在某種程度上,跨境電商是最接近生活美學的電商模式,用戶淘的不只是商品,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阿里從淘寶到天貓再到新零售,京東努力營造倉儲和物流優勢,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兩個圍繞生活方式展開的電商思維……未來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電商註定會朝著那個方向進化。
不管怎樣,新中產作為中國互聯網的現象級熱點,直接左右了電商的產業形態。跨境電商也好,新零售也罷,得中產階級者得天下。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體、雲計算、VR等行業的觀察研究。
『貳』 女性經濟能助推電商江湖洗牌嗎
近來女性消費領域的進軍可謂激流勇進。去年才剛成立京東時尚事業部,立馬就在年底和騰訊投資了唯品會。而京東投資唯品會不到一個月,再次趁熱打鐵在2018開年之際攜手社會化導購和電商平台美麗聯合集團,預備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資公司。這家合資公司將專注於運營微信社交生態中的電商平台,探索並引領社交電商領域的模式創新。
看起來京東是為了趕超阿里在擼起袖子全力以赴地彌補自己女性消費領域的短板,其實遠不止於此,電商界正在借「女性經濟」之風開始一場新的排位角逐。
三、為什麼現在是時機?
商場雖然是不講究出身和背景的戰場,但是節點和時機是造就商業傳奇的最關鍵部分,機會似乎永遠屬於那些勇於超前、敢於打破常規的人。那麼,除了女性經濟是電商變局的節點外,為什麼變局是現在呢?
首先中國經濟正在脫虛向實發展,互聯網電商企業在瘋跑後也需要擁抱實體經濟,重構消費業態。當消費者面臨的痛點已不再是商品短缺,而是選擇過剩;不再是價格過高,而是品質至上。其實任何初級市場的打法不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新的秩序時,便是市場重新排位的最好時機。
另外,這個時間點上市場正在重塑跑道,而這個跑道不是因為商家競爭而是由市場「無形的手」調節。電商行業打了這么多年的「仗」,平台數量越來越少,一大批垂直電商相繼掉隊或被邊緣化。2017年強迫商家和品牌平台二選一、物流數據爭奪大戰、互聯網大會的飯局其實已經隱隱透露出在某些方面的暗示,電商市場一再的擠壓下,正是新一輪電商龍頭的節點。
最後,消費升級大潮下市場越來越走向去中心化,品牌與用戶都是主體,擁有平等的位置,都可以自成中心。不是以某個平台為中心讓用戶圍繞商家轉,而是商家圍繞用戶轉。目前本來去除中心化的電商,由於淘寶平台的太過集中變成了新的中心,因此這個時期也是新一輪格局改變的時間。
四、將有什麼樣的腥風血雨?
在這一觸即發的緊張局面下,這個新「電商聯盟」到底打的是什麼牌?到底哪個拿的「王炸」,哪個拿的「爛牌」?
新電商聯盟
在消費模式上,打造消費場景下的全品牌調性。也就是說用戶在需要女性品類消費時,可以找到同品牌的特賣產品、專賣產品或者輕奢產品,不再需要切換平台或是商家對比,而是建立一個B2C集群。這樣就不一定要統一到京東的入口,或在微信上的京東入口上進行統一。並且任何一個用戶場景都可以將京東、騰訊在各自平台上的互聯網金融功能變成連接其他垂直B2C的鏈條。
因此,和美麗集團形成合資公司也好,對唯品會投資也罷,其目的都不是簡單地讓垂直類別在京東的平台上發熱,而是借特賣、專賣,來形成不同且強大的品牌調性,然後各司其職。這樣對阿里大而雜的業務形態將是一個圍剿。
在新零售趨勢上,藉助騰訊的微信、qq的流量優勢加上電商聯盟,如果逆襲成功將成為一股顛覆性的力量。
一方面,騰訊的社交電商本質是切入社交背後的資源,比如我在朋友圈展示了我這個產品,買家是認可我這個人靠譜,再進行的交易。從社交切入交易的屬性更容易打出品牌化趨勢,而不是價格戰造成劣幣驅良幣。這樣無論從信任體系還是品牌化道路,甚至是打造原創生態土壤對淘寶來說都是不能忽視的挑戰。
另一方面,馬化騰此前提出的智慧零售在三條陣線的布局將更快落地:一是投資並整合阿里系之外的頭部電商,打通微信入口;二是向線下滲透,進入永輝超級物種這樣的零售新業態;三是以「小程序+微信支付」搭建起線下線上商業融合平台。
這股力量落地既樹立了社交電商的商業壁壘,又打通了聯盟線上線下的流量互通,實現線下零售與製造的良性業態發展。
在戰略打法上,從中國三四線消費升級包圍,縱觀中國現在的商業,三四線城市電子商務對於商場的替代幾乎是顛覆性的,在這個角度上來說,這一次電商聯盟從女性經濟切入的故事也就有了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唯品會一直以三四線城市故事作為其戰略競爭的優勢所在,美麗聯合的用戶也大多沉澱在這里。
從這個角度來看,馬化騰和劉強東布局就顯得意圖非常明顯了,這就是看中了唯品會和美麗聯合對三四線城市乃至於以下市場女性用戶的把控力度,通過將線下的商場流量吸收到線上實現自身的盈利,從而實現整個電商市場的全方位布局,也就是重新跑一遍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
然而雖然如此也必須正視幾個自身的挑戰。
1、僅僅唯品會、美麗聯合等等的體量可能改變了不了格局。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營收為175.2億元,美麗聯合更低。這與京東的近萬億、阿里的3萬多億的GMV無法相提並論,注入後可能就被淹沒了。
2、容易削弱同品類商家的信心和積極性。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同一個品牌能和多個平台合作,中間商層級為商品帶來高溢價,但是當這些商家聯合在一起後將用戶和流量直接共享,相當於抽掉池子里的水,不可避免地會觸動商家的利益,動搖品牌方的信心。
3、微信的電商思維相比阿里不在一個水平,如何將社交無縫對接到交易也需要摸索的過程與時間,很難靠短期的沖刺就能獲得成果,因此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反觀阿里,其優勢也相當明顯,且難以撼動。但盡管如此,阿里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
阿里的弊端
其一、在經過第一輪電商粗放式發展後,淘寶商品質量飄忽不定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已經難以改變。盡管馬雲全力整治卻還是對假貨的橫行、刷單帶來的評價系統公信力不足的局面難以控制。工商總局曾報告:淘寶網正品率僅為37.25%,全網最低。正如同大多數人不會到批發市場裡面卻買衣服一樣,淘寶的良莠不齊讓很多人都不敢在淘寶裡面真正買高價的商品。
其二、淘寶商家的銷量排名,靠前的都是低價。也就是說一切都是有成本的,商家要想提高銷量,只有不斷加大廣告投入,或者參與其促銷活動。因此,數百萬商家的惡性競爭帶來了惡性循環。大家都追求低價,導致抄襲成潮,不僅知識產權的問題,更導致了許多優質商家關門大吉,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品牌化、原創化的氛圍。
其三、一家獨大本來就容易樹大招風,支付寶和淘寶的數據沉積和用戶隱私都是非常敏感的東西,因此稍微處理不慎就會造成用戶對其失去信任而棄之不用。例如年度賬單事件就差點引發用戶流失和金融監管雙重危機。
其四、體量太大,流量不變,新商戶導流越來越困難。電商紅利期已經過了,平台流量越來越僧多肉少,在維持相對平衡的前提下,誰砸的錢多才能獲得更多的流量,新入駐創業者生存越來越艱難。
為什麼今天要討論這個話題,因為無論是市場還是消費者都不願見到龍頭的壟斷。當壟斷一旦全面形成,消費者要面對的就是高價產品了。買家沒有話語權,市場競爭力也將步步衰落,生產力、技術都將下滑,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雖然新零售將帶來零售業改革的開端,而諸如阿里、京東等巨頭電商平台亦不會止步於此,未來都想依託互聯網,運用大數據等先進科技重塑業態結構和生態圈,向最高效生態產業鏈發展,打造零售王國。但是在這高昂的氛圍中也不禁想起一句話:「無論商業帝國多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最後真正做成很大的品牌只有這一個標准,剩下的都只是摸爬滾打活下來的戰術而已。
『叄』 電子商務是干什麼的
電子商務是指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商業行為均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客戶端/服務端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3)中產發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電商發展
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半年報發布:平均每個家庭有超過1.3人使用電商購物。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購用戶數量達到6.10億,中國的家庭總數量約為4.5億,平均每個家庭已有超過1.3人使用電商購物。報告預測,今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將達到10萬億,到2020年有望突破12萬億。
『肆』 現在學電子商務好還是金融好
從當前看,其實學什麼都好,這兩個都是當前的大熱門,前提是你要做好,所以最好是你對什麼更有興趣就學什麼是最好的。
從未來看,應該金融會更好些,因為隨著中產人數的增加,未來對理財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而電子商務現在基本已經過了人口紅利期了,再難有爆發式的增長了。
『伍』 電子商務的起源以及發展
一)以互聯網的網路形式,建立全球國際化最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
台,給更多優秀的人士提供發展和成功的機會。在全球30幾個國家中同時運行,現已吸引了數千萬名會員參加,它實行會員制。
(二)2007年10月在中國市場正式啟動,率先在南方以深圳分支會所開始啟動;並於2008年9月擴展至北方市場,以青島分支會所啟動北方市場。
(三)公司實行會員制,對每位加入的會員提供了基本權利的保證,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 會員擁有一個永久性,全球性的電子商務交易空間。
2 會員擁有一份永久性的經營權。
3 會員擁有創享國際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此交易平台的原始股值。
4 會員擁有自己永久性的電子商務交易空間的租用轉讓權。
5 會員擁有擺放和銷售自己產品的權利,享受購買公司和他人產品價 格低廉優質服務的權利,即經營獲利權。
6 會員擁有該原始股巨大潛在升值的權利。
7 會員擁有公司為其永久性無償擔保的權利。
8 至注冊日起,會員擁有享受公司今後出台的一切相應優惠政策的權利。
公司為了打造這一平台,實現這一理念,吸引更多的會員加入,在全球 推出了「資本運作」這一代表了當前21世紀最新利益速度最快的模式,來進行全球市場的培植拓展。
其方法是:讓最多的普通人,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 迅速脫貧致富,成為中產階層的網路商人,成為公司這一交易平台中永久的會員,永久的網路商人和管理者。那麼,公司是通過
怎樣具體的模式來實現和保障呢?交流號:王者龍兒
『陸』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中國商業的有利影響
熱點一:通路多樣化促成全網銷售
電子商務吸引了傳統企業及各類互聯網企業加入其中,日漸形成全網銷售態勢。同時終端多樣化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能夠接入網路購物,網購的用戶滲透率將不斷提高,網購將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體多樣化,網購呈現全網營銷。目前,門戶(新浪商城)、搜索引擎(網路有啊、谷歌購物搜索)、社區(天涯社區購物街、人人愛購)、視頻(優酷與淘寶網合作、激動網購物頻道)等高流量媒體均以不同形式介入電子商務運營,形成全網營銷局勢。網路購物不斷滲入互聯網上的各項服務。
渠道多元化,零售模式不斷創新。蘇寧、國美、中糧、百麗、李寧等傳統企業開始涉水線上,搭建線上+線下的綜合性的銷售渠道。淘寶也開始向線下滲透,聯手浙江日報集團推出刊物《淘寶天下》,授權建立淘1站,並與湖南衛視快樂購合作,力推電視版淘寶網,建立互聯網、電視、實體店的全網銷售渠道。
終端多樣化,網路購物的入口增多。銷售渠道的融合,使得用戶可以通過多個入口介入網路購物。除了傳統的互聯網,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電視、電子書等進入購物網站下單購物。目前,淘寶、當當、卓越均以推出手機版網站,華數集團、TCL、康佳等均在力推IPTV,實現電視端介入互聯網購物。
熱點二:細分垂直化孕育無限商機
互聯網專家馬滔認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處於成長期,考慮到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及城市-農村的二元經濟結構,細分行業領域尚存在很多的市場機會。據了解,PT37智能型電子商務信息化平台的出現能夠實現產業鏈資源整合,就是將實體的產業鏈資源與網上的虛擬產業鏈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形成現實中的商業社會平台、網上虛實的商業社會平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網上網下三方相結合的現代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究竟「PT37」能否成為深圳電子商務的一匹黑馬,打破長三角與北京地區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大家仍在拭目以待。
行業細分:艾瑞觀察發現,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上商品品類不斷增多,涉及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娛各個方面,具體商品種類包括圖書、服裝、化妝品、手機、食品、珠寶等。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商品正從標准化程度高向非標准化個性化發展。
用戶細分: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提升,網路購物也逐步滲入各類人群。目前,國內電子商務企業多數針對20-30歲的白領人群。電子商務市場的新加入者多從特定人群的需求開始運作。樂買網專門針對母嬰人群調整商品;也買酒專門服務中產階層,出售進口葡萄酒;波奇網圍繞寵物開展電子商務。艾瑞分析認為,針對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細分市場尚未飽和。
區域細分:中國廣闊的領土及豐富的文化,使得不同區域的消費者,文化習俗、消費偏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加之,目前中國網購市場交易主要集中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中國電子商務二三線城市及中西部的區域市場上前景廣闊。
熱點三:綜合全面化構建生態系統
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業的發展;同時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業的發展也將為電子商務的新進入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遇。
領軍電商企業搭建綜合的生態系統。淘寶推出「大淘寶計劃」,吸納一批系統提供商、物流配送商、市場咨詢商、客服服務商等企業作為合作夥伴,服務入駐淘寶的電商企業,同時開設淘寶應用商店,為各類電子商務應用服務的發展提供平台。京東商城融資自建倉儲中心和物流配送隊伍。特別是PT37智能型電子商務信息化平台「4S+1」整合」模式(SNS、SAAS、SOA、SIR + 電子政府)突破了傳統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對傳統企業的發展、運營及贏利有很大改觀,為電子商務發展開創了新的領域。
中小獨立電商出現帶動相關配套服務企業發展。諸多中小獨立電商的涌現,蘊含對配套服務的龐大需求。電子商務發展帶動將帶動系統服務、物流倉儲、客服、代運營等專業服務企業的發展。
熱點四:新技術應用引發電商變革
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將應用電子商務企業運營的諸多環節,這對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改善用戶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技術的發展也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趕超機會。
信息流:3G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能提高用戶手機上網速度,豐富產品展現形式,改善用戶體驗;同時移動定位服務(LBS)能夠幫助商家結合用戶所處位置,實現相關促銷信息的主動推送,提升營銷推廣的准確度。
資金流:手機支付的發展,使得小額支付更易實現,水電煤氣繳費及小額商品買賣等便民商務更為便捷;電信運營商介入移動支付,將對電商現行的資金結算方式形成一定的影響。
走秀網副總裁張定華表示,RFID等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能夠實現配送車輛位置及配送商品狀態的實時跟蹤,提高企業間交易效率、降低倉儲成本、優化庫存;同時滿足消費者實時獲取商品配送信息,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柒』 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的脈絡是什麼
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
(1)電子商務產生和發展的條件
電子商務最早產生於60年代,發展於90年代,其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主要是: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近30年來,計算機的處理速度越來越快,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價格越來越低,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為電子商務的應用提供了基礎;網路的普及和成熟:由於INTERNET逐漸成為全球通信與交易的媒體,全球上網用戶呈級數增長趨勢,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特點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應用條件;信用卡的普及應用: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等優點而成為人們消費支付的重要手段,並由此形成了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計算機網路支付與結算系統,使「一卡在手、走遍全球」成為可能,同時也為電子商務中的網上支付提供的重要的手段; 電子安全交易協議的制定:1997年5月31日,由美國VISA和Mastercard國際組織等聯合指定的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fer Protocol)即電子安全交易協議的出台,以及該協議得到大多數廠商的認可和支持,為在開發網路上的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個關鍵的安全環境;政府的支持與推動:自1997年歐盟發布了歐洲電子商務協議,美國隨後發布「全球電子商務綱要」以後,電子商務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許多國家的政府開始嘗試「網上采購」,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2)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個階段 60年代—90年代: 基於EDI 的電子商務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人類利用電子通訊的方式進行貿易活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早在本世紀60年代,人們就開始了用電報報文發送商務文件的工作;70年代人們又普遍採用方便、快捷的傳真機來替代電報,但是由於傳真文件是通過紙面列印來傳遞和管理信息的,不能將信息直接轉入到信息系統中,因此人們開始採用EDI(電子數據交換)作為企業間電子商務的應用技術,這也就是電子商務的雛形。
EDI在60年代末期產生於美國,當時的貿易商們在使用計算機處理各類商務文件的時候發現,由人工輸入到一台計算機中的數據70%是來源於另一台計算機輸出的文件,由於過多的人為因素,影響了數據的准確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們開始嘗試在貿易夥伴之間的計算機上使數據能夠自動交換,EDI應運而生。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將業務文件按一個公認的標准從一台計算機傳輸到另一台計算機上去的電子傳輸方法。由於EDI大大減少了紙張票據,因此,人們也形象地稱之為「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
『捌』 盒馬鮮生未來是否應繼續將新興中產階層作為目標細分市場
摘要 對比傳統的生鮮電商,盒馬鮮生不管從用戶需求、用戶體驗還是支付方式、配送方式方面做對比,盒馬鮮生都完全吊打傳統電商,「純電商」的模式在未來將會越來越難以為繼,因此流量將會逐漸的被引導到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盒馬鮮生平台上。
『玖』 電子商務網站當前的技術熱點是什麼
熱點一:通路多樣化促成全網銷售
電子商務吸引了傳統企業及各類互聯網企業加入其中,日漸形成全網銷售態勢。同時終端多樣化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能夠接入網路購物,網購的用戶滲透率將不斷提高,網購將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主體多樣化,網購呈現全網營銷。目前,門戶(新浪商城)、搜索引擎(網路有啊、谷歌購物搜索)、社區(天涯社區購物街、人人愛購)、視頻(優酷與淘寶網合作、激動網購物頻道)等高流量媒體均以不同形式介入電子商務運營,形成全網營銷局勢。網路購物不斷滲入互聯網上的各項服務。
2.渠道多元化,零售模式不斷創新。蘇寧、國美、中糧、百麗、李寧等傳統企業開始涉水線上,搭建線上+線下的綜合性的銷售渠道。淘寶也開始向線下滲透,聯手浙江日報集團推出刊物《淘寶天下》,授權建立淘1站,並與湖南衛視快樂購合作,力推電視版淘寶網,建立互聯網、電視、實體店的全網銷售渠道。
3.終端多樣化,網路購物的入口增多。銷售渠道的融合,使得用戶可以通過多個入口介入網路購物。除了傳統的互聯網,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電視、電子書等進入購物網站下單購物。目前,淘寶、當當、卓越均以推出手機版網站,華數集團、TCL、康佳等均在力推IPTV,實現電視端介入互聯網購物。
熱點二:細分垂直化孕育無限商機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處於成長期,考慮到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及城市-農村的二元經濟結構,細分行業領域尚存在很多的市場機會。
1.行業細分:艾瑞觀察發現,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上商品品類不斷增多,涉及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娛各個方面,具體商品種類包括圖書、服裝、化妝品、手機、食品、珠寶等。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商品正從標准化程度高向非標准化個性化發展。
2.用戶細分: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提升,網路購物也逐步滲入各類人群。目前,國內電子商務企業多數針對20-30歲的白領人群。電子商務市場的新加入者多從特定人群的需求開始運作。樂買網專門針對母嬰人群調整商品;也買酒專門服務中產階層,出售進口葡萄酒;波奇網圍繞寵物開展電子商務。艾瑞分析認為,針對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細分市場尚未飽和。
3.區域細分:中國廣闊的領土及豐富的文化,使得不同區域的消費者,文化習俗、消費偏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加之,目前中國網購市場交易主要集中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中國電子商務二三線城市及中西部的區域市場上前景廣闊。
熱點三:綜合全面化構建生態系統
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業的發展;同時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業的發展也將為電子商務的新進入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遇。
1.領軍電商企業搭建綜合的生態系統。淘寶推出「大淘寶計劃」,吸納一批系統提供商、物流配送商、市場咨詢商、客服服務商等企業作為合作夥伴,服務入駐淘寶的電商企業,同時開設淘寶應用商店,為各類電子商務應用服務的發展提供平台。京東商城融資自建倉儲中心和物流配送隊伍。
2.中小獨立電商出現帶動相關配套服務企業發展。諸多中小獨立電商的涌現,蘊含對配套服務的龐大需求。電子商務發展帶動將帶動系統服務、物流倉儲、客服、代運營等專業服務企業的發展。
熱點四:新技術應用引發電商變革
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將應用電子商務企業運營的諸多環節,這對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改善用戶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技術的發展也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趕超機會。
1.信息流:3G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能提高用戶手機上網速度,豐富產品展現形式,改善用戶體驗;同時移動定位服務(LBS)能夠幫助商家結合用戶所處位置,實現相關促銷信息的主動推送,提升營銷推廣的准確度。
2.資金流:手機支付的發展,使得小額支付更易實現,水電煤氣繳費及小額商品買賣等便民商務更為便捷;電信運營商介入移動支付,將對電商現行的資金結算方式形成一定的影響。
3.物流:RFID等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能夠實現配送車輛位置及配送商品狀態的實時跟蹤,提高企業間交易效率、降低倉儲成本、優化庫存;同時滿足消費者實時獲取商品配送信息,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來源:http://www.ebrun.com/online_trading/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