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鮮電商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鮮電商

發布時間:2022-04-21 09:48:35

❶ 我國網路零售業的趨勢

網路零售行業一直是我國社會零售業重要的一環。2019年,得益於阿里系、京東以及拼多多等知名電商平台的持續加碼,我國網路零售行業發展持續向好。其中2019年網路零售市場呈現出六大特徵,分別為下沉市場繼續下沉、百億補貼持續加碼、直播帶貨火爆、進口消費常態化、生鮮電商進入調整以及電商與實體融合緊密。

同時,從行業的市場規模來看,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統計,2015-2019年,我國網路零售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其中2019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規模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10.32萬億元,同比增長20.6%。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受到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線上直播電商迅速走向大眾視野,國家及地方政府均開始起草有關直播電商行業的相關政策以及行業標准,如2020年 3月,廣州市商務局發布《關於印發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其中提到2022年,推進實施直播電商催化實體經濟「爆款」工程——「個十百千萬」工程。可以看出,隨著國家對於網路零售行業的新形式的重視以及規劃,未來,我國網路電商行業的市場發展將會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此外,2015-2019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在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不斷攀升。2019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規模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萬億元的比重達到25.07%,較2018年上升2.57個百分點。整體來看,我國網路購物的重要地位逐漸凸顯。

行業用戶規模達7.32億人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的規模呈現增長態勢,但2015-2017年用戶規模的增速逐年下降,2018年開始有小幅回升,2019年相較前幾年,回升明顯,用戶規模達到7.32億人,同比增長28.4%。主要是受到電商平台不斷將市場延伸至下線城市,不斷擴大市場容量。

天貓、京東保持穩定,拼多多異軍突起
——年活躍用戶數對比
目前京東、拼多多、阿里電商三巨頭已完成下沉市場布局,挖掘三至六線城市及縣級農村市場存在巨大潛力,開發用戶增量。其中京東在市場下沉布局上主要採取了利用微信導流,打造了「京喜」微信一級入口購物平台,而天貓在2019年全面整合升級聚劃算,從價格等角度吸引客流;拼多多則是堅持使用「百億補貼」打入下沉市場。

從年活躍用戶數對比維度來看,截至2019年底,阿里系年活躍用戶數達7.11億人;拼多多年活躍用戶數5.85億人;京東年活躍用戶數3.62億人。可以看出,在年活躍用戶數角度,2019年拼多多已經超越京東,且直逼阿里。

——企業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對比
從企業市場份額來看,阿里與京東均領先於拼多多。2019年天貓的市場份額依然占據首位,達到50.10%,京東的市場份額為26.51,二者較2018年的份額有小幅變動,但總體保持穩定;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市場份額由2018年的7.8%上升至12.8%,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總體來看,零售電商掌握在電商巨頭手中,其中天貓、京東地位依舊領先,市場份額保持穩定,拼多多異軍突起;此外,蘇寧易購、唯品會、雲集、蘑菇街等電商平台也在不斷布局。

❷ 辦公室零食為什麼這么火

因為你愛吃我愛吃大家都愛吃,然後就火了!望採納,謝謝!

❸ 不一樣的生鮮電商市場,為什麼生鮮獨角獸每日優鮮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全國近4,000種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大多數公司處於虧損階段,獲利的公司很少。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憑借其產品和商業模式的雙重優勢,每日優鮮在蔚藍的海洋中獲得了商機,並已成為行業獨角獸。

每日優鮮的另一個優勢是其領先的商業模式。成立於2014年的每日優鮮率先使用前倉庫模式,並實現了前倉庫模式的區域快速復制。與過去兩年才進入這種模式的其他電子商務公司相比,每日優鮮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❹ 現階段生鮮電商所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生鮮電商突圍的四個方向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生鮮產品最主要的特質在於其一個鮮字,從當前主流的生鮮電商物流配送時間來看,生鮮產品配送到當地區域最短的時間需要半天,而到附近的省市則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甚至更長,因此其「鮮」度的降低也導致了其根本競爭力的減弱。而在供貨渠道方面決定了生鮮產品的品質。

如京東生鮮建立了專業的Sourcing團隊,專門在全球各地搜羅特色食材,通過與原產地覆蓋全產業鏈的優質供應商、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合作,從源頭確保品質,這就恰好解決了京東在供應鏈方面的問題。

生鮮是基於本地化的服務,故而,有效的建立與當地各產品供應商的合作關系,建立完善供應鏈成為滿足生鮮購買消費群要求的重中之重。

生鮮產品的品種較多,復雜多樣,因此相應的標准不統一,難以統一定價,難以規模化經營,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永輝和京東一樣看到了目前生鮮電商最大的痛點是整個生鮮行業的標准化不夠,所以永輝正在與一家韓國企業接洽合作,2015年下半年可能在北京建設一個生鮮工廠,把生鮮產品從非標品變成標品。永輝是京東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京東將會在線上及推廣部分,給予最大支持。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生鮮產品在線上運營需要專業的團隊去策劃,線上銷售對於如生鮮這種保質期較短的產品,最終要的就是確保從產品出貨到消費者手中的需要時間。因此永輝超市依託京東這樣專業的服務團隊和強大的銷售平台去打造生鮮食品的電商模式是生鮮銷售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目前,我國大部分鮮活產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沒有形成連貫成型的冷鏈物流。非冷藏狀態下的散裝鮮活產品物流,在運輸、分銷和零售的多次裝卸搬運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機會,降低了產品的新鮮度,降低了產品質量。而在這尚不完善的生鮮物流配送體系中,冷鏈自然就成了生鮮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京東、中糧我買網、菜鳥網路等不斷加碼冷鏈物流。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京東生鮮冷鏈倉數量超過10個,全國超過3300個配送站,覆蓋北京、上海、天津等120多個城市,布局速度加快。

為了盡可能地搶占這一市場,生鮮電商們也都是各自發力,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徑。如何確保最快的送貨速度、最佳的生鮮水果的保鮮質量等,都將是確保誰能笑到最後非常重要的因素。

產品價格與特色是吸引用戶對於生鮮產品購買的關鍵因素。例如,京東、天貓、1號店、中糧我買網、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沱沱工社等生鮮電商都嘗試通過促銷活動,提供具有特色的生鮮產品來吸引用戶。

因此,合適的價格和與差異化的產品成為如今生鮮電商獲取用戶的「殺手鐧」。同時,電商們之間不同的側重也能形成「錯位競爭」,由此避免「價格戰」,從而帶領整體行業的能夠穩定可持續發展。

❺ 什麼是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指用電子商務的手段在互聯網上直接銷售生鮮類產品,如新鮮水果內、蔬菜、生鮮肉類等。其實早容在2009至2012年,就涌現了一大批生鮮電商企業。根據數據表明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還在每年還在增長,但是增長速度卻在逐年降低,由於體驗環節缺失等原因,發展一度遇冷。
電子商務這些年在國內可謂是風聲水起,可惜在生鮮電商領域卻始終沒有激起浪花。在國內市場不管是電商平台還是傳統的線下超市,甚至連物流企業都踴躍地加入到了這場生鮮電商的爭奪戰。

❻ 在2019年創投圈寒冬中,生鮮電商行業中有哪些「黑馬」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分析:競爭進入白熱化,風口期尚未到來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景氣不佳

社區拼團這一個風口,仍不斷有入局者。

騰訊投資的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推出了每日拼拼,不過,上線了不到一天時間就按下了「暫停鍵」。

2019年2月26日,每日拼拼公開發布致歉聲明稱,由於前期產品內測上線時間准備不足,部分功能不完善,導致出現下載注冊、購買、分享功能不穩定以及預計收益不能及時呈現等問題,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及使用流程。

為此,從當日開始對產品進行修復升級,「期間每日拼拼APP暫時關閉商品購買等部分功能,每日拼拼微信小程序系統全面升級維護,暫停使用。」

每日拼拼方面工作人員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時也表示,由於2月25日內測階段出現問題,現在技術部門正在加緊修復中,恢復消息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告知,對於恢復的時間問題,其稱,「應該會很快。」

年初出師不利

此前,每日優鮮合創始人、總裁曾斌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拼多多的意外走紅,讓其意識到過去把中國市場看得太單一了。

而這次推出的每日拼拼似乎是每日優鮮對這一失誤的「補課」。不過,效果似乎並不如意。

在APP商城中,《證券日報》記者並未發現每日拼拼APP,消費者想使用必須關注每日拼拼社區微信公眾號,獲得官方邀請碼。

在介紹中,每日拼拼稱是由國內生鮮電商獨角獸每日優鮮全資打造的社交拼團電商平台,最快一小時送達。

每日拼拼內測時間為2月25日12時,蘋果手機需要在瀏覽器中打開下載鏈接,2月26日,記者發現,每日拼拼「下午4時」以及「明天預告」欄目下的所有商品全部在頁面顯示「已搶光」。

在APP首頁有一份關於每日拼拼修復升級暫停部分功能的致歉聲明,稱由於前期產品內測上線時間准備不足,每日拼拼APP暫時關閉商品購買等部分功能,具體上線時間將另行通知。

目前可以正常使用的功能有:內測鏈接下載每日拼拼APP;邀請好友推廣功能(生成專屬邀請碼部分)。

對於商品定價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對比每日優鮮和每日拼拼商品差價發現,以加拿大北極蝦為例,1kg在拼團上的價格是99元,開團賺7.92元,已經有439人成團,但在每日優鮮上200g的價格是12.9元會員價享受7.7折是9.9元按照1kg計算。換言之這款加拿大北極蝦在每日優鮮上的價格還要低於每日拼拼。

在上述致歉聲明中,每日拼拼承諾,對內測期間的商品定價進行全面復查。

生鮮電商亟待破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僅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21%。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了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增長至1402.8億元。截止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了1051.6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851.4億元,同比增長23.5%。預測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2000多億元。

2013-2018年H1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5年交易規模增速為86.9%)

隨著新零售的到來以及社區團購迎來的新風口,電商巨頭們紛紛布局生鮮電商。與阿里的盒馬鮮生,京東的7Fresh,蘇寧的蘇鮮生,步步高的鮮食演義等同一賽道角逐的還有,美團的小象生鮮、順豐優選、易果生鮮、天天果園、大潤發優鮮、錢大媽等中部平台,生鮮電商平台可謂一片混戰。

如何尋找到生鮮電商的突破口?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就在各界熱議拼多多渠道下沉、獲客奇效的時候,「社區團購」悄然井噴,融資額高達40億元,巨頭也開始入場布局,S2B2C的模式悄然站在了風口:通過「團長(社區店長)」,將小區用戶與平台深度鏈接,以「單品爆款+預售」的輕資產方式,滿足社區用戶高頻、快消剛需,以興盛優選、美家優享等玩家為例,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快速突破200萬。

融資方面,你我您和食享會分別融資額均高達上億元,巨頭也在紛紛入局,例如蘇寧推出蘇小團,美團推出松鼠拼拼,京東推出有家鋪子等等,一時之間社區團購已然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社交拼團與生鮮產品高度的契合性,讓每日優鮮也加入到這個戰局中來,去年4月份,每日優鮮上線「每日一淘」,不足一年,每日拼拼亮相。據每日拼拼官方公眾號介紹,每日拼拼是每日優鮮的全資子公司,而每日一淘則是每日優鮮旗下孵化的社交電商平台。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生鮮行業標准化程度低、損耗率高、品控難度大的難題,仍然未得到有效解決。「並非每日優鮮一家企業嗅到了社交、拼團、返利的風口。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使得這一風口行業進入混戰局面,目前大多數的拼團平台均以返利為吸引點,但這類靠社交傭金獲取流量紅利的窗口期並不長,需要企業不斷深挖自身特色,來達到持續吸引消費者的目的。」

在曹磊看來,此前的社區團購已經把生鮮電商行業推上了浪尖,但真正的風口並未到來,構建核心競爭力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靠燒錢補貼市場,雖可獲一時之利,但其模式卻不可持續,尤其是在生鮮電商的風口尚未到來之際。

❼ 本來生活公司怎麼樣 生鮮跨電商前景怎麼樣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分析:競爭進入白熱化,風口期尚未到來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景氣不佳

社區拼團這一個風口,仍不斷有入局者。

騰訊投資的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推出了每日拼拼,不過,上線了不到一天時間就按下了「暫停鍵」。

2019年2月26日,每日拼拼公開發布致歉聲明稱,由於前期產品內測上線時間准備不足,部分功能不完善,導致出現下載注冊、購買、分享功能不穩定以及預計收益不能及時呈現等問題,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及使用流程。

為此,從當日開始對產品進行修復升級,「期間每日拼拼APP暫時關閉商品購買等部分功能,每日拼拼微信小程序系統全面升級維護,暫停使用。」

每日拼拼方面工作人員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時也表示,由於2月25日內測階段出現問題,現在技術部門正在加緊修復中,恢復消息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告知,對於恢復的時間問題,其稱,「應該會很快。」

年初出師不利

此前,每日優鮮合創始人、總裁曾斌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拼多多的意外走紅,讓其意識到過去把中國市場看得太單一了。

而這次推出的每日拼拼似乎是每日優鮮對這一失誤的「補課」。不過,效果似乎並不如意。

在APP商城中,《證券日報》記者並未發現每日拼拼APP,消費者想使用必須關注每日拼拼社區微信公眾號,獲得官方邀請碼。

在介紹中,每日拼拼稱是由國內生鮮電商獨角獸每日優鮮全資打造的社交拼團電商平台,最快一小時送達。

每日拼拼內測時間為2月25日12時,蘋果手機需要在瀏覽器中打開下載鏈接,2月26日,記者發現,每日拼拼「下午4時」以及「明天預告」欄目下的所有商品全部在頁面顯示「已搶光」。

在APP首頁有一份關於每日拼拼修復升級暫停部分功能的致歉聲明,稱由於前期產品內測上線時間准備不足,每日拼拼APP暫時關閉商品購買等部分功能,具體上線時間將另行通知。

目前可以正常使用的功能有:內測鏈接下載每日拼拼APP;邀請好友推廣功能(生成專屬邀請碼部分)。

對於商品定價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對比每日優鮮和每日拼拼商品差價發現,以加拿大北極蝦為例,1kg在拼團上的價格是99元,開團賺7.92元,已經有439人成團,但在每日優鮮上200g的價格是12.9元會員價享受7.7折是9.9元按照1kg計算。換言之這款加拿大北極蝦在每日優鮮上的價格還要低於每日拼拼。

在上述致歉聲明中,每日拼拼承諾,對內測期間的商品定價進行全面復查。

生鮮電商亟待破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僅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21%。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了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增長至1402.8億元。截止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了1051.6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851.4億元,同比增長23.5%。預測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2000多億元。

2013-2018年H1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5年交易規模增速為86.9%)

隨著新零售的到來以及社區團購迎來的新風口,電商巨頭們紛紛布局生鮮電商。與阿里的盒馬鮮生,京東的7Fresh,蘇寧的蘇鮮生,步步高的鮮食演義等同一賽道角逐的還有,美團的小象生鮮、順豐優選、易果生鮮、天天果園、大潤發優鮮、錢大媽等中部平台,生鮮電商平台可謂一片混戰。

如何尋找到生鮮電商的突破口?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就在各界熱議拼多多渠道下沉、獲客奇效的時候,「社區團購」悄然井噴,融資額高達40億元,巨頭也開始入場布局,S2B2C的模式悄然站在了風口:通過「團長(社區店長)」,將小區用戶與平台深度鏈接,以「單品爆款+預售」的輕資產方式,滿足社區用戶高頻、快消剛需,以興盛優選、美家優享等玩家為例,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快速突破200萬。

融資方面,你我您和食享會分別融資額均高達上億元,巨頭也在紛紛入局,例如蘇寧推出蘇小團,美團推出松鼠拼拼,京東推出有家鋪子等等,一時之間社區團購已然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社交拼團與生鮮產品高度的契合性,讓每日優鮮也加入到這個戰局中來,去年4月份,每日優鮮上線「每日一淘」,不足一年,每日拼拼亮相。據每日拼拼官方公眾號介紹,每日拼拼是每日優鮮的全資子公司,而每日一淘則是每日優鮮旗下孵化的社交電商平台。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生鮮行業標准化程度低、損耗率高、品控難度大的難題,仍然未得到有效解決。「並非每日優鮮一家企業嗅到了社交、拼團、返利的風口。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使得這一風口行業進入混戰局面,目前大多數的拼團平台均以返利為吸引點,但這類靠社交傭金獲取流量紅利的窗口期並不長,需要企業不斷深挖自身特色,來達到持續吸引消費者的目的。」

在曹磊看來,此前的社區團購已經把生鮮電商行業推上了浪尖,但真正的風口並未到來,構建核心競爭力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靠燒錢補貼市場,雖可獲一時之利,但其模式卻不可持續,尤其是在生鮮電商的風口尚未到來之際。

❽ 生鮮電商死亡名單公布,還能突圍嗎

在經歷了多年的爆發式增長後,2016年我國生鮮電商似乎集體進入寒冬期,業績下滑、增長緩慢……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2017年間,就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倒閉,如鮮品會、菜管家、美味七七等。

然而,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國內生鮮電商2016年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比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了80%,與之相適宜的生鮮電商融資總額亦達到60億元。一半進退兩難,一半前程湛藍,我國生鮮電商的發展到底該何去何從?

日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按上線時間順序梳理了2016—2017年度生鮮電商「死亡」名單表:

不難看出,在這份「死亡」名單里,生鮮電商以絕對性趨勢奪得冠軍,成為倒閉大種類……

一位資深生鮮人士算了一筆賬:「現在生鮮電商中,物流加倉儲一般占整體價格的10%;人工成本佔10%;用於市場推廣的用戶補貼佔10%;貨物損耗佔5%到10%。「而生鮮批發的毛利一共才多少?10~20%。這樣的情況能盈利?這就是互聯網人涉足生鮮電商的真實水平。」

❾ 2021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是怎麼樣的

2021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別是:

2021電商行業發展現狀是:總體情況是電子商務服務業屬於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十年的迅猛發展,在物流快遞、在線支付和電子認證等服務業發展推動下,電子商務服務業快速發展。

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達5.45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0.98萬億元,同比增長21.9%。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線下遭遇關店潮,線上服務需求迅速增長。

直播購物、網上支付、無接觸式配送、上門退貨等成為疫情下消費者網購的「新常態」,商家對於IT解決方案、新型營銷服務、專業運營服務、物流服務的需求直線上升。

2021電商行業發展趨勢是:

1、人們對APP的依賴不斷提升:2020年,全網用戶對移動互聯網依賴度進一步加深,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及打開APP個數均有一定程度提升。

2、移動購物APP偏好最強:從APP用戶人均日使用時長來看,隨著線下生活場景的線上化轉移,用戶的使用程度也在不斷加深2020年12月,從APP月均使用時長和使用次數來看,移動購物排行前列,月均使用時長和次數分別為545.1分鍾和162.3次。

3、綜合電商APP用戶體量龐大:移動互聯網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社交、電商、視頻娛樂及支付等領域TOP1 APP在行業滲透率均超五成。具體數據來看,即時通訊、綜合電商分別為10.77億人和9.92億人排名前列;支付結算和瀏覽器滲透率最高,分別為94.7%和68.3%。

主要的電商模式是:

1、B2B–企業對企業: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互聯網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電子商務是現代 B2B marketing 的一種具體主要的表現形式。

2、B2C–企業對個人:B2C 是 Business-to-Customer 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

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2C 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等消費行為。

3、C2B–個人對企業:C2B(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費者到企業),是互聯網經濟時代新的商業模式。

這一模式改變了原有生產者(企業和機構)和消費者的關系,是一種消費者貢獻價值,企業和機構消費價值(Consume Value)。

C2B 模式和我們熟知的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恰恰相反,真正的 C2B 應該先有消費者需求產生而後有企業生產,即先有消費者提出需求,後有生產企業按需求組織生產。

通常情況為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定製產品和價格,或主動參與產品設計、生產和定價,產品、價格等彰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生產企業進行定製化生產。

❿ 生鮮電商行業發展怎麼樣

傳統的b2c、b2b、b2b2c等模式也已經被說爛了,現在流行一個叫o2o的。傳統零售電商造就了一大批宅男宅女,如果o2o模式盛行,有可能把大批宅男宅女解放出來。然而,傳統電商模式中涌現的另外一些元素則很有可能會把宅潮推向另外一個高潮,起碼會從年齡結構上有很大的改變。這些元素當中,生鮮電商很可能就是 未來幾年的主角。 中國的生鮮電商在2013年初才被提及得比較多,聽到的都是幾個失敗案例,但是後面陸續有更多的企業在嘗試。因此,目前國內的生鮮電商還處於一片藍海的狀況。歐美生鮮電商已經有不少成功案例,相對國內成熟不少。以下即是國外比較成功的生鮮電商案例: 1、freshdirect:以快物流致勝 2、peapod:平台商,本質是玩網站+物流 3、relayfoods:c2b+快物流模式 4、ocado:自建物流,覆蓋英國70%家庭 5、amazonfresh:高密度倉庫實現快物流服務 幾大國外生鮮電商模式,無論怎麼玩花招,都離不開兩個字——物流。物流是生鮮的生命線,要想保鮮,配送一定耽誤不得。因此,實際上物流在生鮮電商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前面國內的幾個失敗案例都在物流上面栽了跟頭。劉強東燒錢打造生死時速般的物流可能 是為了避開淘寶,形成差異化的購物體驗,但是做生鮮一切都得以物流為基礎,沒得商量。 目前國內有哪個生鮮做得比較好的呢?非常成功的還沒聽說,最近倒閉的應該是永輝的半邊天,之前已有幾家悄然倒下。目前正常努力嘗試的也有不少,像易果、多利農庄、天天鮮果、海客樂等等。從些現存的生鮮電商來分析,目前比較有希望的是後起之秀海客樂有機食品連鎖。這家立足上海的生鮮電商讓人們看到了未來壯大的光芒,主要有以下幾點值得目前的生鮮借鑒的: 1、產品定位準 把菜市場直接搬到線上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一個菜場層次是在太多太雜,很難統一管理。所以那些一開始就在網上開菜市場的都落敗了。生鮮一開始必須找准一個非常狹窄的產品切入點,之後再慢慢補全產品品類。海客樂從一開始就定位在高端的有機農產品,賣 的就是安全健康高品質,面向的也是中高端用戶。 2、物流夠硬 生鮮的物流是生命線,也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海客樂在這個環節下了重本,打造了業界領先的「一日三送」高效物流,滿足了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在這個環節抓得夠不夠狠,是生鮮創業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3、建立自有農庄 這可能不是所有生鮮電商都能做到的,但是做到了就一定會加分不少。海客樂建立了大型的農庄培育自己的有機產品,在產品供應鏈上可以略去很多中間環節,為保鮮又增加了一個籌碼。 4、線下實體連鎖店 目前海客樂有機食品已經在上海建立了十多家實體連鎖店,線上線下的結合不但可以更好地服務於物流,而且可以提升品牌形象。這對於未來的發展是鋪好了良好的基礎設施。 從海客樂的案例可以看出,它做生鮮電商,雖然說有電商兩字,但是實質上線下的基礎是打得非常牢固的。這種基礎正是保鮮的有力支持,也是業界普遍看好其前景的原因。因此,生鮮在很大程度上是硬功夫,線上線下絕對不能脫節,用做平台的思維去做生鮮,下 場可想而知。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鮮電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飲料廣告促銷活動 瀏覽:426
網路營銷績效評價舉例 瀏覽:104
新產品的市場營銷方案 瀏覽:847
市場營銷項目組合 瀏覽:319
高端樓盤營銷方案 瀏覽:307
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544
公司商務禮儀培訓方案 瀏覽:552
創收節支方案策劃 瀏覽:705
員工講堂培訓方案 瀏覽:660
就業介紹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38
親子戶外環保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1
培訓方案更加實效可行 瀏覽:463
市場營銷概論名詞解釋 瀏覽:138
美國嘉吉公司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351
對吧騰訊網路營銷方式有哪些認識 瀏覽:167
實驗小學教師象棋培訓計劃及方案 瀏覽:937
醫院水果店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96
華師市場營銷管理復習提綱 瀏覽:657
收費站形體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96
校園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