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目前是怎麼樣的一個商業模式
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是英德市政府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建設,是一個囊括英德農特產品O2O(online to offline )線上到線下體驗館、農村淘寶英德服務中心、電商服務中心和青年電商創業孵化中心。
英德電商產業園在哪?
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主要由「一館」、「三中心」組成。
「一館」是指農特產品O2O體驗館,是一個以實體展廳與網路交易相結合的電子商務產業鏈配套綜合體,可將英德紅茶、麻竹筍等農特產品展示給各地客商;
青年電商創業孵化中心主要為創業青年、創業團隊提供金融、管理、設計、培訓、檢測、物流、技術支持等「一站式」電商服務,可為創業青年、創業團隊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貨源、攝影美工等,實現「零成本」創業。這種模式有效減少創業青年、創業團隊的創業成本,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在這里參加培訓人員由創業青年、貧困戶組成,截止目前共舉辦了培訓班61期,培訓了2000多人次,帶動了200多人成功就業。中心設有團隊孵化室和個人創業區域,孵化室已進駐的企業有果康源合作社、雞鮮生、英德微寶等6家企業。
青年電商創業孵化中心。農村淘寶英德服務中心除了作為英德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的「大本營」外,還可為創業青年免費培訓網上開店等技能。
近年來,英德緊抓農村綜合改革的有利契機,以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等各類電商平台建設為抓手,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實現富農惠民。經過兩年的
探索和實踐,電商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成功創造了農村電商「英德模式」,得到省、清遠市的高度認可和市民的廣泛點贊。
青年電商創業孵化中心。農村淘寶英德服務中心除了作為英德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的「大本營」外,還為創業青年免費培訓網上開店等技能。
特別是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從2015年8月正式投入運作以來,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帶動示範作用正逐步顯現該市市、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已趨完善,包括農村淘寶、京東、蘇寧等共建成241個電商服務站點,實現全市各鎮(街)全覆蓋。在該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帶動下,全市電子商務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在電商人才培育方面,該市技術職業學校已開設電商專業並對外招生,已開設三屆電商專業班,培養超過300名電商人才。這些學生畢業以後都很受電商企業歡迎,就業情況相當樂觀。除此之外還建立了電商校企合作示範基地和農產品電商實驗基地。
在電商扶貧方面,英德市結合脫貧攻堅工作,通過「電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貧困戶)」等模式,引導企業、合作社或貧困戶相互合作,提升農產品品質,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並逐步形成了「1+N」電商扶貧產業體系。在電商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下,發展電商企業131家,培育電商扶貧企業41家,帶動貧困戶就業超3000人,有力推動了全市脫貧攻堅進程。目前,英德市已依託中國郵政快遞、順豐速運、菜鳥物流、四通一達等快遞物流企業構建從市區至23個鎮區的二段物流配送網路,實現物流快遞全市24個鎮街全覆蓋。爭取到2019年實現鎮級、村級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完善農村地區末端物流配送網路,解決制約該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末端物流配送力量不足及鄉村電商宣傳發動不到位的問題。
目前首期試點已開展,現已安排適合鄉村地區運營的45輛物流配送車輛,試點構築基於各農村電商村級服務站點為原點,服務覆蓋村點周邊自然村的物流配送末端網路及電商宣傳體系。在2017年良好成效的基礎上,加大推廣力度,使物流配送宣傳車輛能夠部署到更多的邊遠村級服務站(點),進一步降低上、下行的物流成本,切實解決好農村電商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
依託電子商務產業園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英德市獲得了「廣東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殊榮。2017年,全市茶葉、麻竹筍、桑葉等農特產品賣出成交總額超過3億元,電商產業已成為擴大銷售、培育品牌、提高效益、助農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突破口。截止今年9月,在電商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下,全市累計建成農村淘寶、新供銷(即送網)、京東、蘇寧、鄉城品等電商服務站點241個,發展電商企業131個。
㈡ 嶺南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園區歷史
2009年——成立嶺南鞋城
2010年——獲得廣東省皮革鞋業十大商貿基地
2010年——嶺南鞋城電子商務服務基地
2011年——嶺南鞋城升價改造,嶺南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正式掛牌
2011年——聯合百家淘寶賣家共同成立嶺南商盟
2011年——進駐企業純電商企業150戶
2011年——參加網貨交易會,廣東電視台跟蹤報道,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認可
2011年——建立電商物流街,四通一達簽訂戰略合作
2012年——百勝軟體聯合園區開發超級ERP軟體
2012年——建立園區線上分銷購物平台,獲得淘寶平台最高許可權API接入口
2012年——被評為網路聯盟全國6大園區之一
2012年——國家工信部及專家組蒞臨園區調研指導工作
2012年——與番禺技術學院簽訂校企合作人才定型培養框架
2012年——公司案例被納入2013十一五規劃選材
2012年——園區企業融資平台籌建,與農業銀行,廣發銀行,番禺村鎮新華銀行戰略合作
2012年——落成10棟TOP電商大樓,成功引入10家著名電商企業
2012年——參與組織華南首次六大B2C平台聯合招商咨詢會(京東,當當,亞馬遜,凡客V+,蘇寧易購,拉手網)
2012年——成功引入600多家左右電商企業進駐園區
2012年——嶺南國際大學生創業中心成立。
2012年——2012嶺南網商網貨購物節圓滿成功
2012年——協辦電子商務投融資峰會
2012年——建立電商園區全國唯一一家電商快遞分撥中心
2013年——建立國內最大網拍基地之一
2013年——啟動廣州首屆大型電子商務專場招聘會
2013年——聯合民生銀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番禺新華村鎮銀行建立電商資本互助社
2013年——打造「快速、准確、廉價」電商第三方倉儲物流平台
2013年——聯合園區所有電商企業共同推出嶺南同城購物網
2013年——攜手網盈機構搭建電商培訓基地
2013年——聯合番禺政府打造番禺沙溪專業市場電商集群區
㈢ 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是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嗎
新增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名單已經公布了,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深圳)在列
㈣ 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有舉辦什麼活動
華南城電子商務產業園舉辦的活動有39餘場,各類展會、高峰論壇、經貿洽談會、專題講座、培訓交流會等大型商務活動。
㈤ 電子商務產業園的電子商務產業園的產生
電子商務對傳統製造業的滲透日益明顯,部分傳統製造業正在依託電子商務,延伸上下游價值鏈,促進企業向現代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同時,隨著城市空間資源緊缺與環境提升需要,城市生產性企業大量外遷,城市產業空洞化現象凸顯。電子商務產業園做為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的突出表現,正在成為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在城市舊工業區、舊廠房等的基礎上進行更新改造,以「騰籠換鳥」的方式建立電子商務產業園,有助於城市、區域破解發展空間束縛、彌補工業下降空間,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模式轉變,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
㈥ 肇慶城市怎麼樣和江門比如何
珠三角是我國三大經濟發達的都市圈之一,早在2015年的時候,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珠三角已經超過東京都市圈,成為世界人口和面積最大的城市群。珠三角共有9個城市,發展水平不一,經濟最強的是深圳,最低的是肇慶,其中江門中山經濟總量比較接近,GDP相差幾十億,你看好哪裡發展?
珠三角兩座「難兄難弟」城市,GDP相差幾十億,你看好哪裡發展?
在珠三角城市中,江門和中山是鄰居,江門知名度是不如中山的,因為八九十年代時中山就是廣東四小虎城市了,出盡了風頭,而那時的江門還是默默無聞,所以說江門與中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兩個城市發展了這么多年,江門實力比中山要強一些,不過,這個差距是很小了,說不定中山會反超江門。
珠三角兩座「難兄難弟」城市,GDP相差幾十億,你看好哪裡發展?
中山這個城市地理位置不錯,位於珠江口西岸,上至佛山廣州,下通珠海澳門,隔海與深圳香港相望,可以說是跟發達城市為伴。中山舊稱「香山」,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改名為中山,1988年升為地級市。面積1783平方公里,人口300多萬,是個僑鄉,有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
珠三角兩座「難兄難弟」城市,GDP相差幾十億,你看好哪裡發展?
中山是四小虎城市之一,在2014年以前的中山經濟發展是比較好的,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第5的經濟總量。2014年後,中山發展進入慢車道,被惠州超過了,2018年中山GDP為3632億元,到了2019年只有3101億元,排名珠三角城市第8名,被珠海、江門超越,這幾年可以說是中山失落的時候。
珠三角兩座「難兄難弟」城市,GDP相差幾十億,你看好哪裡發展?
當然,中山的城市面積太小是不利因素,1783平方公里跟一個縣面積一樣,沒地確實不好發展。本來中山發展的根基在於製造業,不過,中山很多地是用來發展房地產,造成中山房價有點高。中山也許是看準了將來深中通道通車後,很多深圳人來這邊,所以大力發展房地產。
珠三角兩座「難兄難弟」城市,GDP相差幾十億,你看好哪裡發展?
江門是廣東中南部的城市,位於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門歷史上屬於新會縣管轄,1983年設為地級市。全市總面積9505平方公里,代管台山、開平、恩平、鶴山4個縣級市,人口400多萬,江門有很多的華僑,在海外及港澳台的華僑近400萬,江門被稱為「中國第一僑鄉」。
珠三角兩座「難兄難弟」城市,GDP相差幾十億,你看好哪裡發展?
江門這么大的一個地方,發展也不是特別好,雖然跟中山相接,但是以前的發展長期落後中山,值到2019年才反超中山。2019年江門經濟總量3146億元,比中山多45億元,排名珠三角城市第7名。江門土地資源在珠三角得天獨厚,有很多沒開發的土地,這是江門發展的一大優勢。
㈦ 電商產業園招商是不是騙子
不一定,要看實際情況。
電商產業園(全稱電子商務產業園)以電子商務為發展主線,重點構建以B2B、B2C為核心的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平台,重點引進電子商務、信息軟體、設計研發、倉儲物流等一系列圍繞電商產業發展的企業,重點依託並持續優化電子商務產業鏈的專業園區。電子商務對傳統製造業的滲透日益明顯,部分傳統製造業正在依託電子商務,延伸上下游價值鏈,促進企業向現代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電子商務產業園作為互聯網與傳統商務結合的產物,可以將其看作全新的專業市場模式。電子商務產業園涉及到網商、網貨,包括品牌、設計、加工、物流、融資、培訓等諸多領域,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市場模式。研究項目「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功能定位與優化路徑」研究將針對電子商務園的界定與發展、功能定位、優化路徑作為研究對象,對上述具體領域展開分析與挖掘,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