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淘寶的前景怎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農村電商市場前瞻預測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底,我國農村人口有6.3億,占總人口的比例為46.3%。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我國農村人口在總體人口中的佔比持續下
降, 但農村網民在總體網民中的佔比卻保持上升,
農村地區已經成為了目前我國網民規模增長的重要動力。截至
2013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佔比僅為28.6%,規模達1.77 億,相比2012年增長
2101萬人。不過我國農村居民的互聯網普及率僅為27.5%,相比城鎮居民的62%有不小的差距,不過這也預示著未來成長空間的巨大。
互聯網的逐漸普及和農村網民數量的攀升增加了農村電商消費市場的潛力,事實上早在幾年前,精明的淘寶就已經開始了在農村拓展。不僅農村的消費在逐漸增
加,農民網店也開始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淘寶縣開始興起,其中以遂昌模式最為知名。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佔比不斷提升,從
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不過比例依然很低。預計2014年農村網購市場會達到1800億以上,2016
年將突破4600億,繼續縮小與城市網購規模之間的差距。在農村電商消費增加的同時,農村的小生產也逐漸地與更大的市場實現了對接,2013年僅在淘寶和天貓平台上,從縣域發出的包裹就達約14億件,阿里巴巴各平台農產品銷售額達到500億元,2014年有望達到1000
億元。
鑒於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今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要「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的建設」,奠定了發展農村電商的政策基礎。可以說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市場趨勢,電商下鄉都是大勢所趨。
『貳』 農村電子商務主要做些什麼呢
一、農村電子商務,通過網路平台嫁接各種服務於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布鄉、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
二、作為農村電子商務平台的實體終端直接紮根於農村服務於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三、農村電子商務平台配合密集的鄉村連鎖網點,以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過集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成體系的跨區域跨行業聯合,構築緊湊而有序的商業聯合體,降低農村商業成本、擴大農村商業領域、使農民成為平台的最大獲利者,使商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
『叄』 農村電商怎麼做會比較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隨著電子商務在城市人群增速放緩,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逐漸轉移到縣域電商、農村電商,政府近期出台的相關政策以及阿里、京東對縣域、農村電商的快速布局可以表明這一點,另據阿里研究院數據表明,去年縣域網購消費額增速已經超出城市18個百分點。縣域、農村電商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城裡的工業化產品進縣、進村,即「買進來」,另一個是縣里、農村的產品進城,即「賣出去」,我想題主關心的應該是後者。
所以,如果題主所在地方政府沒有發展電子商務的決心和具體政策、措施,我建議題主就不要趟這趟水了,哪怕你再懂電子商務、再懂運營,自己開店單干也不會有什麼前途了。
『肆』 遂昌趕街是做什麼的
「趕街」就是「趕集」的意思,遂昌趕街其實是一個電子商務平台,在每個一定規模的村子找個村民合作,讓這個村民通過趕街平台幫其他村民買賣商品的平台。
兩年前,淘寶網、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在浙江遂昌發布名為「遂昌模式」的研究報告,同時,專家們也首次發現了一項名為「趕街」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這個服務站可以為村民提供網購服務,也能幫助農產品外銷。
當古老傳統的農耕文明遇見激情似火的電子商務,浙江遂昌,這個位於浙西南的山區小縣城「一炮而紅」。
網貨進村土貨進城
2013年,浙江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遂昌成立。「趕街」在當地方言里就是「趕集」的意思,江浙滬的消費者們只要通過趕街網下單,第二天就可以立馬收到新鮮的遂昌土產。哪怕是生鮮農產品如土雞、土雞蛋、土豬肉,隔天內也能安全、新鮮地送上門。
「遂昌縣發展的『趕街』項目,做的就是在網上幫農民把農產品賣出去,再幫他們把需要的消費品買進來,旨在幫助村民解決供銷難題。」「趕街」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趕街」一年的交易額達4.8億元,不少農產品還供不應求,比如遂昌本地名產烤薯,一天可以賣出一萬多斤,隔三差五還會斷貨。
「我們幫助農村居民在淘寶上購買生活用品,還可以提供如手機話費充值、水電費代繳、車票酒店代訂、醫療就診預約等網貨及服務下鄉。」遂昌縣網店協會負責人潘東明說,而通過「趕街」項目,村民還可以發布農產品的供求信息,讓農戶方便地尋找到買家,盡量避免農產品的盲目種植和產品滯銷。
兩年前,遂昌縣在距離縣城75公里的王村口鎮吳處村建起了第一個「趕街」網點。之後的幾個月,「趕街」項目在遂昌的各個村落陸續鋪開。截至目前,遂昌縣已有210個「趕街」服務站,實現了全縣行政村全覆蓋,每月提供服務近萬次,部分村服務站單月代購額高達9萬元,全縣每月共為村民節省資金數十萬元。
打通「最後一公里」讓快遞進村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部分網點都配有液晶電視,電視的另一頭連接著一台電腦,同步播出近期幫助村民在淘寶網上購買的記錄,大到農耕機、抽水泵等農耕用具,小到剃須刀、衣架和紙巾等日常生活用品。
「趕街」項目負責人柳志軍說,建設「趕街」項目就是把網購服務延伸到農村,讓交通不便、信息相對落後、配套服務體系不健全的農村群眾享受到了購物、售物、繳費、創業、出行、娛樂、資訊獲取等一站式服務。
不過,相比網購進縣城,進村顯然要困難得多,第一個要打通的環節就是物流。遂昌大部分農村沒有快遞,除了石練、大柘兩鎮政府所在地能發申通快遞外,全縣其他村只有郵政EMS且每周只送一次。
為解決這一難題,遂昌有關部門和網店協會共同搭建了從遂昌縣城到各個村的物流系統,每單4元,一天到達。每天,網點工作人員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對送達網點的快遞進行登記,隨後通知村民來領取。同樣,村民如果有物品要寄出,也只需交至村「趕街」網點即可。
「現在,村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便利。」柳志軍說,「趕街」的關鍵點還在於品控,利用工商、質監等部門對於產品品質嚴格把控,避免讓村民買到假貨。
「趕街模式
」迎來電商大發展
「只要用心,沒有什麼能難倒我們。」這個擁有500名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年輕團隊,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的村級服務網路,讓電子商務走進農村的千家萬戶,讓鄉村生活更美好。
他們起早貪黑,穿梭在山間田野,只為尋找最合適的網店位置,「趕街」縣城運營中心建成,歷時僅11天,他們用青春書寫了「遂昌速度」。
他們中的大多數經歷過打工或創業的迷茫。今年29歲的雷建偉是妙高街道後江村人,從農村出來的他當過「北漂」。「趕街」項目建設初期,他和幾位夥伴挨村挨戶地調查村民的上網情況和電子商務需求,一走就是大半年。
正是由於這批年輕人的拼搏,換來了「趕街」的青春亮眼,引起了省內外的關注。「諸暨市市長帶隊來考察後,指定由我們做他們的『趕街』服務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和淳安、開化、文成等7個麗水市以外的縣市洽談合作事宜。
目前,「趕街」已在遼寧、廣西、四川等8個省份落地,共建成村級服務站2000個。而在2015年,他們的計劃更宏大:覆蓋200個縣,建設村級服務站2萬個。
「我們的目標要向全省以及其他省市拓展,並逐步建立健全『趕街』新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暢通高效的農村特色產品和工業消費品流通體系,使『趕街』新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能更好地服務百姓。」潘東明說。
『伍』 遂昌模式是什麼
遂昌模式也可以叫做遂昌趕街模式,是一家協會、兩家公司組成的。
一家協會:遂昌網店協會 兩家公司:浙江遂網、浙江趕街
『陸』 原有農產品銷售模式存在主要問題是什麼
農產品品類眾多,產地不一,不同的品類要求不同的倉儲、運輸條件。此外,農產品有不同標准,這會給電商在售賣農產品和保證用戶體驗上增加難度。不少人認為,選擇什麼樣的農產品,應該是農產品電商首要的問題。
政府是否有幫助: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710/56991.html
最大難點:農產品http://market.wugu.com.cn/article/20130629/56140.html
難點綜合: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627/55933.html
經營模式概括: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417/49496.html
前沿O2O:http://companies.wugu.com.cn/article/20121115/37181.html
遂昌管分析: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30111/42115.html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21106/35789.html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20718/19528.html
http://news.wugu.com.cn/article/20120709/18252.html
『柒』 遂昌集策樹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遂昌集策樹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3-04-1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妙高街道上江飛龍路42、46號。
遂昌集策樹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11230669119236,企業法人何黎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遂昌集策樹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商務信息咨詢服務;化妝品、針紡織品、日用百貨、竹炭製品、家居用品、家電、家紡用品、文教用品、工藝品、服飾、裝飾用品銷售。
通過愛企查查看遂昌集策樹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捌』 浙江西南的遂昌,怎麼能這么「仙」
遂昌縣,位於浙江西南角,隸屬於麗水市。這個名字,就算是對於浙江省內人來說,存在感都沒那麼強,然而這么一個面積不足三千平方公里的縣卻與英國的莎士比亞、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等一系列「如雷貫耳」的名字建立起了微妙的鏈接。
它的神奇之處還不止如此,它是如何對得起「仙縣」這個稱號的?
1.山中秘境,遍地黃金
與浙東北的江南水鄉不同的是,處於萬山溪壑中的遂昌,「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對它地貌分布最好的形容。連遂昌的「昌」都是因為城東郊的兩山前後平疊如「昌」字而來,一出家門,就是大山、梯田的景象在這里司空見慣。
遂昌境中山地屬仙霞嶺,地勢西南部高於東北部。位於縣西南的為九龍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素有「華東生物基因庫」之稱;西北部的白馬山,山氣高寒、飛瀑泉流,被稱之為「浙南廬山」;石姆岩位於遂昌的高坪鄉,種有萬畝杜鵑,為怪石林立、群峰崢嶸的丹霞地貌。除了這些更是有南尖岩、湖山、玉女芙蓉二峰等「點綴」在遂昌山地中。
除了有「響亮的名號」,這里的山可不是單純是「花瓶」。在五代時,畫家、詩僧貫休為躲避黃巢起義的戰亂,從蘭溪一路化緣,最後被小祖山(現遂昌唐山)所吸引,結廬於此。他藉助小祖山的山水靈感來創作,所畫之作《十六羅漢圖》享中國佛教人物畫的獨特地位。
有綠水青山,也有金山銀山。《宋史·地理志》記載道,「遂昌有永豐銀場」,此處可說是「遍地黃金」。東北部有銀坑山金銀礦,東部有庄山金礦,西部有東峰銀礦,西北部有梭溪局下銀礦,更有濂竹鄉治嶺頭的遂昌金礦被譽為「江南第一金礦」。
開采這里的金子並不是像美國「淘金熱」那般「淘沙金」,而是要通過礦冶技術將浸透在岩石里的金屬成分提煉出來。在當地的冶煉遺址中還發現了冶煉用的石磨、坩鍋等器具。為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了礦冶文化,現今的礦洞內展示了唐、宋、明代不同的采礦場景。
不僅有金子,遂昌金礦邊的水庫還發現了「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它是被稱為「活化石」的原始低等無脊椎動物,其祖先比恐龍還古老。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較高,因此它可以說是遂昌水質好的「代言人」了。
2.能受天寵,能救美國大兵
山,有了村才有了活力。坐落在遂昌山頭的村莊,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故事,它們才是遂昌絢麗多彩的靈魂所在。
「棲靈岩下碧泉分,石戶天窗時出雲。夜踏仙梯滿霞氣,海光初映武夷君」是湯顯祖登天馬山時寫下的《赤壁望浦城》,而讓這座山散發「靈氣」的便是坐落於此的獨山村。走入村中,便可看到寫著「洊膺天寵」的獨山石牌坊威嚴地立於眼前。
這個村落究竟是被何等寵愛才有底氣寫上這四個大字?這意為「屢次承受天子恩寵」的字樣其實是為獨山村的葉氏家族所做。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獨山村葉以蕃考入進士,官至工部員外郎,其父母妻子皆受到朝廷恩封。為表現葉氏家族對皇上的感激與誠惶誠恐,並紀念葉氏家族之輝煌,便於明隆慶三年(1569年)用花崗岩立下了這空雕、浮雕結合的石牌坊。村中設有葉式宗祠來展示家族興旺與聞人顯達,原宗祠口的一對石獅保留至今,靜靜地見證著一個家族的歲月變遷。
獨山村古建繁多且保留較好,村中街兩邊的宗祠、宅第、牆體等皆為明清時期的典型建築,仍保持著古樸氣息,乾脆冠以「明代一條街」的稱號。登上白馬山,眺望村子,房屋簇擁在一塊兒,也不顯擁擠、凌亂,烏溪江相伴在村落南側,緩緩流動。
沿著烏溪江前行至九龍山東麓,這里的王村口傍著高山,泛著紅色星火。作為工農紅軍在浙江開展游擊戰的重要戰略支點的遂昌,其中的王村口是粟裕、劉英率領的浙西南遊擊根據地的中心,是挺進師在浙西南站穩腳跟之地。
為紀念粟裕將軍英靈,當地建立了月光山公園,並根據將軍遺願,其部分骨灰也撒放於此。此外,在王村口的天後宮、白鶴尖等地也建造了陳列館、紀念亭以緬懷英雄。
這山間不分你我的質朴真情將珍珠港事件中的美國大兵與當地人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當時由於「珍珠港事件」,美國對日本進行報復性打擊,在轟炸機返航時,由於燃油與氣候原因,三號機墜毀於遂昌縣柘岱口鄉北洋村大塢山。機上的5名成員,1名殉職,其他4名中有2名分別降落在遂昌縣的柘岱口鄉坑西村與西畈鄉岩坑村。
《柘德鄉公所緊急報告》(柘德鄉今屬柘岱口鄉)這份文件詳細記錄了75年前遂昌軍民營救美軍飛行兵的感人事跡。即使來自地域不同、語言不通,當地人仍以熱忱之心伸出援手,助其返鄉。這份善良也受到了飛行員家屬的尋訪與感謝,並邀請他們做客美國,還於五角大樓中接受了接見。如今的柘岱口鄉依舊還保存著當年墜毀飛機的部分部件。
3.人家精緻著呢
村為遂昌之魂,人之巧手則為村落添色增彩。遂昌村落中的建築極具特色,有抬梁穿斗,有檐柱牛腿雀替雕刻,有窗欞雕花……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大柯村的黃牆黛瓦民居,錯落鑲嵌於山坡梯田之上;縣城陳家大屋,規模宏大、布局完整;石練吳世涵進士門第牆,顯科舉時代之風華;黃沙腰李氏宗祠,渾精妙與氣派為一體。
在遂昌的建築中,還常常能夠捕捉到徽派風格。這是由於明清時期,徽商順新安江進入浙江經商,並在此安家落戶而隨之帶來的。其中常見的建築形式便是馬頭牆。其形似馬頭,高於屋面的牆垣可以避免「火燒連營」的情況發生,因此也被稱為「封火牆」。人築起了這些樓房,而從其中也能窺舊人生活之一二。
永安村是畲族和漢族共同居住生活的傳統村落,當地畲族廣受贊譽的手藝是字帶編織。織帶並沒有織帶機,而是把絲線一段拴在桌檔、凳腳或是屋柱上,另一端系在腰間,坐在凳上便可紡織出五顏六色的字帶。字帶上承載著遠古時代畲族先民的祈福信息,原始的「意符文字」,常有「吉祥」、「平安」、「安寧」之意。
除了裝飾作用,字帶還是實用品,可以用於系圍裙、束腰帶,它也是傳情信物,訂婚時,在送給男方回禮中必須有一條自己親手織的字帶。畲鄉還流傳著「蝴蝶成雙翅膀翹,綵帶一條束郎腰」的情歌民謠。
畲族有「三月三」,吃烏米飯,遂昌縣城也俗有「四月八,烏飯法」之俚語,可見烏米是廣受當地歡迎的一種食物。烏米飯是用南燭葉的汁液將高山糯米染成黑色製成,除了「純」吃烏米,遂昌還有花式吃烏米之法。
烏米釀的酒被稱為「玉液瓊漿」,袁枚嘗後直嘆,「酒色黑,其味甘甜,口不能言其妙」;用大山箬葉把烏米包起,再用龍須草扎或棕櫚絲扎緊,便是製成了粽子,除常見的「四角方型」粽,縣城還喜包「長粽」,有著「粽子越長,情誼越長」之寓意。
除了切實能摸能吃的物品,遂昌還有由人民生活的各種文化傳統演變出來的藝術形式——遂昌崑曲十番。
「十番」是流行於江浙閩一帶的民間藝術形式,分為細膩悠揚的「文十番」與粗獷豪邁的「武十番」。遂昌十番是較為特殊的一支十番,其直接源於「正昆」,也結合了「京昆」內容,非小曲,非清鑼敲打,而是名劇套曲器樂聯奏,湯顯祖的《玉茗堂四夢》曲牌便是演奏常客。
不同類型的遂昌十番的演奏樂器與人數並不死板地執著於「十」,「文十番」的常見樂器有笙、笛、雲鑼、梅管、提琴、板鼓、雙清、三弦,而「武十番」則會加入鼓、嗩吶等聲音更有力量的樂器。
為了傳承與發揚,遂昌設有專門的傳習基地,遂昌崑曲十番更是在2008年被列為國家非遺。
4.耕讀傳家,緣系莎翁
如今的人離田地越來越遠,很難體會到如何叫「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遂昌素講究「耕讀傳家」,《光緒·遂昌縣志》曰之「讀書之家大半務農」,甚至當地的書院都命名為「躬耕書院」,當地還擺放著舊式打穀機,設有插秧耕種體驗區,讓人們回歸到食物最原始的起點。
這民風與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於遂昌任五年(1592-1598年)知縣有密切關系。湯公為當地解決虎患、緝拿盜賊、重視農事、興辦學校,加惠於遂昌,當地念湯顯祖政績,建立「遺愛祠」與「遺愛亭」;遂昌的好山好水也滋養了湯公,為其寫下《牡丹亭》提供了靈感與素材。
當時他可能也沒想到自己會給遂昌留下的影響持續至今,直接衍生出了湯顯祖文化,其中國家非遺「班春勸農」便是湯顯祖文化的系列活動之一。於春耕來臨之際,當地眾人抬著牛的雕像或紙質工藝品,舉行「鞭春」禮儀、祭拜神農、扶牛犁田。
「如酥嫩雨,繞塍春色若苴」,在《牡丹亭》第八出《勸農》中也有提到相關場景。皇帝每年開春的時候都要下地干點農活,杜寶會置辦勸農花酒,帶上手下一起去田間查看農桑之事。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如今的雨衣更為便捷、實用,在遂昌看到穿著箬笠、蓑衣的農民伯伯在田間農作彷彿有種穿越之感,伴著細雨,人、牛與無垠的綠色背景形成了春日的風景線。
湯顯祖文化於當地的影響不止於此,更是將遂昌帶到入了國際化的舞台。此前,遂昌代表團前往遠在千里之外的莎士比亞故居英國斯特拉福德進行文化交流,將這兩位東西方的戲劇文豪建立起了微妙的連接,形成了獨特的「湯莎文化」。
細細研究起來,兩位大家在戲劇方面竟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鍾愛運用超自然的精靈來促進被阻攔的愛情夢的實現,如《牡丹亭》中的十三位花神、《仲夏夜之夢》中的仙王奧布朗;作品中還常展現情對於生死的超越,《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和《哈姆雷特》里的奧菲麗婭在追求愛情中都無懼「直面死亡」;更巧的是,湯公與莎翁皆於1616年與世長辭,存在著言不名的緣分。
1997年於遂昌好川村嶺頭崗,考古隊發現了好川文化遺址。其屬於餘杭良渚文化晚期,好川為4500年前百越先民聚落文化素地。出土石器、陶器、玉器一千餘件(組),其中發現的大量黑陶更是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之瑰寶」。
此次考古填補了浙西南地區史前考古的空白,為浙南地區的史前文化、社會組織結構、社會形態的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
5.日子很慢,也很快
劉若英的一張與葉坦老橋的合影勾起了無數人童年在橋上玩耍的記憶,《七月與安生》超過三分之一的取景來自於遂昌,大概也是看上這里的古樸原舊。這個大山中的小地方日子過得很慢,似乎一切都保持著原樣。
遂昌主城區老街名為公園路,若遇上下雨天,走在這條不寬的路上,聽著兩邊梧桐葉被雨打得沙沙作響,腦海中會不自覺地浮現戴望舒的《雨巷》。路邊妙高山公園是多少遂昌人小學的春遊記憶,路兩端的遂昌縣人民醫院、青少年宮,又是多少人小時候的童年陰影。
這里也「走」得很快。「豐於材」的遂昌盛產的茶葉、菊米、竹炭等自用有餘,便結合本地特色資源與傳統行業,打造了山區經濟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遂昌模式,例如,趕街的農村電商模式讓更多地方可以享用遂昌大山的自然饋贈;這里也跟上時代潮流,發展起農家樂與民宿文化,吸引了不少他處之人來領略遂昌山間之美。
遂昌是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那裡的生活還是慢悠悠地過,山、村、人、物在這個小地方都變得可愛了起來。
參考資料
《仙縣遂昌》徐愛芽
《遂昌傳統村落掠影》俞宸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