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一次促銷活動中,某商場為了吸引顧客
解:(1)50×
116116+30×216+20×416=11.875(元);
(2)∵11.875元>10元,
∴選擇轉轉盤.(如果學生選擇直接獲得購物券,只要回答合理即可同樣得分)
B. 再促銷活動中,商場優惠20%後再優惠10%,媽媽帶的400元能買這件大衣嗎為什麼(原價:498
C. 某商場在促銷活動中,將一批商品降價處理
設定價為x則 (1-12%)x-170=(1-20%)x+150
解得 x=4000
所以購入價為4000×(1-20%)+150=3350
D. 在促銷活動中,商場優惠20%後再優惠10%,媽媽帶的400元錢夠買這件大衣嗎為什麼
沒有原價
E. 商場促銷活動中是打折好還是贈送等值商品好
商場促銷活動
對消費者而言是打折好,可以少付現,也不必要添置目前不用的商品。
對商場方而言是贈送等值商品好,可以擴大銷售還可以在贈送等值商品時獲得差價收入。
F. 某商場為了進行促銷活動,採用兩種優惠方案:方案一,所有的商品都按七折優惠
我選擇方案一
簡單,直接,不二次消費,不會因為想使用卷而買些自己並不是很需要的東西(這個也是浪費的一種)而且你400元以內,不知道你是單件商品還是多件商品,如果是單件的話,毫不疑問的是方案一
G. 有ab兩個商場都在進行促銷活動,a商場按滿100減30
A商場價格:320×70%=224(元自)
B商場價格:
320-30×3
=320-90
=230(元)
224<230,選擇A商場更省錢.
答:在A商場買應付224元,在B商場買應付230元,A商場更省錢.
H. 某商場元旦搞促銷活動,對顧客實行優惠
(1)第一次購物用了150元時,不超過200元不給優惠,
因此,第一次購物不能優惠,購物實際值內為150元;容
設第二次用了405元購物的原價為x元,則:
(1-10%)x=405,
解得x=450.
150+450=600(元).
所以,此人兩次購物其物品實際值600元;
(2)(450+150)-(150+405)=45(元).
答:在這次活動中他節省了45元.
I. 商場常見促銷方式有哪些
有效的促銷方案設計思路,簡單的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信、勢、趣、惠。
所謂「信」,即為誠信、可信。促銷通常涉及到的活動形式是買贈、降價優惠或者免費派送,新穎一點的有體驗式促銷等等,各種活動已經讓消費者見怪不怪,甚至他們會覺得,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無論是你搞買贈、降價或派送,他們都認為是噱頭,便宜可以占,要我買那我還得考慮下;而企業方面也確實有拿殘次品來做優惠,或者提價後再降價等不良促銷行為。更何況促銷本身帶著強烈的提升銷量的目的,很多企業的執行團隊往往在促銷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推銷意識,所以,如何讓消費者消除心理屏障,對促銷產生關注的興趣,是企業值得考慮的問題。國慶前,我們針對各醫療整形美容機構組織了一次「2005楚天時尚美容節」的促銷活動,為了讓這樣的活動避免落入自說自話的俗套,我們就選擇與當地強勢媒體《楚天都市報》進行合作,由媒體全程主辦,並跟蹤報道,這樣一來,有媒體的參與,實際上就是用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為活動的誠信提供了保證,消費者參與的積極性自然高了起來。
要突破消費者的心理屏障,吸引關注,並積極參與,還要造好「勢」,這個「勢」是指要善於借勢和造勢(促銷氛圍)。2005楚天時尚美容節的活動一開始便喊出「想美就美」的口號,借的是超級女聲「想唱就唱」的勢,同時,我們融入了「免費整形體驗者海選」、「現場PK」、「入圍擔當形象代言人」等活動內容,並在活動期間以每周連續8個彩色版面進行造勢宣傳,最大限度的造出了「想美就美」的活動氛圍,一時間報名者如潮湧,效果出乎預料。
光有好的「勢」還不夠,促銷活動的設計還必須「趣」,即新鮮有趣。消費本身是一件讓人覺得開心的事情,如果能在消費的過程中更好的體現這一點,無疑能夠很好的達到促銷的效果。如上面的海選和PK等,本身就充滿了新鮮和刺激,能讓消費者在快樂中接受促銷信息,可以更輕松的消除其心理屏障,實現沖動消費。
最後一個字「惠」,便是實惠。節假日促銷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在短時間內促進銷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適當的給予實惠是必要的。但是,這個實惠還得給得巧、給得好,否則,就有可能陷入贈品給了不少,價格降了不少,結果最終卻沒有人買帳的尷尬。優惠的設計應該與最終的銷售緊密相連,只要設計的合理,就能夠很好的達到促銷的目的。這方面相信很多企業的促銷經理都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