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管理的含義

電子商務管理的含義

發布時間:2022-04-13 07:35:56

電子商務管理的內容是什麼

電子商務管理的對象與職能主要包括電子商務管理的構成、電子商務活動組織、電子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活動的范圍與任務、電子商務管理的對象、電子商務管理的職能等內容。

❷ 電子商務的管理包含哪些內容

1、網站運營管理;
2、市場和推廣管理;
3、客戶和消費圈管理;
4、貨源和供應商管理;
5、物內流和容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管理;
6、資金和財務管理、成本管理;
7、人力資源和使用計劃管理;
8、客戶體驗度和投訴反饋管理;
9、團隊管理。

❸ 從管理變革的角度說明企業電子商務管理新的含義

摘要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開展電子商務應用,加強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❹ 電子商務企業管理的含義

企業作為電子商務的主體,其信息化程度是電子商務運行的基礎。電子商務是一種新的經營手段。

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體制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發展沖擊著企業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使企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首先,網路與電子商務改變了企業傳統的組織結構形式.
其次,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企業管理思想的變革.
第三,電子商務的開展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
最後,網路還能夠增強企業的管理功能,幫助企業實施安全,准確,高效的管理。

❺ 電子商務管理的基本信息

時間:(20世紀60年代~20世紀90年代初)——基於EDI的電子商務
⒈孕育階段
⑴EDI的產生與發展
早在1839年,商人們從加快貿易信息傳遞速度的角度出發,嘗試著用電報的方式收發貿易信息,就開始了對運用電子手段這種快捷方式進行商務活動的討論。當貿易開始以莫爾斯碼點和線的形式在電線中傳輸的時候,就開啟了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新紀元。自60年代末EDI技術在美國產生後,人們開始採用EDI作為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技術,這便是電子商務的雛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將業務文件按一個公認的標准從一台計算機傳輸到另一台計算機上去的電子傳輸方法。人們也形象地稱它為「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EDI的應用有利於降低紙張使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節省庫存費用、減少錯誤數據處理、節省人員費用、帶來其他相關收益等,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以EDI方式實現的電子商務活動可以說已經將新的電子技術與商業活動較好地融合起來。但是,由於那時應用EDI方式的企業所從事的電子商務活動僅限於在封閉的系統中進行運作,真正大規模、普及化的電子商務活動是在超文本傳輸協議開發和Internet技術成熟後才開始的。
⑵Internet技術進入實驗階段
互聯網最初起源於阿帕網(ARPANET)。ARPANET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國國防部資助,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公司承建的一個網路。ARPANET網中的關鍵技術是用一種新方法使不同的計算機系統互聯,成為互聯網,即Inter-network,這便是Inter—net的起源。
1972年,美國Xerox 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把Xerox Alto計算機連到ARPANET上,並於1973年5月22日正式運行世界上第一個個人計算機區域網——ALTO ALOHA 網路,即乙太網(ETHERNET)。1981年,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NFS)開發了5個超級計算機中心相連的網路。當時全美許多大學和學術機構已經建成的一批地區性網路與之相連,形成了一個新的大的網路——NSFNET,該網路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進行通訊,從而開始了互聯網真正快速發展階段。從此,NSFNET逐漸取代了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路。1982年,在ARPA的資助下,加州大學伯克林分校將TCP/IP協議嵌入U—NⅨBSD4.1版本,次年TCP/IP成為ARPANET上標準的通信協議,真正意義上的Internet出現了。
Internet在20世紀80年代的擴張不但帶來量的改變,同時亦帶來質的某些變化。由於多種學術團體、企業研究機構、甚至個人用戶的進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於「純粹」的計算機專業人員,Internet逐漸成為一種交流與通信的工具。
⒉產生階段
電子商務是在計算機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的互動發展中逐步產生和不斷完善的,是以Internet為依託,並隨著Internet的廣泛應用而迅速發展起來的。
Internet歷史上的第二次飛躍應當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1991年,美國政府宣布網際網路向社會公眾開放,允許在網上開發商業應用系統。1993年萬維網(WWW ,World Wide Web)及相關技術的推出開創了電子商務應用的新局面。www 是一個關鍵性的突破,它使網際網路具備了支持多媒體應用的功能,可以讓用戶能夠訪問任一台計算機上的超文本鏈接的信息。因其在應用方式和使用上的便利性,www 飛速發展,從而形成了電子商務的轉折點。全球網路使電子商務成為低成本從事的比較有經濟規模的商業方式,也造就了更多種類的商業機會。它讓小公司可以以比較接近的技術立足點來與跨國企業競爭。
1994年多對多通信模式進人了快速發展階段,電子商務在這時出現了,活動中的網上交易也隨之產生。首先在www 出現了第一批網上購物中心。1995年網際網路上的商業業務信息量首次超過了科教業務信息量,這既是網際網路產生爆炸性發展的標志,也是電子商務從此大規模發展的標志。這一時期,電子證券是電子商務最為成功的應用領域之一。網上證券交易開辟了證券市場的新紀元,它以超時空、超地域、低成本、高效率的運營特徵,贏得了市場,吸收了客戶,成為網路時代電子商務的新型典範。
Internet網路的出現,為進行商務活動提供了更優質、更快捷的電子工具,使信息的傳遞出現了一個質的飛躍,也因此具備了使各國生產者和消費者迅速走向全球化的技術條件。其次,頻繁的國際經貿活動使各種貿易單證、文件等的數量激增,人工處理紙面文件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易出差錯。因此,迫切需要運用電子信息技術實現無紙化。最後,國際市場的競爭也出現了新的特徵,價格因素在競爭中所佔的比重逐漸減少,服務性因素所佔的比重逐漸增大。企業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節約聯絡客戶的時間,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可見,電子商務是經濟貿易發展的內在壓力和科技信息技術發展的外在可能性共同作用的產物,它順應了新的經濟發展需求,成為國際經貿發展的基本方向。
⒊這一時期的電子商務的局限性
EDI使用的是專用的增值網(VAN),須架設專門線路,小型公司和企業無法進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合作的范圍,而且專用網的使用也限制了最終消費者的合作關系。與此同時,由於企業不能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其所處的市場依然是一個舊的市場模型—— 生產商設計的模型,所有的產品都取決於他和他的夥伴想讓市場需要什麼。而隨著Internet興起,給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帶來了機遇和條件,由於基於|nternet的EDI可以一並解決原來的諸多問題,比如貿易各方不需要架設專用線路,建設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而系統卻可以向整個世界開放,如此等等,使更多的企業有了參與電子商務的舉動和要求。 時間:(20世紀90年代中期~21世紀初)—— 基於國際互聯網的電子商務
1、互聯網實現商業化,電子商務的應用無所不在
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Internet迅速走向普及化,逐步地從大學、科研機構走向企業和百姓家庭,它的功能也已從信息共享轉變為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工具,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一次質的飛躍。到1994年底,Internet已通往全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聯接了3萬多個子網,320萬多台計算機主機,直接的用戶超過3500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路。看到|nternet的羽翼已豐滿,NSFNET於1995年4月30日正式宣布停止運作,由美國政府指定的3家私營企業代替。至此,Internet的商業化徹底完成。1997年電子商務作為產業正式被推上歷史舞台。電子商務的應用幾乎囊括社會與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其中,政府和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是最為重要的兩個領域。
政府的電子商務應用,即電子政務,使政府通過網路實現政府業務職能、行政管理與服務社會的電子化、信息化、網路化。它不僅可以在政府內部,也可以在政府外部實現信息傳遞交換、共享、服務功能,使政府的政務程序公開化與透明化,政府辦事過程的便利化與快捷化。同時,還可以實現政府與社會、企業、公眾進行雙向交流,進一步完善政府的職能。
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之一是企業信息化:其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從材料需求計劃(MRP—I)、製造資源計劃(MRP一Ⅱ)到企業資源規劃(ERP);從EDP、管理信息系統(MIS)到決策支持系統(DSS);經歷了從單機作業、分布處理到網路互連互通,實現企業從人、財、物到產、供、銷的全面管理。另一方面,企業又將商務應用與企業信息系統進行對接與整合,達到電子商務應用一體化的高度:在企業內部,利用MIS、MRP一Ⅱ/ERP等系統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在企業外部,將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過程質量管理等系統進行整合,構成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整體環境。
2、電子商務的社會基礎和技術基礎的形成
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並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從而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新技術創新浪潮。信息化建設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991年美國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設想,1993年正式實施「國家信息基礎結構:行動計劃」;1978年法國制定了一項有關「促進社會信息化的計劃」,從那以後,法國政府不斷推進信息革命,每年投入50億美元巨款改進通信設備;早在1983年,中國政府就把發展信息技術納入了國家總體科技發展戰略規劃中,1999年,中國政府上網工程迅速推進,國家信息化戰略、數字化產品發展戰略、電子商務發展框架也都在加緊研究、制定中。全球的計算機社會擁有量迅速增加,互聯網用戶呈幾何級數增長,新的經濟消費觀正在逐步形成。電子商務的社會基礎已經形成。
Internet技術的應用普及為電子商務奠定了基礎條件,萬維網及相關技術的推出開創了電子商務應用的新局面,基於Internet的網路環境建設是開創電子商務市場的前提,安全保障等核心技術的實用化是電子商務成功的保證,商貿活動的信息網路化加快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各種解決方案的推出標志著電子商務即將進入實用化階段。
3、電子商務學科體系的形成
自從全球掀起「電子商務」熱潮以來,社會對專業人才的急切需求促使高等學校對專業設置、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進行適應性調整。採用的教育形式主要有:① 增設電子商務專業;② 在相關專業開設電子商務系列課程;③ 設置電子商務碩士學位。在美國,范德爾比特大學領先開辦了電子商務專業。隨後,匹茲堡的卡內基一梅隆大學在電子商務方面提供了一年的理科碩士學位;芝加哥的洛約拉大學計劃推出兩個新的有關電子商務學位的教學方案;紐約的布魯克林工業大學2000年6月宣布,計劃在理科碩士教學中增設電子商務集中教學。此外,開展電子商務教育的學校還有杜克林大學的Fugua商學院、哈佛商學院、密歇根大學、羅切斯特大學、斯坦福大學、英國的佩斯里大學、加拿大的新不倫瑞克大學、法國的里爾理工大學等。
中國在1999年開始在普通高校中開辦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電子商務專業。2000年教育部批准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13所高校試辦電子商務本科專業,並批准西安交通大學與華中師范大學設立電子商務第二學位。隨後,電子商務專業的研究生教育也在全國陸續展開。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全球的電子商務學科體系初步形成。1979年,美國出版了第一本研究電子商務的著作《EDI Management,Control,Security andAudit》。之後,各類有關電子商務的書籍相繼成為熱點。2001年中國第一批電子商務核心教材出版。至此,電子商務的理論研究體系形成。
4、電子商務管理思想的形成
電子商務的本質是整個社會生產、經營和管理生態鏈和價值鏈的改變,也是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通過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及其帶來的巨大變革,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一種新的管理思想— — 電子商務管理思想的形成,這是一種以創新為實質的管理思想。作為一種商務過程,電子商務將帶來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更為重要的是它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會遠遠超過商務的本身。 電子商務運作流程是電子商務活動的程序規范。要從電子商務活動的各個環節,來探討各環節中的運行平台、操作技巧,實現運行管理的科學規范要求。電子商務運作流程主要包括信息流網路平台、知識流網路平台、資金流網路平台、物流網路平台、契約網路平台、電子商務網路運作模型外模式、電子商務網路運作模型模式、電子商務網路運作模型內模式、企業流程重組含義及其內容等內容。

❻ 電子商務管理的管理學

對於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建設一個優秀的平台,並通過強力的宣傳推廣吸引平台所面向的兩種訪客,通常起步階段對兩種訪客都同時採取免費策略。
1.電子商務誕生的標志——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的產生。
2.電子商務的核心思想——協同與和諧。
3.電子商務形成時期的顯著特徵——互聯網以及基於它的電子商務的出現和迅速普及。
4.電子商務管理思想的發展時期的主要特徵——虛擬組織和協同商務理論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整個電子商務學科體系的建設完善。
5.虛擬組織 涵義:各個獨立的企業之間建立動態的臨時合作來完成業務
主要特點:一方面企業要最大限度地發現市場機會,急速發展;另一方面企業還要最大限度地捍衛傳統領地,擊退競爭者的進攻。
6.協同商務的概念:指合理組合擁有不同核心資源的企業,以便藉助以網路技術為中心的協同環境,使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合作夥伴、客戶、分銷商形成虛擬運做的整體。
第二章
1.管理主體與管理客體之間的關系?
(1)管理主客體相互依存
(2)管理主客體相互轉化
一是不同級別之間的變化,即各級領導對下級管理(管理主體)的同時,又受上級的管理(管理客體);二是同一級別之間的變換,例如,作為管理者的廠長、經理,要受公司內部的黨、工會、職工代表大會、監事會等的監督和管理。
(3)管理主體的自我管理
2.企業管理概念:是指企業為了有效地實現預期的目標,遵循一定的原則,運用一定的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產、供、銷各個環節,人、財、物各種要素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以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電子商務管理概念: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基本功能,針對企業電子商務活動組織中的財務、營銷、人事、生產物料、機器設備及技術等有限資源做妥善的安排,使企業得到更有效率的產出。
3.決策是管理活動中第一位的基本職能。 計劃不能等同於決策。
組織職能是管理活動的根本職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動的保證和依託。
4.領導的類型——專權型領導,民主型領導,放任型領導
5.控制是根據計劃的要求,設立衡量績效的標准,然後把實際工作結果與預定標准相比較,以確定組織活動中出現的偏差及其嚴重程度,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採取必要的糾正措施,以保證組織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組織目標的圓滿實現。
控制過程包括三個基本環節:確立標准、衡量績效、糾正偏差。
6.創新,就是改變現狀。其中技術創新是其最突出的職能。
7.電子商務管理的對象就是電子商務活動,也是電子商務的內容。
8.政府既是電子商務的管理者,又是電子商務的使用者。
第三章
1.電子商務管理體制的概念主要是根據電子商務活動的目標和任務,合理設置組織機構,劃分權利與職責,協調相互關系,使組織充滿活力,並根據市場發展對電子商務組織機構不斷進行變革。
電子商務管理體制的構成要素是管理機制、管理機構、管理制度。
2.電子商務管理體制的優化標准
(一)有利於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互動
(二)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系統整體功能
(三)實現電子商務系統運行低耗、高效、優質
(四)有利於提升電子商務系統的整合與應變能力
· 必須對傳統企業的生產流程進行重組或再造
· 必須建立電子商務的信息管理系統
· 必須同步聯合進入或構建新型的物流配送體系
· 必須在網路環境下配合、協調構建資金流和信譽保障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 必須有吸納和參與網上聯盟,進行業務外包和業務內包的兼容機制
3.電子商務運營機制的概念
電子商務管理的運營機制是促使管理對象不斷向電子商務管理目標趨近的客觀內在驅動力。
分類:激勵機制 權利權威機制 競爭機制 利益分配機制 信仰機制
(1)制是電子商務管理的核心
(2)權威機制的區別 在傳統企業管理中,權力機制是一種制度分權給人的制約力,行政權力維系和制約著組織內的多種關系,左右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在網路經濟社會,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因已經從物質資源為主逐步過渡到以知識資源為主,僅僅依靠權利機制約束影響人顯然不足。
權威機制就是通過權威者自身的水平和威望,形成品牌「威望」效應,給他人以影響力、吸引力、崇拜力。在電子商務組織管理中,管理者應盡量成為行業或技術權威,只有形成向心力,才能充分發揮權力與權威機制的作用。
(3)電子商務組織的利益分配機制是其建立與運行的基礎作用力。
4. (1)制度的構成要素包括正式約束和非正式約束。
(2)正式約束又叫正式規則,指的是人們有意識創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包括政治規則、經濟規則和契約,以及這一系列規則構成的一種等級結構。從憲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細則,最後到個別契約,它們共同約束著人們的行為。
· 界定兩個人在分工中「責任」的規則
· 界定每個人可以干什麼、不可以干什麼的規則
· 關於懲罰的規則
(3)在非正式約束中意識形態處於核心地位。
5.電子商務的組織制度
(1) 資本預算制度 (2)資產管理制度 (3)籌資與籌資管理制度
(4)會計管理制度 (5)審計管理制度

❼ 什麼是電子商務管理

電子商務管理是指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對電子商務應用中技術和商業及其創新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過程。是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各類企業在新的技術環境下,如何藉助互聯網技術,開展采購、生產、營銷以及與之相關的財務、人員、信息等經營活動,實現其商業目標。
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
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多種電子通訊方式來完成。簡單的,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
務;但是,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EDI(電子數據交換)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 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

廣義電子商務管理

主要涉及企業供應鏈中信息和通信技術應用,價值鏈優化,以及價值鏈和價值網的相關管理。主要涉及學科:信息系統、戰略管理、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作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學。

狹義電子商務管理

主要涉及買方電子商務和賣方電子商務的管理。

黃相如分析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專家黃相如指出,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 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完善方面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管理的含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功山旅遊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956
招商引資局培訓方案 瀏覽:146
山西省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03
深圳全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51
優化網路營銷措施 瀏覽:785
大學有趣活動線上策劃方案 瀏覽:931
建築企業市場營銷問題及對策 瀏覽:612
公益活動策劃方案流程 瀏覽:102
小學元旦節文藝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5
飯店紅酒促銷活動 瀏覽:219
縣域電子商務合夥人協議書 瀏覽:373
網路營銷課教學總結範文 瀏覽:966
貸款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723
培訓班宣傳策略方案 瀏覽:111
並非所有企業都需要網路營銷 瀏覽:26
培訓公司招生方案 瀏覽:534
廣東省教育廳市場營銷大賽 瀏覽:426
飛機主題婚禮策劃方案 瀏覽:585
泉州電子商務十條措施 瀏覽:727
市場營銷的觀念的演變過程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