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說,「非典」的流行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良機,你對此有何認識
「非典」是對中國電子商務的挑戰
首先我認為,說非典是電子商務的一個良機,這個提法是不確切的。非典是全國人民的一場災難,對任何人都不例外。中國電子商務的成長,主要還是由於它長期的積累、進步和整個電子商務應用環境改善的結果。對於我們來說,面對非典這個災難,我們主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抓住所謂良機,而是積極應對挑戰。
不過,我們確實發現了二個非常好的苗頭。
首先,我一直認為,電子商務是一種非常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時尚的商業活動,網民中的大多數(包括消費者個人和企業、經商者)對這種活動只要多加嘗試,事實上是很容易被接受的。最近,很多消費者、企業和經商者有機會初嘗電子商務,他們的體驗,將有助於為中國的電子商務積累更多的消費群和企業、經商者用戶。
第二,在這個期間,我們吸引了很多電子商務的使用者,就是傳統企業和個人經商者,相信他們能夠在今後的發展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發展自己的電子商務業務,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帶來真正的商家和消費者通過網路互動的良性循環。這應該也是電子商務最能體現優勢的方面。
面對突如其來的需求增長,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國電子商務服務的面還太窄,除了書刊音像、游戲卡等少數商品,能夠為網民提供更全面服務的電子商務企業太過稀少。第二,一些基礎設施雖然「可用」,可是距離先進的優化水平還差距很大。比如,我們目前支持的幾十種國內銀行卡在線結算中,只有大約80%能做到實時結算,而且在線結算讓商戶承擔的費率也過高。還有不少銀行卡,對於使用者來說,不象招商銀行一卡通、工行牡丹卡系列那樣手續簡便。銀行結算網路系統「塞車」的現象也時有出現。
中國電子商務需要更好的政策環境
以我多年在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實踐的切身感覺,政府在對電子商務技術發展環境方面的支持是很大的。相對欠缺的是,給電子商務在商業發展方面的機會,與傳統商業企業相比,還不夠平等。比如,對電子商務企業經營項目、經營方式的限制不僅過多,而且有時令出多門,經常使人無所適從。很多在超級市場裡面可以正常銷售的商品,上網銷售就受到種種限制。
又比如,最近,為了抵禦非典災難對商業服務業的侵害,政府不少部門制定了一些鼓勵措施,這些措施對電子商務企業落實不夠。說到底,對於商業管理部門來說,目前還更多地把電子商務企業當成「另類」,這是很不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一個傾向。
第三,一些電子商務依賴的電信、網路基礎行業,有關政策含糊不清、人治而不是法制的現象還比較普遍。當前最典型的例子是對於簡訊息的管理。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簡訊服務的政策往往令出多門、朝令夕改、人自為政、搖擺不定,經常讓業者無所適從。
網上購物的障礙正在逐步消除
過去5年來,我一直認為,隨著五年前我們開拓中國電子商務的初期存在的結算、配送和網上用戶群較小「三座大山」的逐步克服,中國的電子商務目前幾乎可以說唯一的障礙,就是用戶(包括消費者和企業、經商者)對電子商務的接受程度不高,這主要是由於他們對電子商務的體驗太少。最近,不僅很多消費者體驗到了網上購物、在線消費的方便、流暢和時尚,同時,很多企業和經商者也在6688.com上體驗到一天、一步跨入電子商務時代的簡便,這些,為克服上述障礙、推進中國電子商務的大踏步前進,肯定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電子商務企業將迎來發展速度相對平緩的平台期
經過多年的發展,一些業務領域單一的電子商務企業,其發展必然會迎來一個發展速度相對平緩的平台期。而對於我們6688.com來說,根據我們的團隊多年積累的經驗、掌握的訣竅,在中國開展電子商務,一方面是要不斷擴大經營品種,盡量為網上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二是要不斷細化、完善客戶服務,總結和發展適合中國網民的客服服務規范;三是要依靠我們5年來不斷積累和完善的技術能力,為中國的企業和經商者提供更簡便、全面的電子商務服務,為商戶應用電子商務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2. 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1:萌芽與醞釀期(-2000年):爆炸式發展的夏天
亞馬遜網路書店(1995年)的冉冉升起,使電子商務成為了經濟活動的熱點,大量風險投資湧入電子商務,網路概念股在美國受青睞,電子商務出現爆炸式發展。
2:調整蓄勢階段(2000-2003年)——寒冬
由於擴張速度快,資金投入多,電子商務問題暴露,物流、管理問題突出,網路股出現炮沫經濟,國際股市從5000點跌破到2000點,資金撤離,網站開始重新洗牌,優勝劣汰,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了寒冬臘月,超過1/3的網站銷聲匿跡了。
3:復甦與回暖期(03年-05年)—高速發展的春天
經過嚴峻的市場考驗,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務實經營,SRS的出現、911事件的發生,禽流感病毒的傳染、非典流行使得電子商務又卷土重來,電子商務又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春天。
這個階段對電子商務來說最大的變化有三個:
第一個變化:大批的網民逐步接受了網路購物的生活方式,而且這個規模還在高速的擴張。
第二個變化: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從B2B電子商務中獲得了訂單,獲得了銷售機會,「網商」的概念深入商家之心。
第三個變化:電子商務基礎環境不斷成熟,物流、支付、誠信瓶頸得到基本解決,在B2B/B 2C/C2C領域里,都有不少的網路商家迅速的成長,積累了大量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經驗和資金。
4:電子商務縱深發展期(2006-現在):做大做強的夏天
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的天下。數不清的傳統企業和資金流入電子商務領域,使得電子商務世界變得異彩紛呈。
這種都是書面的東西,其實感興趣的話,你可以看一些淘寶發展視頻的。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如果滿意的話,可以幫忙採納一下哦·~~~
3. 分析「非典」對電子商務產生了哪些影響
非典給企業帶來兩重困惑:
一是,「非典」對海內外商務人士造成極大心理恐慌,一些企業面臨海外訂單取消或推遲執行,極大影響業務;
二是,在「非典」的陰影下,各個公司的業務人員都不敢出差,各地展會停辦,許多產品的市場推廣處於停滯狀態。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
在「非典」面前,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無需人員接觸往來的優越性凸顯,所以網路貿易正受到越來越多商人們的關注。
CRM、ERP的效力更長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近幾年來,中國的CRM、ERP市場持續發展,中國的企業信息化正處在成長階段,它有著光明的前景。雖然在中國的信息化道路上,也出現了很多失敗的教訓。
但實踐證明,它是一條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企業管理人士對信息化的評價仍然是信心多於失望,嘗試多於抗拒,就象五六年前中國對電腦辦公的普及一樣,雖然就當時的情形而言。
對人員素質和設備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始終是不能逆轉的潮流和軌跡,經過了這個通向簡潔的繁瑣過程,就進入新的企業發展層面。
另外,企業信息化正在走網路化的道路,電子商務在非典時期的復興得益於它的網路功能,如果企業已經實施了信息化管理,那麼企業本身就具備了異地辦公的能力。
即便是在非典時期不能到固定的辦公地點工作,工作也不會被耽誤,當然外貿業務也不例外。企業信息化的優勢在於超規范的管理和實時的信息交流。
它的實施將帶來超強的工作效率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對非典的適應性只是信息化管理一個小優點,而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管理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算是暫時得益,也不能引領大局。
而非典的降臨也許會給那些持續觀望信息化發展的企業家一些刺激,但願也能對發展緩慢的中國信息化進程帶來些許促進。
(3)非典電子商務發展的良機答案擴展閱讀:
企業家在這個時候願意實施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有兩個:
其一,利用網路化的管理解決異地辦公的問題;
其二,企業家報有在非典之後也能提高企業整體管理能力,增加效益的願望。因而,企業家要求信息化產品能夠越快使用越好,這就要求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速度要快。
再者,目前中國信息化管理尚不成熟,企業家對信息化仍持「試一試」的態度,加之非典突如其來,已經造成企業嚴重的損失。
企業不太可能拿出過多的資金投入到信息化的建設上,這就意味著信息化的低成本要求。
電子商務構成四要素:商城、消費者、產品、物流。
1、買賣:各大網路平台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同時促使更多商家的入駐。
2、合作:與物流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提供最終保障,這是電商運營的硬性條件之一。
3、服務:電商三要素之一的物流主要是為消費者提供購買服務,從而實現再一次的交易。
4. 電子商務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各類企業和金融機構從事電子商務實際業務管理、策劃、調研、咨詢以及研究工作,能夠在政府部門從事電子政務管理工作,並能夠從事辦公自動化應用和網站建設等工作。
就近幾年就業情況很一般,就業是就業了,但在這方面的很少很好,很多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後都選擇的是做市場營銷,也有極少數是往技術這方面發展.
生產力落後也是一個因素,我們國家要實現真正的電子商務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的學科,需要復合型的人才,需要學的知識也是非常地多,而目前在國內開設的電子商務專業讓人覺得學的東西很雜,要融匯貫通地運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電子商務不太好學,大部分學生只能樣樣了解,而不能樣樣都精通.
市場上的電子商務公司要招電子商務的人才基本上也是招有經驗的人,而要求也相當的嚴格,應屆大學生一出校門就能幹上本專業的實在是不多.所以,電子商務的就業前景是不太好的.
5. 非典的出現對電子商務有什麼影響發揮了什麼作用
「非典」與電子商務「此消彼長」,就在北京大部分行業經濟低糜的時候,有這么一個行業的老闆卻樂得合不攏嘴,這就是「電子商務」。
五一節前前後後,北京市街面上出現了少有的交通暢通無堵塞現象,人們放了假也被迫躲在家裡,老百姓恨不得把超市都搬回家,就連柴米油鹽都買一次用一星期。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當然少不了,一直不景氣的電子商務似乎就這么又火了起來。非典再一次掀起了網上購物的高潮,而電子商務最主要的升溫點還在於隔離措施帶來了國內外貿易困難,電子商務無疑是持續貿易進行的最有效的措施。有人說:電子商務在這個時期「崛起」發的是「國難財」。咱們暫且不管說這話的人是那一路的神仙,也不管電子商務發得是什麼財,在經濟大幅度下滑的時候能有一些賺錢的行業對北京市的經濟怎麼也是一個彌補。但是,現在我的疑問是:電子商務真的能夠「崛起」嗎?或許應該說是「曇花一現」更加准確一些吧。
沒有人能夠預測非典影響還將持續多久,電子商務的這個春天是由非典吹綠的,當這場「非典風」由大轉小,由小變無的時候,電子商務是不是又該換季了呢?電子商務的經營者看來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各各鉚足了勁兒,准備搭這班「非典順風車」能賺多少賺多少,至於這班車能讓他們搭多久,完全聽天由命,全憑「車速」和「慣性」了。
但願「曇花一現」能「現」得長一點吧。
「非典」與ERP、CRM不必緊張,雖說電子商務會是「曇花一現」,可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不但不會凋謝,而且會「常新常綠」。有人將CRM、ERP作為電子商務的延伸,將其也歸到了電子商務的范疇里,我認為電子商務重「商」,ERP、CRM重「管理」,兩大類相差甚遠,最好還是不要混淆為好。
為什麼CRM、ERP的效力更長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近幾年來,中國的CRM、ERP市場持續發展,中國的企業信息化正處在成長階段,它有著光明的前景。雖然在中國的信息化道路上,也出現了很多失敗的教訓,但實踐證明,它是一條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企業管理人士對信息化的評價仍然是信心多於失望,嘗試多於抗拒,就象五六年前中國對電腦辦公的普及一樣,雖然就當時的情形而言,對人員素質和設備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始終是不能逆轉的潮流和軌跡,經過了這個通向簡潔的繁瑣過程,就進入新的企業發展層面。
另外,企業信息化正在走網路化的道路,電子商務在非典時期的復興得益於它的網路功能,如果企業已經實施了信息化管理,那麼企業本身就具備了異地辦公的能力,即便是在非典時期不能到固定的辦公地點工作,工作也不會被耽誤,當然外貿業務也不例外。企業信息化的優勢在於超規范的管理和實時的信息交流,它的實施將帶來超強的工作效率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對非典的適應性只是信息化管理一個小優點,而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管理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算是暫時得益,也不能引領大局。而非典的降臨也許會給那些持續觀望信息化發展的企業家一些刺激,但願也能對發展緩慢的中國信息化進程帶來些許促進。
如果非典真的能夠給企業領導帶來一些刺激的話,那麼企業家們都會希望用最低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價值。企業家在這個時候願意實施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有兩個:其一,利用網路化的管理解決異地辦公的問題;其二,企業家報有在非典之後也能提高企業整體管理能力,增加效益的願望。因而,企業家要求信息化產品能夠越快使用越好,這就要求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速度要快;再者,目前中國信息化管理尚不成熟,企業家對信息化仍持「試一試」的態度,加之非典突如其來,已經造成企業嚴重的損失,企業不太可能拿出過多的資金投入到信息化的建設上,這就意味著信息化的低成本要求。
諸如、用友這樣的大企業的產品通常需要較長的建設時間,價格也比較高,不太適合當前的需要,倒是中小型的信息化廠商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安裝和實施,產品成本也不高,而相較而言,他們的產品功能在中國信息化發展階段也能夠滿足企業的需要,是合適的企業信息化產品。
中國信息化的道路曲折漫長,「非典」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中只是一個短短的小插曲,借著這支小插曲,希望能夠多少帶動中國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令中國的信息化管理早日上一個新的台階。 (來源:支點網)
6. 世界電子商務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
電報的發明拉開了電信時代的序幕。 1876年,貝爾和華生發明了電話,開始用聲音傳遞商務信息; 1925年電視之父貝爾德發明了能傳輸圖象的電視機;1930年有聲電視出現;1937年沃恩斯的電子電視系統擊敗貝爾德,真正意義上的電視誕生。1946年才合法製造。
2:基於電子數據交換的電子商務(20世紀60年代)
「個人計算機」的出現以及企業間專用網路的發展,應用於企業間的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和銀行間的電子資金轉賬(EFT)技術作為電子商務應用的系統雛形出現了。使商業文件可以從一台計算機傳輸到另一台計算機,大大提高了商業文件的處理速度,降低了商業成本。但企業使用專用網路與設備的費用太高,人才少,阻礙了它的發展。
3: 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91年後)
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在全球迅速普及和發展,逐步從軍事、大學、科研機構走向百姓家庭和企業,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以遍及全球的互聯網為架構,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網上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客戶信息資料庫為依託的一種新的商務模式迅速發展。
4:2000年以來——E概念電子商務:
採用各種電子方式進行的各項社會活動的綜合運用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四個階段:1:萌芽與醞釀期(97-2000年):爆炸式發展的夏天
亞馬遜網路書店(1995年)的冉冉升起,使電子商務成為了經濟活動的熱點,大量風險投資湧入電子商務,網路概念股在美國受青睞,電子商務出現爆炸式發展。
2:調整蓄勢階段(2000-2003年)——寒冬
由於擴張速度快,資金投入多,電子商務問題暴露,物流、管理問題突出,網路股出現炮沫經濟,國際股市從5000點跌破到2000點,資金撤離,網站開始重新洗牌,優勝劣汰,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了寒冬臘月,超過1/3的網站銷聲匿跡了。
3:復甦與回暖期(03年-05年)—高速發展的春天
經過嚴峻的市場考驗,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務實經營,SRS的出現、911事件的發生,禽流感病毒的傳染、非典流行使得電子商務又卷土重來,電子商務又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春天。
這個階段對電子商務來說最大的變化有三個:
第二個變化: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從B2B電子商務中獲得了訂單,獲得了銷售機會,「網商」的概念深入商家之心。
第三個變化:電子商務基礎環境不斷成熟,物流、支付、誠信瓶頸得到基本解決,在B2B/B2C/C2C領域里,都有不少的網路商家迅速的成長,積累了大量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經驗和資金。
4:電子商務縱深發展期(2006-現在):做大做強的夏天
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的天下。數不清的傳統企業和資金流入電子商務領域,使得電子商務世界變得異彩紛呈。
總的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7. 電子商務在「非典」時期發揮了什麼作用
非接觸式商務交易,這是最大的貢獻!
8. 「非典」對電子商務產生了哪些影響
非典改變了人們對電子商務的看法。
很多的網上商務公司都是再非典之後茁壯成長的
就如阿里巴巴,再經歷01、02年的網路泡沫後
03年才真正的發展
或者非典作為導火線
讓人們更快的認識電子商務的作用
9. 有人說「非典」流行是電子商務的良機,對此有何認識
嗯 就是說 非典流行了 大家都不敢出門了 由於電子商務的快捷性方便性 你可以在家訂購商品 而你會訂。就是這么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