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子商務服務的圖書目錄
第1章 走進電子商務服務1
學習目標1
任務書或角色扮演1
1.1 電子商務服務概述1
1.1.1 電子商務服務及相關概念1
1.1.2 電子商務服務業與服務業電子商務1
1.2 電子商務服務的發展2
1.2.1 電子商務服務的興起2
1.2.2 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發展現狀3
1.2.3 電子商務支撐服務的發展現狀4
1.2.4 未來發展趨勢7
1.3 電子商務服務的作用和影響9
1.3.1 促進電子商務發展9
1.3.2 促進企業成長和創新9
1.3.3 廣泛降低交易成本10
1.3.4 提升企業競爭優勢11
1.3.5 帶動相關行業發展12
1.3.6 促進就業和創業14
1.4 浮現中的新商業文明15
1.5 案例 阿里巴巴集團的「十年進化史」18
思考題21
參考文獻21
第2章 電子商務服務相關知識22
學習目標22
任務書或角色扮演22
2.1 專業分工22
2.1.1 分工22
2.1.2 斯密定理與楊格定理23電子商務服務目 錄 2.2 交易成本24
2.2.1 交易成本的概念24
2.2.2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25
2.3 服務、服務經濟、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26
2.3.1 服務26
2.3.2 服務經濟33
2.3.3 服務業34
2.3.4 現代服務業35
2.4 服務外包36
2.4.1 服務外包的概念37
2.4.2 服務外包分類37
2.4.3 信息技術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38
2.5 雙邊市場39
2.5.1 雙邊市場的概念39
2.5.2 雙邊市場的特點39
2.5.3 雙邊市場的分類40
2.6 生命周期41
2.6.1 產品生命周期41
2.6.2 產業生命周期42
2.7 商業生態44
2.7.1 商業生態的概念44
2.7.2 商業生態系統的特徵44
2.8 新興概念和理論46
2.8.1 長尾理論與利基市場46
2.8.2 眾包47
2.8.3 免費經濟48
2.8.4 輕公司51
2.8.5 維基經濟51
2.9 案例52
2.9.1 案例2-1 黃金公司:發動全世界找黃金52
2.9.2 案例2-2 波音公司:像搭積木一樣造飛機53
2.9.3 案例2-3 計算機特工:讓員工分享和主宰54
2.9.4 案例討論56
思考題56
參考文獻57
第3章 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商業生態58
學習目標58
任務書或角色扮演58
3.1 電子商務服務體系58
3.2 電子商務服務平台59
3.2.1 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作用59
3.2.2 電子商務服務分類61
3.2.3 電子商務交易服務61
3.2.4 電子商務業務流程外包服務62
3.2.5 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外包服務63
3.3 電子商務支撐服務64
3.3.1 電子認證服務64
3.3.2 電子支付服務64
3.3.3 現代物流服務65
3.3.4 其他支撐服務65
3.4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66
3.4.1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概念66
3.4.2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類型66
3.4.3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特點67
3.4.4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結構67
3.4.5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演化68
3.4.6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研究70
3.5 案例73
3.5.1 案例3-1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構成和演化73
3.5.2 案例3-2 淘寶網生態系統中三種典型的生態現象75
思考題77
參考文獻77
第4章 電子商務服務產品和贏利模式79
學習目標79
任務書或角色扮演79
4.1 典型電子商務服務產品79
4.1.1 交易型電子商務服務產品79
4.1.2 服務外包型電子商務服務產品80
4.1.3 技術服務型電子商務服務產品81
4.1.4 支付型電子商務服務82
4.1.5 物流快遞型電子商務服務產品83
4.1.6 認證型電子商務服務產品84
4.2 電子商務服務贏利模式86
4.2.1 會員費86
4.2.2 網路廣告87
4.2.3 交易傭金87
4.2.4 搜索競價排名88
4.2.5 其他贏利模式89
4.3 電子商務服務中的雙層經營結構89
4.4 案例 中海集運選擇GT Nexus提升企業電子商務服務90
思考題90
參考文獻90
第5章 電子商務服務技術92
學習目標92
任務書或角色扮演92
5.1 基於SOA的電子商務服務平台架構92
5.1.1 SOA的定義92
5.1.2 SOA的構成要素93
5.1.3 基於SOA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作用93
5.2 典型電子商務服務應用系統和技術95
5.2.1 企業間電子商務服務應用系統95
5.2.2 網路零售電子商務服務應用系統96
5.2.3 在線支付系統96
5.2.4 個性化推薦技術97
5.2.5 產品智能搜索技術99
5.3 新興電子商務服務技術100
5.3.1 移動電子商務100
5.3.2 軟體即服務(SaaS) 105
5.3.3 雲計算106
5.4 案例 典型雲計算平台110
思考題115
參考文獻115
Ⅱ 直播帶貨怎麼理解
直播帶貨怎麼理解?直播帶貨,意思很明確,就是通過網路直播來賣貨。
不知道你有權沒有看過電視購物?直播帶貨的操作手法和電視購物很像,只是直播帶貨和電視購物的流量來源不同。
電視購物的流量,來源於人們看電視的行為;而直播帶貨的流量,來源於互聯網。
不知道你有沒有接觸過網路直播,網路直播早在幾年前就很火了,但是以前的網路直播都是休閑娛樂型的,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網游等等。
直播帶貨怎麼理解
直播帶貨只是最近(2019年後半年)才開始火起來的,它並沒有脫離粉絲經濟的范疇,也就是網紅/明星通過建立好的「個人品牌」(粉絲信任),通過賣貨來變現而已。
這里需要注意,網紅/明星的「個人品牌」(粉絲信任)不是瞬間練成的,這需要積累和機遇,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如果你真想做直播幫別人帶貨掙外快,那你可以自己做著玩玩;如果你自己有貨源想出手,那我更建議你先自己嘗試一下,試水之後去找現成的播主合作。
網路上任何的出貨方式都是有時效的,千萬不要浪費時間研究出貨方式,要學會借力打力。
純手工答案,想到啥就說啥,有啥不明白的,繼續提問就行。
Ⅲ 淺析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5億元。為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國家層面頻頻頒布鼓勵政策,2020年1月,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門共同發布《關於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通知》共選取了50個城市(地區)和海南全島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為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當前的競爭格局和政策引導方向來看,目前,我國出口電商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而進口電商的發展潛力較大。
1、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高速增長
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稅區的交易主體,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完成在線交易洽談和下單行為,達成交易合同、通過支付機構進行跨境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將商品送達、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務活動。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交易規模幾乎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2019年,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5億元,同比增長16.7%。
綜上所述,以政策引導方向和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我國進口電商的發展潛力較大,而出口電商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Ⅳ 電子商務交易現狀是什麼
電子商務交易的現狀是幾大電商平台壟斷了業務,其他的人是很難再擠進這個領域的。所以要創業應該是另闢蹊徑,不可以走電商這條路。
Ⅳ 我們學電子商務的為什麼要學行列式呢
如果只想學電子商務怎麼做,就不用讀大學,最多中專就夠了,不學也可以做得很好。
行列式等相關知識都是為了培養你的思維方式,提升你的整體能力。
學習不能太過功利,用什麼學什麼來得及,網路可以解決幾乎所有的困難。
但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思維方式誰也不能幫你。
Ⅵ 海爾張瑞敏打造的後電商時代模式的經濟形勢是什麼
張瑞敏應該是搭建創客平台的人德魯克曾說過,企業25年內可能消亡,但組織不會消失。因此海爾正「親手顛覆和破壞自己的企業,變成一個網路型組織」,通過打造創業生態系統,實現創業平台的生生不息。據了解,目前海爾創業平台上已有超過100個小微年營收過億元,有29個小微引入風投,14個小微估值過億,整個平台為全社會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130萬個。
Ⅶ 從哪裡能看到電商的行業數據分析報告
我國網路零售交易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9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正在浙江義烏舉行。作為主辦方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和模式豐富程度,都已經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在網路零售交易額方面,已經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10年增長10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僅僅達3.4萬億元。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4萬億元。到了2013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10萬億元。截止至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預計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37.05萬億元。進入2018年底,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元,達到了31.63萬億元,2008-2018年這十年期間增長了10倍。
2008-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副主任姚廣海表示,不僅僅是規模在世界遙遙領先,同時我們在電商模式的豐富程度,在電商覆蓋的領域,都是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同時直接影響電商發展的網上支付和物流快遞這兩個環節,我們在世界上更是遙遙領先。
專家表示,在拉動消費方面,電子商務的作用巨大。回顧過去幾年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成就,無疑跟信息技術的進步是分不開的。4G技術的發展,給移動互聯網帶來了便捷性,也帶動了手機端消費模式的興起。即將到來的5G技術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應用市場。
中國電子商會秘書長彭李輝表示,比如說萬物互聯,我們的車聯網,所有的出行、無人駕駛,都可以做到零延時的信息傳遞。未來在5G環境下面的一些直播短視頻,因為短視頻崛起之後,(對)帶動銷量有很大的幫助,通過視頻的角度,能夠初步了解商品的功能,精準找到需求。
跨境電商為雙邊貿易發揮作用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與沿線國家在電子商務領域展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跨境電商不斷深耕。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處高級專員亞歷山德拉·加拉甘現場分享的數據顯示,2018年俄中兩國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雙邊貿易額達到1070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2018年兩國跨境電商貿易額已超過40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兩國客戶收到超過3億個包裹。
她說,俄羅斯的主要外國電商平台是中國,從包裹數量來看90%的海外包裹來自中國,從金額上看中國佔俄羅斯海外網購的50%。2018年6月兩國共同簽署「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電子商務在雙邊經貿關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吸引中小企業參與雙邊經貿合作的重要手段。
中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志剛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電子商務有助於企業積極應對數字貿易壁壘,成為企業抓住數字貿易發展新機遇的重要載體。
社交電商成新的市場風口
針對近兩年社交電商以其裂變式的成長速度不斷刷新市場認知,成為新的萬億市場風口。國美零售控股集團副總裁李欣表示,隨著中國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拼多多」的崛起就很好證明了中國還有很廣闊的未被開發出來的電商發展空間。社交電商是大的藍海,是有溫度的,下一步國美很重要的切入點就是社交電商。
據悉,國美於2018年4月開始上線和試運營旗下社交電商平台國美美店,截至2018年底,GMV(網站成交金額,包含付款和未付款兩部分)43億,服務用戶超過190萬人。
Ⅷ 跨境電子商務與國內電子商務的區別
1、業務環節的差異
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環節更加復雜。需要經過海關通關,檢驗檢疫,外匯結算,出口退稅,進口征稅等環節。在貨物運輸上,跨境電商通過快遞方式出境,貨物從售出到國外消費者手中的時間更長,因路途遙遠,貨物容易損壞,且各國快遞派送能力相對有限,集聚增長的郵包也易引起貿易摩擦。國內電子商務發生在國內,以快遞方式將貨物送達消費者,路途近,到貨速度快,貨物損壞概率低。
2、交易主體差異
電子商務交易主體一般在國內,國內企業對企業,國內企業對個人或者國內個人對個人。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主題肯定是關境之間。可能是國內企業對境外企業,國內企業對境外個人或者國內個人對境外個人。交易主體遍及全球,有不同的消費習慣,文化心理,生活習俗,這要求跨境電商對各國流量引入,各國推廣營銷,國外消費者行為,國際品牌建設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復雜性遠遠超出國內的電商。
3、交易風險差異
國內企業只是產權意識比較薄弱,大量的無品牌,質量不高的商品和假貨仿品充斥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侵犯知識產權等現象時有發生。在商業環境和法律體系較為完善的國家,很容易引起知識產權糾紛。國內電子商務行為發生在同一個國家,甲乙雙方對商標,品牌等知識產權有統一的認識,侵權引起的糾紛較少,及時產生糾紛,處理時間較短,也比較方便。
4、適用規則差異
跨境電商比國內電商所需要適應的規則更多更細更復雜。首先是平台規則。跨境電商經營藉助平台除了國內的平台,還可能在國外平台上開展交易,各個平台均有不同的操作規則。
5、跨境電商要以國際一般貿易協定和雙邊多變的毛衣謝頂為基礎。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並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國內電子商務主要是在國家之內達成的一種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主要的客戶群體也是國內。
(8)雙邊市場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推動經濟一體化、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沖破了國家間的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同時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對企業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構建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合作模式,極大地拓寬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大大促進了多邊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企業間的互利共贏;對於消費者來說,跨境電子商務使他們非常容易地獲取其他國家的信息並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參考資料:跨境電子商務-網路
Ⅸ 什麼叫第三方交易平台
要想理解第三方交易平台,可以先理解一下雙邊市場(多邊市場)。雙邊市場也被稱作雙邊網路(two-side networks),是十分重要的產業經濟學概念,有很多經濟學家在研究雙邊市場,相關文獻也十分多。說簡單一點,雙邊市場就是一個允許雙方或者多方用戶交易的平台,平台通過從各方收取一定費用或者通過廣告來盈利,當然這只是通俗的說法,不是嚴謹的概念,題主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和電子商務的繁榮,第三方交易平台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已經離不開這些第三方交易平台了,例如我們上班的時候用滴滴平台打車,用美團或者餓了么訂外賣,在淘寶、京東或者拼多多上網購,在轉轉、咸魚上出售閑置物品,還有一些第三方電子支付平台、攜程和去哪兒這類在線旅遊平台以及前文提到的Airbnb等等,這些都是第三方交易平台。
Ⅹ 貿易和電子商務有什麼區別
貿易和電子商務的區別如下:
1、從概念中區分一種是商業行為,一種是商業技術;
貿易,屬於商業行為。是在平等互願的前提下進行的貨品或服務交易。貿易是在交易市場裡面進行的,最原始的貿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換貨品或服務。現代的貿易則普遍以一種媒介(金錢)作貿易平等代換。 金錢及非實體金錢大大簡化和促進了貿易,兩個貿易者之間的貿易稱為雙邊貿易,多於兩個貿易者的則稱為多邊貿易。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2、從行為上區分
貿易,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貿易標的從實在延伸到虛擬,市場從有形拓展到無形,不斷豐富和進步。萬變不離其宗,貿易的核心是交換。包含物質和金錢交換,還有物質和物質之間的交換;
電子商務卻是一種支付體系,一種交易方式,是一種買賣的互聯網電子貨幣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