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電子商務,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中國網路營銷網」 Tinlu相關文章指出,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或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ustomer)兩種。另外還有消費者對消費者(Customer-to-Customer)這種大步增長的模式。隨著國內Internet使用人數的增加,利用Internet進行網路購物並以銀行卡付款的消費方式已漸流行,市場份額也在迅速增長,電子商務網站也層出不窮。電子商務最常見之安全機制有SSL及SET兩種。 SSL(安全套接層協議)SET(安全電子交易協議)電子商務的定義: 首先將電子商務劃分為廣義和狹義的電子商務。廣義的電子商務定義為,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這些工具包括從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到NII(國家信息基礎結構-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和Internet等現代系統。而商務活動是從泛商品(實物與非實物,商品與非商品化的生產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動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費除去典型的生產過程後的所有活動。狹義電子商務定義為,主要利用Internet從事商務或活動。電子商務是在技術、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則的人,系統化地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這個分析突出了電子商務的前提、中心、重點、目的和標准,指出它應達到的水平和效果,它是對電子商務更嚴格和體現時代要求的定義,它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強調人在系統中的中心地位,將環境與人、人與工具、人與勞動對象有機地聯系起來,用系統的目標、系統的組成來定義電子商務,從而使它具有生產力的性質。 [編輯本段]【分類情況】 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七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 。 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支付過程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有時寫作B to B,但為了簡便乾脆用其諧音B2B(2即two)。 B2B的典型是中國供應商、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網、敦煌網、慧聰網、瀛商網、電子商務學吧 等。B2B按服務對象可分為外貿B2B及內貿B2B,按行業性質可分為綜合B2B和垂直B2B。 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由於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節省了寶貴的時間。B2C的典型有卡當網,當當網,卓越網等。 務所用電子方式來為個人報稅。這類活動雖然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報稅電子化,但是,它已經具備了消費者對行政機構電子商務的雛形。 人。又是電子商務的宏觀管理者,對電子商務起著扶持和規范的作用。在發達國家,發展電子商務往往主要依靠私營企業的參與和投資,政府只起引導作用。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企業規模偏小,信息技術落後,債務償還能力低,政府的參與有助於引進技術、擴大企業規模和提高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 (4)消費者----消費者的應用系統(C to C) 這種應用系統主要體現在網上商店的建立,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再線交易平台,如:淘寶網、易趣網等。這些交易平台為很多消費者提供了在網上開店的機會,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一個系統。 具調查表明:至2006年12月,淘寶網注冊會員超3000萬人,2006年全年成交額突破169億,遠超2005年中國網購整體市場總量。根據Alexa的評測,淘寶網為中國訪問量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居於全世界網站訪問量排名的第22位,中國第7位。 (5)商家----職業經理人的應用系統(B to M) 這種應用系統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其管理模式、交易方式等細節問題。 B2M與傳統電子商務相比有了巨大的改進,除了面對的用戶群體有著本質的區別外,B2M具有一個更大的特點優勢:電子商務的線下發展!以上三者傳統電子商務的特點:商品或者服務的買家和賣家都只能是網民,而B2M模式能將網路上的商品和服務信息完全的走到線下,企業發布信息,經理人獲得商業信息,並且將商品或者服務提供給所有的百姓,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以中國市場為例,傳統電子商務網站面對1.4億網民,而B2M面對則是14億的中國公民。 [編輯本段]【現實問題】 ★1、網路自身有局限性 有一位消費者在網上訂購了一新款女式背包,雖然質量不錯,但怎麼看款式都沒有網上那個中意。許多消費者都反應實際得到的商品不是在網上看中的商品。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把一件立體的實物縮小許多變成平面的畫片的過程中,商品本身的一些基本信息會丟失;輸入電腦的只是人為選擇商品的部分信息,人們無法從網上得到商品的全部信息,尤其是無法得到對商品的最鮮明的直觀印象。 ★2、搜索功能不夠完善 當在網上購物時,用戶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眾多的網站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並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搜索引擎看起來很簡單:用戶輸入一個查詢關鍵詞,搜索引擎就按照關鍵詞到資料庫去查找,並返回最合適的Web頁鏈接。但根據NEC研究所與Inktomi公司最近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在互聯網上至少10億網頁需要建立索引。而現有搜索引擎僅僅能對5億網頁建立索引。仍然有一半不能索引。這主要不是由於技術原因,而是由於在線商家希望保護商品價格的隱私權。因此當用戶在網上購物時,不得不一個網站一個網站搜尋下去,直到找到滿意價格的物品。 ★3、用戶消費觀念跟不上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方式一個很大的不同是交易的當事人不見面,交易的虛擬性強,這就要求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要好,信用消費的觀念要深入人心。西方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勢頭比較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的市場秩序比較好,信用制度比較健全,信用消費觀念已被人們普遍接受。然而在我國,一方面人們信用消費的意識非常薄弱,信用卡的使用遠沒有普及;另一方面,人們到商場還怕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更何況是在不知道離自己多遠的網上? ★4、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仍然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由於Internet的迅速流行,電子商務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被公認為是未來IT業最有潛力的新的增長點。然而,在開放的網路上處理交易,如何保證傳輸數據的安全成為電子商務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調查公司曾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前景進行過在線調查,當問到為什麼不願意在線購物時,絕大多數的人的問題是擔心遭到黑客的侵襲而導致信用卡信息丟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業因擔心安全問題而不願使用電子商務,安全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最大的障礙。 ★5、電子商務的管理還不夠規范 電子商務的多姿多彩給世界帶來全新的商務規則和方式,這更加要求在管理上要做到規范,這個管理的概念應該涵蓋商務管理、技術管理、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同時在這些方面達到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規范程度,不是一時半時就可以做到的。另外電子商務平台的前後端相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台的Web平台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是電子商務的門面。而後台的內部經營管理體系則是完成電子商務的必備條件,它關繫到前台所承接的業務最終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一個完善的後台系統更能體現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的綜合實力,因為它將最終決定提供給用戶的是什麼樣的服務,決定電子商務的管理是不是有效,決定電子商務公司最終能不能實現贏利。 ★6、稅務問題 稅務(包括關稅和稅收)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由於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是在沒有固定場所的國際信息網路環境下進行,造成國家難以控制和收取電商務的稅金。 ★7、標准問題 各國的國情不同,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和手段當然也存在某些差異,而且我們要面對無國界、全球性的貿易活動,因此需要在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建立相關的、統一的國際性標准,以解決電子商務活動的互操作問題。中國電子商務目前的問題是概念不清,搞電子的搞商務,搞商務的搞電子,呈現一種離散、無序、局部的狀態。 ★8、支付問題 由於金融手段落後、信用制度不健全,中國人更喜歡現金交易,沒有使用信用卡的習慣。而在美國,現金交易較少,國民購物基本上採用信用卡支付,而且國家出於金融、稅收、治安等方面的原因,也鼓勵使用信用卡以減少現金的流通。完善的金融制度,方便、可*、安全的支付手段是B to C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條件。不難看出,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單是網路帶寬的狹窄、上網費用的昂貴、人才的不足以及配送的滯後,更重要的原因來自於信用制度不健全與人們的生活習慣。 ★9、配送問題 配送是讓商家和消費者都很傷腦筋的問題。網上消費者經常遇到交貨延遲的現象,而且配送的費用很高。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國內缺乏系統化、專業化、全國性的貨物配送企業,配送銷售組織沒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備的配送管理系統,這毫無疑問地影響了人們的購物熱情。 ★10、知識產權問題 在由電子商務引起的法律問題中,保護知識產權問題又首當其沖。由於計算機網路上承載的是數字化形式的信息,因而在知識產權領域(專利、商標、版權和商業秘密等)中,版權保護的問題尤為突出。 ★11、電子合同的法律問題 在電子商務中,傳統商務交易中所採取的書面合同已經不適用了。一方面,電子合同存在容易編造、難以證明其真實性和有效性的問題;另一方面,現有的法律尚未對電子合同的數字化印章和簽名的法律效力進行規范。 ★12、電子證據的認定 信息網路中的信息具有不穩定性或易變性,這就造成了信息網路發生侵權行為時,鎖定侵權證據或者獲取侵權證據難度極大,對解決侵權糾紛帶來了較大的障礙。如何保證在網路環境下信息的穩定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是有效解決電子商務中侵權糾紛的重要因素。 ★13、其他細節問題 最後就是一些不規范的細節問題,例如目前網上商品價格參差不齊,主要成交類別商品價格最大相差40%;網上商店服務的地域差異大;在線購物發票問題大;網上商店對定單回應速度參差不齊;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對參與交易的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還沒有進行明確細致的規定。 [編輯本段]【電子商務的作用】 電子商務也可以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一般在能在網站上獲得供求信息(如化工,服裝等行業產品信息等)從而達成交易的行為活動都可以稱之為電子商務,如具體的各類產品的供求信息網站也都可以稱之為電子商務網站,並非一定所有模式必須完全相同,真正的目的是雙方不曾謀面從而以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成功從事各種商貿活動。模式是不同的,電子商務是網際網路爆炸式發展的直接產物,是網路技術應用的全新發展方向。網際網路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也成為電子商務的內在特徵,並使得電子商務大大超越了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形式所具有的價值,它不僅會改變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而且將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與結構。 1、電子商務將傳統的商務流程電子化、數字化,一方面以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可以大量減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電子商務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全球性的特點,為企業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 3.電子商務使企業可以以相近的成本進入全球電子化市場,使得中小企業有可能擁有和大企業一樣的信息資源,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 4.電子商務重新定義了傳統的流通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方式。 5.電子商務一方面破除了時空的壁壘,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各種社會經濟要素的重新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這將影響到社會的經濟布局和結構。 電子商務對現代物流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 1 電子商務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子商務的出現和興起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和物流企業的運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電子商務為物流企業提供了良 好的運作平台,大大節約了社會總交易成本。 1.2電子商務極大地方便了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2 電子商務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 2.1信息化 2.2自動化 2.3網路化 2. 4智能化 2.5柔性化 3 電子商務推動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3.1多功能化--物流業發展的方向 3.2一流的服務——物流企業的追求 3.3信息化——現代物流業的必由之路 電子政務也是在電子商務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電子政務的出現有利於政府轉變職能,提高運作的效率。政府可以在網上辦事,實現全天候的電子政府,比網下辦事的效率要高得多。建立對公眾開放的非保密信息資源庫,對於流程簡單的辦公業務如網上稅務、網上政府采購等,各相關部門可以實現共同辦公。通過實施電子政務,有利於提高政府管理運作的透明度。用安全認證等技術作保證,具有可靠性、保密性和不可抵賴性。電子政務對於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共資源的共享、提高社會資源的運作效率等方面也不無裨益。部門內部辦公自動化是電子政務的基礎,但絕不是簡單地將傳統的辦公模式照搬到網上,而要做需求的優化,實現政府內網的連通,資源共享,建立政府內部信息資源庫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的作用可以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兩個部分。 電子商務的直接作用有: 第一,極度節約商務成本,尤其節約商務溝通和非實物交易的成本; 第二,極大提高商務效率,尤其提高地域廣闊但交易規則相同的商務效率; 第三;有利於進行商務(經濟)宏觀調控、中觀調節和微觀調整,可以將政府、市場和企業乃至個人連接起來,將「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連接起來,既可克服「政府失靈」又可克服「市場失靈」,既為政府服務又為企業和個人服務。 電子商務間接作用有: 第一,促進整個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高效化、節約化和協調化; 第二,帶動一大批新興產(事)業的發展,如:信息產業,知識產業和教育事業等; 第三;物盡其用、保護環境,有利於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種商務活動過程,電子商務將帶來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 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會遠遠超過商務的本身,除了上述這些影響外,它還將對就業、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帶來巨大的影響。電子商務會將人類真正帶入信息社會。 [編輯本段]【網路營銷和電子商務】 從時間上來講,電子商務概念的出現要早於網路營銷。 電子商務最早產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90年代得到長足發展。電子商務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主要是: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而網路營銷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價值觀的變革與目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等諸多因素,出現並迅速崛起的,網路營銷發展的最重要條件是:消費者價值觀念的變革。 從字面意義上講,網路營銷概念要比電子商務大。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買賣雙方不相謀面的情況下,實現交易達成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講求的是在網路銷售中獲得商業盈利。網路營銷(cyber marketing),是指藉助聯機 。
㈡ 電子商務的運作模式有哪些
1. B2B
B2B是英文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對商家)的縮寫,是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模式,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支付過程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國內目前比較知名的B2B網站綜合類:阿里巴巴、慧聰網,網盛生意寶、環球資源網、中國製造網、中國網庫、敦煌網等;垂直類:中國化工網等。
2. B2C
B2C是英文Business to Consumer(商家對客戶)的縮寫,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國內目前比較知名的B2C網站綜合類:京東商城、當當網、卓越亞馬遜、易迅網、一號店等;垂直類:新蛋、好樂買、凡客誠品、酷運動、左岸女人等。
3. C2C
C2C是英文Consumer to Consumer(個人對個人)的縮寫,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個人對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國內目前比較知名的C2C網站有:淘寶網、易趣網拍拍網、樂酷天等。
4. Groupon模式
可以簡單的歸納為是一種多方共贏(消費者,商家)的電子商務和線下消費的模式。消費者、商家、網站運營商各取所需,讓資源分配得到最大的優化。國內目前比較知名的Groupon模式網站有:美團、拉手、F團、糯米、滿座等。
㈢ 電子商務運營模式是什麼
電子商務都有哪些運營模式?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九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現在應用比較廣的主要有B2B、B2C、C2C、O2O這四種運營。
(1)B2B模式(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有時寫作B to B,但為了簡便乾脆用其諧音B2B(2即two)。如阿里巴巴網。
(2)B2C模式(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如今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非常的多,比較大型的有京東商城、哈妹網、當當網等。
(3)C2C模式(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4)O2O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
O2O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電子商務新商業模式,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
㈣ 電子商務的模式有哪些 以及如何運作的
電子商務的模式和運作:
集市模式(C2C):C2C是英文Consumer to Consumer(個人對個人)的縮寫,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的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賣出,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國內目前比較知名的C2C網站有「淘寶網」、「易趣網」、拍拍網」、「樂酷天」、等;
商城模式(b2c):B2C是英文Business to Consumer(商家對客戶)的縮寫,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知名的有「當當網」等;
企業模式(B2B):B2B是英文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對商家)的縮寫,是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模式,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支付過程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知名的有「環球資源網」,「慧聰網」等;
團購模式:Groupon(團購)可以簡單的歸納為是一種多方共贏(消費者,商家)的電子商務和線下消費的模式。消費者、商家、網站運營商各取所需,讓資源分配得到最大的優化。國內目前比較知名的Groupon模式網站有「美團」、「拉手」、「糯米」等。
㈤ 電子商務有哪幾種模式各模式的含義有哪些
這種形式的電子來商務一般以自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
ctoc的意思就是消費者(consumer)與消費者(consumer)之間的電子商務。打個比方,比如一個消費者的有一台舊電腦,通過網上拍賣,把它賣給另外一個消費者,這種交易類型就稱為c2c電子商務。
ctob是電子商務模式的一種,即消費者對企業(customer
to
business)。最先由美國流行起來的消費者對企業(c2b)模式也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嘗試。目前國內很少廠家真正完全採用這種模式
㈥ 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有哪幾種
發展模式可以分為兩層含義:即服務模式和盈利模式。樓上的那片已經介紹了服務模式,這里我來補充下盈利模式根據現在主流的電子商務網站,我可以作出以下的總結:1:收取會員年費:這個例子就是阿里巴巴了,註明一點,阿里巴巴的會員的實際意義就是對賣家的認證還有幫助賣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推廣。2:收取轉賬過程中的中介費用,實例:5173,5173大概收取用戶接近10%的中介費,相當的汗顏哪,但是5173在網游這個騙子林立的世界裡取得了非常安全的口碑,因此經營效果依然是整整日日上.....奸商也有出頭的日子。。。。3:利用廣告,點擊流量盈利。這個模式一般適合於小型的網站,沒有很高的流量跟盈利模式。通過發布一些一旦實現銷售可以獲得返利的廣告或者按照CPC收費的廣告獲得利潤。一般中型的網站也經常依賴這樣的盈利模式。4:依賴龐大現金流盈利。淘寶雖然說他名義上說自己一直賠錢,但是實際上淘寶因為支付寶周轉這個重要過程,每天都可以囤積數以億計的資金。這批資金從中取出一小部分進行對外貸款收取利息等等的方法(類似於銀行),依然可以獲得巨大的收入。5:銷售型網站。銷售型網站以京東商城,當當網等等很多B2C網站,做的就是賣給用戶商品。從中牟利的方法。當然也有很多以出賣服務為主的網站,這一類的都屬於銷售型的。6: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依靠賣關鍵詞的排名盈利。這個方法已經廣泛應用在了世界各大搜索引擎上。甚至淘寶為了方便賣家更好的招攬客戶,也推出了這項服務。7:網路廣告推廣的中介。收集各類廣告發布的資源,並且提供給廣告發布的小網站,或者個人。從收取廣告發布者的費用中扣除一部分,作為自己傭金的盈利模式,這類模式以億啟發等網站為例。8:大多數網站一般都會選擇以上的一到兩種甚至更多的復合盈利模式,而不單純是一種,這一點應當引起注意。以上大概就是主流網站的盈利模式,有任何需要補充的,歡迎您的咨詢。
㈦ 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一般有哪幾種
目前電子商務盈利模式大概有:1、會員費,2、廣告費,3、競價廣告費,4、攤位費,5、物流費,6、倉儲費,7、如有深加工就會有加工費。您所說的賣書的B2C平台,下面以當當網為例 他的盈利模式:(1)直接銷售,壓低製造商(零售商)的價格,在采購價與銷售價之間賺取差價。(2)虛擬店鋪出租費,產品登錄費、交易手續費;此外還可以利用平台,充分利用付款和收到貨物再支付的時間差產生的巨額常量資金逆行其它投資盈利。(3)廣告費
㈧ 電子商務有哪幾種模式
電子商務都有哪些運營模式?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九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現在應用比較廣的主要有B2B、B2C、C2C、O2O這四種運營。
(1)B2B模式(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有時寫作B to B,但為了簡便乾脆用其諧音B2B(2即two)。如阿里巴巴網。
(2)B2C模式(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如今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非常的多,比較大型的有京東商城、哈妹網、當當網等。
(3)C2C模式(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4)O2O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
O2O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電子商務新商業模式,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