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有哪些
信息截抄獲及竊取
在沒有加襲密措施或加密強度較弱的情況下,攻擊者可以利用互聯網、公共電話網、搭線、電池波輻射范圍內安裝截收裝置等方法,在數據包通過的網關和路由器上截獲數據,獲取機密信息。
也可以通過對信息流量和流向、通信頻度和長度等參數進行分析,推斷出需要的信息,例如銀行帳號、密碼及企業機密等信息。
(1)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面臨哪些主要的安全威脅擴展閱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5月28日表示,13個部門將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從可信交易、移動支付、網路電子發票、商貿流通和物流配送共5個方面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產業洞察網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內地電子商務持續快速增長,交易額突破8萬億元,同比增長31.7%。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5月28日表示在可信交易方面,國家工商總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推進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客體和交易過程中基礎信息的規范管理和服務。
質檢總局也在著力研究建立電子商務交易產品基礎信息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建立基於統一產品編碼體系的質量公開制度;商務部著力推進信用監測體系的建設。
⑵ 電子商務的安全威脅有哪三個方面
大體說一下吧。
我個人觀點,目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的瓶頸有三條,一是物流渠道不夠健全,二是網路電子支付平台還不夠完善,消費者支付還有顧慮。三是相關法律不到位,發生糾紛不易處置。
其中你問的問題是第二條,安全威脅問題。其實,就目前的各大銀行的網上銀行和電子支付而言,安全性已經很高,尤其是使用了口令卡、U盾、暗語等技術之後,安全性已經大大提高,基本可以杜絕安全隱患。只是,當前網路用戶網路水平不高,對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心存疑慮,懼怕資金賬戶被人竊取或者擔心購買的物品的質量,而不敢大膽網路消費。
目前主要的安全威脅是各類木馬軟體,用來記錄密碼、帳號等信息。對於網路安全意識不高、計算機水平不高的普通網民來說,無法徹底杜絕木馬入侵,這是一個威脅。不過前面我說了,使用電子銀行提供的口令卡(工商銀行)、U盾(工行、建行),安全問題幾乎100%保障。而且成本也極低(口令卡免費領取,U盾60元上下)。
要克服這些問題,改變消費觀念,加強網路安全普及最關鍵。健全物流系統,配貨送貨渠道解決,然後完善法規制度,保證有法可依。
總之,我個人認為,電子商務大有前途!!(淘包、易趣吸引大量的風險投資,幾億的投入就為了賭將來的市場,從這一點上講,電子商務必將大有前途)
⑶ 什麼是o2o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有哪些
抄1、O2O電子商務模式中,身份憑證存在被偽造的風險,第三方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通過偽造電子憑證冒充他人身份、冒充他人消費等方式以合法用戶的身份與商家進行交易,進行交易欺詐或交易破壞,從而達到非法獲利的目的。
2、系統數據未經授權訪問,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所有的電子商務系統在網路中有被非法攻擊的風險。
3、O2O業務交易數據的防抵賴及防纂改。在O2O電子商務模式中,用戶、商戶都有可能會對自己在網路上發出的有效交易信息惡意抵賴或纂改,對網路上的交易行為進行否認,若沒有有效的機制對交易各方進行約束,則無法搭建健康有序、可信安全的網路購物環境。
4、在電子商務過程中若不能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則會嚴重挫傷用戶參與O2O電子商務交易的積極性。
⑷ 電子商務主要面臨哪些安全威脅,如何去克服這些問題
呵呵,你這個問題,足夠寫一篇上萬字的論文了。三言兩語豈能說情。
大體說一下吧。
我個人觀點,目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的瓶頸有三條,一是物流渠道不夠健全,二是網路電子支付平台還不夠完善,消費者支付還有顧慮。三是相關法律不到位,發生糾紛不易處置。
其中你問的問題是第二條,安全威脅問題。其實,就目前的各大銀行的網上銀行和電子支付而言,安全性已經很高,尤其是使用了口令卡、U盾、暗語等技術之後,安全性已經大大提高,基本可以杜絕安全隱患。只是,當前網路用戶網路水平不高,對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心存疑慮,懼怕資金賬戶被人竊取或者擔心購買的物品的質量,而不敢大膽網路消費。
目前主要的安全威脅是各類木馬軟體,用來記錄密碼、帳號等信息。對於網路安全意識不高、計算機水平不高的普通網民來說,無法徹底杜絕木馬入侵,這是一個威脅。不過前面我說了,使用電子銀行提供的口令卡(工商銀行)、U盾(工行、建行),安全問題幾乎100%保障。而且成本也極低(口令卡免費領取,U盾60元上下)。
要克服這些問題,改變消費觀念,加強網路安全普及最關鍵。健全物流系統,配貨送貨渠道解決,然後完善法規制度,保證有法可依。
總之,我個人認為,電子商務大有前途!!(淘包、易趣吸引大量的風險投資,幾億的投入就為了賭將來的市場,從這一點上講,電子商務必將大有前途)
⑸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有什麼。。。
客戶機安全威脅、伺服器安全威脅、通信信道安全威脅
⑹ 電子商務網站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有哪些
電子商務簡單的說就是利用Internet進行的交易活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從電子商務的定義可以了解電子商務的安全也就相應的分為兩個方面的安全:一方面是"電子"方面的安全,就是電子商務的開展必須利用Internet來進行,而Internet本身也屬於計算機網路,所以電子商務的第一個方面的安全就是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它包括計算機網路硬體的安全與計算機網路軟體的安全,計算機網路存在著很多安全威脅,也就給電子商務帶來了安全威脅;另一方面是"商務"方面的安全,是把傳統的商務活動在Internet上開展時,由干Internet存著很多安全隱患給電子商務帶來了安全威脅,簡稱為"商務交易安全威脅"。這兩個方面的安全威脅也就給電子商務帶來了很多安全問題:
(一)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
電子商務包含"三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三流"中以信息流為核心為最重要,電子商務正是通過信息流為帶動資金流、物流的完成。電子商務跟傳統商務的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以計算機網路來傳遞信息,促進信息流的完成。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必將影響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流"的傳遞,勢必影響電子商務的開展。計算機網路存在以下安全威脅:
1、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是指黑客非法進入網路,非法使用網路資源。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黑客攻擊也是經常發生,防不勝防,黑客利用網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修改網頁、非法進入主機、竊取信息等進行相關危害活動。2003年,僅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就受到了了230萬次對其網路的嘗試性攻擊。從這里可以看出,目前黑客攻擊已成為了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的重要安全威脅。
2、計算機病毒的攻擊
病毒是能夠破壞計算機系統正常進行,具有傳染性的一段程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病毒利用互聯網,使得病毒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它侵入網路,破壞資源,成為了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的又一重要安全威脅。
3、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DoS)是一種破壞性的攻擊,它是一個用戶採用某種手段故意佔用大量的網路資源,使系統沒有剩餘資源為其他用戶提供服務的攻擊。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拒絕服務攻擊手段包括SYNflood、ICMPflood、UDPflood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拒絕服務攻擊成為了網路安全中的重要威脅。
(二)商務交易安全威脅
把傳統的商務活動在Internet上進行,由於Internet本身的特點,存在著很多安全威脅,給電子商務帶來了安全問題。Internet的產生源於計算機資源共享的需求,具有很好的開放性,但正是由子它的開放性,使它產生了更嚴重的安全問題。Internet存在以下安全隱患:
1、開放性
開放性和資源共享是Internet最大的特點,但它的問題卻不容忽視的。正是這種開放性給電子商務帶來了安全威脅。
2、缺乏安全機制的傳輸協議
TCP/IP協議是建立在可信的環境之下,缺乏相應的安全機制,這種基於地址的協議本身就會泄露口令,根本沒有考慮安全問題;TCP/IP協議是完全公開的,其遠程訪問的功能使許多攻擊者無須到現場就能夠得手,連接的主機基於互相信任的原則等這些性質使網路更加不安全。
3、軟體系統的漏洞
隨著軟體系統規模的不斷增大,系統中的安全漏洞或"後門"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如cookie程序、JAVA應用程序、IE瀏覽器等這些軟體與程序都有可能給我們開展電子商務帶來安全威脅。
4、信息電子化
電子化信息的固有弱點就是缺乏可信度,電子信息是否正確完整是很難由信息本身鑒別的,而且在Internet傳遞電子信息,存在著難以確認信息的發出者以及信息是否被正確無誤地傳遞給接收方的問題。
(三)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商務交易安全威脅給電子商務帶來的安全問題
1、信息泄露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露,以上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可能使得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交易一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2)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第三方非法使用。
2、篡改
正是由於以上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地修改、刪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
3、身份識別
正是由於電子商務交易中交易兩方通過網路來完成交易,雙方互不見面、互不認識,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也可能使得電子商務交易中出現身交易身份偽造的問題。
4、信息破壞
計算機網路本身容易遭到一些惡意程序的破壞,如計算機病毒、特洛伊木馬程序、邏輯炸彈等,導致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在傳遞過程被破壞。
5、破壞信息的有效性
電子商務中的交易過程中是以電子化的信息代替紙面信息,這些信息我們也必須保證它的時間的有效與本身信息的有效,必須能確認該信息確是由交易一方簽發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使得我們很難保證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有效性。
6、泄露個人隱私
隱私權是參與電子商務的個人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參與到電子商務中的個人就必須提供個人信息,計算機網路安全威脅與Internet的安全隱患有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破壞到個人隱私。
⑺ 論述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
根據攻擊能力的組織結構程度和使用的手段,可以將威脅歸納為四種基本類型:無組織結構的內部和外部威脅與有組織結構的內部和外部威脅。一般來講,對外部威脅,安全性強調防禦;對內部威脅,安全性強調威懾。
(1)病毒。病毒是由一些不正直的程序員所編寫的計算機程序,它採用了獨特的設計,可以在受到某個事件觸發時,復制自身,並感染計算機。如果在病毒可以通過某個外界來源進入網路時,網路才會感染病毒。
(2)惡意破壞程序。網站會提供一些軟體應用的開發而變得更加活潑。這些應用可以實現動畫和其他一些特殊效果,從而使網站更具有吸引力和互動性。惡意破壞程序是指會導致不同程度破壞的軟體應用或者 Java 小程序。
(3)攻擊。目前已經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網路攻擊,它們通常被分為三類:探測式攻擊,訪問攻擊和拒絕服務(DOS)攻擊。a.探測式攻擊實際上是信息採集活動,黑客們通過這種攻擊搜集網路數據,用於以後進一步攻擊網。b.訪問攻擊用於發現身份認證服務、文件傳輸協議(FTP)功能等網路領域的漏洞,以訪問電子郵件賬號、資料庫和其他保密信息。c. DOS 攻擊可以防止用戶對於部分或者全部計算機系統的訪問。
(4)數據阻截。通過任何類型的網路進行數據傳輸都可能會被未經授權的一方截取。犯罪分子可能會竊聽通信信息,甚至更改被傳輸的數據分組。犯罪分子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來阻截數據。
(5) 垃圾信件。垃圾信件被廣泛用於表示那些主動發出的電子郵件或者利用電子郵件廣為發送未經申請的廣告信息的行為。垃圾信件通常是無害的,但是它可能會浪費接收者的時間和存儲空間,帶來很多麻煩。
因此,隨著電子商務日益發展和普及,安全問題顯得異常突出,解決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當務之急
⑻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有哪些
在傳統交易過程復中,買賣制雙方是面對面的,因此很容易保證交易過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任關系。在電子商務過程中,買賣雙方是通過網路來聯系的,交易雙方的安全和信任關系難以建立。
電子商務交易雙方(銷售者和購買者)都面臨不同的安全威脅。
1、銷售者面臨的威脅:
①中央系統安全性被破壞;
②競爭對手檢索商品遞送狀況;
③客戶資料被競爭者獲悉;
④被他人假冒而損害公司的信譽;
⑤消費者提交訂單後不付款;
⑥虛假訂單;
⑦獲取他人的機密數據。
2、
購買者面臨的威脅:
①虛假訂單;
②付款後不能收到商品;
③機密性喪失;
④拒絕服務。
⑼ 電子商務安全的威脅有哪些
電子商務安全的威脅有以下幾種:
1、信息的截獲和竊取。如果沒有採用加密內措施或加容密強度不夠,攻擊者可能通過互聯網,公共電話網,搭線,電磁波輻射范圍內安裝截收裝置或在數據包通過的網關和路由器上截獲數據等方式獲取傳輸的機密信息,或通過對信息流量和注射,通信頻度和長度等參數的分析推出有用信息,例如,消費者的銀行賬號,密碼及企業的商業機密等。
2、信息的篡改。當攻擊者熟悉了網路信息格式以後,通過各種技術方法和手段和網路傳輸的信息進行中途修改並發往目的地,從而破壞信息完整性.這種破壞手段主要有3個方面:篡改-改變信息流的次序,更改信息的內容,如購買商品的出貨地址;刪除-刪除鞭個消息或消息的某些總分插入-在消息中插入一些信息,讓接收方讀不懂或接收錯誤的信息。
3、信息假冒。當攻擊者掌握了網路數據規律或解密了商務信息以後,可以假冒合法用戶或發送假冒信息來欺騙其他用戶。
4、交易抵賴。交易抵賴包括多個方面,例如發信者事後否認間經發送過某條信息或內容;收信者事後否認收到過消息或內容,購買者做了訂貨單不承認;商家賣出的商品因價格差而不承認原有的交易。
⑽ 目前電子商務網路面臨哪些安全威脅
電子商務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安全風險:
1)信息的截獲和竊取
這是指電子商務相關用戶或外來者未經授權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截獲和竊取他人的文電內容以獲取商業機密。
2)信息的篡改
網路攻擊者依靠各種技術方法和手段對傳輸的信息進行中途的篡改、刪除或插入,並發往目的地,從而達到破壞信息完整性的目的。
3)拒絕服務
拒絕服務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網路系統或伺服器服務系統的作用完全失效。其主要原因來自黑客和病毒的攻擊以及計算機硬體的認為破壞。
4)系統資源失竊問題
在網路系統環境中,系統資源失竊是常見的安全威脅。
5)信息的假冒
信息的假冒是指當攻擊者掌握了網路信息數據規律或解密了商務信息後,可以假冒合法用戶或假冒信息來欺騙其它用戶。主要表現形式有假冒客戶進行非法交易,偽造電子郵件等。
6)交易的抵賴
交易抵賴包括發信者事後否認曾經發送過某條信息;買家做了定單後不承認;賣家賣出的商品因價格差而不承認原先的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