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畫布包括哪些內容
商業模式畫布是會議和頭腦風暴的工具,它通常由一面大黑板或乾脆一面牆版來呈現。這塊板子按照權一定的順序被分成九個方格,方格的內容如下::
1)客戶細分——你的目標用戶群,一個或多個集合
2)價值主張——客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商業上的痛點
3)渠道通路——你和客戶如何產生聯系,不管是你找到他們還是他們找到你,比如實體店、網店、中介
4)客戶關系——客戶接觸到你的產品後,你們之間應建立怎樣的關系,一錘子買賣抑或長期合作
5)收入來源——你將怎樣從你提供的價值中取得收益
6)核心資源——為了提供並銷售這些價值,你必須擁有的資源,如資金、技術、人才
7)關鍵業務——商業運作中必須要從事的具體業務
8)重要夥伴——哪些人或機構可以給予戰略支持
9)成本結構——你需要在哪些項目付出成本
歡迎登錄長風網獲取最新物流資訊。
⑵ 電子商務有哪些類型
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大致可以按照交易對象分為五類:
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的電子商務B2B,(business to business)
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B2C,(business to customer)
商業機構對政府管理部門的電子商務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
消費者對政府管理部門的電子商務C2G,(customer to Government)
消費者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C2C,(customer to customer)
⑶ 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有什麼
主要分為三塊:
B2B模式的盈利方式
B2B應該是我國目前盈利狀況最好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B2B模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平台聚合眾多的企業商家,形成買賣的大信息海洋,買家與賣家在平台上選擇交易對象,通過在線電子支付完成交易。
企業間的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三種模式中最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因為它最具有發展的潛力。目前國內該模式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大型企業自建B2B電子商務網站來開展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來降低成本、提高銷售量,如海爾、聯想等推出的網上采購和網上分銷。
主要的盈利方式:廣告、搜索、交易、增值服務、線下服務、商務合作
B2C 模式的盈利方式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由於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別對於工作忙碌的上班族,這種模式可以為其節省寶貴的時間。
主要的盈利模式:銷售本行業產品、銷售衍生產品、產品租賃、拍賣、銷售平台、特許加盟、會員、上網服務、信息發布、為企業發布廣告、為業內廠商提供咨詢服務
C2C 模式的盈利方式
C2C電子商務模式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網上交易行為,目前C2C電子商務企業採用的運作模式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搭建拍賣平台,按比例收取交易費用,或者提供平台方便個人在上面開店鋪,以會員制的方式收費。零售電子商務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信息流、物流與資金流,C2C已經基本解決,目前真正的難點在於交易信用與風險控制。互聯網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把全球變成一個巨大的「地攤」,而互聯網的虛擬性決定了C2C的交易風險更加難以控制。這時,交易集市的提供者必須處於主導地位,必須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交易機制,一套有利於交易在線達成的機制。
(3)電子商務商業模式有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根據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近幾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一直保持較快增速, 年增速平均為 GDP( 7%-9%)的 2-3 倍。中國已成為交易額超過美國的全球最大網路零售市場,網路購物也成為推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中國的電商企業如阿里、京東、蘇寧等也迅速崛起,在帶來社會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變革的同時也給傳統零售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來自跨境電商的數據顯示,國人的「買買買」已至少延伸到68個國家,通過跨境電商購物(「海淘」)已成為更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統計顯示,美國是最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海淘地點,佔比超過20%;日本、德國、韓國佔比則超過10%。在水果、化妝品熱銷的「助攻」下,默默無聞的泰國海淘緊隨其後,位居第五。
隨著移動購物市場的飛速發展、典型電商企業向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的擴張及國際化戰略的布局,未來幾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仍將保持30%左右的復合增長。
根據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發現,從2012年到2016年,網路購物用戶人數從2.42億人增長至4.67億人,增長近一倍;電子商務交易額從8.1萬億元增長至26.1萬億元,年均增長34%;網路零售交易額從1.31萬億元增長至5.16萬億元,年均增長40%,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加值的貢獻率從17%增長至30%;直接和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從1500萬人增長至3700萬人。2016年電子商務產生消費增量帶動生產製造、批發、物流增量創造稅收超過2000億元。
從消費群體看,2016年,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38億人,增長率為25%。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1.95億人,年增長率為28%;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09億人,年均增長83.7%。網路約車用戶規模達2.25億人,增長率為41.7%。在線旅遊預訂網民規模2.99億人,年增長率15.3%。從市場規模看,2016年,我國本地生活服務O2O交易額達到7291億元,同比增長64.2%。
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將對相關產業鏈發生溢出效應。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普及,將直接帶動物流、金融和IT等服務類型的行業發展,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電子商務交易服務、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和信息技術外包服務等領域涌現出大量的電子商務服務商,電子商務服務業興起。
⑷ 移動電子商務的主要商業模式有哪些
B2B模式: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
B2C模式:企業通過Internet為消費者提供在網上購買商內品並完成支付的容運行模式;
C2C模式:消費者個人對消費者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
G2B模式: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電子商務;
G2C模式:政府對公民的電子商務模式;
O2O模式: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等模式。
⑸ 電子商務有哪幾種模式
電子商務都有哪些運營模式?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九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現在應用比較廣的主要有B2B、B2C、C2C、O2O這四種運營。
(1)B2B模式(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有時寫作B to B,但為了簡便乾脆用其諧音B2B(2即two)。如阿里巴巴網。
(2)B2C模式(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如今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非常的多,比較大型的有京東商城、哈妹網、當當網等。
(3)C2C模式(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4)O2O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
O2O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電子商務新商業模式,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這樣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
⑹ 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有:
1、利用已有資源;例如:某服裝企業通過網路銷售產品(企業產品即其資源)、某營銷顧問公司通過網路提供顧問服務、門戶網站利用已有的巨大流量賣廣告位等。
2、利用積累的某種資源;對於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只要積累豐富的資源、建設一個良好的平台,並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就可以取得成功。可通過提供免費服務吸引大量網民訪問從而獲得廣告收入,也可以採取付費會員制。
3、利用匯聚的兩種訪客資源;對於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建設一個優秀的平台,並通過強力的宣傳推廣吸引平台所面向的兩種訪客,通常起步階段對兩種訪客都同時採取免費策略。
(6)電子商務商業模式有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新模式,移動電子商務,不僅提供電子購物環境,還提供一種全新的銷售和信息發布渠道。從信息流向的角度,移動電子商務提供的業務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推(Push)」業務:主要用於公共信息發布。應用領域包括時事新聞、天氣預報、股票行情、彩票中獎公布、交通路況信息、招聘信息和廣告等等。
2、「拉(Pull)」業務:主要用於信息的個人定製接收。應用領域包括服務賬單、電話號碼、旅遊信息、航班信息、影院節目安排、列車時刻表、行業產品信息等等。
3、「互動式(Interactive)」業務:包括電子購物、博彩、游戲、證券交易、在線競拍等等。
⑺ 什麼是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
獲得業內一致認同的分類方法是把企業和消費者作為劃分標准,分別劃分出企業 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企業(C2B)和消費者對消費者(C2C)等模式。
B2B商業模式參與的雙方都是企業,特點是定單數量大,平均在75000美元,需要商業洽談,按照固定合同條款和商業規則進行交易。信用開始是依託信用卡,爾後需要更復雜的銀行信用管理系統,參與企業需要的基礎設施包括區域網、定製的目錄和流程規則.
B2C商業模式是顧客直接與商家接觸,特點是定單數量小,平均在75美元,主要是按價目表或者固定價格,屬於沖動購買或者偶爾購買,所以廣告的作用很大。信用依靠消費者信用卡,基礎設施主要是互聯網的鏈接。
摩根斯坦利·添惠認為B2C商業模式主要有8種:
(1)產品網站比如戴爾和思科公司,主要介紹各類相關產品;
(2)以購物為目的比如亞馬遜,已經從過去的單一網上書店擴展為Amazon.com
(3)門戶兼有購物模式,代表的企業是美國在線,它通過「蛇吞象」並購了時代華納,又並入了百代唱片公司,從而建立一個網上和網下聯動的商業模式。
(4)二手貨拍賣—商家到顧客或者相反,如Onsale公司的模式。
(5)個人對個人純粹的網路拍賣,代表者是Ebay。但是按照我們的理解應該把它歸納到C2C模式中。
(6)最低價格模式,其核心是突出低成本的特點,即實現中間環節「零摩擦」 成本加零,代表者是Buy.com。
(7)買方定價模式,充分給予消費者決定價格的權力,代表者是Priceline.com。
(8)尋求最優惠價格,也是圍繞價格開始營銷,比如Jungle,Jango,MySimon
按照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內容不同,B2C商業模式的分類又可以分為:電子經紀、電子直銷、電子零售、遠程教育、網上預定、網上發行和網上金融等7個類型。
美國德州大學學者按照創新程度的高低和功能整合能力的多寡對B2B商業模式進行了分類:
(1)電子商店促銷,降低成本,尋找需求和新的商業機會
(2)電子采購降低成本,尋找供給和新的供貨商
(3)電子拍賣通過拍賣撮合交易,共享信息,降低成本
(4)電子商城電子商店的集大成者
(5)第三方市場對多重業務提供的交易服務,營銷支持
(6)虛擬社區成員之間交流,價值的增進
(7)價值鏈服務提供商支持部分價值鏈,比如物流、支付體系
(8)價值鏈整合通過集成價值鏈的眾多環節增進價值
(9)聯合平台:商業過程的合作,比如聯合設計
(10)信息中介、信用服務:商業信息查閱,中立可信的第三方服務。
Steven Kaplan和 Mohanbir Sawhney認為:
(1)從商務購買內容來劃分為製造投入(manufacturing inputs)和運營投入(operating inputs)。製造投入指原材料和成分直接形成製成品或者進入製造過程。從本質上看,製造投入傾向於「垂直」。運營投入,也稱為MRO。是指非直接的原材料和服務投入,它們不直接形成製成品。從本質上看,運營投入傾向於「水平」,同時,它們適合於第三方通過配送提供服務。
(2)在商務購買中另外的一個重要區分是如何購買產品和服務。由此可以劃分出:系統采購和現貨采購。系統采購(systematic sourcing)通過與合格的供應商的事先的協商,通常合約是長期合約,這些采購是「關系導向」(relationship oriented),大部分製造投入是系統采購完成的。現貨采購(spot sourcing)從陌生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