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區電子商務的價值鏈
我的前一篇文章描述了社區電子商務的主要特性,其中提到社區電子商務的價值鏈結構。這是我在華僑路茶坊電子商務規劃的過程中,為社區電子商務找到的最完美的理論解釋。
或許人類一直在為自己面臨的各種問題尋求數學模型,使自己得以用數值量化自己面臨的對象。所幸,社區的電子商務結構符合「價值鏈營銷」這一理論模型。而我,試圖用數學物理的理論描述其中的一些規律。
價值營銷,是指企業提供對顧客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的一連串「價值創造適動」。價值鏈營銷強調價值鏈的「全過程、全環節、系統性」,同時,價值鏈創造的是價值。理論家波特將價值鏈歸納為「價值系統」,強調環節互動,上下游影響。
當我看到價值鏈營銷理論的時候,我感覺「天上掉下一個蘋果」,豁然開朗: 社區電子商務的參與者可以虛擬為:買方、賣方、平台。
例如華僑路茶坊的家裝大家談,屬於典型的家居價值社區。這個社區的各種「關系」,以及價值鏈的「上下游」不外乎三種:業主、家居商家、平台,互為依存,矛盾而統一。 價值鏈是創造價值的,價值鏈是一部財富機器,但是價值鏈不是永動機。價值鏈的各環節互為價值的提供者、分享者,虛擬的各方絕不允許自私的佔有者出現。
賣家提供服務或者商品,獲取盈利。
買家提供利潤,獲取服務。
平台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環境,從賣家處獲取管理費用。 合理的價值鏈,參與的各方都是價值的貢獻者,也是利益的享有者。因各自的利益驅動,為價值鏈提供增值的服務,從而形成正反饋的環境,各方共同推動價值鏈發展。
「 一百年太久了,只爭朝夕!」---這句詩用來形容網路價值鏈極其貼切。網路價值鏈的形成非常迅速,三個月的發展就會非常驚人。但,不要忽視事務的背面:如果一方破壞價值鏈規則,價值鏈會成為負反饋體系,毀於一旦。 社區電子商務中,買家的行為和賣家的行為,隨著群體數量的增加,呈多元化,無序性,符合量子力學的不確定原理,可以用統計學描述。
主體業務符合二八原則,個體需求符合長尾理論。
作為平台運營者,或者賣家,當以二八規劃商務。而需求與達成的交易,呈長尾的方式。 我一度困惑過,平台應該如何提供服務。仔細分析,發現垂直型的門戶其實具有兩種特性:媒體性和電子商務。就算是淘寶這樣的電子商務網站,口碑的特性存在,媒體性就不會消失。當當這樣的網站很獨特,容平台、賣家於一身,可能與其經營的商品屬性有關:屬性簡單,產品種類單一。
有業主在華僑路茶坊上說,「我交錢給網站,網站負責我裝修」。仔細想,平台是媒介,不可越俎代庖。南京的錦華裝飾做過網站,我一直認為那決不可能成為平台,因為客戶不可能只選擇一個家裝公司。
上一篇文章說了:商家應該在論壇、網頁傳播口碑,在電子商務平台完成展示與交易。 有多個平台怎麼辦?熱力學告訴我們,熱度、濃度、電勢差都會形成梯度,梯度越大,流動性越快。
簡單了,價值差形成梯度,財富向最大增值平台轉移。
社區電子商務,微觀的經濟學體系,用價值鏈原理和物理數學理論解釋,再恰當不過。
Ⅱ 波特價值鏈分析模型是內部價值鏈分析還是內外價值鏈綜合分析
行業內部價值鏈分析,目的是提高客戶價值減少公司成本
Ⅲ 波特價值鏈模型
波特價值鏈模型
由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分析法」,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後勤、發貨後勤、售後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
不同的企業參與的價值活動中,並不是每個環節都創造價值,實際上只有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才真正創造價值,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就是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企業要保持的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企業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環節上的優勢。運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企業密切關注組織的資源狀態,要求企業特別關注和培養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獲得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以形成和鞏固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優勢既可以來源於價值活動所涉及的市場范圍的調整,也可來源於企業間協調或合用價值鏈所帶來的最優化效益。
企業價值活動分為兩大類: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是涉及產品的物質創造及其銷售、轉移買方和售後服務的各種活動。支持性活動是輔助基本活動,並通過提供采購投入、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各種公司范圍的職能支持基本活動。
基本活動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1、進料後勤:與接收、存儲和分配相關聯的各種活動,如原材料搬運、倉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和向供應商退貨。
2、生產作業:與將投入轉化為最終產品形式相關的各種活動,如機械加工、包裝、組裝、設備維護、檢測等。
3、發貨後勤:與集中、存儲和將產品發送給買方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產成品庫存管理、原材料搬運、送貨車輛調度等。
4、銷售:與提供買方購買產品的方式和引導它們進行購買相關的各種活動,如×××、促銷、銷售隊伍、渠道建設等。
5、服務:與提供服務以增加或保持產品價值有關的各種活動,如安裝、維修、培訓、零部件供應等。
支持性活動可以被分為四種類型
1、采購:指購買用於企業價值鏈各種投入的活動,采購既包括企業生產原料的采購,也包括支持性活動相關的購買行為,如研發設備的購買等。
2、研究與開發:每項價值活動都包含著技術成分,無論是技術訣竅、程序,還是在工藝設備中所體現出來的技術。
3、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各種涉及所有類型人員的招聘、僱傭、培訓、開發和報酬等各種活動。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對基本和支持性活動起到輔助作用,而且支撐著整個價值鏈。
4、企業基礎設施:企業基礎設施支撐了企業的價值鏈條。
對於企業價值鏈進行分析的目的在於分析公司運行的哪個環節可以提高客戶價值或降低生產成本。對於任意一個價值增加行為,關鍵問題在於:⑴是否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維持價值(收入)不變;⑵是否可以在提高價值的同時保持成本不變;⑶是否可以降低工序投入的同時有保持成本收入不變;⑷更為重要的是,企業能否可以同時實現三條。
價值鏈一旦建立起來,就會非常有助於准確地分析價值鏈各個環節所增加的價值。價值鏈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之間組合價值鏈聯盟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企業更加關心自己核心能力的建設和發展,發展整個價值鏈中一個環節,如研發、生產、物流等環節。
Ⅳ 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模型
由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分析法"(如下圖),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後勤、發貨後勤、售後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不同的企業參與的價值活動中,並不是每個環節都創造價值,實際上只有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才真正創造價值,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就是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企業要保持的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企業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環節上的優勢。運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企業密切關注組織的資源狀態,要求企業特別關注和培養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獲得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以形成和鞏固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優勢既可以來源於價值活動所涉及的市場范圍的調整,也可來源於企業間協調或合用價值鏈所帶來的最優化效益。
價值鏈列示了總價值、並且包括價值活動和利潤。價值活動是企業所從事的物質上和技術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項活動,這些活動是企業創造對買方有價值的產品的基石。利潤是總價值與從事各種價值活動的總成本之差。
價值活動分為兩大類: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是涉及產品的物質創造及其銷售、轉移買方和售後服務的各種活動。支持性活動是輔助基本活動,並通過提供采購投入、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各種公司范圍的職能支持基本活動。
[編輯]涉及任何產業內競爭的各種基本活動有五種類型
進料後勤:與接收、存儲和分配相關聯的各種活動,如原材料搬運、倉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和向供應商退貨。
生產作業:與將投入轉化為最終產品形式相關的各種活動,如機械加工、包裝、組裝、設備維護、檢測等。
發貨後勤:與集中、存儲和將產品發送給買方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產成品庫存管理、原材料搬運、送貨車輛調度等。
銷售:與提供買方購買產品的方式和引導它們進行購買相關的各種活動,如廣告、促銷、銷售隊伍、渠道建設等。
服務:與提供服務以增加或保持產品價值有關的各種活動,如安裝、維修、培訓、零部件供應等。
[編輯]在任何產業內所涉及的各種支持性活動可以被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采購:指購買用於企業價值鏈各種投入的活動,采購既包括企業生產原料的采購,也包括支持性活動相關的購買行為,如研發設備的購買等。
研究與開發:每項價值活動都包含著技術成分,無論是技術訣竅、程序,還是在工藝設備中所體現出來的技術。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各種涉及所有類型人員的招聘、僱傭、培訓、開發和報酬等各種活動。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對基本和支持性活動起到輔助作用,而且支撐著整個價值鏈。
企業基礎設施:企業基礎設施支撐了企業的價值鏈條。
對於企業價值鏈進行分析的目的在於分析公司運行的哪個環節可以提高客戶價值或降低生產成本。對於任意一個價值增加行為,關鍵問題在於:
(1) 是否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維持價值(收入)不變;
(2) 是否可以在提高價值的同時保持成本不變;
(3) 是否可以降低工序投入的同時有保持成本收入不變;;
(4) 更為重要的是,企業能否可以同時實現1、2、3條。
價值鏈的框架是將鏈條從基礎材料到最終用戶分解為獨立工序,以理解成本行為和差異來源。通過分析每道工序系統的成本、收入和價值,業務部門可以獲得成本差異、累計優勢。
下圖為復印機生產企業的價值鏈。
價值鏈一旦建立起來,就會非常有助於准確地分析價值鏈各個環節所增加的價值。價值鏈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之間組合價值鏈聯盟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企業更加關心自己核心能力的建設和發展,發展整個價值鏈中一個環節,如研發、生產、物流等環節。
[編輯]價值鏈咨詢模型
價值鏈咨詢模型是在波特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價值鏈咨詢模型把企業的經營管理分為三個層次:決策層、管理層和運營層。決策層對企業的經營方向和資源配置進行決策;管理層主要包括了財務管理、行政、人力資源、信息服務等職能,負責對企業的效率和成本費用進行控制;而企業的運營層則涵蓋了企業從采購、生產到銷售和服務的諸多環節。這個層次主要應該體現各個層次的增值性,進行收入、費用的核算和控制。
Ⅳ 什麼是邁克爾波特價值鏈理論,並且基於邁克爾波特價值鏈理論,剖析電子商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機理
2004年10月27日 18:54 深圳新聞網 理論上「價值鏈」這一概念,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於1985年提出的。 波特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可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後勤、生產作業、外部後勤、市場和銷售、服務等;而輔助活動則包括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等。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 價值鏈在經濟活動中是無處不在的,上下游關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行業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的聯系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之間也存在著價值鏈聯結。價值鏈上的每一項價值活動都會對企業最終能夠實現多大的價值造成影響。 波特的「價值鏈」理論揭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而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競爭力。用波特的話來說:「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由一連串企業內部物質與技術上的具體活動與利潤所構成,當你和其他企業競爭時,其實是內部多項活動在進行競爭,而不是某一項活動的競爭。」參考資料:深圳商報記者袁磊綜合整理
Ⅵ 價值鏈定義
理論上「價值鏈」這一概念,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於1985年提出的。
波特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可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後
勤、生產作業、外部後勤、市場和銷售、服務等;而輔助活動則包括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等。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
價值鏈在經濟活動中是無處不在的,上下游關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行業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的聯系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之間也存在著價值鏈聯結。價值鏈上的每一項價值活動都會對企業最終能夠實現多大的價值造成影響。
波特的「價值鏈」理論揭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而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競爭力。用波特的話來說:「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由一連串企業內部物質與技術上的具體活動與利潤所構成,當你和其他企業競爭時,其實是內部多項活動在進行競爭,而不是某一項活動的競爭。」
Ⅶ 什麼是邁克爾波特價值鏈理論,並且基於邁克爾波特價值鏈理論,剖析電子商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機理
2004年10月27日 18:54 深圳新聞網
理論上「價值鏈」這一概念,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於1985年提出的。
波特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可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內部後勤、生產作業、外部後勤、市場和銷售、服務等;而輔助活動則包括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等。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即價值鏈。
價值鏈在經濟活動中是無處不在的,上下游關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行業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的聯系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之間也存在著價值鏈聯結。價值鏈上的每一項價值活動都會對企業最終能夠實現多大的價值造成影響。
波特的「價值鏈」理論揭示,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不只是某個環節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的競爭,而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競爭力。用波特的話來說:「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由一連串企業內部物質與技術上的具體活動與利潤所構成,當你和其他企業競爭時,其實是內部多項活動在進行競爭,而不是某一項活動的競爭。」
參考資料:深圳商報記者袁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