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縣文化旅遊業促銷活動

縣文化旅遊業促銷活動

發布時間:2021-11-29 18:10:08

『壹』 瑪多縣高原牧人文化旅遊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瑪多縣高原牧人文化旅遊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是2018-08-21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青海瑪多縣瑪查理鎮客運站對面。

瑪多縣高原牧人文化旅遊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32626MA758WA84N,企業法人才讓叄智,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瑪多縣高原牧人文化旅遊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景區開發、建設、設計及施工;景區內旅遊客運及相關配套服務,工藝品研發製作經營銷售;旅遊宣傳促銷策劃,旅遊產品開發銷售;旅遊景區項目投資,房地產開發,旅遊景區園林規劃;電子商務,畜產品加工及銷售;文化傳播,室內裝修設計;婚慶服務、禮儀服務、組織演出、攝影服務,展覽展示服務,圖文設計製作,市政工程配套服務,家政服務,包裝服務;辦公設備, 文教辦公用品,建築物清潔服務,城市亮化改造工程;(以上經營范圍中依法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瑪多縣高原牧人文化旅遊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貳』 麟游縣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麟游縣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2017-08-2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麟游縣九成宮鎮西大街19號。

麟游縣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329MA6XADUQ14,企業法人李虎林,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麟游縣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旅遊項目規劃、旅遊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文化旅遊產品研發銷售、旅遊服務咨詢;旅遊景區投資開發管理、酒店業、餐飲業、旅遊業投資;會展信息、體育賽事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文化體育設施、景區游樂設施,基礎設施旅遊項目、旅遊產品、交通設施開發、建設、管理;政府指定的與旅遊相關的文化、體育類項目(以工商部門核准為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麟游縣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石城縣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石城縣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1-11-07在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琴江鎮西華中路(中糧大廈)。

石城縣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735584035564P,企業法人羅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石城縣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文化資源投資、開發、利用,旅遊地產開發,旅遊文化項目的策劃,旅遊商品的研發、銷售,旅遊信息咨詢。(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西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0250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7家。

石城縣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石城縣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竹文化旅遊業怎樣「火」

中國是世界上竹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竹、最善用竹的國家。竹子與中國文化發展息息相關。《新華字典》中「竹」作部首的字就有187 個。用竹子製成的生活實用品、工藝美術品數不勝數;頌揚竹的文學作品比比皆是。人們崇拜竹子,贊美竹子。竹子與松、梅並稱「歲寒三友」,又與蘭、梅、菊並稱「花中四君子」。「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備受國人贊賞,奉為做人的准則。蘇軾寫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中國歷史上有「竹祖龍孫道崇拜」,民間有「爆竹聲聲祈平安」的習俗。竹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稱贊竹子是「東方美的象徵」,譽中國為「竹文化的國家」。竹文化及其特色所具有的廣泛吸引力,正是竹文化旅遊市場的潛力所在。發掘利用竹文化,發展竹文化旅遊,對豐富旅遊內容,提高旅遊文化品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和發展旅遊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發掘利用竹文化旅遊資源方略 1.竹種質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我國現有400 多竹種和約360 萬公頃竹林,賞竹勝地有浙江安吉竹鄉、江西吉安竹城、九華閔園竹海、四川長寧竹海等。江西新奉特大毛竹、廣西花坪方竹林、湖南沅陵湘妃竹、四川重慶慈竹、安徽池州羅漢竹、四川江安人面竹,這些奇特的竹種引人入勝。竹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竹種質資源的有效保護。我國已完成了竹資源普查,不少地區除通過國家森林公園及風景名勝區對竹種質資源保護外,還專門建設竹子引種園、竹子公園來保護和利用竹子種質資源和竹子物種多樣性。 2.竹人文景觀建設 (1)竹與中國園林中國園林一直被稱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竹子在園林中運用相當廣泛,形成了一整套理論和方法。如竹類植物成景的各種方法、園林植物分類的各種方法、竹子園林建築方法等等。用竹子造園的最早記載見於《拾遺記》:「始皇起虛明台,窮四方之珍,得雲岡素竹」。唐宋時期,文化藝術達到空前繁榮,詩、書、畫發展,特別是竹詩、畫盛行。竹子用以象徵文人的氣節,文人墨客從不同角度欣賞和歌詠竹子,寫出了竹子嬋娟挺秀、飄逸蕭灑的風姿;虛心高潔、傲雪凌霜的神韻。這時期中國園林在魏晉、南北朝「自然山水園」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唐朝文人王維規劃的「輞川別業」中就有「斤竹林」、「竹里館」等竹景。宋徽宗趙佶親自規劃的「壽山艮岳」是北宋山水宮苑以竹造園的典型。從北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及南宋周密《吳興園林記》中可了解到竹子造園在唐宋兩代已相當廣泛,達到「園園有竹」的鼎盛時期。明清園林繼承了唐宋傳統,且形成了地方風格,其中以宅園為代表的江南園林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園林發展的一個高峰。 竹子與山石、水體、建築等結合及其組成的竹林景觀,是江南園林、嶺南園林的最大特色之一。竹子園林發展進入成熟階段。計成的《園冶》、文震亭的《長物志》等都對竹子造園作了詳盡精闢的論述。滄浪亭、獅子林等蘇州六大名園及揚州個園、惠州逍遙堂等在竹子造園上技藝相當精湛,成為典範。盆景是中國園林發展的重要分支,以竹子為材料製作的盆景在宋代的諸多名人畫卷上都可以看到,到明清時期,「歲寒三友」類盆景廣為流傳,《考盤余錄》、《群芳譜》等都對竹子盆景製作和欣賞進行了介紹。竹子盆景發展到今天出現了許多精品。如周瘦鵑先生的《竹林七賢》、《竹趣圖》等,還有揚州的《滯湘流水》、《翠野圖》、《竹林逸隱》、《東坡遺風》等一大批竹子盆景珍寶。中國園林中的竹園、竹景、竹盆景在今天的旅遊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竹園林有成都望江公園、九江翠竹園、上海浦東的竹園新村、都江堰青山竹院、重慶縉雲山風景名勝區等,還有重慶竹子公園、吉安竹子公園、寧波竹子引種園正在建設。 (2)竹與建築景觀。竹子不僅生長速度快,而且有重量輕,加工方便的特性。在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利用竹子建造房屋,北宋《營造法式》「竹作」篇詳細論述竹子在建築上的作用、范圍、施工技術規范,我國滇南傣、景頗等少數民族的竹樓,是當地民居的特色。由於竹子竿形有別於其它建材,具有特殊韻味,竹子用於園林建築極為普遍,上海安東公園的翠竹樓,重慶縉雲山楠木寨、鳳凰度假村等竹欄竹靠、吊頂天花、護壁掛落、桌椅板凳,無不為竹。上海植物園盆景園,杭州劉庄、花港公園等均有造型精妙的竹製長廊。隨著近年來竹材防腐防蛀難題的解決,漂白、著色等技術的革新,新型竹質復合板的研製,竹子建築越來越豐富多彩,更有許多仿竹製品、琉璃瓦,為園林建築的藝術化、多樣化展示了廣闊的前景。1984 年由雲南建築部門設計建造的全竹大型竹樓在瑞士蘇黎世「世界自然奇觀」展覽會上展出,引起轟動。 (3)竹文化展覽館。竹文化展覽館可以從竹子種質資源、竹業技術、竹子建築、竹食品、竹工藝美術、竹詩畫、竹子樂器等方面分別設計展覽項目。可以說,竹文化發展史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的一面鏡子。因而竹文化展覽館的建設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廣泛的吸引力。《中國竹類植物圖志》已由林業出版社出版。《竹業叢書》也正在陸續問世。我國地大物博,竹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為竹文化展覽館的建設提供了基礎條件,各地則可根據自身特點,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創出特色。這樣,既有利於文化旅遊業的發展,也有利於區域文化建設。 3、竹文化旅遊商品(紀念品)開發 竹工藝美術品有竹雕、竹編、竹枝竹節造型等。 (1)竹雕。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竹簡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在竹器上雕刻圖紋和文字的竹雕工藝也因運而生。竹雕工藝主要有竹根雕、竹筒雕、竹片雕等形式。在歷史上,明代中後期是我國竹雕藝術興盛期,在江南形成了金陵竹雕(刻)和嘉定竹雕(刻)兩大流派。著名的代表作有潘西風《竹菊石筆筒》,朱纓《竹林七賢》、《根雕佛手》和《劉阮入天台》,尚勛《八駿筆筒》,吳魯珍《王君涌》竹筒筆。上海嘉定、浙江黃岩、湖南邵陽、四川江安是我國著名的竹雕產地,近年來出現了許多雕刻十分精細的竹雕工藝品。上海市「滕王閣序」竹微雕精品就是其中的一件藝術佳作。 (2)竹編。中國竹編藝術源遠流長,近年來由於竹篾漂白脫脂獲得成功,用漂白蔑絲編織的動物產品,美觀逼真,素靜雅緻,目前已發展到八大類、上千個品種。其中《白尾海鳥》、《白孔雀》、《仙鶴》、《熊貓》、《展翅山鷹》亨有盛譽,被稱為「東方珍寶」。 (3)竹枝、竹節、竹根造型。巧手的藝人用竹枝、竹節、竹根,通過自己的巧思和精作,別出心裁地創制出生動的藝術品,著名的有蜀南《群鹿》、黃山《紅衣少女》、峨眉山《普賢騎象》、《琴娃》、《猴子》。浙江的千姿百態的竹製動物以及各地旅遊點的《灕江小竹筏》等,讓人感到驚喜、振奮和親切。此外,還有許多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很高觀賞價值的竹工藝美術品,如杭州天目山翠竹產區製成的工藝竹衣,古樸典雅,頗受世人喜愛。 4、竹旅遊食品的開發 上古初民「巫術思想」認為竹是一種神物,食竹便具有「竹的靈性」。這種巫術觀同樣在文明社會中也存在。竹材不含任何毒素,李時珍《本草綱目》、孫思邈《千金方》、忽思慧《飲膳正要》對竹子的葯用、食用價值多有記載。在醫葯方面,竹葉、竹茹、竹瀝為化痰去熱、止煩的重要中葯,嫩竹葉可有效治療心情煩躁。中國飲食素有「南庖豐筍菜」之說,以竹材、竹筍和其它竹產品為原料可以生產多種多樣的天然食品。我國目前著重開發的竹食品有竹筍和竹筍製品、竹子食用菌(竹菌)、竹木糖醇和竹汁飲料。一大批名特優竹食品陸續涌現。1992 年浙江林學院和浙江臨安於潛酒廠聯合研製的竹汁神酒也已間世。優質竹食品的開發對方便居家旅遊,豐富人民生活,促進健康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開拓竹文化旅遊市場 1.竹文化旅遊市場定位 我國竹文化資源內容豐富,分布廣泛。這為我國竹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資源條件,有利於竹文化旅遊業的發展,但各地競相開發和發展竹文化旅遊,如果不注重科學研究和統一規劃,盲目發展,則勢必事與願違,不僅不利於竹文化旅遊業的發展,反而會造成竹文化資源的極大破壞和經濟上的巨大損失。這種情況在前幾年的「溶洞熱」及近幾年的「人造景觀」中已有表現,決不可重蹈覆轍。運用現代市場營銷學理論,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竹文化旅遊資源的發掘與利用研究,可以為旅遊部門(企業)提供可行性、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決策失誤所帶來的損失。竹文化旅遊市場定位研究是有效開發竹文化旅遊資源、發展竹文化旅遊業的前提。 竹文化旅遊市場定位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目標市場的選擇。要求全面分析市場需求狀況、市場結構、進入市場的相關企業的情況以及自身資源、技術、資金、服務等情況,結合自身特色和優勢,避開激烈競爭,選定目標市場,進而對目標市場進行細分,確定自己的開拓市場戰略和市場營銷策略。在此基礎上,確定旅遊企業的產品規格、產品特色以及產品開發方向。將旅遊者的需要列為產品(旅遊項目)設計的中心內容。這樣的產品和旅遊項目由於適銷對路能滿足旅遊者的需要,一定會受到廣大旅遊者的歡迎。 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教聖地九華山來說,佛教是其特色。「觀光朝聖」是其主要旅遊市場,發展九華山竹文化旅遊可以考慮著重在竹文化與佛文化的關繫上下功夫,進行竹景開發、竹工藝品生產銷售、竹詩畫文學作品展覽、竹文化旅遊活動設計等,圍繞地藏王菩薩作文章。這樣選擇的目標市場,便於發揮九華山的資源和市場優勢,便於竹文化旅遊產品的適時推出和進入市場,也便於九華山旅遊業特色的形成和發展,使九華山竹文化與佛文化相得而益彰。 2.竹文化旅遊宣傳促銷 宣傳促銷是企業選擇一定的時期和特定的場合,通過感染力強、吸引力大的宣傳媒體,引導、啟發、刺激目標消費者購買某種商品和勞務的促銷活動。宣傳促銷是開拓竹文化旅遊市場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如何設計費用低廉、可信度高、效果好的宣傳促銷方式是旅遊企業值得研究的課題。宣傳促銷需要系統設計、分步實施,必須有訓練有素的專人負責和可靠的組織保證。 竹文化旅遊宣傳促銷,不應小打小敲。應從大處著手,弘揚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優秀傳統文化——竹文化。對於某一個地區來說,也應將其竹文化放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來宣傳其特色。這樣的宣傳促銷可以使旅遊者(包括潛在的旅遊者)在中國文明的背景下來認識目的地的文化特色,更好地產生旅遊動機,獲得更好的效果。搞好宣傳促銷工作,除了組織保證和不失時機外,還需要旅遊活動內容生動、新穎、有趣,旅遊服務質量全面提高。只有這樣,旅遊企業的形象才能優化,信譽才能提高。 3、竹文化旅遊產品開發 旅遊產品是旅遊者消費的終極對象,也是旅遊業經濟、社會、環境效益賴以實現的物質基礎。旅遊產品屬於服務產品。它具有綜合性、無形性、不可轉移性、時間性、生產和消費的同步性等特點。如何解釋和衡量旅遊產品的質量是旅遊業經營管理人員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旅遊產品既然是服務產品,禮儀、態度、速度和效率則是旅遊者感受到的重要方面。要提高旅遊產品質量,就必須提高技術,改善設施,培訓人員和加強管理。要全面提高旅遊產品質量還必須在旅遊內容、旅遊項目、旅遊線路等設計上做文章。這是使旅遊者到目的地旅遊(購買旅遊產品)的關鍵。竹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應以全國一盤棋、整體開發的思想為指導,首先做好竹文化旅遊資源的普查、發掘與整理工作,再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特點制定竹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規劃,明確開發利用程序、發展重點。這樣,各地就可以按照統一規劃,實施有效開發,確保竹文化旅遊業獲得較高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竹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既需要有較高的服務質量,更需要有引人入勝的旅遊內容、旅遊項目和旅遊線路。各地按照統一規劃在完成竹文化旅遊市場定位研究的基礎上,即可進行適銷對路的竹文化旅遊產品開發。 筆者初步研究提出以下幾種竹文化旅遊產品供參考:1、竹景(園林)觀賞游覽線;2、竹民俗風情游覽線;3、竹詩畫、工藝美術游覽線;4、竹產業技術游覽線;5、竹美食游覽線;6、竹文化節。

『伍』 文化旅遊產業包括哪些

影途社溫馨提示:文化旅遊產業是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學術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門對文化旅遊產業的認識存在泛化現象,許多人把旅遊業主體都作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包括旅遊交通企業、旅遊住宿企業、純自然的觀光型景區等。
其實,這是把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混為一談。真正的文化旅遊產業主要是由人文旅遊資源所開發出來的旅遊產業,是為滿足人們的文化旅遊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部分旅遊產業。它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旅遊活動質量。文化旅遊的核心是創意。特別強調「創造一種文化符號,然後銷售這種文化和文化符號」,並強調文化旅遊的「文化」是一種生活形態,「產業」是一種生產行銷模式,兩者的連接點就是「創意」。因此,文化旅遊可以理解為「蘊含人為因素創造的生活文化的創意產業」。
你還有不懂得歡迎網路影途社,免費咨詢。

『陸』 要抓住文化旅遊產業商機,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1、關於文化產業化

這事說句老實話,我不太贊成,因為當下的文化是黨政主導下的文化熱潮興起,是經濟現象,不足以成為一個產業。但是文化有一個特點,打個比喻叫蛤蟆效應:個頭很小,聲音很大。

從發展角度,文化產業是打造還是培育?文化是創造出來的,不是打造出來的,可是我們有政府閑不住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所以用文化來忽悠我不認同。

說到底,旅遊是文化市場化的基礎,所以文化旅遊成為文化產業重點,

創造新興的格局。同樣,從歷史過程來看,小鎮將來也是這么一個格局,旅遊就是小鎮市場化的基礎,所以就需要研究資源和產品的結合,產品與市場的結合。方式是什麼?跟著忽悠,抓住機遇,利用政策。

2、文化與旅遊的關系

旅遊沒有文化就是靈魂出竅,文化沒有旅遊就是魂不附體。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自然景觀形成了世界震撼力,文化品位形成心靈沁潤力,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說到根本,旅遊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遊和文化是天然的結合。

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承載文化精神,表達文化內容,創造文化形式。根本來說,旅遊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遊與文化是天然的結合,一而二,二而一。

3、保護與利用

在我看來,保護是手段,利用是方式,發展是目的,做旅遊忌諱開發這個詞,少說開發,多說利用。一說開發就是修大路,蓋大樓,說利用行不行?所以不能拘泥於專家的眼光,局限於專家的領域,要用無形來開發有形,用有形來承載無形,這是有一堆誤區。

誤區一:文化原教旨主義,保護至高無上。

誤區二:居高臨下,保護口號隱含利益,專家至高無上;

誤區三:焚琴煮鶴,名曰重文化,實則毀文化。

誤區四:強調開發,忽視保護,缺乏文化挖掘,這是專家們一直反對的,我也贊成。

誤區五:口口聲聲以人為本,時時處處與人為敵。

融合是共同的路徑,我的看法就是保護需要一個利益機制,或者這么說,保護需要動力機制,誰有動力來保護?動力機制背後一定是一個利益機制。

回到小鎮的問題上,除了搞時尚型小鎮之外,其他「」的「特色」在哪兒?

中國講特色第一要講地方特色,第二要講文化特色,第三要講民族特色,這些東西都得弄,到底怎麼弄?這不是文人的強項。月光下的鳳尾竹,鳳尾竹掩映下的傣家竹樓,何其詩情畫意,湊進了一看,一樓養牲口,二樓住人,蒼蠅蚊子滿天飛,那是原生態,那種原生態能接受嗎?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現在所謂與時俱進的根本就是以人為本,這里我就說強化保護,淡化開發,強化利用,整合資源,強化實踐,注重利益,強化和諧,注重發展。

傳統文化現代解讀,傳統資源現代產品,傳統產品現代市場。傳統不和現代結合,有博物館的意義,有學術的意義,有專家的意義,但是沒有市場的意義,沒有旅遊的意義。文化是旅遊之魂,特色是旅遊之基,環境是旅遊之根,質量是旅遊之本。

因此,旅遊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視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視城市特色的營造,要比環境工作者更重視環境的綠化與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視文物的保護,加強旅遊目的地的環境保護和文化多樣性建設勢必成為旅遊發展的重中之重。

4、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概括三句話:以突出的特色為文化形式,以豐厚的品位為文化內涵,以人文主義精神為文化本質。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求是突出的特色,而不是一般的表現,更不是雷同化。主要的具體表現形式一是資源的獨特性,二是建築形式的獨特性,三是環境的獨特性,四是三者之間的協調性。

文化內涵的基本要求是豐厚的品味。主要的具體表現形式一是品類的豐富,二是味道的濃郁,三是展示的精美,四是內涵與形式的統一和諧。

文化本質的基本要求是人本主義精神。對於中國這個具有幾千年皇權主義傳統和官本位意識的國家來說,普遍缺乏人本主義精神是我們與旅遊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尤其是從大眾旅遊角度來看更為突出,文化創新的最主要的工作也首先要放在對人的關心和尊重,在建築格局上要注重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在設施配置上處處為客人著想,努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5、旅遊區的文化目標

可以把旅遊區(點)質量等級標准概括為五級十個字:1A級衛生,2A級方便,3A級舒適,4A級完善,5A級文化,逐級遞進,逐級包容,永無止境。

從觀賞度方面來說,則可以概括為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反復看。

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強化五個重點:差異度,文化度,舒適度,方便度,幸福度。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歷史不可重演,體驗應當升華,以第一眼定位,以第二眼挖掘,以第三眼吸引。注重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區,形成文化沖擊;完善最後印象區,形成文化回味,是需要下大力量的。

6、旅遊文化創新的把握

一是異質文化。作為旅遊目的地,異質文化的把握是發揮特色的根本,對海外要弘揚中國特色,對國內要弘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對本地要弘揚自我特色。這樣就需要在各個方面研究歷史化、民族化、鄉土化、個性化等問題。

二是同質文化。大眾化的旅遊需要商業化的運作,也要求現代化的設施。從這一點來說,世界各個國家,國內各個旅遊區(點)都是相同的。如住宿設施、廁所設施以及各類公共設施,都要提升到文化高度來認識,來操作,來努力達標,這就要求國際化、現代化、標准化。客人希望看到最好的景觀,但絕對排斥惡劣的廁所。

三是異質文化與同質文化的有機結合。這就要求一部分相應的設施要達到異質外觀,同質內涵,民族化的形式,現代化的內容。

四是管理和服務文化,本質上也是同質文化,具有相通性、普遍性。

五是形成五個力:視覺震撼力,歷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潤力,快樂激盪力。

這五個力都有了,百分之百成功。但現在最難的是視覺震撼力,這是資源性的壟斷。真正難做的是後面這些東西,好多地方看著好看,待著不舒服。所以我說兩個詞,可觀可處,我們出國好多地方景觀一般般,但是待著舒服,中國很多地方叫做景觀很好,但是待著不舒服。所以他們叫可處不可觀,我們叫可觀不可處,能不能把他綜合一下?又可處又可觀。

7、注重細節,一步到位

文化的感覺不僅體現在大面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細節上,細節產生吸引力,細節創造競爭力。常常是在細節上,使旅遊者產生不好的感覺。

但作為設計者、建設者、管理者和服務者,往往對細節不夠注重,甚至漫不經心。也正是在細節上,體現了文野之分,高下之分。細節的一絲不苟,不僅體現了嚴謹的工作精神,更應該表現深厚的人文關懷態度,要時時事事處處為客人著想。

閱讀全文

與縣文化旅遊業促銷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餐飲商家合作策劃方案 瀏覽:894
工會開展業務教育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694
電子商務狗的圖標 瀏覽:728
關於建設電子商務平台的請示 瀏覽:809
杭州佑康電子商務網路有限招聘 瀏覽:588
電子商務so戰略分析 瀏覽:848
社區老人垃圾分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26
商場聖誕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91
2016電子商務行業報告 瀏覽:295
玩具如何做促銷活動 瀏覽:301
湖南鮮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32
河南樂淘電子商務 瀏覽:398
繞車講解策劃方案 瀏覽:639
積極分子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15
雙11活動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97
敦煌網營銷方案 瀏覽:403
裁判團隊包裝推廣方案 瀏覽:187
南昌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972
瀘州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54
生鮮的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