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子商務交易模式有哪幾種
電子來商務交易按交易對象分自類的商業模式:
B2B模式: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
B2C模式:企業通過Internet為消費者提供在網上購買商品並完成支付的運行模式;
C2C模式:消費者個人對消費者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
G2B模式: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電子商務;
G2C模式:政府對公民的電子商務模式;
O2O模式: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等模式。
② 簡述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有哪些
按交易對象分類的商業模式:
1、B2B模式
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特點:內1.交易次數少、交容易金額大;2.交易對象廣泛;3.交易操作規范
分類:1.水平型B2B:跨行業;2.垂直型B2B:某一類產品
2、B2C模式
企業通過Internet為消費者提供在網上購買商品並完成支付的運行模式
流程:消費者訪問企業網站,向銀行付款,企業通知配送站發貨
3、C2C模式
消費者個人對消費者個人的電子商務模式
4、G2B模式
B2G(business-to-government)模式是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電子商務。
5、G2C模式
政府對公民的電子商務模式。
6、O2O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是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如此線下服務就可以用線上來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挑選服務,成交和在線結算。
③ 電子商務交易模式
電於商務模式分為B2B、B2C和C2C三種類型。1、B2C模式是商家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如網上商店、網上超市。D2C網上商店或網上超市根據所出售商品的種類不同,又分為網上食品店、網上葯店、網上花店等。
2、 B2B電子商務模式是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如網上采購中心、岡上交』市場。這類交易平台上交易的商品覆蓋門類齊全,閏為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交易產品並不懂普通消費者那樣以日用、休閑和娛樂消費品為主,並且是單宗、小額交易而交易量大等特點,企業和企業間的交易則是大額交易。
3、C2C交易平台上交易產品豐富、范圍廣並且以個人消費品為主。因為C2C交易本質土也是網上撮合成交通過網上或者網下的方式進行交易。
④ 電子商務模式都有哪些
1、C2B
C2B模式更具革命性,它將商品的主導權和先發權,由廠商身上交給了消費者。傳統的經濟學概念認為針對一個產品的需求越高,價格就會越高,但由消費者因議題或需要形成的社群,透過社群的集體議價或開發社群需求,
只要越多消費者購買同一個商品,購買的效率就越高,價格就越低,這就是C2B的主要特徵。C2B的模式,強調用「匯聚需求(demand aggregator)」,取代傳統「匯聚供應商」的購物中心型態,被視為是一種接近完美的交易型式。
2、C2C
C2C是指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交易行為,這種交易方式是多變的。例如消費者可同在某一競標網站或拍賣網站中,共同在線上出價而由價高者得標。
或由消費者自行在網路新聞論壇或BBS上張貼布告以出售二手貨品,甚至是新品,諸如此類因消費者間的互動而完成的交易,就是C2C的交易。
目前競標拍賣已經成為決定稀有物價格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舉凡古董、名人物品、稀有郵票…只要需求面大於供給面的物品,就可以使用拍賣的模式決定最佳市場價格。
拍賣會商品的價格因為欲購者的彼此相較而逐漸升高,最後由最想買到商品的買家用最高價買到商品,而賣家則以市場所能接受的最高價格賣掉商品,這就是傳統的C2C競標模式。
3、C2C運作
階段(1):賣方將欲賣的貨品登記在社群伺服器上
階段(2):買方透過入口網頁伺服器得到二手貨資料
階段(3):買方透過檢查賣方的信用度後,選擇欲購買的二手貨
階段(4):透過管理交易的平台,分別完成資料記錄
階段(5):付款認證
及階段(6):付款給賣方
階段(7):透過網站的物流運送機制,將貨品送到買方
4、O2O運作
O2O (Online-to-Offline) 將線下(離線)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離線)交易的前台。
簡單說就是線上(網路平台訂購)交易,線下(人與人或者實體店面)服務。 例如:O2O旅行、餐飲、美容美發等通過打折、提供訊息、服務預訂等方式,把線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網路上的客戶,從而將粉絲轉成線上會員再轉成實體消費,這就特別適合必須到店消費的商品和服務。
5、B2B2C
B2B2C 是指由電子商務平台提供金流及物流等服務 ,供第三方企業從事電子商務。供應商將商品上架至電子商務平台,由平台端來進行活動安排及曝光,若有產生銷售行為則電子商務平台需開發票給消費者,而供應商則每個月結算總額後統一開發票給電子商務平台。
目前常見的B2B2C有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PCHOME購物中心、東森購物中心等。
⑤ 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有哪些
B2B的電子商務包括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采購,企業與產品批發商、零售商之間的供貨,企業與倉儲、物流公司的業務協調等;B2C電子商務是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它是指通過電子化、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互聯網技術,把本企業或其他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直接傳遞給消費者的新型商務模式; C2C的電子商務模式,是消費者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這種模式的思想來源於傳統的跳蚤市場,在跳蚤市場中,買賣雙方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討價還價,只要雙方同意,立即可以完成交易;O2O是線下商務與互聯網之間的電子商務;C2B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
⑥ 淘寶網屬於哪種電子商務交易模式
淘寶網屬於綜合類的C2C網上購物平台。
淘寶網(taobao)是中國深受歡迎的網購零售平台,由馬雲於2003年5月在浙江杭州創立。淘寶網擁有數億的注冊用戶數,每天超6000萬的固定訪客,同時每天的在線商品數已經超過了8億件,平均每分鍾售出4.8萬件商品。目前,淘寶網已經成為世界范圍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之一。
2005年,淘寶網超越eBay易趣;截止2011年年底,淘寶網單日交易額峰值達到43.8億元,創造了270.8萬個就業機會。隨著淘寶網規模的擴大和用戶數量的增加,淘寶也從單一的C2C網路集市變成了包括C2C、團購、分銷、拍賣等多種電子商務模式在內的綜合性零售商圈。
(6)電子商務交易模擴展閱讀
淘寶網的發展
成立過程
阿里巴巴從2003年成立,淘寶搭建了電子商務生態圈。阿里巴巴是中國較大的網路廣告交易平台,2008年9月與淘寶合並。在中國,有超過一百萬的中小網站創造著超過80%的互聯網流量,阿里巴巴幫助這些中小網站銷售和變現他們的網路廣告資源。
獲得突破性增長
2004年前,互聯網實驗室電子商務網站CISI人氣榜上,還沒有淘寶網的位置;但從2004年2月開始,淘寶網以每月768.00%的速度上升到僅次於eBay易趣的第二位;
在推出1年後,淘寶網排名已經超過eBay易趣,位居第一。來自艾瑞市場咨詢的報告顯示,2004年中國網上拍賣市場規模實現了217.8%的增長,全年成交金額從2003年的10.7億元增至2004年的34億元。
超越競爭對手
2005年的8月,淘寶網的發展脈絡再度跟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向產生了微妙的重合,從這一年開始,淘寶網開始把它的競爭對手們拋在身後,它的每一個產品的推出都足以令業界瞠目,而它的執行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使得它的每一個商業故事都變得可行而且耀眼。
成為亞洲最大購物網站
2006年,淘寶網第一次在中國實現了一個可能——互聯網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應用工具存在,它將最終構成生活的基本要素。
⑦ 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是什麼
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中電子商務活動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電子商務實體、電子市場、交易事務和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等基本要素構成。
1、在電子商務概念模型中,電子商務實體,又稱為電子商務交易主體,是指能夠從事電子商務活動的客觀對象,它可以是企業、銀行、商店、政府機構、科研教育機構和個人等;
2、電子市場是指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從事商品和服務交換的場所,它由各種各樣的商務活動參與者,利用各種通信裝置,通過網路連接成一個統一的經濟整體;
3、交易事務是指電子商務交易主體之間所從事的具體的商務活動的內容,例如詢價、報價、轉帳支付、廣告宣傳、商品運輸等等。
電子商務的任何一筆交易,包含著以下三種基本的"流"
,即物資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1、物資流主要是指商品和服務的配送和傳輸渠道,對於大多數商品和服務來說,物流可能仍然經由傳統的經銷渠道;然而對有些商品和服務來說,可以直接以網路傳輸的方式進行配送,如各種電子出版物、信息咨詢服務、有價信息等等;
2、資金流主要是指資金的轉移過程,包括付款、轉帳、兌換等過程。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銷營銷、技術支持、售後服務等內容,也包括諸如詢價單、報價單、付款通知單、轉帳通知單等商業貿易單證,還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譽、中介信譽等。
對於每個電子商務交易主體來說,他所面對的是一個電子市場,他必須通過電子市場來選擇交易的內容和對象。因此,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可以抽象地描述為每個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和電子市場之間的交易事務關系,如圖2.1.2電子商務的概念模型所示。
⑧ 電子商務交易模式有哪幾種
B2B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 B2C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 C2C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 B2G同城交易,專還有一個企業屬內部員工 B2E。
在線銷售商品模式在形式上可以分為B to B、B to C、C to C等多種。目前蓬勃發展的是第一種B to B模式,其表現為一條產業鏈中上下游企業之間供應、采購活動的網路化。網錢中國認為,這種模式都為傳統生產型企業所採用,其網站的核心競爭能力表現在如何利用網路為企業更多地降低庫存、采購成本和管理成本,從而獲取更大的盈利空間。如美國戴爾公司的網站,就是這種模式的成功典範。
⑨ 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和交易流程
電子商務交易與傳統商務交易的流程是兩個不同類型的交易機制,兩者之間沒有相同點。
區別如下:
1、支付方式不同:
電子商務交易流程中的支付方式:使用電子銀行進行網上支付;傳統商務交易流程中的支付方式:使用現金進行支付。
2、商品流轉機制不同:
電子商務交易的商品流轉機制: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每一種商品都能夠建立最直接的流轉渠道,製造廠商可把商品直接送達用戶那裡,還能從用戶那裡得到最有價值的需求信息,實現無阻礙的信息交流。
傳統商務交易的商品流轉機制:傳統商務下的商品流轉是一種「間接」的流轉機制。製造企業所生產出來的商品大部分都經過了一系列的中間商,才能到達最終用戶手中。
3、運作過程不同:
電子商務交易的運作過程:電子商務的運作過程雖然也有交易前的准備、貿易的磋商、合同的簽定與執行以及資金的支付等環節,但是交易具體使用的運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在電子商務的模式中,交易前的准備、交易的供需信息一般都是通過網路來獲取的。
傳統商務交易的運作過程:傳統商務的交易過程中的實務操作由交易前的准備、貿易磋商、合同與執行、支付與清算等環節組成。其中交易前的准備就是交易雙方都了解有關產品或服務的供需信息後,就開始進入具體的交易協商過程,交易協商實際上是交易雙方進行口頭協商或書面單據的傳遞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