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商務模式中,第三方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有何本質區別
您好,集成供應鏈管理系統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供應鏈的需求和資源預測、供應鏈服內務容水平、供應鏈運作的多層次計劃、供應鏈控制機制、供應鏈的分析診斷咨詢、供應鏈的設計開發和改進、供應鏈計劃的執行、供應鏈活動的智慧協調、供應鏈效益評價、供應鏈的競爭力分析等。集成供應鏈管理研究的重點必須致力於解決供應鏈系統中戰役和戰術層次的協調問題,特別是協調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問題。目前,多數研究人員正是基於這種認識,遵循這樣一條研究思路:將集成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內在機制視為又相互協作的、只能代理模塊組成的網路;每個代理模塊實現供應鏈的一項或幾項職能;每個代理模塊又與其他代理模塊之間協調行動。為了建立適應電子商務要求的供應鏈敏捷的代理模塊,必須建立與供應鏈各鏈接配套偶啊的試試信息發布與傳輸系統、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等。因此,從供應鏈運用信息技術的實際以及存在的問題看,集成供應鏈管理系統在現階段的研究目標集中於以某種方式支持供應鏈智能代理模塊系統的構建。從系統開發者的角度而言,這種方式需要以最少的代碼設計,確保代理模塊之間採用最迅捷的信息交流、最有效的協調機制以及最佳解決問題的機制。。。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⑵ 電子商務物流與電子供應鏈管理的前言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企業物流和供應鏈運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 變化, 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信息化、集成化把我們的視野從有限的分銷管 理拓展到旨在有效解決信息孤島和業務孤島問題的現代物流管理,乃至強 調高度核心能力集成的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代表了現 代經濟不斷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同時也是企業提升績效,塑造核心競爭能 力的源泉。特別是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在加入WTO的背 景下,物流日益得到了全社會和各企業的高度重視,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 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水平較低,導致了工業和商業領域的巨大成本,這種 成本的削減對中國企業績效的提升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另一方面,現代物 流和供應鏈管理也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體現,是一種業務流程的再造, 它牽引了企業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重大變革,這種變革的方向 即是使企業實現以正確的價格來提供正確的商品,而且還要在正確的操作 成本前提下,在正確的時間達到正確的地點,即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中 的5R原則。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物流管理的發展以及推動全社會對物 流管理的重視,無疑對於發展我國的物流管理、進一步推動經濟體制改革 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主要面向企業中高層 管理者和MBA以及其他各層次學生,全面介紹電子商務物流和電子供應 鏈管理的相關內容。本書作為物流方面的教材,力求實現如下幾個目標: 一是理論上的前沿性。本書作為物流管理方面的教材,希望能將反映現代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前沿內容和成果傳輸給讀者,所以,在精選了筆 者以前專著有關內容的基礎上,又適時地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如電子市 場的發展、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逆向物流等都在本書中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二是實踐性。本書對物流供應鏈管理機理的分析介紹並不僅僅停留在理論 層面上,而是結合圖表、流程和方法的論述來進行剖析。三是理論分析與 案例分析的有機結合。本書對物流管理的介紹並不僅僅局限於理論,而是 緊緊圍繞實踐和案例分析來開展。特別是本書在每章前面安排了物流焦點 案例,能引發讀者的思考,在全書的最後,我們還編寫和組織了七個分析 案例,從而使讀者能加深對現代電子商務物流和電子供應鏈管理的理解。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宋遠方和成棟教授的 幫助,他們不僅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議,而且還提供了很好 的資料,甚至參與了部分章節的撰寫。我的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彭 星閭教授也給予了我極大的支持和幫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安衛女士 和錢偉女士為本書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她們對本書的寫作給予 了很多鼓勵。在此一並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是一個發展很快的領域,由於作者水平有限, 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宋華
2003年12月20日於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⑶ 物流供應鏈管理是什麼
是指以供應鏈核心產品或者核心業務為中心的物流管理體系。前者主要是指以核心產品的製造、分銷和原材料供應為體系而組織起來的供應鏈的物流管理;後者主要是指以核心物流業務為體系而組織起來的供應鏈的物流管理
例如:
汽車製造、分銷和原材料的供應鏈的物流管理,就是以汽車產品為中心的物流管理體系。
第三方物流、或者配送、或者倉儲、或者運輸供應鏈的物流管理。
(3)電子商務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擴展閱讀:
供應鏈物流大致分為三部分,采購,生產,市場營銷。我們通常所說的物流往往局限於倉儲和運輸,實際上只包括在生產部分中。而上面說到的三方面相互影響,市場導向采購方向,采購同時兼顧生產中的質量控制。
在當前外部壓力增大、企業面臨生存困境的情況下,企業要前所未有的重視物流供應鏈管理,要從供應商、企業內部各層面、中間商、消費者等等方面完成『鏈上總動員』,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對利潤增長點的需求,對成本控制的需求,以及企業面臨的客戶服務水平提升的挑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物流供應鏈
⑷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關系
--------------------------------------------------------------------------------
陳 雯,凌定成
(上海海關大學,上海 210204)
【摘 要】供應鏈管理是進入21世紀後企業適應全球化競爭的一個有效途徑,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文章闡述了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對所有節點企業的資源進行集成和協調,強調了戰略夥伴協同、信息資源集成、快速市場響應及為用戶創造價值等。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增值鏈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06)04-0035-02
一、供應鏈的概念
早期的觀點認為供應鏈是製造企業中的一個內部過程,它是指把從企業外部采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過生產轉換和銷售等活動,再傳遞到零售商和用戶的一個過程。傳統的供應鏈概念局限於企業的內部操作層上,注重企業自身的資源利用。
後來供應鏈的概念注意了與其他企業的聯系,注意了供應鏈的外部環境,認為它應是一個「通過鏈中不同企業的製造、組裝、分銷、零售等過程將原材料轉換成產品,再到最終用戶的轉換過程」,這是更大范圍、更為系統的概念。美國的史迪文斯(Stevens)認為:「通過增值過程和分銷渠道控制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用戶的用戶的流就是供應鏈,它開始於供應的源點,結束於消費的終點。」伊文斯(Evens)認為:「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前饋的信息流和反饋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模式。」
而到了最近,供應鏈的概念更加註重圍繞核心企業的網鏈關系,此時對供應鏈的認識形成了一個網鏈的概念。哈理森(Harrison)進而將供應鏈定義為:「供應鏈是執行采購原材料、將它們轉換為中間產品和成品、並且將成品銷售到用戶的功能網路。」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可以給出一個供應鏈的定義: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的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是一個范圍更廣的企業結構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節點企業,從原材料的供應開始,經過鏈中不同企業的製造加工、組裝、分銷等過程直到最終用戶。它是一條聯接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鏈、信息鏈、資金鏈,是一條增值鏈,物料在供應鏈上因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而增加其價值,給相關企業都帶來收益。
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的計劃和控制等職能。供應鏈管理不是供應商管理的別稱,而是一種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業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注重企業之間的合作。最早人們把供應鏈管理的重點放在管理庫存上,作為平衡有限的生產能力和適應用戶需求變化的緩沖手段,它通過各種協調手段,尋求把產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戶手中所需要的費用與生產、庫存管理費用之間的平衡點,從而確定最佳的庫存投資額。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務是管理庫存和運輸。現在的供應鏈管理則把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使供應鏈上各企業分擔的采購、生產、分銷和銷售的職能成為一個協調發展的有機體。
三、供應鏈管理涉及的內容
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到四個主要領域:供應(Supply)、生產計劃(Schele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應鏈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產計劃為指導,供應鏈管理
以各種技術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為依託,圍繞供應、生產作業、物流(主要指製造過程)、滿足需求來實施的。主要包括計劃、合作、控制從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目標在於提高用戶服務水平和降低總的交易成本,尋求兩個目標之間的平衡(這兩個目標往往有沖突)。供應鏈管理還包括以下主要內容:戰略性供應商和用戶合作夥伴關系管理;應鏈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應鏈的設計(全球節點企業、資源、設備等的評價、選擇和定位)集成化供應鏈管理同步化、集成化生產計劃供應生產作業物流需求各種技術支持;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物料供應與需求管理;基於供應鏈管理的產品設計與製造管理、生產集成化計劃、跟蹤和控制;基於供應鏈的用戶服務和物流(運輸、庫存、包裝等)管理;企業間資金流管理(匯率、成本等問題);基於Internet/Intranet的供應鏈交互信息管理等。
在全球化大市場競爭環境下,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在所有業務上成為最傑出者,唯有聯合行業中其它上下游企業,建立一條經濟利益相連、業務關系緊密的行業供應鏈實現優勢互補,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競爭環境,共同增強市場競爭實力。因此,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延伸和發展為面向全行業的產業鏈管理,管理的資源從企業內部擴展到了外部。
在這種供應鏈的管理過程中,首先,在整個行業中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的供應鏈,使多個企業能在一個整體的管理下實現協作經營和協調運作。把這些企業的分散計劃納入整個供應鏈的計劃中,實現資源和信息共享,從而大大增強了該供應鏈在大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優勢,使每個企業均可實現以最小的個別成本和轉換成本來獲得成本優勢,及時地獲得最終消費市場的需求信息,使整個供應鏈能緊跟市場的變化。在21世紀,市場競爭將會演變成為這種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其次,在市場、加工/組裝、製造環節與流通環節之間,建立一個業務相關的動態企業聯盟(或虛擬公司)。即為完成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等任務而由多個企業相互聯合所形成的一種合作組織形式,通過信息技術把這些企業連成一個網路,以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來完成單個企業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這不僅使每一個企業保持了自己的個體優勢,也擴大了其資源利用的范圍,使每個企業可以享用聯盟中的其它資源。例如配送環節是連接生產製造與流通領域的橋梁,起到重要的紐帶作用,以它為核心可使供需連接更為緊密。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為了加速產品流通,往往是以一個配送中心為核心,上與生產加工領域相聯,下與批發商、零售商、連鎖超市相接,建立一個企業聯盟,把它們納入自己的供應鏈來進行管理,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最有效地規劃和調用整體資源,以此實現其業務跨行業、跨地區甚至是跨國的經營,對大市場的需求做出快速的響應。在它的作用下,供應鏈上的產品可實現及時生產、及時交付、及時配送、及時交達到最終消費者手中,快速實現資本循環和價值鏈增值。
這種廣義供應鏈管理拆除了企業的圍牆,將各個企業獨立的信息化孤島連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種跨企業的協作,以此追求和分享市場機會,通過Internet,電子商務把過去分離的業務過程集成起來,覆蓋了從供應商到客戶的全部過程,包括原材料供應商、外協加工和組裝、生產製造、銷售分銷與運輸、批發商、零售商、倉儲和客戶服務等,實現了從生產領域到流通領域一步到位的全業務過程。
四、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
物流管理作為現代供應鏈管理思想的起源,同時也是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物流管理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和發展,對於理解供應鏈管理思想的實質以及供應鏈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的作用很有必要的。
在物流管理出現之前,企業還沒有一個獨立的物流管理業務部門,只是被當作製造活動的一部分。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集成物流的概念,把企業的輸入與輸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場和製造功能集成在一起。供應鏈管理是90年代才出現的新的管理模式,並隨之出現了集成供應鏈概念,通過和其他的供應鏈成員進行物流的協調尋找商業機會。
物流指的是供應鏈范圍內企業之間的物資轉移活動(不包括企業內部的生產活動)。現代的企業物流管理已經把采購與分銷兩個為生產服務的領域統一在一起,形成的物流供應鏈,這就是現代物流管理的含義。所以國外有人認為供應鏈管理實際就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擴展。如果從社會大范圍的角度看,物流可以理解為是所有為最終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活動網路,即供應網路(Supply Network)。而供應鏈則是其中的一個通道(Channel),它關聯著幾個不同的管理概念:
供應管理(Supply Management):如采購、庫存、運輸、訂單處理等,應商的業務有關,處理企業與供應市場之間的各類業務活動,但不包括供應商的供應商,。
後勤管理(Logistics):是指經過分銷渠道到達最終用戶的物料管理和信息管理。
配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處理與企業最直接的用戶,主要是一級用戶,不涉及二級用戶間的業務關系,把產品銷售給用戶,非直接的用戶。
物料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指供應鏈的中間部分物流和信息流。包括采購、庫存管理、倉儲管理、生產作業計劃與控制、分銷配送管理。即從原料的采購進廠、生產再到產品交給用戶(第一級用戶),不包括供應商的供應商和分銷商的分銷商及最終用戶。
供應鏈管理:是跨企業范圍的比物料管理更廣泛的管理,它從戰略層次上把握最終用戶的需求,通過企業之間的有效合作,獲得從成本、時間、效率、柔性等的最佳效果。包括從原材料到最終用戶的所有活動,是對整個鏈的過程管理。
五、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地位
一般認為,供應鏈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那麼,物流管理很自然地成為供應鏈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區別在哪裡?一般而言,供應鏈管理涉及製造問題和物流問題兩個方面,物流涉及的是企業的非製造領域問題。兩者的主要的區別表現在:
1.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業之間的流動,而不涉及生產製造過程的活動;
2.供應鏈管理包括物流活動和製造活動;
3. 供應鏈管理涉及從原材料到產品交付給最終用戶的整個物流增值過程,物流涉及企業之間的價值流過程,是企業之間的銜接管理活動。
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可以通過價值分布來考查。物流價值(采購和分銷之和)在各種類型的產品和行業中都佔到了整個供應鏈價值的一半以上,製造價值不到一半。在易耗消費品和一般工業品中,物流價值的比例更大,達80%以上。說明供應鏈是一個價值增值鏈過程,應有效地管理好物流過程,提高供應鏈的價值增值水平。物流管理不再是傳統的保證生產過程連續性的問題,而是要在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創造用戶價值,降低用戶成本;協調製造活動,提高企業敏捷性;提供用戶服務,塑造企業形象;提供信息反饋,協調供需矛盾。
要實現以上幾個目標,物流系統應做到准時交貨、提高交貨可靠性、提高響應性、降低庫存費用等。
六、結語
現代市場環境的變化,要求企業加速資金周轉、快速傳遞與反饋市場信息、不斷溝通生產與消費的聯系、提供低成本的優質產品,生產出滿足顧客需求的顧客化的產品,提高用戶滿意度。因此,只有建立敏捷而高效的供應鏈物流系統才能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要求。供應鏈管理將成為21世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物流管理又將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能力的主要構成部分。
【參考文獻】
[1](美)羅納德·H·巴羅.企業物流管理[M].王曉東,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美)唐納德·J·鮑爾索克斯,等.供應鏈物流管理[M].李習文,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王健.現代流通中心的系統化構建[J].中國流通經濟,2003,(12).
⑸ 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的區別與聯系
(一)物流管理相比供應鏈范圍更狹窄
物流管理通常關注企業自身的經營過程,而供應鏈管理已經不再局限於內部,而是把自己管理的視野投向了采銷過程,甚至是與自己的客戶建立合作關系,並把與自身相關的所有要素進行分享,從而建立了圍繞共同目標而形成的效率提升體系,又基於從開端到終點的一系列有效的整體管理,使得環節更加受控。
(二)集成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思路
所謂集成思路,就是所有與核心企業相關的企業,不再進行鬆散合作,而是以核心企業為基礎來進行物流的整體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每一個環節的參與者既是獨立的,但是在環節參與過程中又通過合作行為來增強整體的效率,從而減少風險的發生。同時,由於高效的協作,各不同協作者會大幅減少重復工作和浪費。
(三)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發展的更高階段,目標高於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已經超出企業自身,而強調整個合作體系和框架內所有企業的目標實現和整體競爭力提升。物流管理更傾向於降低企業本身的物流成本,而供應鏈管理則定位為滿足最終客戶的需求,從這個角度去看,物流管理是操作層面的方法論,而供應鏈管理是戰略層面的世界觀。
⑹ 南開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和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那個更好點
這二個專業均是不錯的。
專業的好壞,均是相對於每個人志向、興趣和愛好而言的。
如果你是志向高、性格外向為主的人,立志於做一些大事,並對物流新興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將來一定想在大企業發展,建議你選擇「物流與供應鏈」專業;
如果你是務實的人,性格也較內向,更專注於專業技術,建議你報考「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專業。
⑺ 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
電子商務簡單的說復,是一種存制在於企業與客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以及企業內部的聯系網路。
電子商務的運作,對供應鏈管理的影響有:
1.電子商務為供應鏈管理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全面採用電腦和網路支持企業及其客戶之間的交易活動,包括產品銷售、服務、支付 等等;
2.電子商務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拉近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距離;
3.電子商務促進企業合作,建立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業務流程的無縫集成。最終達到生產、采購、庫存、銷售以及財務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面集成, 令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發揮最大效果,把理想的供應鏈運作變為現實。
⑻ 電子商務物流與電子供應鏈管理的物流教材
一是理論上的前沿性。本書作為物流管理方面的教材,希望能將反映回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答理領域的前沿內容和成果傳輸給讀者,所以,在精選了筆者以前專著有關內容的基礎上,又適時地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如電子市場的發展、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逆向物流等都在本書中進行了介紹和分析。二是實踐性。本書對物流供應鏈管理機理的分析介紹並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而是結合圖表、流程和方法的論述來進行剖析。三是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的有機結合。本書對物流管理的介紹並不僅僅局限於理論,而是緊緊圍繞實踐和案例分析來開展。特別是本書在每章前面安排了物流焦點案例,能引發讀者的思考,在全書的最後,我們還編寫和組織了七個分析案例,從而使讀者能加深對現代電子商務物流和電子供應鏈管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