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促銷活動中發放現金稅務處理

促銷活動中發放現金稅務處理

發布時間:2021-11-13 20:07:58

1. 促銷活動獎勵給客戶的現金 如何處理

1、獎勵給進貨客戶的紅包20元現金,能作為營銷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稅前扣除。
不用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因為這是銷售折扣與折讓,是與銷售直接掛鉤的。
2、第二個問題是第一個問題的重復

2. 贈現金券促銷涉及哪些稅務籌劃

1. 根據《增值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國稅發[1993]154號)的規定:「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內銷售貨容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的,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
2.可以認為稅務局限定的折扣從稅基中扣減的條件是: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且在發票上分別註明。據此,建議在折扣券的使用范圍與原有提貨單條件一樣,但會員積分的回饋返利性質上卻明確屬於「折扣銷售」,既符合增值稅和所得稅條例,也符合國稅總局的內部規范性文件規定,因此可以扣減應稅銷售收入以減少相應的增值稅額和所得稅額。

3. 營銷活動送現金財務怎麼處理

找發票沖現金,會計分錄:
借:銷售費用
貸:現金

4. 個人因公司活動取得的現金獎勵需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因公司活動取得的現金獎勵屬於偶然所得,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分析如下:

一、《個人所得稅法》列舉征稅的個人所得共有11項,其中第一項和第十項規定如下:

1、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對於一些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予征稅。這些項目包括:

①獨生子女補貼;

②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

③托兒補助費;

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3、出租汽車經營單位對計程車駕駛員採取單車承包或承租方式運營,計程車駕駛員從事客貨營運取得的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征稅。

4、自2004年1月20日起,對商品營銷活動中,企業和單位對營銷業績突出的雇員以培訓班、研討會、工作考察等名義組織旅遊活動,通過免收差旅費、旅遊費對個人實行的營銷業績獎勵(包括實物、有價證券等),應根據所發生費用的全額並入營銷人員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並由提供上述費用的企業和單位代扣代繳。

5、個人在公司(包括關聯公司)任職、受雇,同時兼任董事、監事的,應將董事費、監事費與個人工資收入合並,統一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6、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4)促銷活動中發放現金稅務處理擴展閱讀:

1、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它偶然性質的所得。依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個人偶然所得稅。

2、稅費計算:偶然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資料來源:網路:偶然所得

5. 促銷活動中獎勵給客戶的現金,沒有發票,財務如何做帳

規范的做法,支付的現金獎勵,應當計入營業費用。既然計入了費用,則抵減了當期損益,也就減少了當期企業所得稅。

關於問題補充

1.入賬依據:證明促銷活動真實性的材料,如活動辦法及其審批人審批意見、現金領取簽收單等等。
2.營業費用二級科目問題。一般而言,可以設置「促銷費」明細科目。由於你公司明細科目設置權在總公司,那這個問題只能向總公司請示而定了。在沒有批復之前,建議先使用「其他」明細科目,待總部明確後,再予調帳。
3.個人所得稅問題。按照稅法,個稅由你公司代扣代交,如果應扣未扣的話,由你公司承擔。按照稅法規定的話,公司應扣未扣的代扣代交稅款,如果被稅務局查出的話,按照「(發放數/80%)*20%」的公式計算補交。而且,由於該稅款是由於公司責任而未代扣的,補交稅款不得在計算應交企業所得稅時從應稅所得額中扣除。

6. 關於財務方面,公司搞的促銷活動中有現金抽獎,如何入賬如何避稅

公司搞活動現金的抽獎費用可以計入管理費用,二級明細科目可設置職工福利費。管版理費用是指企業的權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經營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員工的現金抽獎等,可以依法相應的分攤到多個月發放,作為月度工資所得計算稅收,個人薪資可以進行拆分支付,盡可能的通過分期領獎的方式來獲得個人的勞動報酬所得,增加個人實際收入。

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職工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6)促銷活動中發放現金稅務處理擴展閱讀

管理費用的具體內容

1、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發放給離退休員工的退休金。

2、價格補貼:政府彌補因政策或價格體製造成價格過低給生產經營帶來損失而進行的補貼。

3、醫葯費:給職工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基金。

4、社會統籌保險費:給職工提取的基本社會統籌保險基金,包括統籌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

5、待業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待業保險基金。

6、異地安家費、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職工退職金等。

7. 企業促銷活動贈送實物,如何進行會計及稅務處理

企業促銷活動蹭送的抄實物應作為讓利銷售處理
1、商品出庫促銷轉入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甲商品成本
一贈送實物成本
貸:商品物資一甲商品
一×××贈送實物
2、促銷完成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一甲商品促銷收入
貸: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

8. 請問企業以打折、贈送購物券、抽獎中現金等方式進行促活動時,其應交增值稅有區別嗎哪種方式更好呢

有區別。贈送購物券,抽獎中現金,這兩種方式,要麼是實物的減少,以購物券抵頂了貨款,要麼是在銷售貨物時,發票正常開具,但是現金少收了,對於繳納增值稅時,都是按照原貨物的銷售價格計算增值稅。計稅基數沒有減少。對於打折銷售,則不一樣了。如果你的折扣額是在一張發票上開具的,在計算增值稅時,則以折扣後的價格計算增值稅,其計稅基數減少了,則繳納的增值稅相應減少。舉一個例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稅率換成徵收率3%即可):你銷售一件大衣,零售價格都是936元,現在有三種方式,一個是贈購物券50元,一個是現場抽獎,最低摺合現金15元,高則50元,最後一種是打折,折扣是5%,三種方式計算增值稅:一、贈送購物券大衣要繳納的增值稅=936/1.17*17%=136元顧客拿購物券來購買別的東西,雖然沒有付現金,但,抵價的貨物同樣視同銷售50元50/1.17*17%=7.26元兩項合計你要繳納的增值稅為:136+7.26=143.26元二、抽獎方式購買了一件大衣,同樣936元則要繳納的增值稅為:936/1.17*17%=136元抽獎中了多少現金,顧客全部拿走,商場只能作為營銷費用列支,增加成本。三、折扣方式同樣一件大衣,銷售價格是936元,現在是按照折扣5%促銷,開具發票時,折扣額與銷售額在同一張發票上開具,稅務機關允許扣除,以折扣後的銷售額計算增值稅,實際銷售額為原來的95%936*95%/1.17*17%=129.20元三種方式,通過計算,你可以看出最後一種方式繳納的增值稅最少。還不用額外支出營銷費用這項成本。

9. 發放禮品如何進行涉稅處理

發放禮品如何進行涉稅處理

年底將至,為獎勵員工或密切業務關系,一些企業常會給本單位員工和關系單位相關人員發放獎勵,一般是發放現金、發放外購實物、發放本企業生產的產品等。筆者就這幾種發放方式涉及的稅務處理分析如下。

增值稅的稅務處理

發放現金不涉及增值稅的業務處理。發放外購或自產產品,《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明確,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視同銷售貨物,應繳納增值稅。這里如果發放獎勵的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那麼其外購或自產的禮品的進項稅額,可否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呢?《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進一步明確,條例第十條所稱個人消費包括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可見,企業外購或自產禮品發放福利屬於上述不得抵扣的范圍,無論是否取得發票,均不可抵扣進項稅額。
例如,一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用自製產品作為獎勵發放給員工,生產成本為10萬元,生產這部分產品購進所需貨物支付的增值稅為3.4萬元,銷售價格為13萬元,則該企業應納增值稅2.21萬元(13×17%)。

閱讀全文

與促銷活動中發放現金稅務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 瀏覽:144
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的比較表格 瀏覽:77
農家樂微信推廣方案 瀏覽:119
電子商務網站資質 瀏覽:275
黨員培訓示範班實施方案 瀏覽:270
電子商務承包合同 瀏覽:753
兒童娃哈哈營銷方案 瀏覽:69
幼兒園安全法制培訓方案 瀏覽:62
電子商務的安全協議 瀏覽:82
電子商務在it類的招聘 瀏覽:367
工廠培訓成立方案 瀏覽:451
關於對教師語言文字的培訓方案 瀏覽:654
電子商務專業版是什麼 瀏覽:111
2019培訓規劃方案 瀏覽:348
重慶達摩電子商務 瀏覽:129
最好的培訓班招生方案 瀏覽:956
企業年會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1
新年策劃方案的背景圖 瀏覽:915
營銷方案怎麼收費的 瀏覽:332
文化課培訓機構寒假招生方案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