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車聯網與汽車電子商務

車聯網與汽車電子商務

發布時間:2021-11-10 09:02:11

① 車聯網有什麼用

車聯網作用:

1、其可以通過對車輛運行數據的採集,同時也通過形成配件、耗材的使用報告,在需要更換以前,及時的鎖定配件、耗材以及維修的銷售機會。

2、其保證低碳出行更環保,在低碳社會的進程中,車聯網帶來的智能交通將成為節能降耗的重要步驟。它可以承擔高達20%的節能減排任務,人、車、路三者構成的流暢交通網路將大幅減少額外的燃油消耗以及污染。

3、汽車可以通過自身感測器主動探索周邊的環境,然後通過物聯網卡將採集來的信息傳輸到車載系統上,最終實現自動提示,並且規避危險。

(1)車聯網與汽車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車聯網的特點:

1、車與車之間能夠保持相對固定的距離,可以實現零碰撞。

2、車與車之間的組隊是隨機進行的,根據車主的目的地,通過GPS定位和車輛之間的自動溝通,車與車之間可以臨時組隊或離隊,提高交通效率。

3、通過「車聯網」,汽車具備了高度智能的車載信息系統,並且可以與城市交通信息網路、智能電網以及社區信息網路全部連接,從而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即時資訊。

② 物聯網大趨勢下的車聯網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車聯網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車聯網?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讓所有的車聯上網。
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路。通過GPS、RFID、感測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採集;通過互聯網技術,所有的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通過計算機技術,這些大量車輛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不同車輛的最佳路線、及時匯報路況和安排信號燈周期。
車聯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實現車輛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化交通管理,這是未來智慧城市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跟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因此,車聯網是大趨勢、大風口!
眾所周知,萬物互聯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而且,車聯網一片大藍海,避開了殘酷的紅海競爭。更加重要的是,中國已經拿下未來世界物聯網主導100年的話語權!

車聯網的財富通道剛剛開啟,將締造無數個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換句話說,現在我們切入車聯網,這是最好時機!
再強調一遍,現在我們切入車聯網,這是最好時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現在我們切入車聯網,這是最好時機!!!
如同二十年前馬雲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在阿里做前台接待的一個女生,沒有什麼能力,照樣可以成為千萬富翁。原因非常簡單,只不過選對了互聯網的趨勢和阿里巴巴這個平台。
所以,選擇永遠大於努力。同樣的時間,在不同的行業賺錢的速度和數量是不同的。在車聯網干一年的成果,很有可能相當於你過去從事的行業干十年。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③ 5g車聯網在工程機械領域應用現狀如何

以騰訊的人工智慧能力和核心生態資源為背景,梧桐汽車鏈接的數據化能力是可以想像的,但是自從梧桐汽車鏈接推出以來,其數據化能力一直受到廣泛關注。然後看看他們怎麼說。

④ 聽說亞美車智匯非常好用,有人用過嗎啊

1、亞美科技在車輛故障診斷、車輛軌跡智能校正、大數據挖掘分析、駕駛模式下的人機交互等技術領域一直走在同行的前列。旗下的自主品牌車智匯利用這巨大的市場機遇,及時快捷為用戶提供車輛養護維修、用車服務等一站式汽車生活服務,為汽車後服務市場構建了一個以「車載智能終端+移動客戶端+大數據平台」為核心的大數據車聯網平台。2、車智匯OBD是一個以「服務雲平台+APP十OBD盒子」的組合方式,提供安全監測、駕駛評測、尋找車輛、防盜提醒、保養顧問、節油專家、違規提醒、緊急救援、酒後代駕、汽車導航、新聞娛樂、電子商務、生活服務等車和車主服務的車時代智能服務平台。通過車載終端讀取車輛數據,並將數據通過雲中心傳到車主的移動設備上,車主直接用app就能讀取追蹤車安全檢測、故障提醒等信息,為車主消除用車茫然、用車成本大、用車不安全等痛點。二、車智匯與別的OBD盒子不同點的在於:1、車輛追蹤:通過APP一鍵尋車,隨時掌握愛車動向,(千里之外,准確追蹤、掌握實情)遠程查車,車在哪裡?車離我多遠?。車智匯精準記錄每一條行駛軌跡,可查看歷史行車軌跡。2、駕駛評測:完整呈現行車過程每個細節,糾正不良駕駛習慣,減少車輛損耗,讓行車更安全(督促您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助您開車更平穩、更省油)。3、節油專家:油耗實時監控,油費自動計算,耗油原因分析,助您開車更平穩、更省油,節約油錢約3000元/年。人人都可以成為節油專家、環保達人。

⑤ 車聯網的應用趨勢

自主品牌車聯網發展
當前汽車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是兩大發展趨勢。在通用、豐田等國際汽車廠商紛紛推出運用智能導航和遠程助手等車聯網技術的車型產品並推向國內市場之後,中國自主汽車企業也開始了對車聯網技術的研究。據網通社粗略統計,目前國內至少有以上汽集團為首的七家自主品牌企業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車聯網系統和產品。
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12年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1.2億輛,我國當前每年新車銷量約2000萬輛。而搭載車聯網系統的車型則將從高端車型產品向普通車型普及。根據國內著名分析機構易觀智庫預計,到2015年中國車聯網用戶的滲透率有望突破10%的臨界值,屆時中國車聯網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搶佔中國車市車聯網市場空白,成為自主車企們的又一重要任務。
正是由於車聯網技術應用的廣闊前景及其蘊含的巨大商機,國內自主車企也爭先恐後地加入到車聯網技術的研發競賽當中來。自2010年上汽率先發布首款搭載車聯網系統inkaNet系統的自主車型榮威350以來,到2012年底為止中國自主品牌中至少已有7家企業發布了自主開發的車聯網系統和車型產品。

自主車企當中最早試水車聯網技術的上汽集團一直走在本土開發車聯網的前列。其inkaNet系統被廣泛搭載在榮威350、榮威550、W5以及MG5等多款車型上。經過4年時間積累已有超過10萬車主的選擇,僅次於通用的安吉星(onstar)位居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二位。inkaNet系統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在智能互聯和操作體驗等發面有顯著提升,特別在中文語音識別的准確率和易用度上甚至超越了不少國際知名車企的同類技術。
應用
車輛運行監控系統長久以來都是智能交通發展的重點領域。在國際上,美國的IVHS、日本的VICS等系統通過車輛和道路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已經實現了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務。而Wi-Fi、RFID等無線技術也在交通運輸領域智能化管理中得到了應用,如在智能公交定位管理和信號優先、智能停車場管理、車輛類型及流量信息採集、路橋電子不停車收費及車輛速度計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效。
當今車聯網系統發展主要通過感測器技術、無線傳輸技術、海量數據處理技術、數據整合技術相輔相成配合實現。車聯網系統的未來,將會面臨系統功能集成化、數據海量化、高傳輸速率。車載終端集成車輛儀表台電子設備,如硬碟播放、收音機等,數據採集也會面臨多路視頻輸出要求,因此對於影像數據的傳輸,需要廣泛運用當今流行3G網路。
蘇州金龍已經通過與杭州鴻泉數字設備有限公司合作,在車輛出廠前安裝車載終端設備採集車輛運行狀況數據和司機駕駛行為,如今,由杭州鴻泉公司研發,蘇州金龍使用的G-BOS系統已經管理車輛60000多台,但當用戶數量大幅增加時,數據傳輸、過濾、存儲及顯示也一直在承受相當大的考驗。
此外,當今比較優秀車聯網系統有瑞典SCANIA的黑匣子系統,杭州鴻泉的車輛移動互聯網(車聯網)系統,台灣和欣客運遠程管理系統,濰柴動力的共軌行系統,江蘇天澤的天澤星網。
以杭州鴻泉數字設備有限公司的車輛移動互聯網(車聯網)系統,該系統曾為蘇州金龍公司服務,即曾在客車行業久負盛名的G-BOS智慧運營系統,該系統從2012年7月份正式發布,到2013年已經管理車輛將近60000多部。
自該系統在客車行業得到成功運用後,鴻泉數字設備又將在客車行業的管理經驗復制到工程機械車輛、卡車等貨運車輛行業。
據了解,未來車聯網將主要通過無線通信技術、GPS技術及感測技術的相互配合實現。在未來的車聯網時代,無線通信技術和感測技術之間會是一種互補的關系,當汽車處在轉角等感測器的盲區時,無線通信技術就會發揮作用;而當無線通信的信號丟失時,感測器又可以派上用場。
作為眾多無線應用的代表,車聯網時代的到來必將推動更多無線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我們也再一次看到了移動寬頻需求的指數性增長。盡管無線和有線運營商們還無法確定應該在哪些地方進行投資,以及投入多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移動寬頻的需求正在增長,而且增長會非常迅速。
通用汽車已經通過與中國電信合作,通過其3G網路為用戶提供車載信息服務,並逐步建設車聯網。當用戶量還不具備規模的時候,現有的運營商網路可以承載各項服務;但當用戶數大幅增加時,網路也將受到考驗。
運營商正在經歷移動寬頻數據流量的井噴式增長,因為他們需要增加容量來減少網路的堵塞,提高消費者的QoE。分組網路,尤其是電信級乙太網,可以非常經濟地擴展到高帶寬,並處理突發的數據流量。分組網路可以通過採用先進的稱為「偽線」的隧道協議來做到TDM業務和突發數據業務的混合傳送。所有這些因素都使電信級乙太網成為經濟有效地應對激增的移動寬頻數據流量的新架構。
過渡到電信級乙太網只是第一步,但這還不足以在新的環境下具有足夠的競爭力。運營商還必須充分地了解它們所提供的應用,以便為它們的用戶提供最大的價值。這種智能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可以是採用稱為深度數據包檢測(DPI)的技術「看透」數據包,以及確定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序。下一代設備可以在這些數據包穿越網路的時候,快速窺探到數據包,確定其流量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把用戶、位置、使用的手機類型等分組核心信息結合起來,獲得更全面的網路使用情況分析,包括使用地點以及設備類型等,這樣運營商才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信息來改善客戶的體驗,同時獲得新的業務增長點。
我國無人駕駛汽車測試成功 北京到天津可不需司機
2012年11月24日9點,京津高速台湖收費站外,一輛車頂與車前保險杠處安置著雷達設備的黑色現代途勝准時駛上了高速。從北京台湖收費站到天津東麗收費站,百公里的距離,高速公路上復雜的行車條件,完全由電腦智能操作駕駛,最高時速達105公里,歷時85分鍾,其中超車共33次。由軍事交通學院研製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完成了京津高速公路測試項目。這標志著我國無人駕使汽車先進的技術。不過,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博導姚丹亞教授認為,自動駕駛系統只能對程序中預設的情況進行判斷和操作,一旦實際路況超出程序預設范圍就無計可施,可靠性遠遠難以滿足道路安全要求,因此無人駕駛汽車要實現商業化運行至少還要等待20年。
國際趨勢
「車-路」信息系統一直是智能交通發展的重點領域。在國際上,歐洲CVIS,美國的IVHS、日本的SmartWay等系統通過車輛和道路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實現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務。RFID技術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以及交通運輸領域智能化管理中得到了應用,如智能公交定位管理和信號優先、智能停車場管理、車輛類型及流量信息採集、路橋電子不停車收費、高速公路多義性路徑識別及車輛速度計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效。
2013年5月22日,微軟Windows Azure公有雲平台宣布正式落地中國,觀致汽車攜其QorosQloud亮相,QorosQloud除移動客戶端以外的所有開發、測試工作都在Windows Azure雲端完成。
2013年5月30日,觀致正式與中國聯通簽署車聯網業務合作協議,中國聯通將為觀致QorosQloud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提供網路和業務系統支持。
未來體驗
繼互聯網、物聯網之後,「車聯網」又成為未來智能城市的另一個標志。
到上海世博會園區里的熱門場館——「上汽-通用汽車館」,看一部科幻大片《2030》,就可以超前體驗到20年後的汽車生活。在片中,2030年的上海擁有5層立體交通網路。人們駕駛著EN-V、葉子和海貝這三種未來車型出行,任何人都可以開車,車速飛快,而且在「車聯網」的保護下實現了零交通事故率,堪稱絕對安全。 通過「車聯網」,汽車具備了高度智能的車載信息系統,並且可以與城市交通信息網路、智能電網以及社區信息網路全部連接,從而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即時資訊,並且作出與交通出行有關的明智決定。外形小巧時尚的EN-V將可以實現智能停泊,通過建築外牆的軌道直接停在自家陽台上,或者進入高速火車的車廂中。由於每輛車都採用了自動駕駛技術,盲人也可以開車穿行於城市中。智能的「車聯網」,甚至可以以一鍵通的形式接通呼叫中心的形式幫助司機獲取周邊信息、尋找停車場,以及自己找到充電站完成充電。
長達10分鍾的動感電影《2030,行!》展現了2030年上海的城市景象。20年後,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030年出行工具的代表——EN-V、葉子和海貝汽車,已經實現了新能源驅動、車聯網技術和汽車無人駕駛這三大技術。憑借這些技術,汽車能通過建築外牆的軌道直接停在自家陽台上、所有車輛都能收到聯網信號從而幫助危急的產婦平安誕下寶寶、自動駕駛能引領盲女自如穿梭在城市中……影片講述了三個愛的故事,主人公藉助葉子、海貝和EN-V穿梭在未來的智能交通系統中,在美麗的城市中找回了真愛,擁有了更完美的人生。觀眾將提前20年,身臨其境地體驗汽車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感受「行愈簡,心愈近」的大同世界!
預測效果
智慧城市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鄔賀銓在世博會主題論壇上指出,由「物聯網」衍生的「車聯網」,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重要標志。什麼叫智慧城市?鄔賀銓說,一個定義是運用智能技術,使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通過組成服務,使城市的服務更有效,為市民提供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共處,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網路城市:人與人之間有互聯網,物與物之間有物聯網,車與車之間有「車聯網」。正如互聯網能讓人們實現「點對點」的信息交流,「車聯網」也能讓車與車「對話」。專家指出,未來具備了「車聯網DNA」的汽車不僅高效、環保、智能,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交通安全保障,甚至可以將汽車司機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降低為零。全球一些主要汽車品牌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 據介紹,通用EN-V車型是基於車聯網理念設計的。它整合了車對車交流技術、無線通信及遠程感應技術,支持「自動駕駛」。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它能獲得實時交通信息,自動選擇路況最佳的行駛路線,大大緩解交通堵塞。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感知周圍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一些著名汽車廠商都意識到,下一個能為改善交通安全帶來重要推動力的就是汽車與汽車間的「交流」。如果汽車能互相進行信息溝通,即使危險尚處在下一個彎道甚至更遠,駕駛員也能提前識別防範。未來汽車將具備行人探測功能,不用司機踩剎車,車輛可以實現自動剎車、緊急停車。在第80屆日內瓦車展上,裝配帶全力自動剎車功能行人探測系統的沃爾沃S60已經推出,它可以探測走入車前路面的行人。在緊急情況下,系統首先向駕駛員發出聲音警示,並在擋風玻璃上顯示閃光信號。如果駕駛員仍未對警示做出反應,碰撞即將發生時,汽車會自動進行全力制動。警示系統預防疲勞駕駛,幫你趕跑開車時的瞌睡蟲。疲勞駕駛是一個全球普遍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豐田的車內智能安全網路也能及時糾正駕駛員失誤,通過方向盤監測駕駛者脈搏,發現駕駛員疲勞駕駛時,便啟動警告系統。最初只是搖晃駕駛座位,當駕駛者仍無反應時,系統就會自動熄滅而強行停車。
智慧交通
在企業眼中,車聯網市場或許只意味著滾滾而來的商機。但從更宏觀的層面來講,車聯網更大的意義在於打造智能交通,造福社會民眾。車聯網的具體應用主要包括:通過碰撞預警、電子路牌、紅綠燈警告、網上車輛診斷、道路濕滑檢測為司機提供即時警告,提高駕駛的安全性,為民眾的人身安全多添一重保障;通過城市交通管理、交通擁塞檢測、路徑規劃、公路收費、公共交通管理,改善人們的出行效率,為緩解交通擁堵出一份力;為人們提供餐廳、拼車、社交網路等娛樂與生活信息,提高民眾生活的便捷性和娛樂性。
關鍵技術
1、感測器技術及感測信息整合:
「車聯網是車、路、人之間的網路」,車聯網中的感測技術應用主要是車的感測器網路和路的感測器網路。車的感測器網路又可分為車內感測器網路和車外感測器網路。車內感測器網路是向人提供關於車的狀況信息的網路,比如遠程診斷就需要這些狀況信息,以供分析判斷車的狀況;車外感測器網路就是用來感應車外環境狀況的感測器網路,比如防碰撞的感測器信息、感應外部環境的攝像頭,這些信息可以用來增強安全和作為輔助駕駛的信息。路的感測器網路指那些鋪設在路上和路邊的感測器構成的網路,這些感測器用於感知和傳遞路的狀況信息,如車流量、車速、路口擁堵情況等,這些信息都能讓車載系統獲得關於道路及交通環境的信息。無論是車內、車外,還是道路的感測器網路,都起到了車內狀況和環境感知的作用,其為「車聯網」獲得了獨特(有別於互聯網)的「內容」。整合這些「內容」,即整合感測網路信息,將是「車聯網」重要的技術發展內容,也是極具特色的技術發展內容。
2、開放的、智能的車載終端系統平台
就像互聯網路中的電腦、移動互聯網中的手機,車載終端是車主獲取車聯網最終價值的媒介,可以說是網路中最為重要的節點。當前,很多車載導航娛樂終端並不適合「車聯網」的發展,其核心原因是採用了非開放的、非智能的終端系統平台。基於不開放、不夠智能的終端系統平台是很難被打造成網路生態系統的。這方面可以參看智能手機領域來感受到這一點的重要:大量的開發者基於蘋果公司的IOS和Google Android終端操作系統都構建了幾十萬款應用,這些應用為這兩個手機網路生態系統創造了核心價值。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開發者可以基於這樣的系統開發應用,特別是Google的Android系統,源代碼完全開放,可以被裁減和優化。因此,從目前來看GoogleAndroid也將會成為車聯網終端系統的主流操作系統,它天然為網路應用而生,並專為觸摸操作設計,體驗良好、可個性化定製,應用豐富且應用數量快速增長,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網路生態系統。反觀當前車載終端用得最多的WinCE,可以說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很難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因為應用少得可憐,任何修改都由於微軟的封閉策略而無能為力,辛辛苦苦開發了上網功能,卻無特色的應用及服務可用。在前裝市場上榮威350及其INKANET,在後裝市場上路暢科技的Android平台產品已經證明了Android的價值,Android將是車載娛樂導航終端平台操作系統的必然選擇。
3、語音識別技術
無論多好的觸摸體驗,對駕車者來說,行車過程中觸摸操作終端系統都是不安全的,因此語音識別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它將是車聯網發展的助推器。成熟的語音技術能夠讓司機通過嘴巴來對車聯網發號施令索取服務,能夠用耳朵來接收車聯網提供的服務,這是最適合車這個快速移動空間的應用體驗的。成熟的語音識別技術依賴於強大的語料庫及運算能力,因此車載語音技術的發展本身就得依賴於網路,因為車載終端的存儲能力和運算能力都無法解決好非固定命令的語音識別技術,而必須要採用基於服務端技術的「雲識別」技術;
4、服務端計算與服務整合技術
除上述語音識別要用到雲計算技術外,很多應用和服務的提供都要採用服務端計算、雲計算的技術。類似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終端能力有限,通過服務端計算才能整合更多信息和資源向終端提供及時的服務,服務端計算開始進入了雲計算時代。雲計算將在車聯網中用於分析計算路況、大規模車輛路徑規劃、智能交通調度計、基於龐大案例的車輛診斷計算等。車聯網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樣都得採用服務整合來實現服務創新、提供增值服務。通過服務整合,可以使車載終端獲得更合適更有價值的服務,如呼叫中心服務與車險業務整合、遠程診斷與現場服務預約整合、位置服務與商家服務整合等等;
5、通信及其應用技術
車聯網主要依賴兩方面的通信技術:短距離無線通信和遠距離的移動通信技術,前者主要是RFID感測設別及類似WIFI等2.4G通信技術,後者主要是GPRS、3G、LTE、4G等移動通信技術。這兩類通信技術不是車聯網的獨有技術,因此技術發展重點主要是這些通信技術的應用,包括高速公路及停車廠自動繳費、無線設備互聯等短距離無線通信應用及VOIP應用(車友在線、車隊領航等)、監控調度數據包傳輸、視頻監控等移動通信技術應用。
6、互聯網技術
車聯網的本質就是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車聯網是通過整合車、路、人各種信息與服務,最終都是為人(車內的人及關注車內的人)提供服務的,因此,能夠獲取車聯網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不僅僅是車載終端,而是所有能夠訪問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終端,因此電腦、手機也是車聯網的終端。現有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及應用基本上都能夠在車聯網中使用,包括媒體娛樂、電子商務、Web2.0應用、信息服務等。當然,車聯網與現有通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相比,其有兩個關鍵特性:一是與車和路相關,二是把位置信息作為關鍵元素。因此需要圍繞這兩個關鍵特性發展車聯網的特色互聯網應用,將給車聯網帶來更加廣泛的用戶及服務提供者。

⑥ 電子商務的普及以及車聯網的迅速發展,使汽車朝著以下哪個方向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網聯化、數字化趨勢愈加凸顯。受此影響,車聯網技術日益興起,產業發展也不斷加快。由於車聯網產業與汽車產業息息相關,為了確保在未來交通領域競爭中的優勢,各國紛紛將車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


目前,車聯網已經逐漸成為全球技術創新和汽車產業變革的焦點,與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齊頭並進、日趨交融。美國、日本、歐盟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視車聯網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面,已然展開全面布局,加快推進產業化落地。

從市場形勢來看,得益於各國政策的支持與資本力量的熱捧,2017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超過500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進一步突破1600億美元。國內方面,2017年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約達115億美元,到2022年有望增長至529億美元。

事實上,我國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在政策層面,國家將發展車聯網作為推進人工智慧技術實際落地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加快突破的關鍵。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頒布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車聯網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2018年12月,工信部出台《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彰顯了國家對於車聯網產業發展的重大支持。

如今,2019年已經到來。在新的一年裡,車聯網產業的發展步伐不會停止,反而會越來越快。日前,在CES2019展會上,大陸集團就推出5G混合式車聯網技術,其他企業也有眾多相關成果發布,如領行科技公司將區塊鏈技術加入車聯網行業,研發出「匯領行」OBD車載盒子,成功的解決了車聯網行業中的一些痛點。那麼,2019年車聯網領域將呈現哪些發展趨勢呢?

標准體系持續完善

當前,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不斷融合,新業態、新產品陸續涌現。其中,車聯網的發展越發受到關注。隨著車聯網產業日益走上正軌,發展持續提速,推進標准體系制定與完善,提升行業規范性與協調性,就成為了接下來的重點。

2018年6月,工信部和國家標准委聯合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准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准體系建設指南(信息通信)》和《國家車聯網產業標准體系建設指南(電子產品和服務)》,全面推動車聯網產業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預計2019年裡,上述政策將加快實現落地,車聯網標准體系建設將取得新成果。

企業結盟漸成常態

市場研究機構認為,車聯網將是5G網路技術的主要應用場景,且5G網路的技術優勢將是智能網聯汽車實現規模化商用的重要支撐。面對車聯網產業巨大市場前景,無論是汽車製造商還是科技企業等,均加大了布局力度,意圖占據先機。

要真正實現車聯網,跨界聯盟必不可少。為了增強競爭力,發揮差異化優勢,業內不少企業展開了深入合作,結盟趨勢越發凸顯。業內專家認為,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升級大勢所趨,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里,合作共贏是唯一出路。因此,2019年車聯網領域的合作之勢將漸成常態。

商業部署不斷加快

一方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日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並且已經逐步開啟初步商業化進程;另一方面,5G網路技術發展進展迅速,測試、試運營有序推進。為了契合相關應用領域的市場態勢,車聯網技術的商業部署也將不斷加快。

此前,在大數據智能高峰會上,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透露,高通與大唐電信共同開發了基於蜂窩車聯網的晶元組,並將在2019年支持商業部署。從行業整體形勢來看,推進商業部署將進一步提速。

人車交互迎來突破

4G網路的應用與普及基本上已經解決了網路通信問題,不過對於車聯網領域來說,人車交互問題依然是一個巨大的瓶頸,特別是語音交互並未能夠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取得太大進展。一是因為市場對於這一功能的剛性需求不足,二是因為相關技術還不夠完善,難以獲得用戶信賴。

2019年,隨著人工智慧熱潮持續發酵,各企業在語音技術等領域的投入將繼續加大,屆時語音交互技術有望迎來突破。作為人車交互的核心,語音交互技術的突破,將為破解人車見交互困局帶來破解機遇。

應用場景更為豐富

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車聯網應用層產值最高,佔到整個車聯網市場規模的70%。著眼於車聯網技術應用優勢,2019年其應用場景將越發豐富。據相關研究表明,藉助車聯網技術,能夠大幅提升交通效率,緩解交通擁堵。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加強行駛安全性,甚至實現零傷亡、零事故。

此外,融合車聯網技術的車載終端平台,能夠為車主提供語音、手勢控制服務,創造更為便捷、安全的駕駛體驗。車聯網還能與保險業實現互聯,憑借「車聯網+保險」,可以有效降低車主出險事故率,同時也節省了相應理賠成本。

閱讀全文

與車聯網與汽車電子商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形象 瀏覽:114
天津融騰電子商務 瀏覽:306
學校培訓班的管理方案模板 瀏覽:219
pc端推廣方案 瀏覽:131
2018年黨支部制定學習培訓方案 瀏覽:862
杭州周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65
皮草城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565
設備安裝售後培訓方案 瀏覽:494
鄉村推廣方案 瀏覽:835
幼兒園教師團隊游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7
京東電子商務策劃書 瀏覽:550
茶葉年底營銷方案 瀏覽:877
房地產活動策劃方案三月 瀏覽:149
山東省骨幹教師培訓方案的文件 瀏覽:567
戶外探險項目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530
開業廣告推廣方案 瀏覽:861
冬季培訓班招生方案 瀏覽:577
杭州勵星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09
河南省財米電子商務 瀏覽:319
電信怎麼促銷活動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