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什麼
世界無煙日
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後,英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幹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香煙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一支煙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殺死一隻小白鼠。香煙煙霧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嚴重地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因此,吸煙使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吸煙者還嚴重妨礙他人健康。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吸煙時對旁人的危害比對他自己還大。
煙草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關注。2003年5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 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公約》要求各國至少應該以法律形式禁止誤導性的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贊助的國際活動和煙草促銷活動,鎮壓煙草走私,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用30%至50%的面積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類欺騙性詞語。
全世界每年死於吸煙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達490萬。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發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至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類發病率高2至8倍。被動吸煙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煙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據《光明日報》2003年12月12日報道,全球11億煙民中,中國有3.5億,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達31.1%。
目前全球吸煙人數約為11億,估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3億至17億。現在每年死於吸煙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達490萬,每年支出的醫療費和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煙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數量有據可查,但是它在導致貧困增長方面的作用卻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全世界有75%的吸煙者分布在發展中國家,他們用於購買香煙的家庭開支通常非常高,浪費了本該用於營養、教育等必須開支的有限家庭資源。煙草種植還危害環境。煙草作物攫取土壤營養,所使用的化肥和殺蟲劑造成污染,烤煙需大量消耗森林資源等。最新研究表明,各煙草種植國近5%的森林砍伐與煙草加工有關。
歷年世界無煙日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5年: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
口號:創建無煙環境,構建和諧社會
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拒絕」香煙」
㈡ 2012.2013.2014世界無煙日的主題
2012年、2013年、2014年的世界無煙日的主題如下:
2012年:煙草業干擾。口號:生命與煙草的對抗
2013年: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2014年:提高煙草稅
2015年-2021年的主題:
2015年:制止煙草製品非法貿易
2016年:為平裝做好准備
2017年:煙草對發展的威脅
2018年:煙草和心臟病
2019年:煙草和肺部健康
2020年:保護青少年 遠離傳統煙草產品和電子煙
2021年: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
世界無煙日的確定
在1987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6屆吸煙與健康國際會議上建議把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 Tobacco Day),並從1988年開始執行,但從1989年開始,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
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第28個世界無煙日,本次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制止煙草製品非法貿易」。
㈢ 每年的世界無煙日的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1989年:婦女與煙草 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
世界無煙日作品(14張)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4年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的第十七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控制吸煙,減少貧困」。煙草危害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目前全球共有11億吸煙者,每年導致近500萬例可以預防的死亡。WHO強調指出,全球煙草種植、加工和消費消耗了自然資源,加劇了貧困。 成龍出席禁煙活動
2005年: 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 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 創建無煙環境,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煙霧對被動吸煙者和環境的危害。 2008年: 無煙青少年[口號: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確保無煙青春好年華。 2009年: 煙草健康警示。[口號:「圖形警示揭露煙害真相」[1][2][3][4] 2010年: 性別與煙草——特別抵制針對女性的市場營銷 2011年: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口號是「煙草致命如水火無情,控煙履約可挽救生命」
㈣ 歷年「世界無煙日」的活動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4年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的第十七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控制吸煙,減少貧困」。煙草危害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目前全球共有11億吸煙者,每年導致近500萬例可以預防的死亡。WHO強調指出,全球煙草種植、加工和消費消耗了自然資源,加劇了貧困。
2005年: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煙霧對被動吸煙者和環境的危害。
2008年:無煙青少年[口號: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確保無煙青春好年華。]
2009年:煙草健康警示。[口號:「圖形警示揭露煙害真相」]
㈤ 如何做好卷煙宣傳促銷工作
煙草在線專稿 引:卷煙品牌的培育離不開宣傳促銷,近年來,隨著社會控煙聲勢的不斷高漲,控煙所產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使得新形勢下的卷煙宣傳促銷工作更將舉步維艱,主要表現在: 一是卷煙宣傳的方式越來越少。原先卷煙品牌能通過廣告、贊助在煙民或潛在消費群體中迅速傳播,而隨著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全面禁止,使得卷煙與消費者接觸的渠道和機會越來越少,給卷煙品牌的宣傳帶來難度。 二是卷煙促銷的方向性不對。目前,行業開展的宣傳促銷活動,大多數仍屬於面向零售終端的各種激勵活動,並沒有真正面向消費者來開展。 三是宣傳促銷的重視度不等。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是由於品牌所有權所導致。因為卷煙的品牌所有權屬於工業企業,與商業企業沒有權屬關系。這就會造成工業企業很重視,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想做好品牌培育(宣傳促銷),但由於所培育品牌不一定是商業企業定位的重點培育品牌,所以商業的配合度或積極性並不高;另一方面是由於市場需求性所導致。商業企業受人力、資源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在面對眾多的品牌培育時(宣傳促銷)時,常常感覺到力不從心,因此也只有量力而行,選擇性的開展品牌培育(宣傳促銷)活動。 針對以上種種卷煙宣傳方面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 1、利用網路,加大卷煙宣傳促銷的力度 煙草廣告相關法律雖然規定「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發布煙草廣告」,但並沒有明確規定網路傳播也屬於此范疇。因此,可藉助網路傳媒的強大優勢和受眾面,開展卷煙宣傳活動。 (1)商業公司可以製作精美、醒目的宣傳促銷板塊在公司的對外網路平台進行展示,吸引消費者眼球。同時,在當地出名網站或人氣論壇開展鏈接方式,通過各種有趣或激勵活動,激發消費者點擊頻率。 (2)工業公司可以用品牌的方式開展會員網站,吸引消費者瀏覽,增強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從而進行品牌宣傳推廣活動。 2、明確方向,發揮卷煙宣傳促銷的作用 網路媒體在沒有形成規模前,由於缺少有效載體讓消費者知曉,使得卷煙宣傳促銷活動一直難以越過終端而直接面向消費者,所以,活動也只能面對零售終端開展,導致宣傳促銷的方向性與行業要求不符。現在則可以通過網路媒體直接面向消費者開展銷售積分、消費換禮活動,也避免了原先宣傳模式中信息不真實和時間延誤的弊端出現。 3、平衡品牌,確保卷煙宣傳促銷的效果 商業企業要圍繞國家局品牌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市場情況,與工業企業共同制定品牌整體營銷方案和措施,平衡好不同工業企業的品牌宣傳促銷頻率和周期,確保有限的資源集中,發揮宣傳促銷的功效。
㈥ 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什麼急急
世界無煙日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衛生部門和衛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成長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4年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的第十七個世界無煙日,主題是「控制吸煙,減少貧困」。煙草危害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目前全球共有11億吸煙者,每年導致近500萬例可以預防的死亡。WHO強調指出,全球煙草種植、加工和消費消耗了自然資源,加劇了貧困。
2005年:衛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煙霧對被動吸煙者和環境的危害。
2008年:無煙青少年[口號: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確保無煙青春好年華。]
世界無煙日簡介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煙草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11月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自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
世界無煙日由來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後,英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幹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世界無煙日相關
香煙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一支煙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殺死一隻小白鼠。香煙煙霧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嚴重地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因此,吸煙使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吸煙者還嚴重妨礙他人健康。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吸煙時對旁人的危害比對他自己還大。
當一支煙被點燃,並被一口一口地吸入體內時,你可知道一襲白衣的「妖精」正順著你的呼吸道,慢慢地開始了它的這場身體掠奪之戰。
��男性:煙草中尼古丁有抑制性激素分泌及殺傷精子的作用。同時煙草毒素可阻礙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大大降低了婦女的受孕機會。
��女性:煙草更易影響生理,會出現月經紊亂、流產、絕經提前等症狀,並使絕經後的骨質疏鬆症狀更加嚴重。
煙草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關注。2003年5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 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公約》要求各國至少應該以法律形式禁止誤導性的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贊助的國際活動和煙草促銷活動,鎮壓煙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用30%至50%的面積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類欺騙性詞語。
全世界每年死於吸煙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達490萬。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發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至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類發病率高2至8倍。被動吸煙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煙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據《光明日報》2003年12月12日報道,全球11億煙民中,中國有3.5億,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達31.1%。
目前全球吸煙人數約為11億,估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3億至17億。現在每年死於吸煙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達490萬,每年支出的醫療費和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煙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數量有據可查,但是它在導致貧困增長方面的作用卻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全世界有75%的吸煙者分布在發展中國家,他們用於購買香煙的家庭開支通常非常高,浪費了本該用於營養、教育等必須開支的有限家庭資源。煙草種植還危害環境。煙草作物攫取土壤營養,所使用的化肥和殺蟲劑造成污染,烤煙需大量消耗森林資源等。最新研究表明,各煙草種植國近5%的森林砍伐與煙草加工有關。
有關醫學研究表明,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患的行為危害因素,吸煙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第二號全球殺手。據統計,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這一數字到2020年時將達到1000萬。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發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至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類發病率高2至8倍。被動吸煙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煙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目前全球有13億煙民,其中9億人在發展中國家。吸煙者的人數,特別是青少年煙民的數量越來越多。中國約有3.5億吸煙者。2002年,中國男性吸煙率為66%,女性吸煙率為3.08%。中國煙民正趨於低齡化,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0萬 。
與1984年相比,2002年開始吸煙的年齡提前了4-5歲,其中男性由22歲降至18歲,女性由25歲降至20歲。
分別於1984年、1996年和2002年進行的三次全國吸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的吸煙率呈上升趨勢,目前中國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0萬。
中國是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生產和消費均佔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目前,中國約有3.5億吸煙者。2002年,中國男性吸煙率為66%,女性吸煙率為3.08%。與1996年相比,盡管吸煙率略有下降,但是隨著中國總人口的增加,吸煙人數仍然增加了3000萬。
調查還顯示,在中國被動吸煙的主要受害者是婦女和兒童,盡管她們自己並不吸煙,但經常在家庭、公共場所遭受他人吸煙的危害。55%的15歲以上女性每天都遭受被動吸煙的危害。兒童由於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被動吸煙情況更為嚴重。
據衛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長孔靈芝介紹,吸煙是造成多種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中國由吸煙導致的死亡人數近100萬,超過艾滋病、結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殺死亡人數的總和,佔全部死亡人數的12%。如不採取控制措施,預計到2020年,該比例將上升至33%,死亡人數將達到200萬,其中有一半人將在35歲至64歲間死亡。
雖然煙草業一直聲稱這個行業能夠帶來就業和稅收,對世界經濟有很大貢獻,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煙草業對經濟的貢獻遠遠不夠抵消它對家庭開支、公共健康、環境和國民經濟等所造成的損失。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煙草流行作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列入重點控制領域。2003年5月,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為在全球控制煙草危害,共同維護人類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
控制煙草危害是一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創建無煙環境」,也是在告訴公眾,吸煙和被動吸煙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但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公眾都有索取享有沒有煙草煙霧污染的清潔空氣的權利。只有「創建並享有100%無煙環境」,才能更好地保護人們免受煙草煙霧的危害。
2008年2月發布的《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煙草流行報告》顯示,煙草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且又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也是按其生產說明使用卻導致高達50%吸食者死亡的唯一消費品。20世紀煙草流行導致全球1億人死亡,如果各國政府不採取有力措施,這個數字將在21世紀變成10億,而且80%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全世界只有5%的人生活在完全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國家,10億青少年中的85%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煙草業的廣告和促銷活動,能誘惑青少年吸煙。青少年一旦嘗試了煙草這一高度成癮的產品,很容易造成終身煙草依賴。廣泛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杜絕煙草行業對任何賽事或活動的贊助,是保護青少年不受煙草危害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中國有3億多人吸煙,約佔全球吸煙總人數的三分之一。2005年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15歲以上男女學生的現在吸煙率分別為22.4%和3.9%。2002年,男性教師吸煙率高達48.4%,既給兒童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響,又為學校控煙工作增加了難度。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為進一步做好控煙履約工作,提高全社會對吸煙危害的認識,保護未成年人。
拒絕煙草廣告
煙草業的廣告和促銷活動,能誘惑青少年吸煙。青少年一旦嘗試了煙草這一高度成癮的產品,很容易造成終身煙草依賴。廣泛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杜絕煙草行業對任何賽事或活動的贊助,是保護青少年不嘗試使用煙草的極有效途徑。《煙草控制框架約》也特別要求各締約國在《公約》生效5年內廣泛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活動。
青少年暴露於煙草製品廣告、促銷和贊助活動,以及煙草製品的可獲得性、易獲得性,優惠的價格和社會可接受性對青少年嘗試使用煙草、變成習慣性的煙草消費者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煙草促銷活動與青少年第一次使用煙草存在因果關系,而暴露於煙草製品宣傳廣告是導致青少年使用煙草製品的重要因素。
創建無煙學校
為青少年學生創造良好的無吸煙環境,教育培養學生不吸煙,不僅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而且對民族體質的增強和整體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良好風尚的建立都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為此,我們倡議全體教職員工積極投入「創建無煙學校」的活動中去。學校領導將率先垂範帶頭不吸煙,學校的教室、實驗室、圖書館、會議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嚴禁吸煙。校內任何地方均不設煙具,不向來客敬煙。積極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科學知識,倡導並形成學生主動規勸家長、老師戒煙、禁煙的良好氛圍,把禁煙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軌道。
1998-2002年在嘉興地區開展了中國/WHO以控煙為切入點的健康促進學校項目。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共有健康促進學校金獎學校4所,銀獎學校24所,銅獎學校126所學校,所有獲得「健康促進學校」榮譽的學校均要求達到無煙學校的標准。
倡導100%禁止煙草製品的廣告、贊助和促銷
全世界只有5%的人生活在有完全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國家,有一半的兒童生活在不限制煙草製品自由銷售的國家。由於煙草廣告可以轉向其他宣傳媒體,部分禁止對煙草製品需求的影響非常小或者幾乎為零。一個國家可以保護其人民健康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就是禁止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唯有全面並徹底的禁止才能減少煙草製品的消費。全國性研究發現,禁止煙草廣告後,煙草製品消費量比禁止前下降16%之多。
「無煙奧運」活動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公約》生效後第一次舉辦的奧運會,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奧組委對「無煙奧運」高度重視,並將採取聯合行動。為體現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的理念,各奧運舉辦城市將積極開展「無煙奧運」項目。據了解,《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范圍若干規定》將於5月1日起在北京正式實施。該規定擴大了禁止吸煙的范圍,明確了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的職責,完善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措施,為達到無煙奧運、全面實現公共場所「完全無煙」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吸煙的危害
一、與吸煙相關的疾病主要有:
1.心血管疾病:吸煙與冠心病、高血壓、猝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發病有關,吸煙促使血液形成凝塊和降低人體對心臟病先兆的感應能力。
2.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COPD和肺癌。
3.消化系統疾病:消化性潰瘍、胃炎、食管癌、結腸病變、胰腺癌和胃癌。
4.腦血管疾病:吸煙增加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危險。另外吸煙可損傷腦細胞、損害記憶力、影響對問題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亂等。
5.內分泌疾病:吸煙20支/日,可使糖尿病危險增加1倍。吸煙亦促發甲狀腺疾病。
6.口腔疾病:如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著、口腔異味等。
7.眼科疾病主要包括:中毒性視神經病變、視覺適應性減退、黃斑變性、白內障等。
二、對青少年的危害
吸煙對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據醫學研究表明,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較成人為弱,易於吸收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據美國25個州的調查,吸煙開始年齡與肺癌死亡率呈負相關。若將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為1.00時,15歲以下開始吸煙者其死亡率為19.68;20~24歲為10.08;25歲以上為4.08。說明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越高。
吸煙損害大腦,使思維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和工作,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心理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煙者減低10.6%。
三、吸煙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
吸煙幾乎損害人體全部重要器官: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及其它重要臟器,這些損害男女是相同的。然而婦女其特殊的身體結構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點,吸煙婦女及其胎兒可受到一些特殊的危害。
首先,吸煙可使夫婦雙方的生育率下降。英國通過對17000位育齡婦女進行了11年的追蹤研究表明,吸煙可降低生育率。每天吸煙10支以上的婦女不育率為10.7%,而不吸煙婦女只有5.4%。另一項調查也認為吸煙與不吸煙的婦女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2.7倍;如果夫妻雙方都吸煙,則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煙的夫妻高5.3倍。新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煙草中的尼古丁對精子的外形、能動力及線性游動能力和精子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響,且尼古丁濃度越高,影響越大。英國一項研究報告,發現吸煙組精子濃度與活動精子百分比都顯著低於不吸煙組。吸煙組精液中的精子平均含量為2500萬個/毫升,不吸煙組平均含量為6300萬個/毫升;吸煙組活動精子僅佔全部精子的49%,不吸煙組則達到63%以上。故吸煙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孕婦吸煙對胎兒的發育和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煙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除大家所熟知的尼古丁外,還有氫氰酸、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吡啶、芳香族化合物和焦油等。這些有毒物質可以隨著煙霧被吸收到母體血液中,使母體內的血氧含量降低,胎盤中的血氧含量也隨之減少。胎兒由於缺氧,可造成生長發育遲緩,故吸煙孕婦所生的低體重兒(體重低於2500克)是不吸煙婦女的兩倍。這些嬰兒不僅體質弱,且出生一年內患嚴重疾病的危險性大,死亡率高。近年來的不少研究還表明,吸煙孕婦比不吸煙孕婦較易發生流產、早產和死胎。調查還發現,婦女懷孕期間吸煙會損害他們女兒成年後的生育能力。
孕婦吸煙可增加胎兒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有資料表明,吸煙母親所生先天畸形兒的數量是非吸煙母親的2.3倍。吸煙導致胎兒發生無腦兒、齶裂、唇裂、痴呆和體格發育障礙等畸形兒是不吸煙者的2.5倍。
國外近兩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胎兒經母體接觸香煙中的尼古丁等化學物質,可嚴重影響耳蝸的神經細胞,影響內耳將聲波向神經元的傳遞,故孕婦吸煙可導致胎兒聽力障礙。美國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吸煙孕婦所生的嬰兒聽力不正常。經跟蹤調查,兒童長到6~12歲時,根據母親孕期吸煙情況將其分別進行聽力測試,結果顯示:孕婦吸煙越多,兒童聽力反應越差;被動吸煙的兒童也發現類似結果。
丹麥研究人員進行的一次大規模調查證實,30%~40%的猝死嬰兒與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吸煙有關,在懷孕期間吸煙的婦女生下的嬰兒發生猝死的危險性要比不吸煙婦女的嬰兒高3倍。研究人員指出,香煙中的尼古丁可能是罪魁禍首,因為尼古丁具有削弱或破壞胎兒自我保護機制的作用。
另據調查,吸煙者所生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為7.3%,而不吸煙者所生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為4.7%。德國一項研究發現,孕婦吸煙對胎兒的危害,比目前公認的還要嚴重,懷孕期若每天吸煙10支,胎兒患癌的危險性增加50%,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研究人員在吸煙婦女新生兒的尿液中發現了典型的產生於煙草的NNAL致癌物質。胎兒通過臍帶吸收了尼古丁,並在肝臟把它轉化為NNAL,最後通過腎臟排出體外。這樣,吸煙孕婦使其胎兒的肝臟、腎臟和肺均受到了損害。
孕婦吸煙除對胎兒有以上的間接作用之外,吸煙對胎兒還有直接作用。吸煙能加速胎兒心率和減少呼吸運動。煙內的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質還能通過血液滲入胎盤,輸送給胎兒,甚至給還不完善的臟器造成損害。
孕婦吸煙不但對胎兒造成很大的傷害,對其自身的身體也十分不利。有報道表明,吸煙的孕婦在臨產時出現胎盤早剝、出血、早破水等合並症比正常產婦高1~2倍。
所以,為了下一代的健康長,為了孕婦自身的身體健康,孕婦應遠離香煙,並避免被動吸煙,在清新愉悅的環境中度過孕產期。
吸煙對人體所有器官均會產生損害,煙草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第二號全球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目前有煙民約13億人,每年有500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如果對煙草不加控制,本世紀吸煙致病死亡人數將可能達到1億,比上個世紀翻一番。中國目前的煙民數量約3.2億。近年來,中國的吸煙率呈下降趨勢。
為了減少煙草危害,世界衛生大會1996年5月提議進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 FCTC) 的談判。1999年5月,第52屆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啟動公約的談判,並確定在2003年5月完成。2000年10月,公約的政府間談判正式開始,並於2003年3月通過公約最後文本。2003年5月,在日內瓦召開的第56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公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為在全球控制煙草危害、共同維護人類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
這一公約及其議定書對煙草及其製品的成分、包裝、廣告、促銷、贊助、價格和稅收等問題均作出了明確規定。公約的主要目標是提供一個由各締約方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各級實施煙草控制措施的框架,以便使煙草使用和接觸「二手煙」頻率大幅度下降,從而保護當代和後代人免受煙草對健康、社會、環境和經濟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2005年2月27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正式生效。它是由世界衛生組織主持達成的第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公共衛生條約,也是針對煙草的第一個世界范圍多邊協議。
截至2007年7月,已有148個締約方,涵蓋了全球80%以上的人口。145個締約國已批准公約生效 。 俄羅斯決定加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2003年11月,中國成為該公約的第77個簽約國。2005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批准了該公約,10月正式向聯合國交存了批准書。
公約生效後,各締約國須嚴格遵守公約的各項條款:提高煙草的價格和稅收,禁止煙草廣告,禁止或限制煙草商進行贊助活動,打擊煙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在香煙盒上標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並採取措施減少公共場所被動吸煙等。
《公約》明確指出,吸煙會引起上癮,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死亡、疾病和喪失機能」,並且對目前吸煙兒童和青少年日益增多、煙草廣告和促銷手段產生影響表示警惕。
最早的煙草發現:
最早的煙草是在印第安的一個女孩的院子里,是不知名的鳥帶來了種子,孩子也沒有除草,它就生長起來了。後來她發現這種草很好聞,就把它獻給國王,國王把草點起來聞煙,煙草首次被人們發現。
㈦ 5月13是世界無煙日,2000年無煙日的主題是:「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吸煙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煙
煙草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有害物質,如尼古丁、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導致體內組織器官嚴重缺氧而死亡.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