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2B電子商務行業現在處於哪種發展行情呢
C2C: 2006年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真是多事之秋:先是淘寶借成立3周年之際開通「淘寶商城」宣布進軍B2C領域,緊接著eBay易趣也高調推出「品牌旗艦店」,一時間B2C再度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但緊接著馬雲針對B2C推出的「招財進寶」的服務卻招致了大部分淘寶用戶的抵制,甚至傳出要集體罷市,隨後又有傳言是競爭對手在背後搗鬼,更令人心驚的是借「招財進寶」事件各方人物競相登場,一場自97年中國有所謂的電子商務以來最嚴重的紛爭正在上演! 商家的本色是無利不起早,近年來中國B2C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也這是眾多C2C凱覦B2C原因所在。但在C2C市場通過免費獲得成功的淘寶能否在B2C市場叱吒風雲卻讓所有人都懷疑。有業界人士認為,就目前的「招財進寶」事件已經使一向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所向披靡的馬雲在B2C征程上了遭遇了最大的失敗。 身陷免費困境 C2C集體突圍? 免費是一把雙刃劍,曾經讓中國的C2C市場風生水起,但也讓淘寶、eBay易趣身陷泥塘欲罷不能!作為中國C2C市場免費的肇始者淘寶從來到世間就聲嘶力竭的堅持免費原則,這使淘寶推出沒幾年就獲得了市場的半壁江山。而被淘寶拖下水的eBay易趣也被逼無奈變收費服務為免費服務。 這幾年的C2C市場也確實因大把大把燒錢支撐起來的免費服務讓C2C熱鬧非凡,但這種盛景又能維持多久呢?而現在eBay易趣、淘寶都推出B2C服務,深層原因就是大家都有點撐不住了,可以說中國的C2C已經是到了危及關頭!為啥,錢都有燒光的時候啊,而C2C贏利卻遙不可及! 有人會說馬雲是中國電子商務的功臣,也是最大的罪人。其主導的免費策略曾在短時間內使淘寶迅速崛起並在用戶市場份額上超過eBay易趣,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普及教育。但也它讓本已走入正常商業發展途徑的中國C2C行業倒退了若干年,再度回到了重新尋找商業模式的階段——馬雲也不例外。 有些人卻不以然,把國外的C2C收費變成免費,現在又希望借進軍B2C重回收費,這一切都只不過是馬雲的陰謀,是其打的如意算盤。免費只不過是噱頭,馬雲只不過希望通過三年積聚的人氣促進淘寶B2C商城業務飆升而已。 遭遇集體抵制 馬雲失算B2C? 一慣喜歡做老大的馬雲,在C2C、B2B等領域呼風喚雨,現在攜淘寶如日中天之勢無非是想一舉吃掉B2C市場。但馬雲希望借淘寶的人氣平台推行「招財進寶」這一服務敲開B2C的大門卻是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真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在馬雲看來,以亞馬遜為代表的傳統B2C模式需投入巨資建立倉儲、配送中心,中間成本極大,利潤則僅可維持在5%左右,而融合了B2B及C2C模式的淘寶B2C新模式則不存在物流、配送、支付等瓶頸,這使其未來無可限量。 而淘寶網總經理孫彤宇也曾對媒體表示,原有的B2C贏利模式在於壓低生產商的價格,進而在采購價與銷售價之間賺取差價。雖然淘寶商城的B2C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盈利模式,但淘寶研究了eBay美國和Google的盈利模式後,認為通過在網頁上提供好位置以及競價排名的方式收費都是好的獲利途徑。 作為淘寶B2C新模式的殺手鐧新服務——「招財進寶」,是一項通過在網頁上提供好的位置以及類似網路的競價排名的方式收費的獲利方式。這本來是一項再正常不過的服務方式,但很多商家認為,這已經違背了最基本的商務誠信原則,原來還承諾三年繼續免費,現在已經開始變相收費了。怪只能怪馬雲卻把它想的太簡單了太功利了,難怪那麼多商戶要集體抵制甚至罷市抗議。 從市場的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本來馬雲進軍B2C自有他一番雄濤偉略,自以為已經把握了B2C發展的脈搏,一切都瞭然於胸了,現在看來並不盡然。 B2B: 盡管納斯達克股市的激烈震盪使互聯網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很多人認為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籠罩在嚴冬之中,但是傳統企業以日益增長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告訴大家:納斯達克並不是電子商務的全部,傳統的行業和企業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力量。 根據IDC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00年底,中國的互聯網用戶近1700萬,比上一年增長了130%,而用戶的年齡構成主體為22-30歲,正向高年齡段發展,電子商務貿易額已經達到22億美元,占整個GDP的0.2%。預計到2005年中國的電子商務收入將會達到1527億美元,這裡面最重要的B2B部分能夠達到1330億美元。 為什麼世界著名的資訊機構IDC會做出如此樂觀的預測?經過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縝密分析和研究,他們發現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急需在線和電子商務的能力。企業做電子商務的目的是要優化企業價值鏈、提高生產力和效率、增加商業機會、加強客戶關系以及提高自身管理經營水平。電子商務對企業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在加入WTO之後,企業還要涉及到與國際接軌的問題,那麼實現電子商務就變成企業的必選項,而不是可選項。 傳統企業開始與電子商務結合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熱點。這個熱點由於是在傳統企業內部根據企業發展的自身需要而自發產生的。早期的傳統企業通過傳統方式對企業進行管理,管理客戶檔案、管理企業資源、管理供貨渠道信息。經過一段時間,很多企業開始強調企業內部的e化,引進了CRM、ERP、SCM等系統,這是在企業內部形成的。作為一個企業,其最根本的目標就是追求利潤。從目前新的經濟環境來看,傳統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不斷地壓縮其生產製造成本、減低各個環節的支出,從而形成一種利潤的增值。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供應鏈端的管理開始提供更高的效率來完成一個新的利潤的增長。因而供應鏈的上端--網上采購和下端--網上分銷會成為企業對電子商務的基本需要。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電子商務不只是電子貿易,而是結合IT技術對采購、生產和交易過程的高效率管理。隨著傳統產業和電子商務提供商的結合,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會非常迅速。 目前,業界已經普遍接受了傳統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在電子商務的普及中扮演的極為重要的角色。這里所指的龍頭企業是在某一個領域中佔有供應鏈鏈主位置的一家或幾家大型企業。例如家電行業的海爾,它在1999年就推出了網上采購和網上分銷的一些計劃,把幾千家的供應商和分銷商都放到了網上,這個龍頭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推動要比電子商務提供商或.com公司的推動要來得實在的多,而且更猛烈的多。 從企業的環境來看,任何龍頭企業在供應鏈上端會有大量的中小企業為它提供物資原料,下端會有很多分銷企業幫助它進行分銷,而這個時候當它以供應鏈鏈主的身份在e化的平台上搭建一個新的電子商務的環境的時候,那些游離在外的中小企業會受到極大的觸動:如果能夠與龍頭企業進行網上連接,具備了這個 「俱樂部會員」的身份,就可以賺到利潤;反之,如果沒有連接,就會被「淘汰出局」。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又有幾個企業甘心被「淘汰出局」呢?由此可見,一家龍頭企業實現電子商務就會帶動成百上千家的企業加入到這條供應鏈中。 另外一方面,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他們總是在尋找機會成為更多交易鏈上的環節,就會與不同鏈主之間發生連接,比如給海爾供貨的企業,以後也有可能給TCL、康佳供貨。隨著網上采購與網上分銷的發展與普及,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就會迫切需要一個由第三方組建的電子商務平台,在這種背景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網上交易市場浮出水面。網上交易市場可以改變傳統貿易中的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模式,變成了多對多模式,並創造眾多買賣商家聚集的在線交易空間。買賣雙方不僅可以尋找到更多的貿易夥伴,增加更多的商業機會,還能夠享受更多的方便和標准化的商務服務,獲得一個良好的商務環境。 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有部分企業看到了網上交易市場的發展前景,推出了相應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8848公司於2000年11月推出了網上交易市場e-Marketplace,市場運營方可以通過8848網上交易市場向企業用戶提供產品實時的動態行情、在線交易以及訂單的匹配,讓企業用戶隨時准確地把握商機。基於XML結構可以很容易地和商業服務提供商系統連接,並且每一個單獨的網上交易市場都可以實現與其他市場的相連,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多行業的市場群和企業群。 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和提高,現在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網上交易市場相關的土壤、環境和企業需求。但是由於中國現在正處於電子商務的初級階段,據IDC預測,企業採用電子化采購和分銷是目前電子商務市場的主流,但是在兩三年後,網上交易市場的市場值將會迅速超過上述兩部分,成為B2B整個商業價值的主要體現形態。而且在B2B的價值之外還有很多的新的增值市場出現,像物流、配送、支付、保險等等,他們會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
❷ B2B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bill gates說:2012,企業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務可做。。可見現在電商的市場充滿了競爭,專並有很好屬的前進。。B2B中當下比較火熱的有淘寶的天貓,京東、、、至於誰會贏得未來,我們還不能輕易下結論。。
❸ 金融危機下B2B電子商務交易現狀及存在問題
外貿主導型B2B最早感受到寒冬
今年下半年,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企業顯然受到一定的影響,首先站出稱感受到「寒意」並表示「融資過冬」的是阿里巴巴領軍人物馬雲,從他坦率的話語中無疑表露出占據阿里巴巴B2B電子商務主導地位的出口業務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近日又有媒體報道稱,「環球資源重中之重的在線電子商務產品——啟明星業務暫停,上千人銷售團隊全部解散」。外界分析認為,這家老牌B2B電子商務公司也遭遇寒冬,或將退出B2B線上業務市場。
從以上信息不難看出,國內外中小企業的日子不好過,電子商務公司日子也很艱難。為了吸引客戶,電子商務運營商正在積極採取一系列調整措施。一方面下調會員費用擴大付費用戶規模,另一方面加大內貿型B2B業務的推廣力度以度過難關。
內貿型電子商務機遇大於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區域的企業,也不是所有行業的企業都受到影響。可以說,國外市場電子商務受到的影響比較大,而一些中小城市的電子商務並未感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反而發展提速。中國網庫董事長兼總裁王海波坦言:「中國網庫在局部地域的電子商務市場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大部分中小城市的電子商務發展並沒有放緩,反而發展提速。中國網庫目前正在河北、河南、山東、湖南四大區域分公司大舉招募500名優秀電子商務人才,以滿足今後市場發展的需要。」
王海波指出,電子商務市場是幫助國內中小企業現實產業結構調整,走出困境的理想出路之一。一些在傳統領域具有實力的中小企業,通過建設行業網改變經營模式,節省各種經營成本,開拓營銷新思路,必將帶來新的更大的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平台是抵禦寒冬的中堅力量。企業使用電子商務,通過網路開拓市場,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成本,而且可以爭取到更多訂單。中國互聯網協會交流與發展中心主任胡延平也認為,「面對困境,中小企業應該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各種渠道來發展自己,通過電子商務做網上貿易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事實上,電子商務市場在政府政策支持層面也迎來一系列的利好消息。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到2010年底相關措施涉及投資額4萬億元。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國務院出台拉動內需十措施明確將支持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列入其中。而11月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胡啟恆公布了一組數據更讓從事電子商務的行業內人士滿懷憧憬:截止今年十月,我國鄉鎮通寬頻率94%,鄉鎮實現撥號和寬頻上網達到97%,互聯網的普及為電子商務向中小城市蔓延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線下業務受追捧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今年下半年環球資源放棄線上業務之後,開始把電子商務的業務重心放在線下的展會上。無獨有偶,一直深耕行業細分市場的B2B廠商網盛公司近期也改變發展策略,首次涉足舉辦線下會展業,意欲通過舉辦系列展會幫助企業更好找到海內外買家、拓展商機。
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從以往「大而全」的模式轉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轉變,這也正是電子商務從第一代向第三代發展的方向。第一代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而第三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傳統企業和商務平台緊密結合,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深度介入各個行業,使傳統企業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作為中國第三代網商的倡導者,中國網庫總裁王海波表示,國內一些B2B廠商發展思路的轉變,表明中國B2B電子商務必須和傳統企業進行深度結合,否則很難有長遠發展。而發展行業網是傳統企業發展B2B電子商務的理想業務模式,它為傳統企業挖掘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發展電子商務、提升自身品牌價值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面對當前不利的外部環境,王海波表示,國務院出台的擴大內需內貿的十項舉措,將給中小企業帶到更多貿易機會,而對於電子商務的發展來說也同樣是一個機遇,這將大大激活中國B2B市場,相信行業電子商務的低成本、跨地區優勢,將會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理想選擇。
王海波稱,經濟寒冬就是企業的「試金石」,以前靠某種經濟熱潮飄飛起來的終究要跌落下去,環境一變有的電子商務企業就將很快被淘汰。從長遠來看,經過這場「風波」的洗禮,B2B電子商務的前景會更加清晰和明朗。
❹ 簡述b2b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B2B領域融資熱度降溫
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B2B電商行業已披露及中心監測到的投融資事件共100起,相比2018年同期135起相比有所下降,融資金額相較於2018年同期303.47億元減少了38.15%,B2B行業的投融資熱度有所下降。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及信息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❺ B2B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及趨勢
個人認為B2B電子商務是建立企業之間資源共享的有效、直接的方式,有利於促進企業發展,已經得到絕大多數企業的認可,在將來應該會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規范化的發展。
❻ 我國中小企業開展B2B電子商務現狀及影響因素
(1)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取得了長足發展,《2005-2006年中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研究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適應性強,2005年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766億元,同比增長56.7%,已經占據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的38%左右。
影響因素即存在的問題: l、競爭意識不強,思想認識模糊。絕大多數企業還把競爭焦點定位於實體市場,沒有充分認識到知識經濟時代搶占網路信息虛擬市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即使已經進行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也並未真正認識電子商務;
2.上網企業數量少,分布不均勻。全國560萬家企業(合鄉鎮企業)中、上網企業所佔比例不足1.5%,並且集中分布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幾個大城市。中小企業上網少,瀏覽客戶就少,網路給企業創造的效益就減緩,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3、企業本身信息化建沒力不從心。大多數中小企業計算機和網路基礎設施薄弱, 沒有自己的相關專業人才,一些中小型企業根本無力自行開發電子商務系統, 單純依靠專業網路公司, 所以企業當前的信息化程度還處在一個高期望, 低水平的狀態,多數中小企業尚未認識到電子商務能給他們帶來比大企業更為有利的機遇。
4、政策法規不夠完善。電子商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涉及參加交易的雙方, 而且涉及不同地區及不同國家的工商管理、海關、保險、稅收、銀行等部門。
❼ b2b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展趨勢
盡管B2B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但B2B市場還是存在發育不成熟的一面。這種不成熟表現在B2B交易的許多先天性交易優勢,比如在線價格協商和在線協作等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b2b發展趨勢
報告指出,到2004年,在線交易雖然佔到整個交易市場的40%的份額,但是,也許11%的B2B交易涉及到在線價格協商功能,絕大多數的在線交易只是簡單的定單執行。但實際上,對許多公司而言,在線價格協商是買賣雙方進行網上開展深度和廣度合作的不可缺少的環節。 波士頓咨詢集團的調查報告是在對260家網上交易方作深度采訪的基礎上得出的。波士頓咨詢集團的副總裁吉姆·安德魯認為,在近期,B2B的這種淺層次的交易模式還不能完全模擬傳統的買賣模式,差不多一半的被調查對象的在線交易需要傳統的網下溝通的配合,才能完善整個交易。 報告還指出,隨著B2B交易的成熟和價格對比機制的完善,賣方市場面臨的壓力將增大。調查中發現,25%的賣方已經感受到價格對比所帶來的沉重壓力,另外50%的被調查者聲稱,這種價格對比帶來的壓力將在近期給他們帶來壓力。 這份報告提出了另外一個有價值的分析,即B2B市場的進化趨勢。報告指出,B2B交易雙方都期望在每個交易領域的B2B交易市場的簡單化,不希望出現交易平台多樣化的局面。而作為交易平台自身也希望整合,不希望有太多的競爭對手。 關於未來1至2年內B2B的發展演化,出現了以下8種預測: (1)B2B網站將呈現巨頭獨霸天下的"一邊倒"格局。呈幾何級數的收益增長特性決定了第一個達到足夠規模和流動程度的網站規模效應甚至將會超過B2C消費門戶或零售業巨人;而後來者即便能夠列居第二,在這方面的效應也會大打折扣。 (2)行業性B2B網站難以脫離本行業轉向多元化經營。這類網站只能在某一特定行業或領域內進行競爭,也可能會在與所經營行業極為密切的領域取得一些進展,但要涉足其它行業則難乎其難。 (3)行業性與功能性網站將會出現著眼於優勢互補的聯合。行業性網站雖有行業優勢,卻缺乏功能性專業知識,而功能型網站則欠缺行業經驗及客戶關系,二者的聯合則可跨越行業性與功能性網站之間的溝壑,實現優勢互補,在這類聯合中,行業性網站將主要轉向客戶關系管理。 (4)軟體供應商將打破系統平台界限。目前的軟體供應商根據所提供系統平台的不同分為交易軟體供應商(如Ariba和CommerceOne)、拍賣軟體供應商(如Moai和OpenSite)和交易平台供應商(如Broadvison)等三個不同的陣營,這種諸侯割據的格局將隨著軟體供應商間的聯合和並購熱潮的出現而被打破。 (5)交易型模式將增加派生服務。目前的交易型模式尚局限於現貨市場,隨著客戶數量的增多和對市場的日益熟悉以及軟體平台在功能方面的提升,這類交易中心將有望提供期貨和貨場等派生服務。 (6)除大型企業外,公司集中模式將會被擯棄。早期的B2B商務軟體將商品目錄、拍賣及交易集中於獨立的公司,這種以公司為中心、影響流動性的模式將會讓位於集中於B2B網站的模式。 (7)提供基礎架構及服務共享的新型超級網站(ASP)將會出現。雖然行業性網站難以逾越行業關隘,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只能採用獨立的基礎架構與服務支持,提供共享後台系統的新型網站和以租用形式服務於不同行業性網站的功能型網站(ASP)可望在近1~2年內大行其道。 (8)傳統商品交易所將被吞噬。商品交易所不但缺少連貫性,難於集成強大交易功能與B2B網站匹敵,並且缺乏業務處理集成能力,最終傳統商品交易的領地將被新興B2B網站吞噬殆盡。"e時代的恐龍"將成為傳統商品交易所最好的詮釋。
❽ B2B電子商務的優勢和發展趨勢是什麼
B2B的話最好的優勢就是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但是發展趨勢的,必定會被O2O代替,請採納 謝謝
❾ B2B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免費B2B電子商務網站 中網聯搜是專業的各類產品銷售和采購的B2B服務平台,零投入就可以給企業帶來大量的潛在客戶,是企業進行產品網路推廣首選的免費B2B電子商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