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石油促銷活動每升油優惠0.3元的卡是真的嗎
別從網上購買,雖然中國石油卡號9開頭的,都是全國可以使用的。 但網上購買的一般都是不記名卡,而不記名卡不享受優惠。
Ⅱ 中石油加油有優惠嗎
3月17日後,國內車主可謂喜大普奔,國內汽油時隔7年再次進入5元時代,像筆者的吉利帝豪轎車,也能控制在4毛一公里的油耗成本了,但是,筆者今天要分享幾個用電子券來加油,讓你在中石油也能加到4元多的汽油,廢話不多說,主要是三個途徑。
現在92號汽油只需要5.47元
第一個方法:網店購買加油抵扣電子券
筆者在天貓一家店鋪內,購買過抵扣15元的電子券以及20元等不同面額的抵扣電子券,每次加油到200元就可以減免20元,這樣就變相的讓我加的汽油比其他車主便宜5毛,可以說自用車以來,我的吉利帝豪雖然油耗高,但是因為使用了電子券,卻也能控制在5毛一公里的費用,這都是歸功於我找到這樣的電子減免券。
電子抵扣券
這里提醒下:電子減免券,每種面額的都有購買限制,並且僅能在中石油的自營加油站使用(不過還是比較多,中石化加油站基本沒看到什麼活動)。
第二個方法:辦理中石油加油卡
在任意一家中石油加油站,可以辦理一張加油卡,預存1000元,憑身份證就可以辦理,並且會贈送10元,這個聊勝於無了。
中石油加油卡
之所以辦加油卡有三個好處:
自助加油,費用便宜,結合中石油的一些活動,最高能減免5毛一升,平時一般是3毛一升,這個優惠還是挺實在的,雖然可能不缺錢,但是能省為什麼不能省呢?
自助加油,免除排隊等待的煩惱,加完就可以走了,並且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隨心所欲。
油卡充值時,還能獲得各種電子券,相當於加油1000元能減免100元,這又是一種優惠!
第三個方法:參加活動獲得減免券
這些贈送汽油加油減免電子券途徑很多,需要大家自己去發掘,本人主要是參加招商銀行和中石油微信公眾號上的活動。
加200元,只需要付款180元
招商銀行推出的辦理ETC以及充值油卡,本人都曾獲得過減免券,有抵扣30元和15元的,並且只需要加滿100元就可以抵扣。
目前中石油微信公眾號上的活動相對較少,以前只要簽到滿多少天,就可以抽取電子券,現在這活動已經取消了。
中國石油加油站
對於工薪階層的車主來說,汽車代步最主要的消耗就是油費,希望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方法能為大家一年省個幾百到千把元。本文由愛好旅遊的胡老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Ⅲ 中石油破發為什麼報道的那麼轟轟烈烈!
首先,中國石油是中國A股第一大權重股,對於大盤指數影響很大,它達到今天最低位16.01的價位時,正是大盤達到最低位的時候。
其次,中國石油是石油資源類公司,所經營的石油業務關系國計民生。
Ⅳ 中石油都有什麼活動
可以咨詢下客服,活動都不一樣的。
Ⅳ 想辦個加油卡,中石油好還是中石化好,我一直
都免費辦各家一卡,兩家優惠促銷是交錯進行的,自己統籌參加,游刃有餘。
不過我堅決不參加微信綁卡手機號活動,微信佔用手機空間越來越少用咯,本地都市報時常報道丟手機甚至是所謂蘋果手機丟了,微信綁定卡的錢也被紅包轉空了。支付寶老早注冊了,在用。
Ⅵ 平安的中石油加油優惠活動持續多久能長期購買嗎
現在對於大部分的公司或者是企業來說,每當到了一些特殊的節假日或者是一定階段的時候,他們就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這也是為了提高知名度以及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所以有些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就是平安的中石油加油優惠活動持續多久,能長期購買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在我個人看來,我覺得持續的活動時間是由石油公司所制定的。這個不可能長期購買,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要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了解這方面的問題對我們都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還有就是當我們在參加活動之前,一定要慎重的考慮一下,因為有些活動他確實是會浪費我們大量的時間,但實際上沒有從中享受一定的好處。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對於這一問題的相關認識。
Ⅶ 聽說最近平安銀行聯合中石油推出了加油優惠活動,有人了解嗎
我聽朋友說過平安銀行已經不錯了
Ⅷ 中石油新聞報道公文稿件慎用詞彙表的集團公司領導活動
1.報道公司集團公司領導出席各類慶典、會議等活動時,不使用「親自」、「回蒞臨」、「光臨」等詞彙,答應使用「出席」、「參加」等。
2.報道集團公司領導赴國(境)外執行公務時,慎用「訪問」、「出訪」等詞彙,應使用「談判」、「簽約」、「業務交流」、「參加會議」等與實際任務對應的詞彙。
3.集團公司領導到基層調研、檢查工作,不使用「考察」、「視察」等詞彙,應使用「慰問」、「調研」、「檢查」等。
4.報道集團公司領導講話,除黨組主要領導外,慎用「做重要指示」、「發表重要講話」等詞彙,應使用「指出」、「強調」、「要求」、「批示」、「發表講話」等。
5.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企業相關領導拜訪集團公司領導時,不使用「接見」等詞彙,應使用「會見」、「會談」、「拜會」、「拜訪」等。
6.報道中涉及的領導職務,不使用「首長」、「老闆」、「老總」、「班長」、「一把手」等詞彙,應使用「公司領導」、「公司主要領導」或使用規范的職務名稱等;在黨內會議上,不能稱呼行政職務,應使用「同志」、「黨組成員」、「黨組領導」「黨組主要領導」或規范職務名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