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電子商務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國家的扶持政策不明,但是地方政府有很多
1、免地稅3年
2、線下轉線上,由政府墊資給電子商務公司幫助線下企業轉型
3、公司注冊和其他手續優先辦理
㈡ 中國電子商務有稅收優惠政策嗎
目前我國對電子商務方面的稅收並沒有特別的法律規定,
即使對電子商務本身專也存在大量需要屬規范的地方,<商務部關於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對網上交易也試圖作出一些規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電子商務包括稅收方面也會有更為規范的法律和政策規定。
我國電子商務企業,除了部分企業可以利用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獲得一定的稅收優惠外,稅法並未給予電子商務服務提供企業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所以,整體來看,我國還不存在專門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美國還力推將網際網路宣布為免稅區,凡無形商品經由網路進行交易的,無論是跨國交易或是在美國內部的跨州交易,均應一律免稅
㈢ 杭州有沒有關於電子商務的政策
杭州市電子商務進企業政策解讀
來源:杭州電子商務協會
為加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進一步推廣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經市政府同意,建立電子商務進企業專項資金。為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特製訂本辦法。
一、資金來源
2008年-2010年,在整合原有專項資金的基礎上,由市財政每年新增安排3000萬元資金,建立「電子商務進企業」專項資金。
二、資金用途
(一)對企業建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
(二)對中小出口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
(三)對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
(四)對市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
(五)開展「電子商務進企業」活動等其他支出。
三、資助獎勵條件
(一)申請資助、獎勵的企業和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必須在本市國稅、地稅部門登記納稅。
(二)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中小企業應是2008年1月1日後在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網站上注冊的新收費會員企業。
四、資助獎勵標准
(一)企業建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按項目當年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資助,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50萬元。
(二)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按照財政、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和中小企業各承擔三分之一的原則,對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首期網路服務年費給予一次性資助。具體資助方式由市經委、市財政局根據上述原則與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商定。
(三)杭州市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每年評選杭州市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並一次性獎勵10萬元。具體評選辦法由市經委、市財政局另行制訂。
五、申請程序
(一)項目的資助、獎勵申請原則上每季度的首月集中受理,具體由市經委負責。
(二)對建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由承擔的企業在項目完成後提出申請,填報《杭州市電子商務進企業項目申請表》,並附項目總結、項目完成投資財務清單等相關材料,經企業所在地相關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核和市級相關主管部門復審後報市經委(一式5份)。市經委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審定合格後,下達資助資金計劃。
(三)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由市經委、市財政局按評選辦法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報市政府批准後予以公布和獎勵。
(四)對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由中小企業填報《杭州市電子商務進企業項目申請表》(一式3份)並附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簽訂的協議、網路服務費支付憑據等相關資料,報企業所屬區、縣(市)相關主管部門(1份)、財政部門(一式2份)。各區、縣(市)相關主管部門對材料進行匯總審定,並抄送市經委;對審定合格的項目,下達資助資金(全額)計劃。
六、資金撥付
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資金和市級企業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安排。
區、縣(市)級企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安排25%,區、縣(市)財政按有關規定落實配套資金。
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和區、縣(市)財政各安排50%。
中小出口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資金按《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財政局市外經貿局關於杭州市中小出口企業電子商務財政資助管理辦法的通知》(杭政辦函〔2008〕259號)規定落實。
市財政安排的獎勵、資助資金通過轉移支付方式撥付至各相關區、縣(市),各區、縣(市)應及時、足額將資金撥付至企業。
七、本辦法由市財政局、市經委負責解釋。
具體參考網站http://www.hzsmesc.com/swqy/index.asp
㈣ 在杭州做電子商務有什麼政策
為加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進一步推廣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經市政府同意,建立電子商務進企業專項資金。為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特製訂本辦法。
一、資金來源
2008年-2010年,在整合原有專項資金的基礎上,由市財政每年新增安排3000萬元資金,建立「電子商務進企業」專項資金。
二、資金用途
(一)對企業建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
(二)對中小出口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
(三)對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
(四)對市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
(五)開展「電子商務進企業」活動等其他支出。
三、資助獎勵條件
(一)申請資助、獎勵的企業和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必須在本市國稅、地稅部門登記納稅。
(二)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中小企業應是2008年1月1日後在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網站上注冊的新收費會員企業。
四、資助獎勵標准
(一)企業建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按項目當年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資助,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50萬元。
(二)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按照財政、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和中小企業各承擔三分之一的原則,對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首期網路服務年費給予一次性資助。具體資助方式由市經委、市財政局根據上述原則與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商定。
(三)杭州市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每年評選杭州市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並一次性獎勵10萬元。具體評選辦法由市經委、市財政局另行制訂。
五、申請程序
(一)項目的資助、獎勵申請原則上每季度的首月集中受理,具體由市經委負責。
(二)對建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由承擔的企業在項目完成後提出申請,填報《杭州市電子商務進企業項目申請表》,並附項目總結、項目完成投資財務清單等相關材料,經企業所在地相關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核和市級相關主管部門復審後報市經委(一式5份)。市經委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審定合格後,下達資助資金計劃。
(三)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由市經委、市財政局按評選辦法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報市政府批准後予以公布和獎勵。
(四)對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由中小企業填報《杭州市電子商務進企業項目申請表》(一式3份)並附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簽訂的協議、網路服務費支付憑據等相關資料,報企業所屬區、縣(市)相關主管部門(1份)、財政部門(一式2份)。各區、縣(市)相關主管部門對材料進行匯總審定,並抄送市經委;對審定合格的項目,下達資助資金(全額)計劃。
六、資金撥付
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的獎勵資金和市級企業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安排。
區、縣(市)級企業獨立電子商務應用平台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安排25%,區、縣(市)財政按有關規定落實配套資金。
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資金由市財政和區、縣(市)財政各安排50%。
中小出口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資助資金按《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財政局市外經貿局關於杭州市中小出口企業電子商務財政資助管理辦法的通知》(杭政辦函〔2008〕259號)規定落實。
市財政安排的獎勵、資助資金通過轉移支付方式撥付至各相關區、縣(市),各區、縣(市)應及時、足額將資金撥付至企業。
七、本辦法由市財政局、市經委負責解釋。
具體參考網站http://www.hzsmesc.com/swqy/index.asp
㈤ 國務院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有哪些
國務院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如下:
指導思想: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專發展新常態,著力解決電子屬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問題,大力推進政策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
基本原則:主動作為、支持發展。積極協調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各種矛盾與問題;
主要目標:到2020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的電子商務大市場基本建成等。
㈥ 電子商務企業有沒有減免稅稅收優惠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政策
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版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權管理辦法,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1、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2、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可以進行研發費用確認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優惠。
3、企業經過技術合同登記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合同可以享受免徵營業稅優惠。詳細信息看頭像
㈦ 杭州各區電子商務政策
電話可以打114查詢
㈧ 國家商務部對電子商務的優惠政策及扶持
在這方面,在民營企業方面基本上沒有什麼政策,就是支持,也不反對。主要是國家政府類、公益類的電子商務項目。國家會支持,優惠政策主要看領導的決策了。關於申請,什麼項目你找什麼部門即可。
㈨ 國家對電子商務企業有什麼政策
國家對電子商務企業的政策:
一是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互聯網創業。年10月,美國國會通過《互聯網免稅法》,2002年的3月美國電子咨詢委員會又通過《互聯網免稅法案》,將電子商務免稅期限延長到2006年,直到現在,電子商務的稅收比起美國其他行業來都是偏低的,這對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韓國政府鼓勵中小企業、大型企業上網交易,包括家庭主婦個人開設網店,在稅收上給予非常大的優惠。日本剛剛上任的新政府,也把電子商務納入了日本經濟基本的發展綱要,要求日本所有的企業和行業開始通過電子商務來解決零售和經濟效益的問題,對中小企業法人的稅收,通過互聯網手段減至11%,也是歷屆政府對企業減稅最多的一次。
二是物流行業仍是目前電子商務一大瓶頸。拿美、韓等國來對比,美國的端對端物流體系相當發達,可以將資金流、信息流、服務流進行無縫對接,物流成本非常低,企業幾乎可做到零倉儲。韓國雖然小,但物流業也非常發達,物流配送的速度快、質量高、成本低。而中國國內的物流體系,成本過高,物流成本要佔到零售成本的7%到15%之間,實際上給消費者增加了負擔;目前為止沒有一家物流公司能夠做到端對端服務,服務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導致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糾紛,且由於責任關系不明確,糾紛很難得到圓滿解決,針對物流行業的保險也是空白;物流的信息化沒有形成產業鏈,導致交易平台、中小企業、賣家之間信息不對稱。業界呼籲通過政府和行業協會,進一步加大對物流業尤其是現代物流企業和電子商務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扶持整合。
三是營造配套的消費環境。跟美國、韓國、日本比,我國在信用卡支付、手機端點支付等方面還相當落後。其實在電子商務發達的國家,很多交易不是只有在網上能完成,年紀大的消費者、不大能經常上網的人群可以通過便利店、手機、POS機交易,或請人代購,支付方式靈活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