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系統介紹IBM公司~
IBM,即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阿爾蒙克,1914年創建於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業跨國公司,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硬體公司(362.8 億美元),信息技術服務(193億美元)及信息技術租賃和融資(37.8億美元)公司。目前擁有全球雇員30餘萬人,業務遍及164個國家和地區。
IBM公司自從1993年業務重組以來,市場價值增長了73億美元,年收入連續四年創記錄,1998年達到817億美元。根據1998年美國《幸福》雜志的排名,IBM據世界排名第六位。利潤排名世界第五,並位於計算機行業第一位。
《幸福》 雜志美國最大100家工業公司名錄中100% 都使用了IBM資料庫,這其中包括了:20家最大公益事業公司中的15 家,20 家最大人壽保險公司的15家,世界10家最大銀行的6家(如:BANK OF AMERICA),20家最大交通公司中的16家(如:US AIRWAYS)。而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正是1959年在IBM公司研製成功,從而宣告人類開始進入計算機教育應用時代。
IBM在世界各地設立有研究實驗室 (包括IBM中國研究院)。IBM所積累的研究成果超出了同行業其它對手研究成果的總和,1998年IBM 在研究和發展方面的投入為55億美元。IBM已連續六年申請到最多的美國專利,1998 年獲2658項。1998年,IBM成為第一家突破美國本年專利項2000獲得公司。
在過去的八十多年裡,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日新月異,IBM 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領導著信息產業的發展,保證了世界范圍內幾乎所有行業用戶對信息處理的全方位需求。眾所周知,早在1969年,阿波羅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肩負著人類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 1981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又成功地飛上了天空。這兩次歷史性的太空飛行都凝聚著IBM無與倫比的智慧。IBM的事業就象宇宙飛船一樣永遠向著更高的目標不斷奮進,造福人類。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IBM始終不渝地堅持三個基本的信念:
第一,尊重個人,重視機構內每一個成員的尊嚴和權利,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第二,注重客戶服務,力爭百分之百的用戶滿意;
第三,精益求精,無論做哪一項業務都追求盡善盡美。
所有這些,形成了IBM的企業精神, 同時也使IBM與世界融為一體,深入人心。
IBM 與中國的業務關系源遠流長。早在1934年,IBM公司就為北京協和醫院安裝了第一台商用處理機。1979年,在中斷聯系近30年之後,IBM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再次來到中國。同年在沈陽鼓風機廠安裝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台IBM中型計算機。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IBM在華業務日益擴大。80年代中後期,IBM先後在北京、上海設立了辦事處。1992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這是IBM在中國的獨資企業。此舉使IBM在實施其在華戰略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掀開了在華業務的新篇章。隨後的1993年,IBM中國有限公司又在廣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到目前為止,IBM在中國的分公司已經擴展至沈陽、深圳、南京、成都、西安和武漢,以及建立福州和重慶辦事處,從而進一步擴大了在華業務覆蓋面。伴隨著IBM在中國的發展,IBM中國員工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已發展到近3000人。
在信息產業迅速發展,激烈競爭的時代,為了進一步發揮IBM的全方位優勢,將信息產業的最新技術盡快地轉化為中國用戶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幫助用戶更有成效地開展業務,增強競爭優勢,IBM在組織機構、管理模式、產品技術及客戶服務等各方面進行了重大調整與改革。成立了IBM大中華地區;改變了以產品劃分為基礎的傳統模式,實施以行業劃分為基礎的發展戰略;在中國的幾十個城市建立了客戶服務中心網路,等等。
二十多年來,IBM的各類信息系統已成為中國金融、冶金、石化、交通、製造業、商品流通業等許多重要業務領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術手段。IBM的客戶遍及中國經濟的各條戰線。
以世界一流的最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並以最快的生產速度進入市場,是IBM的產品發展戰略。IBM擁有先進的全系列產品,在復雜的網路管理、系統管理、密集型事物處理、龐大資料庫、強大的可伸縮伺服器、系統集成等方面,IBM具有強大的優勢。
針對中國市場的特殊需求,IBM近年來加強了漢化軟體的開發,並在上海成立了漢化軟體開發中心,以便加強與更多的中國業務夥伴聯手合作,推出更多的漢化軟體產品。1995年IBM在北京成立了IBM中國研究中心。這個研究中心是IBM在全球第七個科學實驗室,成立以來,在中文語音識別、機器翻譯和電子商務等領域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實施紮根中國的戰略中,IBM努力成為中國資源的一部分。目前,IBM已在中國成立了九家合資公司,包括:長城國際信息產品(深圳)有限公司,深圳長科國際電子有限公司、深圳海量存儲產品有限公司、北京鼎新信息系統開發有限公司、天津先進信息產品有限公司、萬國軟體開發(深圳)有限公司、藍色快車計算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IBM租賃公司和北京金長科國際電子有限公司。另外,IBM在中國還成立了兩家獨資企業,分別是位於上海浦東外高橋保稅區的國際商業機器工程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和深圳國際商業機器技術產品有限公司。
近年來,IBM 的國際采購業務在中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從1993年的3000萬美元增長至2000年的20億美元以上。IBM在中國的采購范圍極為廣泛,包括組成計算機的各種大小零件,如電源、顯示器、五金部件、注塑件及各類板卡等。IBM亞太區國際采購部還在深圳設立了中國采購中心(CPC)。
取諸社會,回饋社會,造福人類,是 IBM 一貫奉行的原則。自80年代以來,IBM 積極捐助中國的公益事業,特別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1995年初,IBM向中國國家教委捐贈了價值210萬美元的一套主機系統,用於支持中國教育和科研網主幹網建設。同年3 月,IBM又與國家教委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作為其中一項內容,IBM向全國23所大學捐贈了相當於3220萬美元的計算機設備以及相應的技術支持, 共建IBM計算機技術中心,加強高校的信息科學技術學科建設。至1996年5月,包括廈門大學在內的所有技術中心全部落成。1997年,IBM又向國家教委所屬的4所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捐贈S/390大型伺服器設備以及軟體、培訓和服務,總值超過320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IBM累計對中國教育的捐贈已超過1億美元。
2002年IBM利用在軟體、硬體整體解決方案的優勢,將公司的戰略設立為以軟體和服務為主導,由硬體生產向軟體開發的信息產業轉變。2003年IBM中國公司將圍繞「電子商務隨需應變」的戰略實施新舉措。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IBM首次提出電子商務的概念以來,電子商務經歷了「信息發布為主」的第一階段,「互聯網商業交易」的第二階段,現在電子商務高級階段「電子商務隨需應變」階段即將到來。2002年10月,IBM在全球提出了對信息產業發展具有前瞻性的「電子商務隨需應變」(e-business on demand)理念,再次引爆了IT的革命。
「電子商務隨需應變」時代,企業首先將能夠「實時響應」:無論是對無法預測的供求變化,或是對初露端倪的客戶、合作夥伴、供應商和雇員的需求情況,還是對競爭對手的出人意料之舉,都具有敏銳洞察力和動態反應能力。IBM為「隨需應變」時代的企業勾畫出藍圖:「當企業能夠整合橫跨其內部的各業務流程,以及與關鍵合作夥伴、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業務流程,即所謂整合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它就能對客戶需求,市場機遇以及外來威脅做出快速靈活的反應。」IBM正在調動全球及所有部門的力量,幫助客戶向「隨需應變」的企業轉型。
IBM願與客戶攜起手來,共同迎接「電子商務隨需應變」新時代的到來!
『貳』 IBM提出的電子商務系統生命周期模型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電子商務系統開發周期 電子商務系統建設是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第一步,是一個包括商務、 技術、支付、物流等許多角色與要素的系統工程。 所以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它需要和外界發生信息交流。同時, 這一系統內部還包括不同的部分,例如:網路、計算機系統、 應用軟體等。 首先,在決策方面,從組織和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 需要將建立和管理一個成功的電子商務系統所需要的各類的專業人員 組織成一個團隊;當然也可以將該項任務外包給一些高科技公司( 現在國內絕大部分企業的做法)。 02此外,要確定網站所採用的硬體、軟體和電信設施。 雖然有技術顧問幫助決策,但是系統(包括電子商務網站) 的正常運行最終是企業的責任。 制定電子商務網站規劃的一種方法是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法。 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法(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SDLC)是一種用於了解系統的商業目標並設計出合適的解決方案的方法。 電子商務系統的系統開發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如下5個方面:(1)系統分析規劃:選定商業模式,確定商業目標、 系統功能及信息需求(2)系統設計:邏輯設計與物理設計(3)系統開發:企業內部開發與系統外包(4)系統實施: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5)系統運行/維護: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叄』 IBM電子商務解決方案都包括哪些內容。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的簡稱。總公司在紐約專州阿蒙克市,屬1911年創立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擁有全球雇員 30多萬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創立時的主要業務為商用打字機,及後轉為文字處理機,然後到計算機和有關服務,2011年IBM在中韓兩國行賄被罰1000萬美元。
『肆』 IBM與電子商務什麼關系
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就是受IBM的影響
IBM是在中國開展電子商務較早的
中國的一專些企業就屬是看到他們的開展
並且效果很好
才開始考慮利用電子商務
原來基本上是EDI
後來到B2C的演變
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IBM把電子商務概念引入中國並實際應用
推動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就是這樣一個關系
『伍』 ibm對電子商務的定義包括哪三部分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1])的定義:以電子及電子技術為手段,以商務為核心,把原來傳專統的銷售屬、購物渠道移到互聯網上來,打破國家與地區有形無形的壁壘,使生產企業達到全球化,網路化,無形化,個性化、一體化。
通俗定義: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信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的各種商業和貿易活動。
電子商務是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以電子化方式為手段,以商務活動為主體,在法律許可范圍內所進行的商務活動過程。
『陸』 IBM和智慧的地球的簡介
1995年,在很多人還不知道電子商務為何物時,IBM就預先提出「e-business」戰略理念,此後網路時代的興起,企業開始興建網站,購買IT基礎設備。這推動了IT基礎設施走入普及階段。
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IT走下神壇,引發了業界對「IT不再重要」的爭論。此時,IBM又適時地推出了「e-business on demand」——重點在「on demand」。當客戶開始捂著錢包說:環境不好,我不買IT設施了!而IBM則巧妙地說:沒關系,我可以根據您的需求提供服務,你可以像用水用電一樣需要多少買多少。
有意思的是,前兩個理念,還包括幾十年前的大型機戰略,被IBM成為三次「登月計劃」,而這次IBM的新理念成為「智慧星球」——不是「月」就是「星」,咋一聽起來,很大很空,甚至,剛開始時,IBM內部人也不一定很懂。但是,事實上,IBM每次理念的提出和隨之「傳教」式的推廣,都成為了產業的風向標,引領了整個IT業跟隨IBM的腳步而調整和前行。
如果說,前兩個戰略理念——「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隨需應變」,IBM的著眼點是企業,而現在「智慧星球」的著眼點更廣——也許IBM發現,企業信息化、電子商務的實現,光靠自己企業自身無法實現,這需要不僅包括企業自身,還包括政府、社區等整個社會、整個生態鏈共同來實現。就像網上購物,美國很容易實現,是因為用配套的環境支持。而我國因為支付問題、信用等問題,難以普及——這已經不是技術問題。所以,就像錢大群在演講中所談到的要實現「智能星球」的挑戰比以前實施「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隨需應變」都要大很多,「不是一個企業可以做到的,要彼此合作,比如,你要解決一個水污染問題的時候,水污染的上游說我做了,下游說我不管,或者下游做了上游不管都沒有辦法,只有在一起共同協作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IBM最精明和老到之處,每次戰略理念的推出,都很高屋建瓴,出發點都是別人,而落腳點卻是自己——IBM不僅可以提供咨詢(點子),還可以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這實際上是作為產業引領者的IBM做生意的方式。在把金融行業的錢賺得差不多以後,IBM近幾年開始把觸角伸到電信、醫療、交通、製造等各行各業,而要打動像醫療、交通等國家基礎設施部門的「錢袋」,情況更為復雜,需要的是系統工程。IBM適時提出了這個新理念——智能星球,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
如果說,IBM以前的理念主要是「忽悠」企業,現在「智慧星球」的提出則更重要的是與政府部門合作。此時,國家4萬億投資基礎設施的計劃推出之時,IBM推出的「智能星球」戰略,強調「實體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不應該分開建設,而應該是統一的智能基礎設施」也正是IBM此理念的精髓之處。在現在經濟危機背景下,IBM新戰略的賣點則是降低監管風險、提升效益,更加節能、更加綠色等,這幾點,錢大群演講中闡述的「智能星球」的例子都有提及——這正是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
『柒』 電子商務的先驅IBM公司於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 有再次更新嗎
電子商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電子商務的先驅IBM公司於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內該公司又提出了容Electronic Business(E-Business)的概念。但我國在引進這些概念的時候都翻譯成電子商務,很多人對這兩者的概念產生了混淆。事實上這兩個概念及內容是有區別的,E-Commerce應翻譯成電子商業,有人將E-Commerce稱為狹義的電子商務,將E-Business稱為廣義的電子商務。E-Commerce是指實現整個貿易過程中各階段貿易活動的電子化。E-Business是利用網路實現所有商務活動業務流程的電子化。E-Commerce集中於電子交易,強調企業與外部的交易與合作,而E-Business則把涵蓋范圍擴大了很多。廣義上指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狹義上指利用Internet從事商務或活動。
『捌』 為什麼IBM是電子商務的奠基人
IBM從一來開始就以電子商務為己任,長期領自導計算機產業。在大型機(如S/360系列)、小型機(如RS/6000)和便攜機(ThinkPad)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IBM創立的個人計算機(PC)標准,至今仍被不斷的沿用和發展。
就操作系統方面來說,DOS最早是IBM的DOS,OS/2一開始是IBM參與開發的,後來則由IBM單獨開發和經營。AIX是UNIX世界的姣姣者。在大型機上運行的操作系統中,IBM的z/OS一直佔有最大的市場份額。甚至LINUX的發展壯大,也有賴於IBM的鼎力支持。
『玖』 1、 訪問電子商務網站(IBM、HP、GE、Intel),觀察他們網站的頁面布局,並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
如題好
『拾』 IBM公司電子商務的基本框架和功能
請參考以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