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型社交電子商務是什麼
你好,現在所有做線上電商的商家都會遇到同樣一個問題:就是線上的流量越來越貴,自己的產品是很好,但是獲客成本太高,如果花錢引流吧,結果最後賺的錢都交廣告費了。把產品價格漲上去吧,客戶就都不買了,流量貴、獲客成本高、成交率上不去,這些問題已經成為所有電商的痛點,該怎麼解決呢?
有一家社交電商的公司,成立不到兩年時間就做到了月銷售額八千多萬,客單價是一百,客戶平均月復購率五次左右。他的商業模式應該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啟發,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有一個年輕人,發現湖北某地的橙子不錯,想通過互聯網賣出去,他聯繫上了一位意見領袖。也就是某個微信群的群主,他想讓群主幫他在群里推薦這個橙子,軟磨硬泡了幾個月,群主好不容易答應了,結果就這么一推薦,一百多箱的橙子就被一槍而空了。這個年輕人千謝萬謝後,支付給這位群主一定的辛苦費,這就是新社交電商的一個簡易模式。
那麼這個直接在群里賣貨有什麼區別呢?兩個區別,一個:產品推薦者的身份不同,推薦商品的人不是商家,而是消費者。這就有很大區別了。打個比方,你去買西瓜,看到有好幾個賣西瓜的攤子,其中一個賣瓜的人跟你說:我這瓜老甜了、皮薄、沙瓤的、老好吃了!在那嘰里呱啦說半天,你會買嗎?不一定,因為哪個賣瓜的人不說自己的瓜甜呢!但是在這時候,旁邊走過來一個人說:他家的確實瓜不錯,挺甜的,我經常在他家買。這時候買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因為你更相信消費者身份說出的話,這種新社交電商模式就是採用消費者向消費者推薦的方式,而不是賣家向消費者推薦的方式。他們之間有連接、有關系、有信任!
第二個區別,推薦者只負責推薦,而產品配送和售後的環節由電商公司或平台來負責。也就是說:整個商業模式中包含了兩個角色,一個是平台方,也就是電商公司。一個是社群運營方,也就是產品推薦人。平台方提供產品、供應鏈、技術、倉庫、物流和售後服務。產品推薦人負責找客戶、建群、維護、推薦產品、促成交易、最後拿到提成。兩者相互配合、形成互補,各有所得。
舉例:家住北京朝陽區的趙女士,自己組建了幾個小區里的業主微信群,有一次她在某個生鮮電商平台買了兩斤帶魚,收到以後感覺不錯。她就把這個帶魚的信息發到了自己的幾個業主群里,並且說了一下自己購買後看到的產品品質和自身的感受,再發幾個照片。結果就有很多人跟著購買了。這家生鮮電商平台,根據趙女士推薦的成交量,給趙女士相關比例的現金回報。後來這個趙女士就開始專職運營社群,來推薦這家生鮮電商平台的產品。
電商平台需要更多像趙女士這樣的用戶來做推薦人,解決流量客戶成交的問題。而像趙女士這樣的資源擁有者同樣也需要優質的電商平台,解決產品發貨、資金對賬和售後服務的問題。因為運營社群都是跟自己有關系的人。
希望能夠幫到你。
B. 目前的社交電商有哪些類型
社交電商模式有很多種,多種模式的核心都是讓用戶形成自傳播,畢竟一個企業人數是有限的,讓眾多的用戶幫忙傳播比自己傳播效果要好的很多。社交電商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社區團購
在小區招募團長,讓團長在本小區幫忙賣貨,小區住戶可提前一天購買,第二天統一配送,已達到以銷定采,集中配送的效果。其特點是擴展快,需要成本不高。
內容分享型
以小紅書為代表的內容種草類型,主要是以內容的方式給用戶推薦某樣產品,優質的文章容易在用戶之間傳播,從而達到宣傳產品的效果。
營銷功能和玩法
拼多多絕對是營銷功能和玩法這一類型最典型的代表,從早期的拼團、砍價開啟他就是這一類型中的先行者,最近推出的100元、200元現金的玩法也傳遍了微信。通過營銷玩法引導用戶把活動分享和推薦給好友,在用戶中形成裂變式的傳播效果。
封閉式邀會員制
類似雲集這種必須要邀請才能加入,或者必須購買會員才能使用。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的保證了用戶的精準度,更利於後續管理。嚴格來說這只是一種玩法,並非一種類型。
會員制電商
普通用戶可正常使用,也可購買會員卡,這種模式往往會打造一個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會員權益禮包,這種會員卡主要的目的就是綁定消費者,會員的權益也是鼓勵用戶高頻率的消費。淘寶的88會員和京東的PLUS會員都是為這個目的而誕生。
分銷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貝店這種特別鼓勵用戶分銷的平台,讓所有用戶都成為分銷商幫忙賣貨,但大多數的分銷都會配合其他的模式,單獨的分銷比較少。
========================================
以上幾種類型只是把一些東西劃分開來,大部分的平台和商家還是幾種模式相互結合為主
C. 社交電商十大平台
社交電商十大平台有雲集、未來集市、蜜芽、全球自選、粉象生活、有品有魚、每日城團、洋碼頭、大時代喜兔和悟空掌櫃,具體內容如下:
1、雲集
雲集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為會員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精選商品。擁有超過4500萬普通用戶和700萬付費會員,單日銷售額最高超過8.7億元。
2、未來集市
未來集市利用大數據社群運營與商學院[3]培訓體系推進社交,為用戶群體提供產品化與內容化的綜合服務。
主要產品形態是移動端app,適宜碎片化時代的應用場景,通過社交分享,鏈接資源。內包含水果生鮮、美妝個護、母嬰用品、居家日用等類目商品,一站式滿足消費需求。PC端、手機APP、微信均可下單。
3、蜜芽
蜜芽的前身蜜芽寶貝 ,是中國首家進口母嬰品牌限時特賣商城。由全職媽媽劉楠於2011年創立,希望創造簡單、放心、有趣的母嬰用品購物體驗。「母嬰品牌限時特賣」是指每天在網站推薦熱門的進口母嬰品牌,以低於市場價的折扣力度進行特賣。
4、全球自選
全球自選是一個集購物、社交、創業於一體的社交電商新零售創業平台。產品類目囊括美妝護膚、百貨家居、母嬰用品、服飾配件、數碼家電和休閑零食等。
全球自選採用S2B2C模式,即從產品製作工廠直接采購,工廠到消費者直接通道,平台與生產廠家簽訂發貨協議,從源頭發貨,並且節省了中間的運輸、管理和倉儲費用。
10、悟空掌櫃
廣州水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悟空掌櫃平台,整合了優質供應鏈資源,以「因需定產、快速周轉」為使命,用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為供給側賦能;嚴選安全優質、高性價比的商品,協助倉儲、跟蹤物流,全程數據監控,實現將一億人不知道的好東西送到TA面前的使命。
D. 誰知道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區別
社交電商這一概念可以說是火出天際,據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到6268.5億元,預計今年的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中國電商平台是社交電商的老前輩,它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從一個初生嬰兒成長至一位成熟中年人,可謂是人到中年身不由己,2018年中國網路購物交易規模共有8.0萬億元,它的增長速度放緩了近20%。
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傳統主流電商都表示很無奈,找不到高效低價、粘性更高的流量來源,就意味著他們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小。為了突破這一瓶頸,當務之急就是瘋狂尋找新的用戶引進入口,當然這對於擁有超強市場嗅覺的電商平台而言不算難事。
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APP的全面普及,使得社交平台成為了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他們培養出一群粘性強而且流量價值豐富的用戶群體。具備這些特徵的用戶剛好是電商平台在轉型期間所需要的消費者,而且利用裂變能力強的社交平台,電商市場僅需要較低的成本就能夠吸引用戶。
社交電商主要依靠兩方面的特點打敗傳統電商,一方面是基於熟人這層關系,藉助熟人之間的信任提高轉化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社群標簽對用戶做天然化的劃分,從而進行精細化運營。
舉個具體的例子,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個銷售者和消費者合一的角色,購買的慾望有一大半都來自於熟人之間的信任。而且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作用,微商的群體會越來越龐大,看到周圍成功微商的案例,人們會有一種心理暗示,他們多數都願意相信自己是那個薅羊毛而不是被薅的人,所以這是一筆低成本高收益的買賣。
低成本的掌握用戶渠道之後,又能夠依靠演算法等技術高效的留存顧客,更加厲害的是,社交電商還可以基於用戶個體的去中心化傳播網路,為他們打造個性化的消費推薦,這是傳統電商平台所無法比擬的。
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社交電商的精髓是「人」,它所經營的一切都是利用社交工具,以人際關系網路為渠道進行商品交易或者提供服務。這其實與新零售的宗旨一樣,不再是單純考慮怎麼賣出商品而是把重心移到服務用戶,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夠為自身帶來更強的競爭力。
E. 什麼是社交電商,跟社交雲商有什麼區別嗎
尤其是這幾年,供不應求,導致建材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利潤很大,雖然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是現在肯定是賺錢的
F. 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有什麼區別
傳統電商是大平台開放玩電商,
社交電商是相對較小的圈子封閉回玩電商答,
1、獲客方式不同:
傳統電商是以流量為王,靠流量帶動更多銷量;而社交電商,是以社交分享為王。微商就是社交電商的一個典型案例,但微商也面臨很多弊端還需要進一步轉化與升級。
2、顧客群體不同:
顧客群體從點線面來分析的話,傳統電商是面對點,其所面向的大眾群體,做的是大眾化的生意,顧客不穩定,隨時可能選擇其他的商家;而社交電商是點對點,只是通過社交做一群人的生意,與顧客之間建立關系,顧客是自己的。
3、產品結構不同:
傳統電商所經營的是性價比高的爆款產品,由於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當什麼東西比較流行就賣什麼,實行價格戰,然後通過性價比來搶顧客;但是社交電商恰恰相反,社交電商所經營的是高品質的多個產品的組合,就是可能價格會比較高,而且不是單一產品,而是這一類產品的組合。
後面半個問題聽起來是社交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