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葫蘆的製作方法
用來做酒壺的葫蘆必須是要是天然長成的,完全成熟的酒葫蘆。皮質厚實、緊湊、結實耐用,頭一個結出的葫蘆最佳,採下來後需要經過刮皮處理,不然很容易因為曬不幹而變質,這道程序必須小心。用竹刀上的時候需要用力均勻,刮皮要干凈,不能留有死皮。然後放置在乾燥通風的地方,用以晾乾,然後就可以做開口,去籽,打瓤等工藝進行處理。葫蘆口最好用原葫蘆口處理,更為天然,不破壞葫蘆本身的韻味,內部做好鑲有軟木做的塞子,軟木遇水會有很小的膨脹現象,使得葫蘆口更加密實,不易漏水。
2. 新摘的葫蘆怎樣處理,想裝酒用!
1、放進水裡煮一會兒,用涼水的時候就把葫蘆放進去,水開後煮了大概5分鍾,然後撈出來,擦乾。
(2)北京酒葫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葫蘆作舊的方法:
1、日照塗油法:將葫蘆置於陽光之下,均勻地暴曬一段時間以後,在用質地細密的布料蘸上干凈的核桃油均勻塗於葫蘆的表面。如此上面的兩個過程交替進行,就可以極大地加快葫蘆變色的過程,不過要想達到那種古色古香的境界還是需要經過1到2年左右的時間方可。
2、沸水煮色法:將葫蘆放到濃紅茶水、中葯兒茶水或者紅木末水之中煮或高溫浸泡一段時間以後使色彩浸入葫蘆的表皮之內。
3、高溫油炸法:將葫蘆完全浸入高溫的食用油之中,經過一段時間後葫蘆就會變顏色,顯得古色古香了。
3. 酒葫蘆防漏
防漏可以用糯米來做,那麼做好的酒葫蘆裝酒水的話時間久了,酒水既有淡淡的葫蘆清香,又有濃濃的糯米芳香!
把糯米熬成黏度很高的糯米湯粥,然後灌滿葫蘆封口放進冰箱(現在的天氣不放冰箱葫蘆會變臭的)放大概一個星期,倒掉裡面的糯米湯,然後葫蘆放在通風地方晾乾,葫蘆灌糯米湯最好做3次,這樣的酒葫蘆就不會漏了。
4. 酒葫蘆的介紹
jiǔhúlú酒葫蘆:亦作「酒胡蘆」,是指葫蘆作為一種容器的體現。葫蘆的歷史淵源流長,早在距今約七八千年的新石器遺址中,就曾出土古葫蘆皮。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有完整小葫蘆的種子,從各個方面都已經證實古人在新石器早期就開始栽培這種植物。古人在種植葫蘆的同時,也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崇拜物加以膜拜,這一點可以從大量的出土器物中體現出來。西漢時有個叫汜勝之的人,他曾寫過一本有關農業生產的科學著作,這本書其中就有一節「種瓠法」專門介紹種葫蘆的種植方法。其中就有詳盡的關於大葫蘆種植技術。大葫蘆,這里不是指葫蘆的一個品種,而是經人工栽培,使其充分發育,體積特大者。其實就是現在的嫁接法。以十棵葫蘆的根供養一棵秧子生長,結出的葫蘆當然要比原來大得多。
5. 裝酒葫蘆製作
裝酒葫蘆的製作方法:
一、葫蘆選材
用來做酒壺的葫蘆一定要最老的,最好是其種子可以作為種子的,這樣才堅實不容易破損。最好是頭一個,這樣較老。 最好是在其根上自然老到其表面呈淺黃色,這種葫蘆較厚實。
二、葫蘆處理
摘下來後曬到裡面的瓜心乾枯,用手搖時聽到其種子的響聲。一般地要製作一個滿意的酒葫蘆,除所選的葫蘆有講究外,還需如下幾道工序:
1、開口:在葫蘆頂部適當位置劇開,然後在兩個面分別鑽出相同大小的孔。
2、掏籽、除瓤:打好孔後,用細鐵絲將葫蘆裡面的籽和瓤掏干凈。
3、加塞:選一個和壺口的孔一樣大小的軟木塞(瓶裝葡萄酒使用的軟木塞最好),鑲在酒葫蘆蓋的孔里,然後,用生雞蛋清粘住。
4、防滲處理:這一道工序一定要細。它不僅決定酒壺是否滲酒。而且,還影響酒葫蘆里所裝酒的味道。一般地,將糯米慢火煮成黏度很高的稀粥,灌滿葫蘆,加蓋密封後,放到陽光不能直曬,通風較好的地方晾曬一周左右。然後倒出稀粥,待葫蘆晾乾後,再依照上面方法,如此循換做兩次。這樣做出的酒葫蘆,不僅酒不外滲,而且,裡面裝上白酒的話,時間久了,酒水既有淡淡的葫蘆清香,又有濃濃的糯米芳香。
5、外部烙畫;這一道工序是裝飾、美化酒葫蘆。畫面可根據葫蘆的形狀、個人的喜好而定。
6、外表上蠟或用核桃仁塗抹:核桃仁里的油能滲進酒葫蘆殼內,無異味,起到保護酒葫蘆的作用。另外,用核桃仁處理的酒葫蘆,把玩時間久了,酒葫蘆可顯古香古色,招人喜歡。
6. 酒葫蘆怎麼製作呀
用來做酒壺的葫蘆一定要最老的,最好是其種子可以作為種子的,這樣才堅實不容易破損。最好是頭一個,這樣較老。最好是在其根上自然老到其表面呈淺黃色,這種葫蘆較厚實。摘下來後曬到裡面的瓜心乾枯,用手搖時聽到其種子的響聲,這時可以製作了。用小刀或刻刀之類從瓜帝開始小心挖成一個小園洞,大小不超出瓜帝大小,用電鑽鑽更省事。鑽出一個小洞後,再用竹或鐵之類一點一點慢慢地挖,倒出其種子之類,但一定小心不能太用力,否則容易穿破,挖空後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後就可以用來裝酒了。再找一個大小和壺口一樣大小的軟木塞,從瓶裝紅葡萄酒取下的軟木塞改制而成。這樣酒壺就做成了,象濟公的小酒壺那樣漂亮,你試試吧,我們就是這樣做的,祝你成功。
還有一種方法
麻繩、葫蘆、木塞子、膠水
1用麻繩綁葫蘆外部、在裡面到水,蓋上塞子、等10天(為了更結實)
2打開麻繩、倒出水、清理內壁
3晾乾
4用麻繩將葫蘆頸部綁上2、3圈,用膠水粘牢
5塞上木塞子
6在通風處靜放2天,讓葫蘆裡面的纖維緊制。
7. 葫蘆裝酒怎麼處理才能長期存放
坊間流傳的酒葫蘆防滲有很多種做法包括糯米灌漿、蜂蠟、大漆、雞蛋清、刷清漆等等。
在給葫蘆做防滲漏處理前有個步驟一定不要忘,煮葫蘆。只有煮過的葫蘆才叫酒葫蘆,煮過後可以去葫蘆的苦味,可以把殘留在葫蘆裡面的種子與瓤煮分開,而且會讓葫蘆更牢固結實。
煮之前先把葫蘆放在鍋里泡,時間長短視氣溫而定,主要目的是要泡透。接著就是開火煮葫蘆,這點有個注意事項,您別開了火蓋上蓋就不管了,葫蘆在水裡是漂著的。
如果不來回翻動或者全部浸入水中煮出來葫蘆皮色是會有差異的,所以煮葫蘆時您要不站在鍋邊時時翻動葫蘆要不用器皿把葫蘆壓在水裡。煮20分鍾左右關火,冷卻後撈出陰干前期工作就算完成。
(7)北京酒葫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酒葫蘆的工藝價值
選成熟皮厚亞腰葫蘆,將籽和瓤掏空,晾乾後來裝酒。做酒壺的葫蘆,最好是葫蘆藤上掛果最早的那幾個,這樣的葫蘆樣式好,皮厚實且不容易破損。
要製作一個滿意的酒葫蘆,有如下幾道工序:
1、開口:在葫蘆頂部適當位置鋸開,然後做上鑲口。
2、掏籽、除瓤後,用粗鐵絲將葫蘆裡面的籽和瓤掏干凈。
3、加塞:選一個和壺口的孔一樣大小的軟木塞鑲在酒葫蘆蓋的口裡,然後,用天然魚膠粘住。
4、防滲處理:這一道工序要細。它不僅決定酒壺是否滲酒,而且,還影響酒葫蘆里所裝酒的味道。首先,將糯米加少許水,慢火煮成黏度很高的稀粥,灌滿葫蘆,加蓋密封後,放到通風較好的地方晾曬一周左右。
然後倒出稀粥,洗凈待葫蘆晾乾後,再依照上面方法,如此重復做兩次。這樣製作出的酒葫蘆,不僅酒不滲漏,而且,裡面裝上白酒的話,酒水既有淡淡的葫蘆清香,又有濃濃的糯米醇香,而且具有工藝價值。
8. 酒葫蘆能盤嗎
保存的如果好可以盤,如果受潮有蟲就完了,價值得看圖,清晚期的酒葫蘆,民用的品相相當好的也就萬八的,宮廷的帶鑲嵌的另說。如果就傳了一代兩代的一對兒小葫蘆除非品相特殊的價另說,普通的也就千八這意思,所以還是留著自己紀念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