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浙江省餘姚市陸埠鎮出過哪些名人,我知道的有黃宗羲
虞世南, 唐代詩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餘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故字伯施。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嚴光,又名嚴遵,字子陵,漢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於姚北黃清堰村(現下河嚴家村),是一位歷代傳頌的高風亮節之士。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於餘姚城內的瑞雲樓,是傑出的心學大師,著名的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
朱之瑜,字魯嶼,號舜水,出生於餘姚城內,是我國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傑出的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驅。
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稱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史學家、學問家。
虞舜,姓姚,名重華,字都君,是中國上古時代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部落聯盟大酋長,即世稱作「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
虞國,漢代人。是孝義傳世、德行遠著的學者名宦。
董襲,餘姚人中難得的一員勇猛的武將,為經營江東(長江下游地區),建立孫吳政權的基業立下汗馬功勞。
虞翻(164—233),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
虞潭(約263—341),字思奧,是經學大師虞翻的孫子。生於三國末期,死於東晉成帝咸康末年,是東晉時期為維護朝廷統一,屢統軍旅,轉戰各地的著名軍師。
虞喜(281—356),字仲寧,是東晉時期傑出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
虞預(約285—340),字叔寧,東晉著名的歷史學家,是天文學家虞喜之弟。
虞願(425—479),字士恭。是南齊時的清廉地方官。
虞玩之,東晉南朝間人,字茂瑤。秉直敢言,為官清正。
虞荔(502—561),字山披。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的清正名臣。
虞寄(510—579),字次安。虞荔之弟。是南朝陳時維護國家統一的大臣。
陳橐,字德應。是南宋初年剛介博學的能臣。
胡沂(1107—1174),字周伯,是南宋時期著名學者,有膽略的諫臣.
孫介,字不朋,餘姚燭湖人,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學者。因著《雪齋野語》一書被人們尊稱為「雪齋先生」。
王逨(1116—1178),字致君,祖籍宛丘(今河南淮陽),幼年隨父遷居姚江,是為餘姚人,南宋著名學者。
方山京,字子高,南宋理宗年間人,出生於梁弄姚巷。是南宋理宗景定三年的狀元。
趙善譽(1143—1189)字精之,祖籍浚都(今河南開封),生於餘姚。是宋太宗趙光義後裔。
孫應時(1154—1206),字季和。是南宋前期的儒家名臣。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後改名翥,字九萬,號菊磵,餘姚石山樟樹人(今屬慈溪)。是南宋時期「江湖派」詩人中的著名詩家。
岑安卿,字靜能,號栲峰,元代中晚期人,是一位有名節的學者。
黃茂(1258—1340),字茂卿,黃竹浦村人,元末餘姚州州判。
楊璲,字元度,號西園,元末明初人,一生崇尚儒學,是宋代理學在姚江的傳人。王綱(1302—1371),字性常,一字德常,以文學知名,是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的六世祖。
宋僖,字無逸,餘姚南城人。一代文章巨匠,曾參與《永樂大典》的編輯。
趙為謙(1351—1395),原名古則,字為謙,餘姚鳳亭鄉人。是元末明初的教育家、古文字學家。
錢古訓,號堅齋。是明代的一位對民族事務和史地深入研究的學者。
陳贄,字維成,號稼軒,是明朝前期在經學、史學方面具有較高造詣,且精於文學,名噪一時的大才子。
毛吉(1424—1465),字宗吉,明景泰五年進士,曾在中央和地方擔任過掌管司法的官員。
史琳(1438—1506),字天瑞,是一位知文識武,工於書畫的名臣。
陸恆,字有常,號拙庵。明代成化、弘治年間的學者,姚城名儒,王陽明的啟蒙老師。有《易學指南》等著作傳世。
馮蘭,十五世紀中期到十六世紀在世。字佩之,號雪湖居士,餘姚臨山衛馮村人,是一位較有才華的詩人。
謝遷(1449—1531),字於喬,號木齋。是明代前期秉節直諒的大臣,為當時世稱的「天下三賢相」之一。
孫燧(1460—1519),字德成,號一川。出生於橫河孫家境一個世代官宦之家。是一位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謀判分裂,不惜以身殉難的忠烈之士。
倪宗正(1471—1537),字本端,號小野,出生於餘姚北城武勝門內清暉佳氣樓。是明代著名的文章家。
徐愛(1487—1517),字日仁,號橫山,餘姚馬堰(現屬慈溪)人,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最先及門弟子,妹夫。是王學的主要傳人。
徐珊(1487—1548),字汝佩,號三溪,王陽明學生,是一位不畏權貴的志士,嚴尊師說的王學傳人。
韓應龍(1498—1536),字汝化,是明代餘姚三狀元之一。
錢德洪(1496—1574),名寬,字德洪,以字行,又字洪甫。出生於餘姚緒山(即龍泉山)北麓的瑞雲樓,又曾在緒山就學,因此取名緒山,學者尊稱他為緒山先生。是五代吳越國君錢鏐的第十九世裔孫,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的高足弟子,嘉靖十一年進士。
趙錦(1516—1591),字元朴,號麟陽,是王陽明弟子中最年輕的學生,明代著名的學者型官員。
諸燮 (1522-1566年),字子相,明代餘姚人,歷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曾守山海關,忠貞為國。精理學,一洗陳言。
謝志望(1528—1555),字見甫,系謝遷之長玄孫,是明嘉靖年間浙東地區的抗倭英雄。
何良臣,字際明,號惟聖,生活於明正德至萬曆年間,是明代著名的軍事家。
葉憲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號六桐、桐柏,園居士、紫金道人,是明代著名的戲曲作家。
沈國模(1575—1656),字叔則,號求如,晚年居住橫嶴之石浪山,又號石浪老樵,是晚明著名王學傳人,姚江書院的首創者。
史孝咸(1582—1659),字子虛,號拙修,出生於城南半霖史家村,是南宋臣相史浩之後裔,是姚江書院首創者之一。
黃尊素(1584—1626),字真長,號白安,城東黃竹浦人,明季東林黨骨幹人物,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父親。
朱啟明(1590—1671),原名之琦,字伯球,號蒼曙,出生於餘姚城內龍泉山麓。他是明軍將領,明末清初著名學者朱舜水的胞兄。
韓孔當(1599—1671),字仁甫,是姚江書院第二代主講。
孫嘉績(1604—1646),字碩膚,天啟年間閣老孫如游之孫。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志士。著有《五世傳贊》、《存直錄》等作。
呂章成,字裁之,號餘民,是明末清初餘姚的一位身懷奇才的氣節之士。
熊汝霖,字雨殷,姚北天華街(今朗霞街道天華)人,明末抗清志士。
鄭遵謙,字履恭,餘姚臨山衛人,少年時即有狹義心腸,輕財好義,是明末一位堅持民族氣節,為大義而斷絕親情的抗清英烈。
史標(1616—1693),字顯臣,是沈國模弟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是姚江書院第三代主講。
王翊(1616—1651),字完勛,號篤庵,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將領,民族英雄。
黃宗炎(1616—1689),字晦木,號立溪,學者稱鷓鴣先生,通德鄉黃竹浦人,黃宗羲胞弟,抗清義士、學者。
黃宗會(1618—1663),字澤望,號縮齋,世稱石田先生,黃宗羲二弟,清初學者。
徐景范,字文亦,號正庵,是清代中興「姚江書院」的王學傳人。著有《四勿徽錄》、《學問偶存》、《五經疑》、《紀史》、《正庵詩稿》等作。
黃百家(1643—1709),黃宗羲第三子,字主一,號不失,別號黃竹農家,通德鄉黃竹浦人,清初史學家,是近代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者。
邵廷采(1648—1711),原名行中,字允斯,後改名廷采,字念魯。餘姚城區人,是清朝初期浙東地區的重要史學家。
勞史(1655—1713),字麟書,號餘山,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間著名的平民學者。
陳梓(1683-1759),字敷公,字右民,號一齋,又號客星山人。姚北臨山人,是清代康熙至乾隆間的著名詩人。著有《四書質疑》、《經義質疑》、《刪後詩文存》、《客星零草》、《寓峽草》、《九九樂府》、《一知雜著》、《定泉詩話》等作。
邵昂霄,字子政,清朝著名的天文歷算學家。
盧文弨(1717—1795),字紹弓,好磯漁,人稱抱經先生,是清代著名的經籍校勘學家、藏書家。
邵晉涵(1743—1796),字與桐,又字二雲,號南江,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浙東史學的殿軍。
翁元圻(17541—1825),字載青,號鳳西。清代學者,書法家。
黃澄量,字式筌,號石泉。梁弄人,諸生,清乾嘉時著名藏書家。
葉樊(1791—1836),字季衛,號槿圃,餘姚城北武勝門人。是清代餘姚地區的橋梁建築師。好土木營建,尤長橋梁建築,相繼督造修建餘姚東門外皇山橋(今改建混凝土閘橋)、跨舜江的通濟橋(今存,為餘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城石巍橋(今河填橋廢)、轉良橋(今稱最良橋)。又捐資3萬緡,擴建北門外候青橋,改3孔為5孔,民感其德,改名季衛橋。橋成,越年卒。建宅壽山堂即今王陽明故居
朱蘭(1800—1873),字久香,號耐庵,文治先生之子,姚城東門外醬園街人。清中晚期聞名全國的考試官。
黃春生(1811—1861),鄭巷黃李鮑村人,是清咸豐年間餘姚「十八局」佃農起義的領袖。
黃炳垕(1815—1893),字慰亭,號了翁,是清代後期著名的天文、歷算、史地學家,是黃宗羲的七世孫。
翁慶龍,初名琳,字巳蘭,號解虛心室主人。清代學者翁元圻曾孫,晚清的著名書法家。
虞悰(434—499),字景豫,出生於虞氏豪強大族之家,是南北朝時期的貴官巨宦。
阮令瀛(474—540),原姓石,是南北時期蕭梁朝的文宣皇太後。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
顧全武(866—930),少年時曾做過和尚,故又名顧和尚。是五代時期餘姚人中的吳越王錢鏐胡名將。
孫子秀(1212—1266),字元實,號靜見,梁弄汪巷人。是宋代較有才氣,注重儒學的官員。
謝丕,字以中,號汝湖,泗門人,明大學士謝遷之子。又是奸相嚴嵩的知心朋友。
呂本(1504—1587),字汝立,號南渠、期齋,出生於餘姚南城的玉蘭堂。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亦是依附嚴嵩奸黨的親信之一。
翁大立(1517—1597),字儒參,明代中期為治理洪水作出重大貢獻的大臣。
孫如游(1549—1624),字景文,是忠烈公孫燧的曾孫,明代餘姚三閣老之一。
王喜姐,祖籍餘姚雙雁鄉上黃村(今東南街道茭湖上黃村),為明神宗的皇後,世稱孝端皇後。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號瓶廬、江村,原籍餘姚匡堰鄉(今屬慈溪市)。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古董鑒賞家、收藏家、歷史學家。
邵友濂(1840—1901),原名維誕,字小村,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大臣。
高似孫,字續古,號疏寮,原籍鄞縣,晚年遷居餘姚。是聳代著名的方誌學家和目錄學家。
朱然(181—249),字義封,三國時期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是餘姚有史籍可查的首任行政長官。
宋漢章,餘姚豐南郎霞宋家人。近代著名銀行家,上海中國銀行負責人。
黃楚九,名承乾,字楚九,號磋玖,清同治十一年出生於餘姚通德鄉黃竹浦(今屬梁輝鎮)醫葯世家,為上海大世界的創始人。對近代醫葯業和娛樂業的發展作出過貢獻。
蔣夢麟(1886—1964),原名夢然,後改夢麟,字兆賢、少賢,號孟鄰,筆名唯心。1886年1月20日誕生於餘姚老蔣村。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西南聯合大學主要領導人、國民政府教育部長、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是著名教育活動家。
楊賢江,餘姚雲和鄉楊家村人。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一代青年的導師、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沈宗瀚,乳名修年,字海槎,別號克難居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5日)生於餘姚鳳亭鄉,為我國著名農學家。
吳耕民,1896年3月17日出生於餘姚鎮精忠鄉東溜場村(今屬慈溪),現代園藝學奠基人,逝世前為中國園藝學會名譽理事、浙江農業大學一級教授。
谷鏡,公歷1896年9月26日生於浙江餘姚梁輝鄉楊梅潭村,為中國現代病理學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
黃雲眉,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於餘姚城內筍行弄銹衣坊。字子亭,以「半坡」為號,教育家、歷史學家,現代史學界公認的明史專家。1965年曾將舊籍245種,3130冊贈送給梨洲文獻館及餘姚梨洲中學。
嚴景耀,1905年7月24日出生於餘姚低塘姆湖嚴家村。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犯罪學的開拓者。嚴景耀、雷潔瓊夫婦俱為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
胡考,祖籍餘姚。1912年12月23日生於上海。1994年6月23日逝世與北京。是集畫家、小說家、詩人於一身的藝術家。
王仲犖,1913年11月9日生於餘姚(一說生於上海),一名頌平,又名元崇,為中國現代著名史學家。
楊積芳(1856—1938),字馥笙,號福蓀、寄篁,又取號東漁,下沙畈人。曾在朗霞篁封橋住過。編纂有《六倉志》,留有《東漁印存》。
郭靜唐(1903—1952)幼名寅生,又名挹青,字琴堂。姚北周巷人。與樓適夷合辦《餘姚評論》、《餘姚青年》等刊物。
高培良(1894—1967)餘姚候青門高家弄人。與親戚郭永泉合資創辦「餘姚唯一特產製造廠」,生產筍乾菜,以「唯一」商標向政府注冊。
裘樹堂(1906—1990),又名柱常,筆名裘重,出生於餘姚龍泉山北麓的鄔家道地。為上海《新聞日報》的編委,中國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另著有《黃賓虹傳記年譜合編》。
樓適夷(1905--),中共餘姚第一任支部書記。1944年12月到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浙東行政公署擔任文教處副處長。參加過抗美援朝。1980年寫有散文《誇我的故鄉》《適夷散文選》。
陸一飛,又名瑞雲,字挹斐,1931年出生於餘姚桐江橋。中國山水畫家,有不少畫是餘姚山水勝跡,出版過專集三本。
胡景耀,1937年出生於餘姚鎮,北京天文台研究員。1989年在歐洲南方天文台發現一顆閃爍綠色光環的行星狀星雲,被國際天文界命名為「胡星」。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大陸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校長。
孫越:台灣藝人、慈善家。
張震:台灣電影演員、電影演員張國柱之子。
② 集中釆控收費問題合法嗎技術服務費,保證金等。 浙江巨匠雲電子商
說是合作,在巨匠雲交了1年5000的技術服務費,完全打水漂,真是氣憤,負責人都推來退去,不給個說法,大家不要再上當了。
③ 廣州有沒好一點的跨境電商做ERP系統的公司
選擇跨境erp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接下來要看erp:
是否支持多平台多賬號管理;
對接的物流;
是否可以做二次開發;
售後服務
詳情:網頁鏈接
④ 有沒有巨匠雲保證金成功收回的
1、如果銀行存款余額沒有包括保證金5萬元,說明是用現金交的,補做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存出保證金 5萬 貸:現金 5萬 2、收回時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5萬 貸:其他應收款--存出保證金 5萬
⑤ 邵飄萍在中國新聞史的地位
邵飄萍
名振青、鏡清等,筆名飄萍、阿平等,浙江東陽人。清末民初新聞記者之巨匠、報業巨子。先後擔任《漢民日報》、《申報》、《時事新報》、《時報》主筆。後任《申報》駐京特派記者,繼而創辦《京報》,自任社長,以迄被張作霖殺害。其身後評價是「吾國新聞界泰斗」。
邵飄萍出身貧寒,年少時即表現其倔強和正直的稟性,1908年在浙江省立高等學堂因痛斥張之洞《勸學篇》而險遭開除。畢業後從教,仍密切關注政局發展,並聯絡反清人士。辛亥革命爆發,邵欣喜若狂,立即辭教赴杭州尋機辦報。1911年11月首發的《漢民日報》聘邵飄萍為主筆,邵時年25歲,正式進入報業。
邵飄萍早期政論一針見血,用詞極尖銳。
袁世凱尚未接任總統職務時,他已撰文疾呼:「嗚呼!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袁賊不死,大亂不止。同胞同胞,豈無一殺賊男兒耶?」袁竊國後,邵飄萍仍雲「袁總統令雲:苟且賄賂一體禁絕。振青曰:請自大總統始。」飄萍之快評字字見血,浙江權貴深恨之,於1913年8月查封《漢民日報》,逮捕飄萍,後獲釋。
為避迫害,邵飄萍急走扶桑。1915年底,袁稱帝,上海新聞界電邀邵飄萍倒袁。邵棄學業而歸,以「飄萍」、「阿平」為名在滬上三大報執筆,痛罵袁之禍國。倒袁後不久,邵飄萍受聘任《申報》駐京特派記者。當時北京新聞界社會聲譽極差,記者虛構成風,報紙難辨真偽。邵飄萍以一個職業記者出現,深入實際采訪,追尋事件全貌。
其文思敏捷,文稿倚馬可待,許多通訊和專電都是在茶樓酒館等應酬場所立就,文字縱橫自得,鮮明生動。更難得的是邵飄萍察物精審,處世靈活,廣交遊,耳目眾多。視當時新聞界之采訪能力,無人能出其右。
1917年,圍繞是否對德宣戰,中國政府舉棋不定,中外記者欲獲知段祺瑞政府的態度而不可得。邵飄萍設法坐上掛總統車牌的汽車直達總理府門前,傳達長拒絕通報,邵飄萍取出千元為小費,終於得見段祺瑞。但段避而不談宣戰一事,邵先迂迴打聽,繼而以身家性命為擔保,3日內不在京城透露消息。段被纏無奈,在其立下字據後,透露了對德宣戰的細節。邵得此天大獨家新聞,立即以密碼發電報至《申報》,滬上立發「號外」幾十萬份,邵名聲大振。而滬報運抵京城需要4天,邵並未失信,段也無可奈何。
邵之采訪手段神出鬼沒。徐世昌任總統的就職宣言共2000言,而在其就職的前一天,邵飄萍就將其全文電達《申報》,同行震驚,徐世昌本人也大為詫異。邵所寫的「府院之爭」、「大借款」、「揭發段內閣」、「張作霖截槍案」 等重大新聞均比其他報早或者更為詳盡。任《申報》駐京記者兩年裡,邵飄萍的近200篇《北京特別通訊》風靡全國,「邵飄萍」三字在新聞界中炙手可熱。邵主張報紙應為改革社會政治之利器,「必使政府聽命於正當的民意之前」 ,因此須獨立而不依靠政治力量。1918年10月,邵飄萍自資創辦《京報》。邵在其編輯部手書「鐵肩辣手」四大字,以銘己志。
⑥ 浙江指尖風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浙江指尖風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6-03-0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劍池街道廣源街217號702室。
浙江指尖風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1123MA28J2HT2F,企業法人張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浙江指尖風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許可項目: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審批結果為准)。一般項目:互聯網安全服務;軟體開發;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數字視頻監控系統銷售;物聯網技術服務;專業設計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外賣遞送服務;互聯網銷售(除銷售需要許可的商品);廣告設計、代理;智能農業管理;票務代理服務;地理遙感信息服務(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浙江指尖風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⑦ 浙江海納雲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浙江海納雲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7-07-25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亭旁鎮工業園區。
浙江海納雲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1022MA29Y6RL4M,企業法人梅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浙江海納雲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浙江海納雲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⑧ 電商現在好做嗎
其實馬雲早就提出過新零售這一概念,當時他就直言,純電商時代很快就要結束了,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當中只會有新零售。新零售的提出,讓很多電商平台不斷布局新零售,新零售如火如荼的發展,確實對傳統的純電商模式起到了一定的沖擊,有越來越多的傳統電商平台倒閉,難道電商「倒閉潮」要來了?
這兩年大多數「倒下」的電商企業,多半是成立在2015年之後的,這些電商企業主要集中在生鮮食品、社區電商以及服裝服飾等行業。而這些電商企業,通常會因為資金鏈斷裂,或者是因為自身缺乏較好的商業運營模式,或者存在造假行為等等,從而導致自己難以生存。
有相關數據顯示,在去年一整年當中,至少有41家電商公司倒下了,其中還包含了比較知名的樂蜂網、淘集集、尚品網等等。這些電商企業的規模都是不錯的,而且一直以來受到很多消費者們的青睞。而且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至少有5家電商企業倒閉了。
電商企業頻頻出現倒閉現象,可見馬雲的「預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樂蜂網曾經是中國女性第一電商平台,它是由著名的主持人李靜所創辦的。曾經的樂蜂網是非常火爆的,很多女性對它鍾愛有加,不過這家企業在去年就發布了停止運營的通知。
為何電商「難做」了?不僅平台難做,店家也難做,原因有「這些」
曾經風光無限的電商樂蜂網倒下,確實讓很多人都非常震驚,同時也讓人覺得非常可惜。不過除了樂蜂網,尚品網在去年同樣也實行了破產清算,它曾經可是奢侈品電商的代表,而且知名企業家雷軍還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之一,可見當時的尚品網發展確實非常給力。
電商企業之所會出現頻頻倒閉的現象,其實和運營成本高有很大的關系。電商的成本主要包含了系統研發費用、日常運營成本以及研發團隊的人工成本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技術服務費、倉儲物流成本、稅費等等。這些成本對於規模不大的企業是很大的負擔,電商企業前期大部分都處於燒錢狀態。
⑨ 浙江歷史來最有名的是誰
王羲之
謝靈運
魯迅
金庸
周恩來
蔣介石也可以算個吧,在浙江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