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促銷活動的購物卡賬務處理

促銷活動的購物卡賬務處理

發布時間:2021-09-19 21:23:23

Ⅰ 購物卡相關賬務處理

01
商業公司購物卡賬務處理
我公司2017年製作了一批代金購物卡,一部分作為購物滿一定金額贈送的促銷卡,一部分作為外單位交際使用。憑此卡可以在我公司經營的商場按卡面金額購物。
1.這批購物卡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能否在實際用卡消費時再確認收入和稅金?
2.能否將促銷用的卡作為銷售費用處理?應以什麼作為附件?此費用如何能稅前扣除?
3.這批卡在2018年12月31日到期失效,已發出未實際使用的卡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專家回復:
1.銷售這批購物卡時將收到的款項計入「預收賬款」科目。
在銷售預付卡時,可開具發票,但是開具發票時選擇「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中的601「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發票稅率欄應填寫「不征稅「,從而不計征增值稅。因此商場發售購物卡時即發生了增值稅納稅義務,也就是在發售購物卡時就應當計提增值稅。
2.建議用作促銷的購物卡不作為銷售費用處理,在顧客購物滿一定金額贈送購物卡時對贈送的購物卡登記備查賬簿。在顧客使用購物卡購物時作為銷售折扣處理,在顧客購物的銷售發票金額欄分別註明銷售額和折扣額,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3.這批卡在2018年12月31日到期失效,已發出未實際使用的卡應當全部自「預收賬款」科目結轉收入。
專家分析: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中的規定,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4)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5)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顯然,商場發售購物卡這種形式不能滿足收入確認條件中的(1)、(2)、(5)三項,所以,取得的預收款不能確認為收入,應當作為負債處理。
所得稅方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中對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
企業銷售商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確認收入的實現:(1)商品銷售合同已經簽訂,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2)企業對已售出的商品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實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4)已發生或將發生的銷售方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
可以看出,商場發售購物卡不能滿足上述條件中的(1)、(2)、(4)三項,取得的預收款不能確認為企業所得稅收入,而應當按照本文件中的「銷售商品採取預收款方式的,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的規定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02
公司購買購物卡的賬務處理
企業難免會遇到購物卡的業務,好多會計人員在賬務處理上還是拿不準,甚至直接將購買購物卡的支出一次性計入了當期損益,其實這是錯誤的,下面我們實例說明~~
例:馬上要過年了,我公司購買了10張面值為1000元的超市購物卡,共計10000元,也取得了超市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品名「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發票稅率欄「不征稅」,那麼,公司財務人員該如何入賬?
1、購買的購物卡,在尚未確定具體使用用途之前,應掛賬「其他應收款」或者「預付賬款」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購物卡10000元
貸:銀行存款10000元
提醒:
(1)企業購買預付卡,僅能從售卡方或支付機構取得普通發票,無法取得專用發票,項目是「預付卡銷售和充值」。
(2)購卡人與實際消費者在整個環節中只能取得一次增值稅普通發票,在購卡環節取得編碼為「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下設的601「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的增值稅普通發票,而在消費環節不允許再次取得增值稅發票。
下一步應當根據購物卡的用途,來確定如何入賬。以下總結了5筆會計處理,供您參考。
業務1
案例:
我公司購入了5000元購物卡,取得了項目名稱為「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稅率為「不征稅」的增值稅普通發票一份。
賬務:
借:預付賬款-預付卡5000元
貸:銀行存款5000元
提醒:
不得直接計入「管理費用」,企業所得稅前不得扣除。
業務2
案例:
我公司用購物卡給員工發放過年福利,10個員工,每人500元的購物卡。
賬務: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5000元
貸:預付賬款-預付卡5000元
提醒:
(1)附件可以附上購買購物卡發票的復印件以及職工領取購物卡的簽字單;
(2)屬於個人性福利,應並入當月工資按照「工資薪金」所得代扣個人所得稅。
業務3
案例:
我公司用買的購物卡給送給客戶作為交際應酬費,來維護客戶關系。
賬務: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5000元
貸:預付賬款-預付卡5000元
提醒:
(1)應憑借購買預付卡時取得的發票復印件以及相關的贈送憑據,按照業務招待費進行稅前扣除;
(2)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業務4
案例:
我公司用買的購物卡在產品銷售時將其以買贈的形式贈送給客戶,例如達到一定的銷售額即可贈送一定額度的預付卡。
賬務:
借:銷售費用-促銷費5000元
貸:預付賬款-預付卡5000元
提醒:
(1)對於不屬於隨機贈與個人的情況,不需考慮代扣個人所得稅的問題;
(2)銷售時將其以買贈的形式贈送給客戶,例如達到一定的銷售額即可贈送一定額度的預付卡,此時應憑借購買預付卡時取得的發票以及相關的贈送憑據按照銷售費用-促銷費稅前扣除。
業務5
案例:
我公司用買的購物卡購買辦公用品,取得辦公用品清單。
賬務: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5000元
貸:預付賬款-預付卡5000元
提醒:
購買辦公用品,可以憑購卡發票復印件和購物清單入賬,按有關規定稅前扣除。
政策參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第三條規定,"(一)單用途卡發卡企業或者售卡企業(以下統稱"售卡方")銷售單用途卡,或者接受單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預收資金,不繳納增值稅。售卡方可按照本公告第九條的規定,向購卡人、充值人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三)持卡人使用單用途卡購買貨物或服務時,貨物或者服務的銷售方應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且不得向持卡人開具增值稅發票。"
另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規定"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下設601"預付卡銷售和充值"、602"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預收款"、603"已申報繳納營業稅未開票補開票"。
使用"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編碼,發票稅率欄應填寫"不征稅",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Ⅱ 促銷費的會計賬務處理

分錄應該是:

借其他應收款-促銷費2800

貸:其他業務收入2800

上交的稅金分錄:

借:其他業務成本154

貸:現金154

結轉利潤時

借:本年利潤2800

貸:其他業務收入2800

同時

借:本年利潤154

貸:其他業務成本154

說明:因為你是一般納稅人,促銷費在地稅上交,不是你的主稅種,所以不能算在主營業務收入里,因為利潤表的主營業務收入要與增值稅申報表裡的主營業務收入是一致的,所以這個收入要列在其他業務收入里。

因為是你開具促銷發票,要收到款,不可以列在費用里。

(2)促銷活動的購物卡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除存出保證金、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保戶儲金、應收代為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未到期責任准備金、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長期應收款等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的款項。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和對方單位(或個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時,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或轉銷各種款項時,借記「現金」、「銀行存款」、「賠付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主要包括:

1、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如因企業財產等遭受意外損失而應向有關保險公司收取的賠款等;

2、應收出租包裝物租金;

3、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如為職工墊付的水電費、應由職工負擔的醫葯費、房租費等;

4、存出保證金,如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

5、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Ⅲ 超市賣出超市購物卡,會計怎樣進行會計處理

一、以招待費形式入賬送購物卡跟送其他禮品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在摘要註明送禮的話,根據現有會計准則規定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庫存現金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給客戶或其他人送禮應按「偶然所得」項目代扣代繳20%個人所得稅,且計入「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年終匯算清繳時應作納稅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處理;購買購物卡時必須取得超市的正規發票和清單,否則會有一種「轉移資金」嫌疑。

Ⅳ 企業購入購物卡如何賬務處理和涉稅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第三條規定,「(一)單用途卡發卡企業或者售卡企業(以下統稱「售卡方」)銷售單用途卡,或者接受單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預收資金,不繳納增值稅。
售卡方可按照本公告第九條的規定,向購卡人、充值人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三)持卡人使用單用途卡購買貨物或服務時,貨物或者服務的銷售方應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且不得向持卡人開具增值稅發票。
」另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規定「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下設601「預付卡銷售和充值」、602「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預收款」、603「已申報繳納營業稅未開票補開票」。
使用「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編碼,發票稅率欄應填寫「不征稅」,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根據上述文件規定:1.企業購卡後取得是發票稅率欄應填寫「不征稅」的普通發票,未使用的,暫時不得進行稅前扣除,建議按照「預付款」性質核算;2.購卡後使用的,在使用時相應結轉成本、費用進行稅前扣除。
(1)如用卡購買貨物或服務時,只能取得購物清單,所以用卡購買貨物或服務,憑購卡發票復印件和購物清單入賬,按有關規定稅前扣除,如購買辦公用品;(2)如用於職工福利的,憑購卡發票復印件、與昂坪領卡簽名記錄、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憑據(需合並職工工資薪金中代扣代繳個稅)等入賬,按有關規定稅前扣除,;(3)如用於銷售費用或業務招待的,憑購卡發票復印件、其他證明業務真實性的相關資料入賬,按有關規定稅前扣除,可能涉及到代扣代繳個稅問題;

Ⅳ 超市購物卡怎麼作會計處理

賣卡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帳款--購物卡

顧客消費時:
借:預收帳款--購物卡
貸:主營業務收入

Ⅵ 納稅人銷售購物卡的會計分錄

贈送購物券
目前很多商場都採用購買一定數量的商品贈送購物券的促銷方式,如買100送20的活動,滿400送200的活動等都屬於此類。這種促銷方式不會使商家負擔多餘的稅金,因此是比較流行的促銷手段。在會計處理上,我們始終應遵循會計上的謹慎性原則,在銷售商品時應將贈送出的購物券作為或有負債處理。同時對於已送出的購物券,並不確定會在哪一個會計期間發生,所以不能全額計入贈送當期的費用,可以先作待攤的費用處理,待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費用。確認無法回收的購物券,沖銷「其他應收款」和「預計負債」。
例:培碩公司2004年3月搞促銷活動,凡購物滿100元送20元的購物券,共發出1000張購物券,收回800張。會計處理如下:
1、發出購物券時:
借:其他應收款 20 000
貸:預計負債 20 000
2、收回購物券時:
借:預計負債 16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3 67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 325
3、對未收回的購物券作沖銷處理:
借:預計負債 4 000
貸:其他應收款 4 000
如果企業送出的購物券只在本期間有效,也可以在發生時直接確認為當期費用。續上例。

1、發出購物券時:
借:銷售費用 20 000
貸:預計負債 20 000
2、收回購物券時:
借:預計負債 16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3 67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 325
3、對未收回的購物券作沖銷處理:
借:預計負債 4 000
貸:銷售費用 4 000

Ⅶ 商品促銷贈品如何做賬務處理

送贈品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手段之一。贈品的形式較為多樣,其會計處理不同於商業折扣。

1、對同種商品買一贈一。此類銷售行為目前通常使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將其中一件商品按售價作正常商品銷售處理,而另一件則以成本借記「營業外支出」或「營業費用」;貸記「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因稅法規定,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視同銷售貨物的行為,徵收增值稅。

2、確定贈品全部贈出。此類贈品多屬低值物品,如手帕、玻璃杯等,隨商品的售出而贈送,其贈品數量確定,送完即止。這種銷售方式應將贈品的贈出視為一種「營業費用」,在銷售商品時借記「營業費用」;貸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此種銷售方式是一種普通的營銷手段,它通過贈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費群體,對於所有的企業普遍適用。而且它的贈品不會導致企業多交增值稅。在購進該贈品時,借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銀行存款」。在贈品送出時同樣是以成本價結賬,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相抵,不存在多交稅金問題,所以它是最常見實用的促銷方式。

(7)促銷活動的購物卡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贈品視同銷售

稅法沒有規定銷售贈品占銷售額的多少,因為贈品視同銷售,仍然要繳納增值稅。在確定增值稅時:

1、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的,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

2、沒有在同一張發票「金額」欄註明折扣額,而且只在發票的「備注」欄註明折扣額的,折扣額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

Ⅷ 超市購物卡如何做賬務處理

銀行賬務處理程序包括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兩個系統的全部處理過程,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經濟業務受理、填制與審核憑證,依據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確定會計分錄。

2.一方面根據傳票逐筆登記分戶賬(或登記簿),涉及現金收、付的應登記現金收入、付出日記簿;另一方面根據同一科目的傳票進行匯總,編制屬於綜合核算系統的科目日結單,軋平當天業務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貸方發生額。

3.根據分戶賬編制余額表。

4.根據科目日結單登記總賬。

5.根據總賬編制日計表,軋平當日所有科目的借、貸方余額。

(二)賬務核對程序

賬務核對是防止賬務差錯,保證賬務記載正確,保護資金安全的必要措施。從核對的時間和內容上分有每日核對和定期核對兩種。

1.每日核對。每日營業終了進行有關賬簿間的核對,核對的內容主要有:

(1)總賬各科目余額和發生額合計借貸方相等;總賬按科目應與所轄分戶賬和余額表的余額合計核對相符。

(2)現金收付日記簿借貸各方的合計數應與現金科目日結單、現金科目總賬借貸方發生額核對相符;現金庫存簿的庫存數,應與實際庫存現金和現金科目總賬余額核對相符。

(3)聯行往來科目總賬上日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余額分別與聯行往賬、聯行來賬報告表上日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本日余額核對相符。

(4)表外科目余額應與有關登記簿核對相符,對其中空白重要憑證、有價單證經管人員必須核對當日領人、使用、出售及庫存實物數,保證准確無誤。

使用計算機作業的行處,根據憑證輸入有關資料後,自動產生分戶賬、科目日結單、總賬、日計表的借貸方發生額和余額。由於數據共享,為保證賬務准確,應由手工核打憑證與科目日結單借貸方發生額核對相符。配備事後監督機構的行處,專櫃則只清點憑證張數和科目日結單核對相符即可。

2.定期核對。為保證資金的准確與安全,各行處除進行每日核對外,還要按業務類型進行定期核對,核對的內容主要有:

(1)使用丁種賬的賬戶,如匯出匯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應按旬加計未銷賬的各筆金額總數,與該科目總賬的余額核對相符。

(2)貸款借據必須按月與該科目分戶賬核對相符。

(3)余額表上的計息積數,應按旬、按月、按結息期與該科目總賬的累計積數核對相符。

(4)各種卡片賬每月與該科目總賬或有關登記簿核對相符。

(5)在年終決算前,固定資產的賬與實物和固定資產卡片原值、折舊金額核對相符,低值易耗品與低值易耗品備查簿核對相符。

(6)與中央銀行和其他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往來的對賬單應及時換人核對相符。

(7)聯行間的賬務核對,按聯行查清未達辦法定期核對。

(8)對外賬務核對。各單位的存款、貸款、未收利息賬戶,都應按月或季填發「余額對賬單」與客戶對賬,每年應與客戶進行面對面對賬。各單位送來的對賬回單,經核對無誤後,應按科目、賬號順序進行排列、裝訂、登記、入庫保管。存摺戶應堅持在辦理業務的當時保證賬折核對相符。

Ⅸ 公司在超市購買了5000元購物卡,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公司購買的購物卡,在尚未確定具體使用用途之前,應掛賬「其他應收款」或者「預付賬款」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購物卡 5000元
貸:銀行存款 5000元
提醒:
(1)企業購買預付卡,僅能從售卡方或支付機構取得普通發票,無法取得專用發票,項目是「預付卡銷售和充值」。
(2)購卡人與實際消費者在整個環節中只能取得一次增值稅普通發票,在購卡環節取得編碼為「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征稅項目」下設的601「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的增值稅普通發票,而在消費環節不允許再次取得增值稅發票。
下一步,應當根據購物卡的用途,來確定如何入賬。
1.若是購物卡用來作為春節的福利發放給本單位員工,屬於職工福利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5000元
貸:其他應收款-購物卡 5000元
提醒:購物卡發放給職工,應當並入當月工資代扣個人所得稅。
2.若是購物卡公司用來購買辦公設備,屬於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辦公設備 5000元
貸:其他應收款-購物卡 5000元
提醒:消費時不能取得增值稅發票,只能以其他能夠證明業務發生的憑證入帳。
3.若是購物卡公司用來購買日常辦公品,屬於日常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5000元
貸:其他應收款-購物卡 5000元
提醒:在實際消費環節不允許取得發票,主要是避免重復取得發票稅前扣除的問題。
4.若是購物卡公司用來應酬送給客戶,屬於業務招待費。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5000元
貸:其他應收款-購物卡 5000元
提醒:購物卡公司用來送給客戶,需要按照「其他所得」項目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
5.若是購物卡用來促銷隨機發放本單位以外個人,屬於業務宣傳費。
借:銷售費用-業務宣傳費 5000元
貸:其他應收款-購物卡 5000元
提醒:購物卡用來促銷隨機發放,對個人取得的禮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項目,全額適用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Ⅹ 促銷品帳務處理

購入的商品直接作為促銷品,即是作為營業費用的一項支出,因為沒有實際的銷售收入,在會計處理上是進入「經營費用」科目核算的。

稅法上對於購入後直接用作贈送的商品,是視同銷售的,即按照當時的市場價值作為計稅的基礎,計提相應的銷項稅額,同時有關的進項自然也是可以抵扣的。

假設該批的陽傘進價是117元含稅價(即不含稅價100元,17%進項稅額17元,購入後作為存貨管理),市場售價稅務部門認定的是140元(即不含稅價120元,17%銷項稅額20元,為簡化取整),則相關分錄如下
Dr:經營費用——促銷費 120
Cr:庫存商品 100
Cr: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

上述分錄是基於最正規的作法進行的,但若直接在購入該批陽傘時計入費用,不作為存貨管理,則在賬務處理上和倉庫的管理是脫節的,但若稅務部門當年度未在公司核查,是有可能矇混過關的。

需要說明的是,直接入費用的作法是不符合稅法的相關增值稅管理的相關規定的,若被核查出來,不僅僅是繳納銷項稅額的問題,相關的進項也不能夠抵扣,還需要計繳相關的滯納金和罰款。

閱讀全文

與促銷活動的購物卡賬務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元旦化妝品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499
銀行零售業務策劃發展方案 瀏覽:542
元旦期間甲乙商場進行促銷活動 瀏覽:674
促銷活動語言組織 瀏覽:360
藝術培訓學校六一兒童節策劃方案 瀏覽:661
專賣店策劃方案 瀏覽:538
生鮮電商的營銷方案 瀏覽:676
科技脫貧實用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766
加快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瀏覽:5
早教市場推廣有哪些方案 瀏覽:45
培訓就業勞務協作對接工作方案 瀏覽:194
社區元旦文藝晚會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71
公司感恩晚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64
胡桃里策劃方案 瀏覽:855
diy帽子活動策劃方案範文 瀏覽:926
網上最好的營銷方案 瀏覽:286
一年級家長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669
建材活動禮品策劃方案 瀏覽:126
中華牙膏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155
純電子商務的企業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