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子商務相關問題與對策分析
淺談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論文關鍵詞]電子商務 環境 原則
[論文摘要]當今中國,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大熱點。無論是傳統的製造業或是新興的金融企業,都把電子商務作為企業經營的一種新方式,紛紛投入巨資建立網站,在國際互聯網上從事BtoB,BtoC的各類商業活動,在網上進行交易。那麼,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是怎樣情況,其發展環境如何呢?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
按照IBM公司的定義,電子商務=Web+企業業務。它所強調的是在網路環境下的商業化應用,是把買方、賣方、廠商及其合作夥伴在互聯網(Interna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企業外部網(Extranet)結合起來的應用。1997年10月1~3日,歐洲經濟委員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辦了全球信息化標准大會。明確提出了一個關於電子商務的比較嚴密完整的定義:「電子商務是各參與方之間,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換或直接物理接觸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業務交易」。這里的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資料交換(EDI)、電子支付手段、電子定貨系統、電子郵件、傳真、網路、電子公告系統、條形碼、圖像處理、智能卡等。一次完整的商業貿易過程是復雜的,包括交易前的了解商情、詢價、報價、發送定單、應答定單、發送接收送貨通知、取貨憑證、支付匯兌過程等,涉及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
二、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建立在信息技術平台上的先進的商務活動方式,無疑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企業在資金力量允許和發展戰略需要的情況下,涉足電子商務,開拓新的領域,不失為是一種選擇。有一些企業,由於進入時間合適,戰略選擇正確,經營方式得當,在電子商務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績。 但是我國要開展電子商務,還存在很多技術上的問題,例如計算機用戶比較少。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統計,截至2000年7月,我國上網的計算機數量為650萬台,平均每個企業和政府部門還不到1台,而且網路運作速度慢,網路資費貴,並據CNNIC統計,目前中國習慣利用電子商務獲取商機的人數少,最常使用的網路服務依次是電子信箱(87。65%)、搜索引擎(55。91%)、軟體上傳或下載(50。69%)、各類信息查詢(49。28%)、網上聊天室(38。81%)、新聞組(25。37%)、BBS電子公告 (21。17%)、網上尋呼機(20。72%)、免費個人主頁 (19。68%)、網上游戲娛樂(17。70%)、網上炒股(14。64%)等。使用網上購物或開展商業活動的人在各項基於互聯網的活動中僅占倒數第二位,上述這些因素都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我國電子商務環境分析
(一)政策與法律環境。總的說來,我國的信息化政策還不夠完善,尤其體現在電子商務方面,有關的政策不夠明朗,相應的法律、法規,相關的標准還都沒有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的協調存在較大問題。因為參與電子商務的不僅僅是交易雙方,更重要的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關、保險、財稅、銀行等眾多部門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這就需要有統一的法律、政策框架,以及跨部門、跨地區的強有力的綜合協調組織,才能促進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企業作為電子商務的主體,其信息化程度是電子商務運行的基礎。目前,我國企業大多處於轉型階段,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業信息化的進展並不令人滿意。目前我國已經上網的企業不到企業總數的1%。,在1.5000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大約只有10%實現了企業信息化或運用信息手段比較好。大約有70%左右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約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而且只從事單機工作。在1000餘萬家中小企業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擁有現代化的信息手段。
(三)金融電子化建設。金融體系是商務活動的基礎保證。電子商務的支付與結算需要電子化金融體系的密切配合。目前我國金融服務極其電子化水平比較落後,跨區域、跨銀行的電子支付系統還未建立,網上支付、結算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例如,上海新華書店在互聯網上發布了圖書信息,收到大量國外的訂單,但是由於國內的電子支付手段沒有建立,生意無法成交,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四、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基本原則
發展電子商務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以應用為重點,堅持效益優先,制定有限目標,體現實際效果。筆者認為,我國發展電子商務必須遵循以下五個方面的基本原則。
(一)引進與創新有機結合的原則全球化與開放性是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和特徵,特別是我國已經入世,必須按照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辦事,因此,要結合我國的實際,積極引進與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經驗,並進行中國化的改造和創新,為我所用,創造出符合實際的發展道路。
(二)商務與電子有機結合的原則 在電子商務中,電子是手段,商務是核心。網路服務商和電子商務廠商,要適應企業的商務選擇和利益判斷,防止過度技術化傾向,避免追求表面的商務「電子化」而忽視商務活動本身的需求。要把電子與商務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商務應用為根本,信息技術和信息網路要立足於為傳統產業服務,促進傳統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傳統企業要積極發展新的商業模式,適應信息革命的要求。
(三)務實與跨越有機結合的原則 要根據我國目前的商務需求、技術手段和經濟環境實際,制訂發展電子商務的規劃和計劃,確定切實可行的商務模式,設計和開發實用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推動企業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要著眼未來的發展需求和趨勢,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推出創新的電子商務體系,能夠跨越的大膽跨越,以適應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我們要主動抓住機遇和迎接挑戰,按照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實現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
(四)政府引導與企業運作有機結合的原則發展電子商務涉及各行業各領域,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這需要政府的鼓勵、引導和協調。政府通過制訂政策法規,從網路基礎設施建設、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技術發展和技術標准、稅收、市場准入等方面著手,為電子商務創造良好的寬松的經營環境,引導企業和公眾積極參與電子商務。同時電子商務屬於民商活動,政府的干預應是最低限度的,以免由於政府的過度干預而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
五、結束語
由於信息的競爭在企業的競爭優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了電子商務中。雖然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還不是很快,但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電子商務可以為中小企業開辟更廣泛的市場空間。同時,在以後的發展中,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確定企業在電子商務中的主體地位,發動企業和社會投入電子商務,鼓勵大中企業與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建設。
參考文獻
[1]宋玲,王小延,《電子商務戰略》,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3,P44~45
[2]蔣志培,《網路與電子商務法》,法律出版社,2001。5,P100~101
[3]周忠海,《電子商務法導論》,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P148~150
[4]陳進,《電子商務金融與安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P12~13
[5]賈征,謝國彤,李順東,賈曉,《電子商務體系機構及系統設計》,西安交通大出版社,2001,P268~269
❷ 電子商務信用問題研究的研究背景、思路,研究意義
主要談談誠信問題,可以是b2c, b2b, c2c(c2c問題應該最嚴重,其次b2b、b2c)。說中國的話就簡單內了,從國內誠信的大底盤說容不行,然後說些統計數據說個人是如何如何想的等等。。。
個人認為談信用問題不然談電子商務安全問題更有意義。安全技術也更好寫,畢竟成型技術很多,漏洞也很多。
❸ 如何改善電子商務中的信用管理問題
電子商務中信用管理問抄題的角度出發,分別闡述了B2B電子商務的定義、特點和存在的潛力,以及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論,從中特別點明了信用管理在B2B電子商務中運用的經濟學原理,以此說明信用管理在B2B電子商務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接著提出改善電子商務信用環境的現實意義,分析了目前中國B2B電子商務中面臨的若干信用管理問題,從微觀的角度引出要構建電子商務企業信用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問題,提出採用多層次的模糊綜合評判方法來評價電子商務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以此反映B2B 電子商務市場信用管理的整體水平
❹ 中國電子商務問題與對策
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摘要:本文從我國電子商務技術發展的環境,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三個方面,探討分析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關鍵詞:電子商務,現狀,對策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一般來說是指利用電子信息網路等電子化手段進行的商務活動,是指商務活動的電子化、網路化。廣義而言,電子商務還包括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各種內部業務的電子化。電子商務可被看作是一種現代化的商業和行政作業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服務傳遞速度,滿足政府組織、廠商和消費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並通過計算機網路加快信息交流以支持決策。電子商務可以包括通過電子方式進行的各項社會活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充實和擴展,並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開拓出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電子商務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網路應用的發展方向,具有無法預測的增長前景。電子商務還將構築二十一世紀新型的經濟貿易框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對於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我國企業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現狀 雖然目前還不能預測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何時能成為主流模式,但電子商務的市場發展潛力是無窮的,因為:一方面,潛在消費者的發展速度驚人。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02年電子商務發展報告》顯示,到2002年底,全球英特網用戶已達6.5億之眾。在中國,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03年6月底,上網用戶已達到68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48.5%,而1997年10月首次調查結果只有62萬,幾年間增長了109。7倍。他們中的一部分已是電子商務的消費者,而更多的則是這個快速發展市場的潛在消費者。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交易額快速增長。據國際著名咨詢公司Forrester估計,2002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大約為22935億美元,到2006年將可能達到12。8萬億美元,佔全球零售額的18%,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美國是電子商務應用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其發展趨勢對其他國傢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2001年,盡管美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在全美零售額中的比例仍低於3%,但類似軟體、旅遊和音樂製品這些商品及服務的網上交易B2C部分已佔到這部分交易額的18%左右,世界其他地區也有類似情況出現。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01年電子商務發展報告》引用Anderson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到2003年底,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B2B和B2C的交易總額將可能達到40億美元之巨,B2B的年均增速為194%,而B2C的是274%,其增速呈倍數增長。當今世界,除電子商務市場以外,其他任何市場都難有如此高的增長率,因此,其市場前景極為可觀。 二、我國企業電子商務面臨的問題 1、 電子商務的搜索功能問題 當在網上購物時,用戶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眾多的網站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並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搜索引擎看起來很簡單:用戶輸入一個查詢關鍵詞,搜索引擎就按照關鍵詞語到資料庫去查找,並返回最合適的WEB頁連接。但根據NEC研究所與INKTOMI公司最近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在互連網上至少10億網頁需要建立索引。而現在搜索引擎僅僅能對5億網頁建立索引,仍然有一半不能索引。這主要不是由於技術原因,而是由於在線商家希望保護商品價格的隱私權。因此當用戶在網上購物時,不得不一個網站一個網站搜索下去,直到找到滿意價格的物品。 2、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問題 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仍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由於INTERNET的迅速流行,電子商務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被公認為是未來IT最有潛力的新的增長點。然而,在開放的網路上處理交易,如何保證傳輸數據的安全成為電子商務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數之一。調查公司曾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前景進行過在線調查,當問到為什麼不願意在線購物時,絕大多數人的問題是擔心遭到黑客的侵襲而導致信用卡信息丟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業因擔心安全問題而不願意使用電子商務,安全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最大的障礙。如:安全可靠的通訊網路;有效防護連接在網路上的信息系統;有效防止資料被盜去或盜用;培訓電子商務人才,使其了解如何防護其信息系統和資料的安全。 3、電子商務管理的問題 電子商務的多姿多彩給世界帶來了全新的商務規則和方式,這更加要求在管理上要做到規范,這個管理的概念應該涵蓋商務管理,技術管理,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同時在這些方面達到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規范程度,不是一時半時就可以做到的。另外電子商務平台的前後端相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台的WEB平台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是電子商務的門面。而後台的內部經營管理體系則是完成電子商務的必要條件,它關繫到前台所承接的業務最終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一個完善的後台系統更能體現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的綜合實力,因為它將最終決定提供給用戶的是什麼樣的服務,決定電子商務的管理是不是有效,決定電子商務公司最終能不能實現贏利。 4、電子商務的稅務問題 稅務,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由於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是在沒有固定場所的國際信息網路環境下進行,造成國家難以控制和收取電子商務的稅金。因此,在指定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政策法規時,需要重新審視傳統的稅收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有效的稅收機制。 5、電子商務的標准問題 各國的國情不同,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和手段當然也存在某些差異,而且我們要面對無國界,全球性的貿易活動,因此需要在電子商務交易過動中建立相關的,統一的國際性標准,以解決電子商務活動的相互操作問題。中國電子商務目前的問題是概念不清,搞電子的商務,搞商務的搞電子,呈現一種離散,無序,局部的狀態。因此,目前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解決統一標準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二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在於業務,應用是其龍頭,因此要把各種各樣的業務和服務接進來;三是解決互連互通的標准問題。 6、 電子商務的費用支出問題 由於金融手段落後,信用制度不健全,中國人更喜歡現金交易,沒有使用信用卡的習慣。而在美國,現金交易較少,國民購物基本上採用信息卡支付,而且國家處於金融,稅收,治安等方面的原因,也鼓勵使用信息卡以減少現金的流通。完善的金融制度方便,可靠,安全的支付手段是B 2 C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條件。不難看出,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單是網路帶寬的狹窄,上網費用的昂貴,人才的不足以及配送的滯後,更重要的原應來自於信用制度不健全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因此,我們應該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健全法制,建立信用制度,正確引導人們改變一些生活習慣,為我國B 2 C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7、電子商務的合同法律問題 在電子商務中,傳統商務交易所採取的書面合同已經不適用了。一方面,電子合同存在容易編造,難以證明其真實性和有效性的問題;另一方面,現有的法律尚未對電子合同的數字化印章和簽名的法律效率進行規范。此外,現有的技術還無法做到對數字印章和簽名的唯一性,保密性進行准確無誤的認定。如何保證電子商務活動中合同的有效性及電子印章和電子簽名的有效性,是保證電子商務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解決對策 電子商務是一項巨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從中長期來講,應從以下方面入手加以推動和引導: 1、 做好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劃和宏觀指導 電子商務是一項新生事物,其技術發展速度很快,業務方式沒有最終定型,給政策的制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對市場的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加強研究,適時制定鼓勵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的中介組織,如行業協會等應充分發揮自己聯系政府和企業的紐帶作用,做好企業與政府部門的信息溝通,協助政府做好產業發展規劃。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電子商務是基於信息網路的商務活動,需要建設必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手段,包括各種信息傳輸網路的建設、信息傳輸設備的研製、信息技術的開發等,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在堅實的環境建設基礎上。要構建一個值得信賴並能夠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層次的開放的網路體系,加強基礎網路的建設,改善國內用戶環境。 3、 加強電子商務宣傳和人才培養 目前,部門、行業信息的電子化方面力量嚴重不足:而沒有各個部門、行業信息的電子化,電子商務就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培養、引進並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質較高、層次合理、專業配套的網路、計算機及經營管理的專業人才,是我國電子商務建設成功的根本保證。同時,面對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政府有關部門組織有關企業和研究單位制定安全技術,這是責無旁貸的。 4、 加強政府的示範和引導,開展電子商務示範工程 通過實施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促進政府與社會的溝通;發展政府部門之間的非支付性電子商務,促進有關部門在電子商務實施中的關系協調,推動管理部門聯網,實現商務管理電子化;發展政府和企業間的電子商務,實現政府采購網路化。有針對性地扶持重點行業、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通過試點總結經驗加以推廣。
❺ 國內外學者對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研究的成果
信用體系的建設是一項極其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行業、企業、消費者以及傳媒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為支撐,以法律為保障,採用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實現。在電子商務的參與者中呼喚誠信,樹立誠信觀念、規則意識,使電子商務的參與者意識到,誠信是立身處世之本,是電子商務交易的基本要求,同時誠信、信用是一種財富,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競爭力。培養全社會的信用意識,要從培養人們的信用消費習慣入手,讓更多網民接受電子信用支付手段,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為日後的信用消費提供便利。參與電子交易的各企業,要逐漸形成自律性的行業規范和商業准則。社會信用意識的提高,將極大地推進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的進程。
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現狀及問題對策研究
在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因素當中,誠信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由於電子商務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平台和交易對象,所以更加容易產生誠信問題。虛假交易、假冒行為、合同詐騙、網上拍賣哄抬標的、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屢屢發生,這些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的發展。
西方發達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很快,尤其美國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大約佔到全球的一半,其在誠信體系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一、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現狀
從90年代末期到現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我國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已經有了較大的進步。主要形成了下面一些層面的信用體系:
1.電子商務企業構建的第三方擔保制度。
電子商務信用一般有網路身份證、信用評級、網路信用擔保、第三方擔保幾種形式[1],而第三方擔保則是我國電子商務企業採用最多的一種形式。一些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紛紛建立了第三方擔保制度,如易趣的「安付通」、淘寶網的「支付寶」、e拍網的「一拍通」等等。如表1:
支付工具安付通、貝寶支付寶一拍通
網站易趣淘寶網、阿里巴巴中國站 e拍網
第三方構成易趣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淘寶網、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等 Sinopost公司
總的來講,他們的原理是基本一樣的:由網站本身和商業銀行或企業組成獨立的第三方;參加交易的買賣雙方通過第三方完成交易。同時,對於嚴格按流程操作後由於其他各種原因造成經濟損失的,各電子商務企業也推出了相應的賠償制度,如易趣網的「安付通保障基金」、淘寶網的「全額陪付制度」等以配合其信用制度。
2.電子商務企業的信用評級制度。
其實,無論是易趣、淘寶網、e拍網還是其他電子商務網站,它們的信用評級體系都大體一致的。
從上可以看出,參加評級的主體是參與交易的雙方根據交易情況對本次交易方選擇好、中、差評。這個評價將永久記入對方的信用記錄裡面。如淘寶網的會員等級可由15個級別構成。當然,針對一些特殊情況,相應地制定了其他規則予以補充。
同時,各個網站還推出了論壇,使大家參與討論、交流經驗來杜絕詐騙。
3.電子商務企業內部的調解機制和企業誠信聯盟的建立
各大電子商務交易網站都有類似於仲裁機構的協調機制,企業內部也設置了法律部門,交易雙方發生糾紛後首先進行協調,協調不成再訴之法律。
企業誠信聯盟是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創立的,其宗旨在於通過建立權威、公正的第三方資信評估平台,加強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建設[2]。其發起單位有易趣、一拍、盛大、新浪、卓越、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電子商務法律、《電子商務世界》等21家電子商務企業、雜志、和銀行。其主要職責是藉助行業協會的權威性,建立並實施電子商務信用監督、失信懲戒制度;制訂電子商務行業誠信評價標准體系,建立對企業電子商務評級制度;制訂電子商務行業規范,監督電子商務誠信經營[3]。
二、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主要問題
美國的電子商務誠信體系是很先進的,除了完善的信用法律以外,它還有專門的信用中介機構來保證電子商務企業及個人消費者的信用[4]。比如美國最大的全球性徵信機構鄧白氏集團公司主要業務就是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對個人的信用評級則是由全聯和益百利等機構負責的。
另外,美國的信用卡制度也為電子商務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信用保障。由於每個人都有相應的信用卡,其中記錄了持卡人的社會保障號,而電子商務交易通過信用卡來結算,所有的交易都會被信用局記錄。所以幾乎沒有敢利用信用卡在網上進行詐騙。
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信用體系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信用體系建設起步晚
美國的信用評級是已經發展到非常完善的階段,而我國是2002年才啟動上海咨詢有限公司運營的個人信用聯合徵信服務系統,在北京建立「信用北京」工程等信用項目。[5]2003年,部分行業才開始建立本行業的信用評級體系。而各個電子商務網站自身的誠信體系建設也不過是近兩三年的事情。所以這些信用體系建設雖然已經起步,但遠未完善。
2.信用體系覆蓋面窄
從電子商務企業數量來看,是國內的一些知名的電子商務企業率先建設了第三方擔保、評級制度,加入了網路誠信聯盟,而還有很多的中小企業還沒有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而美國的信用評級則是覆蓋了所有企業的。
從電子商務企業的類型來看,更多的是C2C型、B2B型企業建立了信用體系,可以看到這類網站相對容易從交易雙方中脫離出來,作為第三方進行監督和保障。而B2C型企業,更多地被牽涉到交易中去,不可能充當交易者和監督者的雙重身份。
從個人消費者來看,電子商務企業的評級制度只是針對在其自身的網站上參與交易的顧客,基本上是各自為營,因此缺乏普遍的約束力。而美國的個人信用評級和信用卡則是針對所有個人,適用於任何網站的。
3.第三方機構缺乏權威性
可以看到,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第三方機構主要是由網站本身和一些銀行、企業構成或者乾脆由第三方企業充當。比如淘寶網的支付寶平台雖然擁有很高的信譽度,但究其實質仍然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公司,從理論上講誠信風險依然是存在的。在第三方擔保制度里,充當第三方機構的必須是由有著絕對權威的銀行或政府部門組成,而有著利益關系的企業自身應該退出。
4.企業內部協調體系和企業誠信聯盟缺乏強制力
企業內部協調機制不具備法律效力。協調中獲勝的關鍵在於保留諸如聊天記錄這樣的電子證據,而目前我國的法律對這類證據並不認可,所以一旦調解不成,在法律上也很難界定。
盡管誠信聯盟受到多數企業和廣大個人消費者的信賴和認可,並且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其職能大多是對電子商務糾紛的進行協調處理,缺乏行政效力和法律效力,這樣可能使一些問題難以解決。
三、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對策
首先是信用評級制度和信用法律方面的進一步完善。由於我國的信用評級制度處在起步階段,遠遠沒有建立起美國那樣的針對企業和個人完備的信用記錄,這就給一些不良分子的不軌行為提供了空間。比如在某一個網站實施了欺詐,受到差評,換一個網站同樣可以繼續進行。而對於虛假交易、假冒行為、合同詐騙、網上拍賣哄抬標的等行為法律上也沒有明確規定相應的處罰款項。所以,只有當信用評級制度和電子商務法律體系真正完善起來後,電子商務的誠信問題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這需要政府、行業、企業長期的共同努力。
其次,增加第三方的權威性。對於已經實施了第三方擔保制度的電子商務企業,應該實現第三方機構由銀行單獨承擔的機制;而對於尚未實施第三方擔保制度的企業,要盡快建立這樣的信用機制;B2C型的電子商務企業,企業本身不能參與誠信的監督管理,更有需要與銀行進行合作,由銀行單獨承擔起第三方的職責。
再次,實現電子商務企業共享的信用評級體系。由於建成全社會的信用評級體系還有待時日,比較現實的做法是通過誠信聯盟這樣的具有行業協會角色的機構出面,將分散於各個電子商務企業的各自為營的信用記錄進行數據合並。實現上網交易的企業和個人主體最終擁有一個在網上普遍適用的永久性的信用卡號,所有的網上交易都將被記錄在這張卡中,成為主體信用等級的明確標識。
❻ 關於國內外對電子商務誠信問題的研究
估計LZ是想論文吧,來這個嘛,源就像樓上說的,國內的沒有 即使阿里巴巴的誠信通也不靈光 ,其實這種想像在中國比較特殊,因為人員的素質、中國法律的問題等等會讓這些做電子商務的存在欺騙以贏取利潤的行徑,所以,你這些都是中國電子商務安全所存在的問題來的。
國外的誠信都把握的很好,很少說有欺騙什麼什麼的,這個尤其在國際信用上面,這個國外的誠信跟法律都比中國的成熟,所以,國外的誠信跟安全是比中國好很多的,但是這樣的文獻你想在中國找,很難的,最好上些國外的網站去看看,艾瑞對於這個安全跟誠信問題的調研做的還好,你找不到文獻就去艾瑞上看看吧。
在中國,只要能夠解決誠信、安全跟物流的問題,你就能夠在電子商務做得比誰都還好,
誠信機制解決了 設想下 電商會達到什麼境界?
電子商務領域的誠信問題是很難解決的 因為這個是雙向的 供應商只能平台審核 采購商呢?怎麼控制?只能由供應商自己把握 比如採用信用證等方式。
信息不透明 信息不共享是誠信體質構建的最大難題。
自己慢慢寫吧
跟樓上一樣的,如果你對電子商務有興趣,也可以找我 65349355 學習就好,AD什麼的就免了
❼ 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以其自身的高效性、全球性、互動性等優勢成為了時代的潮流和新興的經營模式,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為了迎合和適應時代的需要,也應積極引進電子商務,為自身的快速發展拓寬途徑。然而目前中小企業在IT應用方面水平相對較低。絕大部分的信息化停留在部門級的手工模擬應用上,國家中小企業網站資料顯示:目前,全國中小企業中能上網的不到70%,只有40%左右的企業能用計算機管理部分業務,運用計算機軟體進行企業管理以及電子商務的甚至不到10%。
我國企業電子商務存在問題:
1.對電子商務認識不足
很多中小企業領導對電子商務的相關知識不甚了解,認為開展電子商務是趕時髦,實際意義並不大。有的領導甚至對開展電子商務持消極態度,仍然把競爭焦點定位於實體市場,沒有充分認識到知識經濟時代搶占網路信息虛擬市場的必要。部分了解一些電子商務的企業領導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也存在片面性問題,認為電子商務就是上上網,建立一個企業網站,藉以宣傳企業形象,並未認識到電子商務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由於此種現象大量存在,導致中小企業中上網企業數量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中小企業上網少,瀏覽客戶就少,網路給企業創造的效益趨於減緩,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2.缺乏相關人才
除認識不足外,缺乏專業人才也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一個現實問題。開展電子商務首先需要既掌握電腦和網路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即我們通常說的信息主管。同時又需要全體員工能夠運用計算機和網路。而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為家族式企業,家族成員廣泛參與企業的管理與運作,但其信息化程度往往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匱乏是阻礙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直接原因。
3.缺乏必要的資金
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網路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網上進行的商業活動,如市場分析、客戶聯系、物資調配等等,亦稱作電子商業(e-business)。因此,電子商務是計算機技術與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所以電子商務的前提是企業需要擁有足夠的計算機和完善的網路系統,而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我國中小企業大多面臨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的處境,因此。短時間內完善電子商務所需的物質設施,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存在資金上的壓力。
4.網路基礎設施不完善
如前所述,發展電子商務必須依賴網路技術和網路系統,而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縣、鄉鎮甚至村級行政區域,這些地方網路基礎設施往往不夠完善,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沒有網路,這也在客觀上阻礙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
5.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電子商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人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質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此眾多的部門參與和復雜的環節,必然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規來保障這一活動的順利進行。雖然我國出台了一些保障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但是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跨國家,跨地區、跨部門協調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另外有關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缺乏保障。以上這些因素,嚴重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
解決的對策研究:
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當今,在網路技術高度發達、網路遍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管理者首先要確立信息化、知識化管理觀念和營銷觀念,充分認識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認識到網路在企業管理和營銷中的作用。其次要確立知識是重要生產要素的觀念。充分認識到知識是生產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知識是重要的生產力。此外,中小企業管理者還要改變傳統的資產觀念。確認企業的無形資產及其在企業中的資產主體地位。
2.創造軟硬體條件,為實施電子商務提供物質基礎
實施最簡單的電子商務所需的基礎硬體和軟體條件其實並不復雜,從廣泛意義的角度講,只要企業擁有一台電子計算機並上了網,就可以說已經具備了電子商務的基本條件了。許多企業管理者對電子商務有一種誤解,認為電子商務門檻很高,認為電子商務一定要做網上商場。有完備的配送體系和網上支付系統,需要大量的投入。其實,最簡單的電子商務起步價至多也不過萬元左右,包括一台能上網的電腦及另外要注冊一個域名。所以,中小企業能否發展電子商務關鍵是觀念,而不是物質限制。
3.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電子商務是一項復雜的商務活動,在開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一些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來統籌運作企業的電子商務活動,其中包括策劃、網路、程序、美工、貿易、營銷、翻譯等,因此。企業要有計劃地培養和引進所需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的方式可以多種:可以對企業員工通過開設各種形式的短期學習班進行電子商務知識及應用技術的培訓學習;也可以鼓勵企業員工到有關院校學習進修電子商務專業知識;通過各種政策鼓勵留住人才或引進人才等 等。人員培訓不僅是指員工的培訓,更重要的是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培訓。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的首要問題是解決企業—把手的觀念問題。政府部門和有關行業協會應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企業經營者信息化知識和電子商務知識方面的培訓,並重視輿論宣傳,推廣典型經驗。為推動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建設營造輿論氛圍。廣大中小企業領導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4.利用第三方平台開展電子商務
第三方平台電子商務是指以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為基礎,通過計算機和通信網路實現的中小企業之間或中小企業與顧客之間的普通商務活動。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的實質是依賴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平台開展電子商務,因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具有專業性、公用性,公平性和服務性等特點,中小企業利用第三方平台的電子商務服務實現網上交易,會給企業帶來很多好處:首先是節省了自己建設電子商務所需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其次是市場范圍得以拓寬,商業機會得以增加。中小企業在選擇第三方平台服務時要慎重,一是要選擇提供的服務與自己行業比較相近的第三方平台服務;二是要選擇有一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第三方平台型網站,企業可以選擇幾個第三方平台網站提供服務。但不宜過多,如果選擇過多可能影響到企業收集到商業機會信息的質量,有的網站提供的服務信息缺乏有效控制,導致虛假商業信息過多,反而給企業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國內,比較成熟悉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有阿里巴巴、慧聰和環球資源網等。
5.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管理要向信息化靠攏,搭建信息化的基礎平台,並逐步實現辦公自動化,無紙化辦公,轉變觀念,增加對企業信息化的投入。搞好企業資訊化的基本建設,整合與業務相關的企業所有系統。在滿足客戶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成本,實現了從傳統的推銷自己產品為中心的模式。轉變到現代營銷理論所強調的客戶、成本、便利、溝通,即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上來。同時還要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電子商務的運用方式,切實發揮電子商務的作用。以信息技術改造我國傳統產業,提高我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❽ 急求---關於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障礙和對策的參考文獻!
1/100
【題 名】河北省中小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戰略對策
【作 者】李沛強 蔣洪印 李筆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7Z).-311-312
2/100
【題 名】電子商務活動中流媒體信息發布的QOS問題對策分析
【作 者】李亞平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7X).-314-314
3/100
【題 名】電子商務安全問題及其應對策略
【作 者】王俊傑
【刊 名】特區經濟.2007(7).-299-300
4/100
【題 名】虛擬環境下影響消費者接受電子商務的程度的主要因素及對策
【作 者】左伍衡 袁鶴 陳珊珊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8Z).-164-164
5/100
【題 名】探討中國酒店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
【作 者】羅冬梅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7X).-133-134
6/100
【題 名】廣東電子商務出口農產品的困境與對策
【作 者】周勁
【刊 名】鄉鎮經濟.2007(7).-31-34
7/100
【題 名】中小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問題與對策
【作 者】袁志鋒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7S).-112-113
8/100
【題 名】高職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對策研究
【作 者】朱延平[1] 文科[2]
【刊 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9).-38-40
9/100
【題 名】我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
【作 者】馮冠[1] 高琴[2] 李哲[1]
【刊 名】中國市場.2007(22).-38-39
10/100
【題 名】電子商務和會計信息化對審計的影響及對策
【作 者】陳繼初
【刊 名】事業財會.2007(3).-58-60
11/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的表現來源和對策
【作 者】殷鳳琴 趙喜清 王新鋼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6S).-90-91
12/100
【題 名】我國B2C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瓶頸」問題及對策
【作 者】包立軍 章揚 李旺彥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6S).-103-103
13/100
【題 名】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對策
【作 者】李兵
【刊 名】煤炭經濟研究.2007(5).-55-57
14/100
【題 名】物流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及對策
【作 者】劉喜敏[1] 楊國明[2] 遲曉曼[1]
【刊 名】中國市場.2007(19).-26-27
15/100
【題 名】台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
【作 者】蔡志堅 李仁
【刊 名】企業經濟.2007(3).-163-165
16/100
【題 名】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及對策探討
【作 者】徐先海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4Z).-270-271
17/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面臨的法律問題及對策
【作 者】馬俊[1] 姜俊卿[2]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5S).-84-84
18/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稅收的影響及對策
【作 者】袁永輝 邵惠芳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5S).-100-100
19/100
【題 名】試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分析
【作 者】張松
【刊 名】中國成人教育.2007(3).-72-72
20/100
【題 名】淺談國內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問題及對策
【作 者】胡銳 郭俊華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3Z).-236-237
21/100
【題 名】電子商務面臨的法律問題及對策
【作 者】秦祖偉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4Z).-143-143
22/100
【題 名】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
【作 者】邢莉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3S).-87-88
23/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作 者】張一清[1] 劉曉燕[2]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3S).-101-102
24/100
【題 名】基於ANOD模型的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對策
【作 者】李芸
【刊 名】情報科學.2007,25(2).-204-207
25/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稅制的影響及對策
【作 者】胡海[1] 王碧紅[2]
【刊 名】稅務研究.2007(3).-95-96
26/100
【題 名】電子商務企業的信息風險及其對策研究
【作 者】曾文武 王培林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1X).-264-265
27/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稅收的負面影響及對策建議
【作 者】楊翼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2X).-163-164
28/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作 者】金福俊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2S).-90-90
29/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作 者】劉姝[1] 蔣洪亮[2]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2S).-97-97
30/100
【題 名】湖南省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作 者】彭劍
【刊 名】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934-935,938
31/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其對策探討
【作 者】李秀麗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7(01Z).-273-273
32/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稅收的影響及對策分祈
【作 者】鍾亞華
【刊 名】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1).-52-52
33/100
【題 名】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若干困難及對策
【作 者】夏金海
【刊 名】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1).-56-57
34/100
【題 名】影響西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研究
【作 者】李建川 張仙鋒
【刊 名】經濟管理.2007(2).-84-89
35/100
【題 名】論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
【作 者】任蓉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1Z).-134-135
36/100
【題 名】扶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條件及促進對策分析
【作 者】李志剛
【刊 名】中國科技論壇.2007(1).-123-126
37/100
【題 名】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倫理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
【作 者】李雲清
【刊 名】生產力研究.2006(11).-148-150
38/100
【題 名】我國C2C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作 者】李鋒 王喜成
【刊 名】安徽農業科學.2006,34(20).-5439-5440
39/100
【題 名】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作 者】姜穎 修桂華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12X).-257-257
40/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WTO法律規則的挑戰和對策
【作 者】郭玉軍 莫萬友
【刊 名】商業研究.2006(22).-194-197
41/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問題及其對策
【作 者】劉曄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12S).-110-111
42/100
【題 名】電子商務稅收的問題與對策
【作 者】蔣靈衛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11X).-133-133
43/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作 者】游鑠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11Z).-157-157
44/100
【題 名】淺談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
【作 者】孔聖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11S).-95-95
45/100
【題 名】探析網路釣魚對電子商務的威脅與對策
【作 者】廖革元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11S).-111-112
46/100
【題 名】基於系統思維的中國電子商務倫理問題及對策
【作 者】周延雲[1] 胡麥秀[2]
【刊 名】經濟問題.2006(10).-11-13
47/100
【題 名】企業信息化與電子商務應用對策思考
【作 者】張俊梅
【刊 名】經濟問題探索.2006(11).-100-102
48/100
【題 名】信息、信用及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作 者】王麗君 韓終雪
【刊 名】現代情報.2006,26(10).-58-59,64
49/100
【題 名】電子商務中虛擬社區知識共享的作用及對策研究
【作 者】李志剛
【刊 名】情報雜志.2006,25(10).-35-37,40
50/100
【題 名】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
【作 者】姜華
【刊 名】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9).-5124-5126
51/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作 者】杜鵬飛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9S).-80-80
52/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我國旅遊業的沖擊及對策
【作 者】胡錫琴 曾海 何玉梅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9S).-94-95
53/100
【題 名】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對策探析
【作 者】紀春禮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10Z).-284-285
54/100
【題 名】我國農業電子商務應用的問題及對策
【作 者】黃志宏[1] 劉超系[2]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10S).-263-263
55/100
【題 名】淺析我國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趨勢、問題及對策
【作 者】李志勇 孫海長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8Z).-160-160
56/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作 者】俞宜恆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8Z).-161-161
57/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下的稅收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作 者】徐超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8X).-131-131
58/100
【題 名】論我國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特殊困境與對策
【作 者】易蘭華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8S).-85-85
59/100
【題 名】當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作 者】李艷菊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9S).-135-136
60/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作 者】孫百鳴
【刊 名】商業研究.2006(16).-212-213,182
61/100
【題 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流失問題及其對策
【作 者】呂西萍
【刊 名】企業經濟.2006(7).-139-141
62/100
【題 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問題及其對策
【作 者】倪天林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8S).-251-252
63/100
【題 名】電子商務BtoC交易中信用問題的對策研究
【作 者】韓劍鳴 歐陽泉
【刊 名】價格月刊.2006(7).-32-33
64/100
【題 名】電子商務中數字現金的安全性問題與對策
【作 者】翟雪煥[1] 原國棟[2]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7Z).-129-130
65/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作 者】羅自強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7S).-88-88
66/100
【題 名】論電子商務對傳統會計的影響和對策
【作 者】楊海峰
【刊 名】會計之友.2006(07X).-92-92
67/100
【題 名】B2C電子商務中信任建立困難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作 者】謝佩洪[1] 宋光興[2]
【刊 名】經濟體制改革.2006(3).-175-178
68/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及其對策
【作 者】魯力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6X).-136-136
69/100
【題 名】傳統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
【作 者】江東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6S).-91-92
70/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物流存在問題以及發展對策
【作 者】程傳勇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5X).-186-187
71/100
【題 名】國際電子商務最新演進趨向與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策
【作 者】宋憲萍[1] 范曉志[2]
【刊 名】經濟縱橫.2006(5).-10-12,31
72/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作 者】崔泓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5S).-79-80
73/100
【題 名】電子商務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
【作 者】何蘭英 李寶岩 劉航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5S).-88-88
74/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
【作 者】戴小波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5S).-197-198
75/100
【題 名】電子商務的隱患分析及對策
【作 者】張戰軍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5S).-199-200
76/100
【題 名】關於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的思考與對策
【作 者】李燕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5Z).-147-148
77/100
【題 名】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物流運作模式及對策
【作 者】朱傳波
【刊 名】江蘇商論.2006(4).-60-62
78/100
【題 名】論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其對策
【作 者】丁夷 張凌
【刊 名】現代情報.2006,26(4).-28-30
79/100
【題 名】我國數字圖書館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作 者】王培鳳
【刊 名】現代情報.2006,26(4).-96-98
80/100
【題 名】提升電子商務背景下客戶忠誠度的對策研究
【作 者】倪靜 嚴廣樂 仲梁維 張曉莉
【刊 名】工業技術經濟.2006,25(4).-51-52
81/100
【題 名】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道德問題及倫理對策
【作 者】周延雲
【刊 名】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23(4).-65-67
82/100
【題 名】電子商務的稅收及對策研究
【作 者】楊曉榕[1,2]
【刊 名】會計之友.2006(04X).-90-91
83/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作 者】鄧巍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4Z).-136-137
84/100
【題 名】發展電子商務培育廣西出口產業競爭優勢的對策研究
【作 者】唐艷梅[1] 曹珂[1] 黃瑩瑩[2]
【刊 名】改革與戰略.2006(3).-50-54
85/100
【題 名】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存在問題及對策
【作 者】張曉梅
【刊 名】商業研究.2006(5).-173-174
86/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及對策分析
【作 者】秦建輝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4S).-83-83
87/100
【題 名】電子商務關於「常設機構」和「稅收管轄權」的爭論及我國對策
【作 者】秦立為[1] 戴利青[2]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3S).-191-191
88/100
【題 名】電子商務的稅收對策
【作 者】蔣彬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3X).-111-111
89/100
【題 名】論電子商務對現代物流業的影響及發展對策
【作 者】劉會亞[1] 劉忠澤[1] 張俊梅[2]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2X).-200-201
90/100
【題 名】數字圖書館開展電子商務的障礙與對策
【作 者】張美玲 王琳琳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3Z).-133-134
91/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納稅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作 者】張來斌 程傳勇
【刊 名】集團經濟研究.2006(02S).-199-200
92/100
【題 名】電子商務對物流產業的影響及對策
【作 者】李振汕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3S).-64-65
93/100
【題 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作 者】崔金紅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2S).-70-71
94/100
【題 名】淺談電子商務對現行會計理論的影響及對策
【作 者】王汗渠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2S).-273-273
95/100
【題 名】電子商務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作 者】陳娟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1X).-109-110
96/100
【題 名】包裝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常見誤區及對策
【作 者】段天宏[1] 楊明朗[2] 楊小丹[2]
【刊 名】包裝工程.2006,27(1).-173-175
97/100
【題 名】從網路商品的種類看電子商務稅收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作 者】夏勇
【刊 名】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3).-49-52
98/100
【題 名】中國C—C電子商務模式的稅收問題與對策
【作 者】胡利民
【刊 名】涉外稅務.2006(2).-25-28
99/100
【題 名】電子商務在農產品物流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探討
【作 者】謝新港[1] 石禮娟[2]
【刊 名】農機化研究.2006(1).-53-54
100/100
【題 名】成都市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
【作 者】李其瑋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1S).-84-85
1/14
【題 名】電子商務在普適計算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作 者】朱寧賢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7(08Z).-149-150
2/14
【題 名】電子商務——企業的機遇和挑戰
【作 者】方慧慶
【刊 名】企業經濟.2006(6).-167-168
3/14
【題 名】構建中國電子商務框架初探——利用機遇,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作 者】傅俊衛 袁峰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5(10).-75-76
4/14
【題 名】淺述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發展機遇及措施
【作 者】何葉
【刊 名】江蘇商論.2005(9).-58-60
5/14
【題 名】電子商務給我國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應採取的策略
【作 者】王坤
【刊 名】生產力研究.2005(12).-205-206
6/14
【題 名】SARS病毒賦予中國電子商務的機遇
【作 者】餘波
【刊 名】商業研究.2004(12).-171-173
7/14
【題 名】傳統店鋪零售商發展電子商務的模式選擇、機遇和對策
【作 者】徐立新
【刊 名】工業技術經濟.2003,22(4).-47-48
8/14
【題 名】商業企業如何應對電子商務的挑戰和機遇
【作 者】姜靈敏
【刊 名】江蘇商論.2002(5).-11-13
9/14
【題 名】中國發展電子商務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作 者】荀燁
【刊 名】經濟經緯.2001(4).-80-82
10/14
【題 名】機遇和挑戰——銀行業面對電子商務的思考
【作 者】孫聞陽 陳天舒
【刊 名】工業技術經濟.2001,20(1).-28-29
11/14
【題 名】電子交易市場: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空前機遇
【作 者】高家望
【刊 名】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18(12).-174-175
12/14
【題 名】電子商務條件下中國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作 者】李全喜 王同國 等
【刊 名】情報科學.2001,19(8).-791-793,796
13/14
【題 名】電子商務帶給銀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作 者】於永平
【刊 名】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9(4).-93-95
14/14
【題 名】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機遇和挑戰
【作 者】冉朝霞[1] 崔劍非[2]
【刊 名】檔案管理.2001(3).-29-29
1/24
【題 名】論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物流發展的障礙
【作 者】沈揚 李嵐 萬群
【刊 名】商業研究.2006(12).-164-165
2/24
【題 名】數字圖書館開展電子商務的障礙與對策
【作 者】張美玲 王琳琳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6(03Z).-133-134
3/24
【題 名】淺談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倫理障礙及其對策
【作 者】李慧珍
【刊 名】商業研究.2005(24).-198-200
4/24
【題 名】鄉鎮企業電子商務發展障礙與戰略路徑
【作 者】魯德銀
【刊 名】商訊.商業經濟文薈.2005(5).-56-58
5/24
【題 名】發展電子商務面臨的問題與障礙分析
【作 者】曹淑艷 喬紅
【刊 名】經濟經緯.2005(5).-53-55
6/24
【題 名】如何面對電子商務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作 者】張偉
【刊 名】商場現代化.2005(04X).-123-123
7/24
【題 名】淺議電子商務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與障礙
【作 者】劉化華
【刊 名】商業研究.2004(11).-180-181
8/24
【題 名】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障礙與對策
【作 者】伏睿[1] 鄭惠元[2]
【刊 名】當代財經.2003(2).-106-107
9/24
【題 名】論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障礙及對策
【作 者】陸菊春
【刊 名】商業時代.2003(246).-31-32
10/24
【題 名】中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
【作 者】夏曾玉
【刊 名】企業活力.2003(3).-42-43
11/24
【題 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障礙的對策與措施
【作 者】吳京慧
【刊 名】金融與經濟.2003(3).-60-62
12/24
【題 名】我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障礙因素分析與對策建議
【作 者】馮仁德
【刊 名】商業研究.2003(9).-153-157
13/24
【題 名】電子商務障礙—來自中國商貿企業的實證研究
【作 者】嚴建援
【刊 名】企業管理(北京).2003(6).-101-103
14/24
【題 名】論發展中國家開展電子商務面臨的數字鴻溝與制度障礙
【作 者】肖文海
【刊 名】商訊.商業經濟文薈.2003(1).-51-52
15/24
【題 名】論發展中國家開展電子商務面臨的數字鴻溝與制度障礙
【作 者】肖文海
【刊 名】江蘇商論.2002(10).-86-88
16/24
【題 名】基於數字圖書館電子商務的障礙與對策研究
【作 者】黨英武 齊維軒
【刊 名】情報雜志.2002,21(1).-2-4
17/24
【題 名】太平 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法律障礙
【作 者】蔡奕
【刊 名】國際經貿探索.2001(3).-68-70
18/24
【題 名】傳統企業進行電子商務轉型的四大障礙
【作 者】馮佳
【刊 名】企業經濟.2001(5).-70-71
19/24
【題 名】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及對策
【作 者】朱曉霞
【刊 名】商業研究.2001(6).-146-148
20/24
【題 名】影響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十大障礙
【作 者】李日保
【刊 名】統計與決策.2001(1).-36-36
21/24
【題 名】中國電子商務運作中的倫理障礙及其對策
【作 者】蘇勇
【刊 名】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0(2).-190-193
22/24
【題 名】消除障礙,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作 者】高心共
【刊 名】中國經濟問題.2001(2).-77-80
23/24
【題 名】論我國現階段發展電子商務的障礙及對策
【作 者】黃建康[1] 張進[2]
【刊 名】審計與經濟研究.2001,16(2).-39-42
24/24
【題 名】論電子商務的法律障礙及其解決
【作 者】李有星
【刊 名】浙江社會科學.2001(4).-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