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物流問題

電子商務物流問題

發布時間:2021-07-18 21:13:59

『壹』 我國電子商務物流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1、國內物流服務態度與效率在區域上存在很大差異,沿海與內地GDP的差異體現。版
2、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小件國際物權流有大發展。
3、物流在電子商務大熱的形勢下,物流從業人員被過分透支,情緒變化大,如何提高物流工作人員的幸福感存在市場機會!
4、許多物流節點都是以加盟形式進入物流快遞業,管控問題依舊。
5、物流發展在大數據,自動編碼掃碼技術,手持電子設備,GPS跟蹤等細節都存在大量技術革新的機會。
6、中國的貨車普遍用的是非PAO配置的級別好的潤滑油,在車輛養護,環保標准油品迭代,物流車體廣告都領域都有機會。

『貳』 電商物流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是什麼

電商物流的挑戰是成本問題的控制。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選擇適合你的內,容關鍵在於你的倉儲和你的客戶群體是怎樣分布的,以及你的電商規劃如何。

如果你有自己的倉儲,同時你的客戶比較集中,那麼自建物流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它符合成本原則,同時能給與客戶最大的用戶體驗保障。如果你不符合這些條件,那麼建議你選擇優秀的快遞企業做物流通道合作。成本略高,但是總體上還是比較方便靈活的。

你可以去發網物流看看,這方面的解決方案比較多,建議您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之後再做決定。

『叄』 如何解決電子商務物流問題

1、商品品類多的,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如蘇寧易購,京東),建議自建物流。倉儲自建、配送隊伍自建
2、單一品類,也不準備向多元化發展的(如凡客誠品),建議採用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形式。

『肆』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業存在哪些問題

電子商務推動了物流業的巨大轉變,其中最大的影響是使物流的運輸速度獲得了很大專地提高,從而使物流屬的運作效率也提高了。同時,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也產生了對物流需求量的增加,進而提高了物流業的社會地位。此外,電子商務的高效化對物流業的服務水平提出了較高地要求,要求物流企業加大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更廣泛地應用現代物流技術,同時採用更加科學合理的現代物流管理方法。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物流業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並為其指明了發展方向。

『伍』 電子商務物流和倉儲存在哪些問題

1我國電子商務物流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平衡,信息化、集成化程度較低

物流業是介於供貨方和購貨方之間的第三方,以服務作為第一宗旨。與其他國內行業或部門相比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後,與世界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相比,在資源配置、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現代化科技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不合理,在運輸工具與運輸方式上,線路里程少,密度和現代化水平較低,抗自然災害能力弱;在倉儲方面,我國是以行政部門為系統建立的倉庫,面積大、數量多、倉儲設備現代化水平低;此外,整個物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信息化程度都比較低。

另外,我國物流系統功能不強,倉儲功能和運輸功能缺乏協調,長途運輸和短途配送缺乏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之間配合不力,不同物流服務很少結合,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物流系統。

2信息技術應用相對落後,服務網路亟待形成與整合

目前,信息技術在物流企業方面的應用不僅比較少,而且應用層次較低,計算機應用多局限在辦公自動化和日常事務處理方面。根據中國倉儲協會調查,2002年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尚不具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處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擁有信息系統的物流企業中,其信息系統的業務功能和系統功能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訂單管理、貨物跟蹤、倉庫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等物流服務系統,物流信息資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在國外物流企業得到廣泛實用的條碼技術、RFID、GPS/GIS和EDI技術在中國物流企業的應用也不理想。另外,多數國內物流設備也都比較陳舊,包括立體倉庫、條碼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導向車系統、貨物自動跟蹤系統在內的物流自動化設施,應用不多。與國外以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為特徵的物流管理自動化相比,差距很大。

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流企業要保持高質量服務與靈活性和控制、降低物流的成本。但在物流業中,一些企業車輛空駛、倉庫閑置,同時又有很多企業在尋求車輛和倉庫。這說明社會上的貨運、倉儲資源並不短缺,缺的是企業間的整合資源。因此,應用現在物流技術,將眾多分散的電子商務物流企業結成聯盟,形成服務網路,才是降低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成本、提高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水平的最佳途徑。

歡迎登錄長風網獲取最新物流資訊。

『陸』 關於電子商務物流問題

還是我老人家來回答你吧。

1、中央集權制信息系統,能夠保證所有門店的庫存總部都能掌握,銷售也能掌握,從而動態推算出常規配送量,保證門店和配送中心總體庫存的平衡;

2、緊急情況下的供應商直送店體制,要求信息系統能夠通過許可權管理,既滿足緊急配送、供應商直送店,且同步跟蹤和結算,又不失管理靈活和管理嚴謹的矛盾;

3、配送中心安全庫存和供應商系統聯動,讓供應商自己參與到整個物流供應鏈系統中,為7-11承擔一部分工作,大家相互都增加了獲利機會,減少了庫存積壓,增加了配送頻率,滿足了市場要求,都把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了;

4、承運商車輛管理是靠WMS系統商品屬性管理來實現的,不同類型的商品、配送模式不同,WMS系統中有品種親近和品種規避的條件設定的。用以滿足不同的配送要求,生鮮、禽蛋、水果蔬菜、冷鏈產品、洗滌日化、食品當然不能一起運輸、否則一個東西打翻了全部污染。

以上問題在我看來沒有什麼特殊的,我在國際跨國大型物流集成商企業干過,做了13家大型全自動物流配送中心了,其中上海聯華大超市每日配送2000家,便利店每日配送6000家,還不算加盟店,7-11不算什麼,不要盲信過外的東西,中國人做的一點不差。

整個配送過程中,包括車輛運輸、到店交接等等,都有RF(無線手持終端)全程跟蹤進度,比7-11厲害多了。

我有自信國內沒有教科書能提供我給你的答案,給分吧 ^_^

『柒』 電子商務物流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你好: 電子商務物流是一整套的電子物流解決方案,就是俗話說的ERP系統,電子上的物流顯示及相關操作,物流還是需要機器和人搬運的。電子商務物流還要從傳統物流做起。目前國內外的各種物流配送雖然大都跨越了簡單送貨上門的階段,但在層次上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流配送,因此在經營中存在著傳統物流配送無法克服的種種弊端和問題,尚不具備或基本不具備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徵。我這里有個這樣的論文網站你可以看看 http://wenku..com/view/53fd241614791711cc7917ea.html我已經自己試過了沒有病毒放心使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學業有成!

『捌』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問題

好多問題;那分開說:
1、電子商務物流是一整套的電子物流解決方案,就是俗話說的ERP系統,電子上的物流顯示及相關操作,物流還是需要機器和人搬運的。電子商務物流還要從傳統物流做起。
2、聯合運輸簡稱聯運,是指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完成一項進出口貨物運輸任務的綜合運輸方式。
3、物流一體化,就是以物流系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物流企業、銷售企業,直至消費者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系統化。它是物流業發展的高級和成熟階段。
4、供應鏈是通過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製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一個由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所連成的整體功能網鏈結構」。
5、「國際多式聯運是指按照國際多式聯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COMBINED TRANSPORT OPERATOR-C.T.O.)將貨物從一國境內接管貨物的地點運至另一國境內指定交貨地點。
6、物流系統的七大功能 :1.運輸功能;2.倉儲功能;3.包裝功能;4.裝卸搬運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配送功能;7.信息服務功能。
7、電子商務一般交易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交易前的准備、交易談判和簽定合同、辦理交易前的手續、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賠。

『玖』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1對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認識不到位

我國的電子商務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其功能主要局限於信息的交流,人們在重視電子商務的同時,卻對面向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系統的重視程度不高,從而出現物流配送系統發展相對落後,沒能與電子商務有效結合,忽略了電子商務快速、高效、便捷優勢的發揮。

2物流企業技術裝備落後,信息化、集成化管理水平普遍較低

當前物流企業上網率普遍較低,且僅限於介紹企業狀況、業務范圍等,物流的信息化程度還很低;物流信息管理尚未實現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不健全;電子數
據交換系統的應用范圍有限,企業之間的物流共享機制尚未形成,信息資源的利用尚未實現跨部門、跨行業整合;利用系統集成軟體技術優化物流配置的企業非常
少,大大影響了物流服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

3物流配送市場化程度低

目前我國企業的自有物流占整個物流市場規模的60%~70%左右,大多數物流配送企業物流配送市場化程度低,其主要表現是:小、少、散、弱。「小」是
指物流配送企業數量、經營規模小;「少」是指物流配送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少、物流增值少;「散」是指物流企業網路分割,不能為客戶提供包括物流網路設
計、預測、訂貨管理、存貨管理等系統物流服務;「弱」是指競爭力弱,專業化、信息化、標准化還沒跟上。

另外,發展物流配送所需的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劃不清晰,物流市場競爭機制、進入和退出機制缺失,行業中沒有完整的技術標准等,限制了物流企業配送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同時,專業物流配送管理和技術人才的短缺,也成為了我國物流配送發展的制約因素。

『拾』 電子商務物流在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發展電子商務物流的基礎尚不完善,物流業相對落後
物流基礎設施是指在供應鏈的整體服務功能上和供應鏈的某些環節上,滿足物流組織與管理需要的、具有綜合或單一功能的場所或組織的統稱,主要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以及網路通信基礎等。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在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通訊、貨物包裝和搬運等物流基礎設施裝備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後,特別是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模式下,我國各種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缺乏必要的協調性,因而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缺乏系統功能。尤其是涉及到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國家運輸系統和地方運輸系統之間、不同運輸系統之間相互銜接的樞紐設施和有關服務設施建設方面缺乏投入,對物流產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各種綜合性貨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基地建設發展緩慢,這些因素影響我國物流系統的協調發展。
(二)政府及相關企業對電子商務物流的重視與認識程度相對欠缺
物流配送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雖然很早就有專家和企業提出,但是卻很少引起政府及相關企業對電子商務物流的重視。
物流業的發展涉及到基礎設施、物流技術設備、產業政策、投資融資、稅收與運輸標准等各方面,分屬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管理。但各職能部門對現代物流認識不足並缺乏統一協調的戰略思想。目前,商務部、交通部在資格認證方面各有多項政策法規,政府職能部門對物流企業是一種多頭管理體制。一些地方政府為保護本地物流企業利益,在交通運輸、稅收、工商等方面設置障礙,限制非本地物流企業的經營活動,嚴重阻礙著電子商務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現有與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多是部門性的、區域性的,缺少全國統一性的專門法律文件。這使全國性的物流企業缺少有效的法律規范。我國的電子商務物流至今沒有一個完整的技術標准,僅僅以部分行業標准和《物流術語》還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需要。同時,由於缺乏對物流企業的正確認識和合理界定,在工商部門的企業注冊目錄中至今沒有物流企業的一席之地。物流企業受到的各種限制,以及專業物流組織及企業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認等,很不利於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三)我國電子商務物流企業技術裝備落後,信息化普及、集成化管理、物流作業水平與技術水平普遍較低
物流業是介於供貨方和購貨方之間的第三方,以服務作為第一宗旨。從當前物流的現狀來看,物流企業不僅要為本地區服務,而且還要做長距離的跨區域服務。優質和系統的服務才能使物流企業與貨主企業結成戰略夥伴關系(或稱策略聯盟)。我國的物流企業數量雖具有一定的規模,但能適應現代電子商務的物流企業數量仍很少、規模也小、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不盡如意。因此,在電子商務時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務,物流系統必須要有良好的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碼和資料庫的建立以及運輸網路合理化、銷售網路系統化和物流中心管理電子化的建設。電子數據交換技術與國際互聯網的應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取決於信息管理技術水平。
目前我國物流企業各類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程度還不高,物流信息管理尚未實現自動化,信息資源的利用尚未實現跨部門、跨行業整合,政府缺乏規劃引導和扶持,諸如物流領域信息技術應用較少,管理信息系統不健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的應用范圍有限,企業之間的物流共享機制尚未形成;網路信息技術的應用仍停留在初級水平上;利用系統集成軟體技術優化物流配置的企業非常少;服務網路和信息系統不健全,大大影響了物流服務的准確性和及時性。
另外,我國物流系統功能不強,倉儲功能和運輸功能缺乏協調,長途運輸和短途配送也缺乏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之間配合不力,不同物流服務很少結合,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物流系統。
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倉儲普遍使用的仍然是普通平房倉庫,搬運工具大量使用功能低下的搬運車、手推叉車和普通起重設備,運輸工具大多使用普通車輛,各種運輸方式之間裝備標准不統一、物流器具標准不配套、物流包裝標准和設施標准之間缺乏有效的連接,物流設施和裝備標准化滯後。大多數物流企業還只是被動地按照用戶的指令和要求,從事單一功能的運輸、倉儲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劃、組織及深入到企業生產領域進行供應鏈全過程的管理,物流增值少。
(四)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成本有待降低,服務網路亟待形成與整合
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在爭論網上訂購一本10元的書,要付5元送貨費,這5元的配送費是不是太貴?由消費者承擔是不是合理?隨著網站數量的增加及在線交易額的上升,電子商務對物流配送的需求也相應越來越大。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流企業如何在保持高質量服務與靈活性的同時,控制和降低物流的成本。
我們也看到,一方面車輛空駛、倉庫閑置,同時又有很多企業在尋找車輛和倉庫。這說明社會上的貨運、倉儲資源並不短缺,缺的是尋找資源、整合資源。因此,眾多分散的電子商務物流企業結成聯盟,形成服務網路,才是降低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成本的最佳途徑。
(五)物流管理人才短缺,是阻礙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一大障礙
物流和配送領域的人才短缺已成為我國物流和配送業發展的巨大障礙,尤其是通曉現代經濟貿易、現代物流運作、運輸與物流理論和技能、英語、國際貿易運輸及物流管理復合型人才。物流企業的物流專業人才缺乏是造成物流企業服務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目前,國內的物流高級人才主要是從海外留學回國的人員。據權威機構調查,國內今幾年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量為600餘萬,而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為34萬人。
人才的短缺主要是相應的培養體系不夠成熟和不夠健全。在2004年高等院校招生目錄中,在教育部備案設立物流專業和課程的高等院校僅有10幾所而已,不到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層次教育剛剛開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尚待發展;職業教育更加貧乏,通過委託培訓方式培訓員工的企業也不多見。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物流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全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64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22
初中教師暑假培訓方案 瀏覽:482
教職工文字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80
相親類策劃方案 瀏覽:488
商場產品有效的促銷方案 瀏覽:782
教師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