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電子商務的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與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始於年。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中國商品交易中心(CCEC)、虛擬"廣交會"等大型電子商務項目在1997年相繼推出,拉開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序幕。1998年"首都電子商務工程"的展開和1999年"8848網上超市"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電子商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電子商務由此"正式啟動"。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4萬家商業網站,其中網上商店700餘家。電子商務項目大量推出,幾乎每天都有各類電子商務咨詢網站、網上商店、網上商城、網上專賣店、網上拍賣等誕生。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地域也由北京、上海、深圳等極少數城市,開始向各大中城市發展。據IDC預測,2000年中國大陸網上交易額將達4000萬美元,到2003年將達38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電子商務已經由表及裡、從虛到實,從宣傳、啟蒙和推廣階段進入到了務實的發展實施階段。
一、政府推進 環境改善
我國政府正全面、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1998年以來,政府對電子商務的支持與協調力度明顯增加。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總體框架(包括整體戰略、發展規劃、發展措施、技術體制標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推出,將會使電子商務有一個更加規范有序的應用與發展環境。不少地方政府也都對電子商務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支持,開始將電子商務作為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
我國電子商務的法律環境依然亟待健全和完善。在中國電子商務法律問題上,應該注意在規范管理與鼓勵創新之間求得平衡,既要看到規范電子商務發展的必要性,又要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不同於傳統商務的特殊性,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一個寬松而有序的法律環境。為此,政府應該做的工作是,制訂政策鼓勵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鼓勵探索,鼓勵創新,同時立即著手解決電子商務法律中的緊迫問題,如電子簽名和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等。
二、制約瓶頸 開始突破
網上支付、實物配送和信用等作為電子商務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環節,被視為制約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瓶頸"。1999年以來,網上支付"瓶頸"正在迅速得到解決。在這方面較為成功的,有"8848"網上超市提供的包括網上支付在內的多元化支付方式,有首都電子商城電子商務支付平台等。
實物配送在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電子商務業界人士的廣泛認同和重視,並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予以解決。在這方面,出現了一些堪稱突破的可喜進展,擁有我國最大傳遞網路的中國郵政加盟電子商務領域,一些專門為電子商務項目服務的專業配送企業也相繼出現。
三、應用模式 日趨多元
在BtoC模式中,網上書店和網上商場在增加網上支付功能、完善各項服務後以更大的勢頭發展;網上拍賣、網上商城、網上郵購等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網站大量推出。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和工商企業開始醞釀企業間電子商務。證券電子商務也有所發展,"網上炒股"對於有些股民已經成為現實。
網路是一片獨特的天空,中國國情又有其特殊性。怎樣將結合Internet和中國國情,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優越性,實現極富意義的電子商務技術和商務模式的創新,是擺在中國電子商務業界人士面前的一大課題。
四、內外融合 漸成大勢
具有外資背景的電子商務企業和項目日益增加。其表現形式是雙向的:既有海外風險投資直接進入國內的電子商務企業,也有國內企業通過海外上市吸收海外資金。在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內,外籍或具有外資企業背景的高級管理人員顯著增加。與此同時,海外電子商務企業開始直接進入中國市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前景日趨明朗,基於超越國界的Internet的電子商務不可逆轉地走上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道路。
五、存在問題 不容忽視
"商務為本"觀念依然薄弱。中國電子商務是由主導信息技術的IT業界推動的,使得中國電子商務在發展之初就帶有濃厚的技術傾向,"重技術、輕商務"的現象比比皆是。事實上,電子商務中的"電子"與"商務"的關是"皮"與"毛"的關系,電子是"毛",商務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電子商務企業有必要樹立"商務為本"的觀念,將目光轉向工商企業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以此其確立電子商務服務方式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企業和消費者電子商務意識有待加強。企業和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意識不強嚴重製約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大多數國企還只習慣於傳統的訂貨會,展銷會等對面洽談的方式,對於上網查詢展示企業和產品感到很遙遠。以天津為例,有近4000家國有企業具備上網條件。但是當第一批動員132個名牌企業被動員上網時,有迴音的不到40家,有的企業甚至明確表示"不感興趣"。
效益觀念過於片面。存在著一種片面強調網路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特殊性和神奇的力量,嚴重忽視現實或預期經濟效益的傾向。不少電子商務企業或電子商務項目以風險投資收益為唯一目標,片面追求訪問量,片面追求上市。此種一廂情願的思路使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與發展上進退維谷、舉步惟艱,面臨極大的經營風險。
物流與信息化基礎依然滯後。中國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離不開諸如物流和信息化基礎的進步和完善,這一點對主要由於技術推動而形成的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顯得尤其重要。整個社會的物流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如通訊網路、帶寬、企業信息化等)需要大大提高,否則會繼續阻礙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六、幾大方面 應予重視
1、電子商務人才
中國目前從事網路行業的人數超過百萬。中國電子商務的急劇發展,使得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短缺。中國電子商務教育要盡快以各種形式大規模起步,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培養出足夠的合格人才。要特別重視培養兼備網路技術和商務知識的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
2、企業電子商務
迄今為止,企業間(BtoB)電子商務還沒有大的進展。網路的普及使得企業間電子商務成為未來企業評估競爭力及生產力的依據,從企業間的供應鏈管理、直銷、客戶服務等,BtoC電子商務只是其中一環。沒有良好的企業間電子商務體系,BtoC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會受到制約,從而影響中國電子商務整體應用與發展。
3、證券電子商務
與其它所有行業相比,中國的金融、證券行業沒有所謂"瓶頸"問題,相反卻有著那麼多的資金、市場和人才等有利條件,是最適宜"電子商務化"的。目前國內已有閩發、國泰君安、海通、華泰等證券公司開展網上交易。相信證券電子商務將在2000年有一個大的發展,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最輝煌的一片天地。信息產業部計劃與證監會共同研究制訂網上股票交易法規,並將盡快對外公布實施。移動上網正在成為證券電子商務的又一契機,同樣應予以重視。
4、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
據美國特爾斐集團最新報告,今後幾年內全球電子商務軟體的銷售將有很大增長,市場銷售額可望從目前的50億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400億美元。目前,在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中占支配地位的軟體與解決方案,基本來自IBM等國外企業。無論為了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軟體與解決方案,還是抓住巨大的市場機遇發展中國的民族軟體產業,中國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的本地化、產業化都是刻不容緩的。
㈡ 中國電子商務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像淘寶這樣的模式才剛剛被大家接受不是很久!你可以去專看看國外的電子商屬務是怎麼個現狀,我大學剛畢業!我學的計算機多媒體我們有電子商務的課程!老實說我們的老師都說現在誰要是能把電子商務在發展一步誰就是中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㈢ 2014國內移動電子商務安全的最新現狀
移動電子商務是傳統互聯網電子商務在移動領域的延伸和發展,是指通過手機、PDA、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通信設備與網際網路結合進行信息查詢、商務交易及對信息、服務和商品的價值交換等電子商務活動的過程和行為。隨著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商務活動,而是希望隨時隨地進行收發電郵、移動支付、定購各種商品等商務活動,所以移動電子商務成為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熱點。與傳統通過台式電腦平台開展的電子商務相比,移動電子商務擁有更為廣泛的用戶基礎,因此,也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當前3G背景下,移動電子商務正逐漸憑借技術和應用上的優越性,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現狀
迄今為止,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短訊為基礎的技術;第二個階段的移動電子商務採用基於WAP技術的方式;第三個階段是以2009年發放牌照為標志、能夠實現無縫漫遊和移動寬頻的3G時代。3G背景下,無線通信產品能夠為人們提供速度高達2Mb/s的寬頻多媒體業務,支持高質量的語音分組交換數據多媒體業務和多用戶速率通信。
(一)移動客戶群龐大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手機終端的數量已經達到7.74億,接近上網用戶數量的3倍,而來自CNNIC的數據顯示,2009年底中國手機網民的數量已突破2.33億,手機網民規模呈現迅速增長的勢頭。這表明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艾瑞咨詢預計,2011年移動電子商務營收規模將達到1.7億元。
(二)國家政策支持
包括移動電子商務在內的電子商務被列入了2006年3月頒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2007年6月,發改委與原國務院信息辦又專門出台了《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其中移動電子商務試點工程作為六大重點引導工程之一。規劃中明確指出「鼓勵基礎電信運營商、電信增值業務服務商、內容服務提供商和金融服務機構相互協作,建設移動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發展小額支付服務、便民服務和商務信息服務,探索麵向不同層次消費者的新型服務模式」,並確定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便百姓生活和帶動戰略產業發展的三大目標,三大目標正在逐步實現,初步顯現了移動電子商務巨大的效益和潛力。
(三)無線基礎設施建設迅速
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電信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在2009年8月前完成了其3G網路的第一階段部署工作。基於CDMA的3G服務,即中國電信的CDMA2000和中國聯通的WCDMA,發展迅速。相比之下,中國移動的TD-SCDMA3G技術的商業化進程比預期緩慢。在網路部署方面,中國電信在3G領域方面動作最快,預計它將發動價格戰以吸引更多的用戶。3G網路的鋪設,加速了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目前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一)理論研究欠缺
綜觀近年來研究移動電子商務的學術論文,雖然論文的數量呈現增長趨勢,但是研究內容大都是「移動安全」和「無線移動通信系統」方面的論文,而且研究方法僅僅停留在非實證研究的層次上,研究深度不夠,顯示出移動電子商務新應用研究創新的不足。應根據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採取實證的方法,加強對移動電子商務行為、模式、安全和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二)行業標准和市場機制需要逐漸完善
作為嶄新的商務活動模式,國內移動電子商務產業才剛剛起步,沒有自己的國家標准和統一管理機構,而且市場機制還不夠規范和完善,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經濟糾紛和法律問題。雖然我國已於200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但是盡快制定出豐富完善的法律、法規是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當務之急。
(三)安全性有待提高
移動電子商務安全面臨著技術、管理和法律等幾個方面的挑戰,主要包括終端竊取和假冒、無線網的竊聽、重傳交易信息、中間人攻擊、拒絕服務、交易抵賴、移動終端遺失、設備差異和設備的不安全等。解決移動電子商務安全性問題主要有端到端策略、加密技術、防火牆、嚴格的用戶鑒權、單一登入、無線PKI技術、授權和安全交易流程等策略。
(四)交易成本過高
由於無線帶寬不足和物流配送系統不成熟等,導致交易成本高。因此,發展移動電子商務就要想方設法降低各種成本費用:一是努力降低生產成本;二是不斷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力爭關鍵技術革新;四是認准特有優勢;五是強化企業服務模式。
三、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我國移動電子商務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10年底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將達到7375.4萬,而到2012年,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將達到24957.2萬,所以完善行業標准、市場機
㈣ 電子商務交易現狀是什麼
電子商務交易的現狀是幾大電商平台壟斷了業務,其他的人是很難再擠進這個領域的。所以要創業應該是另闢蹊徑,不可以走電商這條路。
㈤ 2014電子商務交易額多少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4年國家統計局對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簡稱電商平台)的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開展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2014年我國全社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6.39萬億元,同比增長59.4%。
其中,在企業自建的電商平台(簡稱純自營平台)上實現的交易額為8.72萬億元,同比增長65.9%;在為其他企業或個人提供商品或服務交易的電商平台(簡稱為純第三方平台)上實現的交易額為7.01萬億元,同比增長53.8%;在既有第三方又有自營的混營平台(簡稱混營平台)上實現的交易額為0.66萬億元,同比增長41.1%。
一、對單位的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速加快
通過電商平台向企業(單位)銷售的金額為12.75萬億元,同比增長62.8%。其中,銷售商品的金額為12.25萬億元;提供服務的金額為0.50萬億元。通過電商平台向消費者(個人)銷售的金額為3.64萬億元,同比增長48.6%。其中,銷售商品的金額為2.88萬億元;提供服務的金額為0.76萬億元。
二、自營平台的電子商務交易佔比過半
自營平台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9.13萬億元,佔全部電商平台交易額的55.7%。其中,純自營平台實現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8.72萬億元;混營平台實現的自營電子商務交易額為0.41萬億元。
三、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集中度高
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7.26萬億元,佔全部電商平台交易額的44.3%。其中,純第三方平台上實現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7.01萬億元;混營平台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額為0.25萬億元。第三方平台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集中度較高,淘寶、天貓、京東等排名前20的第三方平台上共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6.22萬億元,約佔全部第三方平台交易額的90%。
㈥ 中國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與現狀
中國電子商務始於1997年。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中國商品交易中心(CCEC)、虛擬"廣交會"等大型電子商務項目在1997年相繼推出,拉開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序幕。1998年"首都電子商務工程"的展開和1999年"8848網上超市"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電子商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電子商務由此"正式啟動"。
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4萬家商業網站,其中網上商店700餘家。電子商務項目大量推出,幾乎每天都有各類電子商務咨詢網站、網上商店、網上商城、網上專賣店、網上拍賣等誕生。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地域也由北京、上海、深圳等極少數城市,開始向各大中城市發展。據IDC預測,2000年中國大陸網上交易額將達4000萬美元,到2003年將達38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電子商務已經由表及裡、從虛到實,從宣傳、啟蒙和推廣階段進入到了務實的發展實施階段。
一、政府推進 環境改善
我國政府正全面、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1998年以來,政府對電子商務的支持與協調力度明顯增加。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總體框架(包括整體戰略、發展規劃、發展措施、技術體制標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推出,將會使電子商務有一個更加規范有序的應用與發展環境。不少地方政府也都對電子商務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支持,開始將電子商務作為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
我國電子商務的法律環境依然亟待健全和完善。在中國電子商務法律問題上,應該注意在規范管理與鼓勵創新之間求得平衡,既要看到規范電子商務發展的必要性,又要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不同於傳統商務的特殊性,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一個寬松而有序的法律環境。為此,政府應該做的工作是,制訂政策鼓勵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鼓勵探索,鼓勵創新,同時立即著手解決電子商務法律中的緊迫問題,如電子簽名和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等。
二、制約瓶頸 開始突破
網上支付、實物配送和信用等作為電子商務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環節,被視為制約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瓶頸"。1999年以來,網上支付"瓶頸"正在迅速得到解決。在這方面較為成功的,有"8848"網上超市提供的包括網上支付在內的多元化支付方式,有首都電子商城電子商務支付平台等。
實物配送在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電子商務業界人士的廣泛認同和重視,並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予以解決。在這方面,出現了一些堪稱突破的可喜進展,擁有我國最大傳遞網路的中國郵政加盟電子商務領域,一些專門為電子商務項目服務的專業配送企業也相繼出現。
三、應用模式 日趨多元
在BtoC模式中,網上書店和網上商場在增加網上支付功能、完善各項服務後以更大的勢頭發展;網上拍賣、網上商城、網上郵購等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網站大量推出。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和工商企業開始醞釀企業間電子商務。證券電子商務也有所發展,"網上炒股"對於有些股民已經成為現實。
網路是一片獨特的天空,中國國情又有其特殊性。怎樣將結合Internet和中國國情,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優越性,實現極富意義的電子商務技術和商務模式的創新,是擺在中國電子商務業界人士面前的一大課題。
四、內外融合 漸成大勢
具有外資背景的電子商務企業和項目日益增加。其表現形式是雙向的:既有海外風險投資直接進入國內的電子商務企業,也有國內企業通過海外上市吸收海外資金。在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內,外籍或具有外資企業背景的高級管理人員顯著增加。與此同時,海外電子商務企業開始直接進入中國市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前景日趨明朗,基於超越國界的Internet的電子商務不可逆轉地走上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道路。
五、存在問題 不容忽視
"商務為本"觀念依然薄弱。中國電子商務是由主導信息技術的IT業界推動的,使得中國電子商務在發展之初就帶有濃厚的技術傾向,"重技術、輕商務"的現象比比皆是。事實上,電子商務中的"電子"與"商務"的關是"皮"與"毛"的關系,電子是"毛",商務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電子商務企業有必要樹立"商務為本"的觀念,將目光轉向工商企業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以此其確立電子商務服務方式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企業和消費者電子商務意識有待加強。企業和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意識不強嚴重製約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目前大多數國企還只習慣於傳統的訂貨會,展銷會等對面洽談的方式,對於上網查詢展示企業和產品感到很遙遠。以天津為例,有近4000家國有企業具備上網條件。但是當第一批動員132個名牌企業被動員上網時,有迴音的不到40家,有的企業甚至明確表示"不感興趣"。
效益觀念過於片面。存在著一種片面強調網路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特殊性和神奇的力量,嚴重忽視現實或預期經濟效益的傾向。不少電子商務企業或電子商務項目以風險投資收益為唯一目標,片面追求訪問量,片面追求上市。此種一廂情願的思路使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在經營與發展上進退維谷、舉步惟艱,面臨極大的經營風險。
物流與信息化基礎依然滯後。中國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離不開諸如物流和信息化基礎的進步和完善,這一點對主要由於技術推動而形成的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顯得尤其重要。整個社會的物流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如通訊網路、帶寬、企業信息化等)需要大大提高,否則會繼續阻礙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六、幾大方面 應予重視
1、電子商務人才
中國目前從事網路行業的人數超過百萬。中國電子商務的急劇發展,使得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短缺。中國電子商務教育要盡快以各種形式大規模起步,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培養出足夠的合格人才。要特別重視培養兼備網路技術和商務知識的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
2、企業電子商務
迄今為止,企業間(BtoB)電子商務還沒有大的進展。網路的普及使得企業間電子商務成為未來企業評估競爭力及生產力的依據,從企業間的供應鏈管理、直銷、客戶服務等,BtoC電子商務只是其中一環。沒有良好的企業間電子商務體系,BtoC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會受到制約,從而影響中國電子商務整體應用與發展。
3、證券電子商務
與其它所有行業相比,中國的金融、證券行業沒有所謂"瓶頸"問題,相反卻有著那麼多的資金、市場和人才等有利條件,是最適宜"電子商務化"的。目前國內已有閩發、國泰君安、海通、華泰等證券公司開展網上交易。相信證券電子商務將在2000年有一個大的發展,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最輝煌的一片天地。信息產業部計劃與證監會共同研究制訂網上股票交易法規,並將盡快對外公布實施。移動上網正在成為證券電子商務的又一契機,同樣應予以重視。
4、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
據美國特爾斐集團最新報告,今後幾年內全球電子商務軟體的銷售將有很大增長,市場銷售額可望從目前的50億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400億美元。目前,在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中占支配地位的軟體與解決方案,基本來自IBM等國外企業。無論為了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軟體與解決方案,還是抓住巨大的市場機遇發展中國的民族軟體產業,中國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的本地化、產業化都是刻不容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