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法律規范存在哪些問題
哈哈~~~我這學期正好學電子商務。以下是我教材上寫的:
1.對電子商務活動安全保護的間接性 電子商務活動最為一個新興的社會現象,將在以後的若干年裡成為主要的商務活動形式。對這種新型事物必須有專門的法律對它進行調整,而我國直接規定電子商務安全的法律還沒有出台,現出台的都是對電子商務所依賴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進行保護的法律法規,而這種保護是很不充分的。
2.相關立法比較分散,而且效力不高 我國有關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的法規和強制性標准名目眾多,相當分散,執法人員和使用單位要了解有關情況,必須瀏覽、查找各種法規,這樣給執法和普法帶來很大的不便,不利於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進行保護。此外,現有法規屬於行政法規,其效力層次遠不及法律,在適用上也不具法律那樣的權威性。
3.對新出現的情況缺乏適應能力 現有法規對禁止性行為採取列舉式的方法加以規定,這種方法只能規范出現過得不良行為。而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利用計算機進行破壞或入侵的方法更是層出不窮。法律如果不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超前性,那麼它的生命力是相當有限的。
4.立法速度過慢 我國的立法速度整體上都比較慢。在1994年《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發布時,就已經將安全等級制度作為核心,准備制定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分級標准和管理辦法,但是時隔6年,直至2001年我國的安全等級分級標准才制定出來。
好了,就這么多,累死我了~~。。。....
② 我國電子商務面臨的法律問題有哪些以及對策
合同問題,雙方通來過電子形式簽自訂合同,雙方發出邀約、承諾合同是否成立,是否生效,何時生效。
一般電子商務雙方不在同一地點,所以請在簽訂合同前確定對方的資信以及實力,保證對方有資格和你方交易。一般通過查看對方經營執照、法人身份證等文件來確定。
注意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約定如果將來發生糾紛的處理方式以及管轄法院。如果是涉外的電子商務最好約定採用中國法律,由中國法院受理。
違約行為要約定清楚,如果發生違約應當如何處理,以何種方式進行賠償。
③ 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有哪幾種
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如下:
合同問題:雙方通過電子形式版簽訂合同,雙方發出邀約、承諾合同是否成權立,是否生效,何時生效一般電子商務雙方不在同一地點,所以請在簽訂合同前確定對方的資信以及實力,保證對方有資格和你方交易,一般通過查看對方經營執照、法人身份證等文件來確定;
違約行為:要約定清楚,如果發生違約應當如何處理,以何種方式進行賠償。
④ 電商應考慮的法律問題有什麼
電子抄商務涉及的法律問題概括而言分為兩類:
是作為一個電子商務的主體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如網站和個人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法,是否超越經營范圍,域名是否合法,登記的身份是否真實,網站是否存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制度等。
是從事電子商務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電子契約的效力、交易的安全性、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等等。
⑤ 電子商務面臨的法律和稅收問題各有哪些
電子商來務面臨的法律和自稅收問題如下:
對企業進行內部技術更新、提高自動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的投資;尤其企業進行btob電子商務建設,給予稅收優惠,如實行投資抵免;
對以電子商務為載體的新型服務行業,給予供政策優惠,如減免營業稅;
對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型產品銷售或服務加大鼓勵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稅稅率),提高國際經濟競爭力等。
⑥ 目前電子商務涉及的法律問題主要有哪些
1、關於網購假貨,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台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台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2、下單前看看商品評價是不少網購消費者的習慣,但是一些商家刪差評、刷好評,讓商品評價不盡客觀真實。對此,《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公示信用評價規則,為消費者提供對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的途徑。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評價。違反上述規定者,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3、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准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4、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已被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數據殺熟現象也逐步走入人們視線。對此,《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違反上述規定者,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5、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應當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銷量、信用等以多種方式向消費者顯示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對於競價排名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顯著標明「廣告」。
⑦ 舉例說明電子商務引發了哪些新的法律問題
電子商務的顯著特點是全球性,它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但也正因為如此,電子商務面臨著一系列不可避免的法律問題。
1.電子合同的法律問題。電子合同問題是電子商務的一個主要法律問題。首先是面對目前世界各國並不統一的合同法規定,如何在互聯網中使用電子合同與交易對手進行交易。其次是電子合同是電腦中的數據,而不再是傳統的合同形式,如何認定其法律效力。因此,必須建立起一套共同遵守的商業規則,且這種規則要為各國法律所確認。
2.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技術因素,而是安全因素。無論商務網上的物品有多麼豐富,電子商務的效率有多高,如果這種交易方式缺乏足夠的安全性,勢必影響人們的認可和接受。英國的《數據保護法》,美國的《電子通訊保密法案》以及國際商會規定的《電傳交換貿易數據統一行為守則》都是針對數據通訊安全的法律規范,對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
3.電子商務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電子商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在網路環境下,網際網路的跨時空性使得跨國性的侵權行為變成了普遍現象,作者突然發現已有的版權制度似乎力不從心,作者無法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有效的控制。電子商務活動中涉及到域名、計算機軟體、版權、商標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單純地依靠加密等技術手段是無法加以充分有效的保護的,必須建立起全面的法律框架,為權利人提供實體和程序上的雙重法律保護。
4.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電子商務的虛擬性、多國性及無紙化特徵,使得各國基於屬地和屬人兩種原則建立起來的稅收管轄權面臨挑戰。同時,電子商務方式對傳統的納稅主體、客體、納稅環節等稅收概念、理論產生巨大沖擊。因此,面對電子商務,稅收法律必須進行相應的修改。
⑧ 電子商務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注意要保存來好雙方來往自信件,如有嚴重糾紛還可申請公證,保全電子證據。2.一般電子商務雙方不在同一地點,所以請在簽訂合同前確定對方的資信以及實力,保證對方是有資格和你方交易的。一般通過查看對方經營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等文件資料確定對方真實客觀存在並有資質。3.注意在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約定將來如果發生糾紛的處理方式以及管轄法院。如果是涉外電子商務最好約定採用中國法律,有中國法院處理;如果是國內的,應約定由你方所在地的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