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光軒電子商務

光軒電子商務

發布時間:2021-07-04 11:31:55

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有中國氣象局研究機構3個、國家統計局研究機構1個、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四川分部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四川省高校哲社基地2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成都市重點實驗室1個、成都市校院地協同創新中心1個、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
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四川分部(1個):大氣遙感研究所
中國氣象局研究機構(3個):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氣象信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中國氣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氣象軟體工程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統計局研究機構(1個):國家統計局統計信息技術與數據挖掘重點開放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高原大氣與環境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軟體自動生成與智能服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大氣環境模擬四川高校重點實驗室、物理場生物效應儀器四川高校重點實驗室、氣象信息與數據挖掘重點實驗室、氣象信息與信號處理重點實驗室、信息材料及器件化應用重點實驗室
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網路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研究中心
四川省高校哲社基地(2個):氣象災害預測預警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四川科技與經濟統計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四川省氣象探測技術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信息化應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備註:牽頭校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與其他六大單位參與共建)
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圖形圖像智能系統協同創新中心、圖形圖像與空間信息協同創新中心、集成計算與晶元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培養)
成都市重點實驗室(1個):成都市信息安全保密重點實驗室
成都市校院地協同創新中心(1個):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成都研究院
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學科技園(備註:四川省第三家通過認定的省級大學科技園) 服務社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成功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格,在新型氣象雷達系統、中國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大氣輻射與衛星遙感、天氣動力學與東亞季風、環境系統分析和環境監測與評價、高原動力學、信號處理、衛星通信、信息技術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時,該校自主研製的艦載、機載氣象雷達晶元、高精尖信息化軟體及產品、北斗衛星定位射頻晶元、抗核輻射晶元等被廣泛應用於海軍、空軍、陸軍、民航等部門。
該校創新性地研製了多個型號的新一代天氣雷達信號處理系統,改變了同類裝備依賴中國國外進口的局面,在中國國內全面布網,並銷往中國海外,其中學校主研的XDPR雙極化雷達被美國權威氣象雷達專家Dusan S.Zrnic評論為「世界上首部應用於氣象業務的雙極化雷達」。該校主持並研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雲計算核心基礎平台系統,處於中國國內領先水平;參與東方電氣集團、攀鋼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等大型製造企業的核心軟體開發,在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2014年9月24日起,歐洲中長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正式在業務預報系統中啟用中國研發的風雲三號B星微波濕度計資料,這是ECMWF第一次在業務系統中使用中國的衛星數據,該成果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參與研發。此外,該校參與殲10相關科研項目的研發,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殲-10功臣單位」稱號。 項目承擔&科技獲獎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子項目、國家「973」子項目、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07項,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63項,其他縱向科研項目339項,各類橫向科研項目近1500項,共爭取各級各類(含橫向)科研經費總計到賬3.34億元,年均科研經費達6671萬元;共獲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等知識產權194項,發表論文近3700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檢索論文近1000篇次,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45項。
在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中,該校有19項課題獲得立項資助,進入四川地方高校第一方陣。
在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中,該校有15項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其中由該校大氣科學學院范廣洲教授申報的青藏高原地–氣水熱平衡和高原低值系統對東亞夏季風的影響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青藏高原地–氣耦合系統變化及其全球氣候效應」重點支持項目資助,資助經費(直接經費部分)300萬元,這是該校首次獲得基金委該類型項目的資助。 論文發表 2009-2014年,該校教師在核心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469篇,其中,855篇次論文被SCI等重要檢索系統收錄,百餘篇論文在《Journal of Climate》(《氣候雜志》)、《Optics Express》(《光學快報》)等中國國內外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 李澤椿:52級,氣象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科技顧問
劉再德:78級,美國Syracuse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北京快網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王澄海:79級,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朝鮮:79屆,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李國平:79級,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閆幫華:80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與國家航空與宇宙航行聯合中心資深科學家
曾慶安:80級,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究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宇航:82級,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丁漢軍:83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高級物理科學家
古松:83屆,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鄧愛軍:83級,賓法尼亞大學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科學家
張韌:83屆,解放軍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賀盛瑜:83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教授,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常委
何光碧:83屆,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咼平:84級,原新疆氣象局通信台任計算機室主任、高工,現任天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楊芳林:85級,美國馬里蘭國家環境探測中心科學家
李曦:85屆,中國科技大學軟體學院院長
何建新:87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教授
劉和平:87級,美國傑克遜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李雙林:88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
周率:90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高級工程師
諶芸:91屆,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預報系統實驗室高級工程師
黃剛:94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王桂華:96屆,美國海軍研究生院訪問學者、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 氣象領域 陳耆驗:55級,湖南省長沙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農業氣象和生態農業專家
李繼烈:63級,四川省人工降雨辦公室處長
陳泮勤:65屆,中國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劉光軒:69級,西藏自治區氣象局黨組書記
杜繼穩:70級,陝西省氣象局副局長
楊少傑:73級,廣東省氣象局副局長、廣州市氣象局局長
庄國泰:79級,國家環保總局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
趙平:80級,中國科學院氣候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鄧樹民:80級,黑龍江省氣象局副局長
羅德海:82級,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學院教授、青島市氣象學會副理事長
王仁喬:82級,湖北省武漢中心氣象台台長、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謝璞:83屆,北京市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
方立清:83級,河南省氣象局氣象台台長
陳忠明:84屆,貴州省氣象局副局長、山地氣候資源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
羅雲峰:86級,中國氣象局科技發展司副司長
祝燕徳:湖南省氣象局局長、黨組書記
左雄:87級,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張強:87屆,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中國氣象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所長
劉漢濤:89屆,神六發射功臣,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室主任
張洪衛:95屆,山東省東營市氣象台台長、高級工程師 統計領域 滕采模:73級,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
劉啟義:75級,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黨組書記、總隊長
李川渝:78級,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王琪敏:82級,四川省地方稅務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
多吉戰都:84級,西藏自治區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光彩:84級,四川省經濟學會理事、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統計師
馮久先: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副總隊長
(以上為部分校友,詳情請參考資料)

閱讀全文

與光軒電子商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專業一本大學排名 瀏覽:787
電子商務法txt 瀏覽:85
國產大豆營銷方案 瀏覽:970
關於舉行歌唱比賽通知策劃方案 瀏覽:405
愛心公益感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4
內部培訓師選拔方案 瀏覽:670
培訓方案及培訓計劃表 瀏覽:822
哥德電子商務 瀏覽:482
幼兒教師培訓計劃及實施方案 瀏覽:34
幹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培訓方案 瀏覽:230
商貿城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17
酒店員工戶外培訓方案 瀏覽:666
春天促銷活動主題用語 瀏覽:116
2015武漢電子商務會議 瀏覽:60
計經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14
臨床三基三嚴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734
中小型服裝企業電子商務網站的常設欄目 瀏覽:90
質量技術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586
國培如何設計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11
英語小學培訓學校萬聖節的方案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