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從整體行業及細分行業的發展看,09年國內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34278億元,增長率保持在40%以上。未來10
年,國內將有70%的貿易額將通過電子交易完成。國內B2B電子商務行業交易規模增長潛力巨大。此外,由於電子商務向行業的滲透將更加深入,加之B2C行
業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加強,B2C行業的份額將在09年呈現明顯的擴大趨勢,其中IT數碼、家居建材領域B2C行業將成為未來幾年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熱
點領域。
短短的兩個月時間,「當當·家居就建材家居旗艦店」就推出了多次促銷活動,月度銷售額增長率超過333%,或成為繼圖書、服裝、孕嬰童之後的又一戰略品類。
保險旅遊、批發零售行業電子商務份額擴大
從行業應用角度看,鑒於08年的經濟環境,國民的保險意識將進一步加強,而方便快捷的保險電子商務將成為保險客戶的
首選,因此未來保險電子商務仍將快速發展;同時,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各省市將加強對旅遊產業的重視,從而提升本地經濟增長能力,在旅遊產業二次創業的要求
下,旅遊電子商務將成為未來各地著重發展的業務;此外,賽迪顧問認為國內國民消費能力在未來不會有太大波動,當行業物價逐步增高,網路平台所提供的低價格
產品將更加受到消費者青睞,隨著網民網上購物、網上支付以及物流服務的健全,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批發零售業電子商務將會面臨最佳的發展機遇。
物流平台將逐步崛起,支付行業面臨洗牌
從電子商務行業支撐體系建設看,一方面09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的持續推動下將有巨大發展,平台信息服務能力將
顯著提升,同時更多的電子商務服務商會加入物流體系建設的行列中。另一方面,網上支付服務商將在未來2年經歷二次篩選,資金短缺以及技術、商業模式、信用
體系等環節不健全的服務商將面臨被行業淘汰的危險。
從上面可以輕松看出,這些年國內電子商務之所以充滿機遇與挑戰,主要是政府和企業之間通力合作所產生的結果。國內電子商務也慢慢的與國際接軌。
⑵ 電子商務網站如何融資
民間和銀行還有其他不可描述
步驟如下: 1、首先第一步就是申請一個微信公眾號,版填寫一個有效郵權箱,然後登陸郵箱驗證。 2、因為微商城涉及支付問題,所以要選擇開通支付途徑,有微信支付、支付寶、貨到付款三種方式。注意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有行業限制,對交易價格也有相應規定。 3、微信公眾號有三種:訂閱號、服務號和企業號。對於個體商家,只能申請訂閱號;對於企業商家申請服務號和訂閱號均可,企業號暫時不支持對外開放。註:訂閱號和服務號建議認證。 4、接下來通過第三方微信開發商,開始定製微商城,我們選擇大平台,進入微貓系統。 5、點擊注冊,注冊成功後就可在個人中心設置模塊管理,選擇模板開始私人定製自己的微商城。
⑶ 電子商務企業有哪些融資方式舉證說明電子商務企業融資方式急用,知道的幫幫忙,回答一下,感激不盡!
電商企業大都是些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在我國表現得更為復雜,既表現在融資難上,又表現在從表面上看的、所謂的負債「過度」的反常現象上。
中小企業的資金的來源無非是以下幾種:一是自籌,二是直接融資,三是間接融資,四是政府扶持資金等。
關於自籌資金。它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有業主自有資金;風險投資資金;企業經營性融資資金;企業間的信用貸款;中小企業間的互助機構的貸款;以及一些社會性基金的貸款等等。
關於直接融資。是指以債券和股票的形式公開向社會籌集資金的渠道。
關於間接融資。主要包括各種短期和中長期貸款。貸款方式主要有抵押貸款、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等。
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融資特點不同,當然對融資渠道和條件的要求也不同。從融資的角度看,中小企業可分為製造業型、服務業型、高科技型以及社區型等幾種類型。各類型的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和要求各不相同。
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比較
政府的資金支持是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各國的情況來看,政府的資金支持一般能佔到中小企業外來資金的10%左右,具體是多少則決定於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相對重視程度以及各國企業文化的傳統。各國對中小企業資金援助的方式主要包括:
1、稅收優惠。發達國家企業稅收一般占企業增加值的40-50%。在實行累進稅制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稅負相對輕一些,但也占增加值的30%左右,負擔仍較重。為進一步減輕稅負,各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財政補貼。財政補貼的應用環節是鼓勵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促進中小企業科技進步和鼓勵中小企業出口等。
3、貸款援助。政府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主要方式有:貸款擔保、貸款貼息、政府直接的優惠貸款等。
4、風險資本。歐美等國家多由民間創立、而日本等國主要為政府設立。
⑷ 電商企業融資方式有哪些
項目融資是指貸款人向特定的工程項目提供貸款協議融資,對於該項目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享有償債請求權,並以該項目資產作為附屬擔保的融資類型。如何融資是許多電商經理人關心的問題。傳統的融資渠道因為資質不達標、利率太高等原因望而卻步,新興的渠道目前規模不大。下面,上海登尼特將對電子商務融資的五種途徑做如下說明,以供參考:
一、 銀行貸款
銀行傳統信用貸款要求的資質條件與中小企業的實際相矛盾,多數網商難以符合。對於銀行的抵押、質押、擔保、聯保等融資模式,輕資產的網商也同樣難以滿足。此外,網商的借貸頻率高、資金周轉快,而銀行貸款多是單筆授信、單筆使用,不可循環,並且審批時間長,下款速度慢。整體來說,銀行傳統信貸模式已不能適應網商經營的需要。同時,銀行考慮到資金安全問題,貸款主要投放給大中型企業,小企業僅佔20%左右,微型企業更加困難。
二、 小貸公司
一方面,國內3000多家小貸公司的貸款規模遠遠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並且受政策所限,除浙江、重慶等少部分地區外,大多數小貸公司的融資比例仍為50%,制約了小貸公司的業務發展,相應的對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小貸公司考慮到自身的業務風險,對貸款條件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貸款利息不低,以上海地區為例,一般如汽車抵押、紅本抵押等有抵押品的貸款,月費率在1.5%以上,純信用貸款月息超過2%,並且對客戶要求高,條件嚴,獲貸客戶少之又少,部分貸款利息已達到高利貸的下限。小貸公司的貸款,多數還是需要依靠抵押、擔保的,對網商而言,作為臨時周轉資金尚可,長期使用難以負擔。且多數網商,無實力背景,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和擔保人。
三、 民間借貸
除去親朋好友的免息借款外,一般民間借貸是不需要抵押品的,但有可能需要中間人擔保。年化利息在20-30%之間,短期借款甚至高達年化80%以上,在沿海地區如浙江、福建等地,一度出現30%的月利率借款,比高利貸還高。以如此高額成本的資金運營,幾乎沒有可能存在盈利空間。如非確實必要,網商還是不借為宜。
四、 網貸平台
這兩年,興起的P2P網貸平台,通過互聯網,為不少人和企業解決了資金問題。作為貸款人的網商,需要注意三點,其一,P2P行業魚龍混雜,混亂是事實,選擇優質的P2P平台,不僅能夠快速的獲得貸款,也有利於信用等級的積累,借款額度的提升。其二,發標利息,需要經過嚴格測算,目前多數P2P平台上動輒年化20%、30%的利息,並不是大多數網商能夠承受的。其三,注重信用,及時還貸。在網貸平台上,投資人和貸款人之間並不認識,投資人難以判斷貸款人的資信,投資人放貸給貸款人,除了考慮此項貸款業務是否經過平台擔保本金外,也會關注貸款人在平台上的信用記錄。信用等級越高,即使利息相對較低,也能夠獲得足夠的投資人投標。
五、 電商融資
目前的電商平台貸款模式主要有與銀行、網貸公司等的合作模式,如慧聰、生意寶、敦煌網等,以擔保公司為平台內的客戶貸款進行擔保。另外,還有以自有資金成立小貸公司直接對平台內客戶放貸,如阿里巴巴。既解決了客戶融資問題,又盤活了閑置資金。不過,從多數電商平台融資案例來看,基本體現以下四個特質:首先,申貸人必須是電商平台內的客戶;其次,授信以客戶在平台上的信用資質和交易記錄為基礎;再次,對小微企業客戶,會進行財務資料收集以及必要的貸前調查,甚至現場調查;最後,從貸款利息的角度來看,相較同類銀行貸款產品,有所上浮。還有,申貸、審批、下款、支用、還貸等業務流程,基本上都能夠通過互聯網完成,省時省力,快捷高效。
電商融資,為廣大網商們提供了一條新的資金渠道。但無論是純信用貸款還是供應鏈融資,都要求網商保持良好的信用資質和交易記錄,這是風險控制的基礎,是所有融資業務的核心。上海登尼特代理服務涵蓋商標注冊、財稅顧問、商業計劃、公司注冊、辦公租賃等服務。同時,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漸開放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相信在未來,電商平台能夠與越來越多的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合作,創新融資模式,獲取更多更低成本的資金,為網商們提供融資服務,從而促進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
⑸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狀況與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出現了多種模式。前已述及,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涵蓋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網路化、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P2P網路借貸、眾籌和第三方金融平台六種模式,而這六種模式也正是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模式。其中,傳統金融業務的網路化模式指的是各大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通過建立網上銀行、網上證券和網上保險平台實現網上轉賬、網上投資理財、網上資金借貸、網上證券和保險交易及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等傳統金融業務的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指的是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由與國內外各大銀行簽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解除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為雙方提供支付服務的模式;大數據金融模式指的是依託電子商務交易產生的海量的、非結構化的數據,通過專業化的數據挖掘和分析,為資金需求者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模式;P2P網路借貸模式指的是資金供求雙方直接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的模式;眾籌模式指的是資金需求者在互聯網上展示創意和項目,並提供回報、募集資金的模式;第三方金融服務平台模式指的是建立第三方金融服務平台銷售金融產品或為銷售金融產品提供服務的模式。
互聯網金融模式不斷得到創新和豐富。在上述互聯網金融涵蓋的模式范疇內,近年來,特別是2013年以來,隨著人們對互聯網技術在向金融領域滲透過程中體現出的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降低金融交易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和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等優勢的認識的深入,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模式內容也不斷地得到創新和豐富。這些模式內容上的創新和豐富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在銀行開展網路借貸業務方面;二是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三是在P2P網路借貸方面。首先,在銀行開展的網路借貸業務方面,銀行開展的網路借貸業務已由傳統的「網下申請、網下審批、網上發放」內容,經由「銀行+電子商務平台」內容,而創新發展出了「銀行自建電子商務平台」內容。其次,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也由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有擔保的第三方支付等內容,而創新發展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與基金、保險合作進行理財的內容。第三,在P2P網路借貸方面,則由純粹提供信息中介服務平台的內容,創新發展出了P2P平台跟擔保機構合作、線上與線下結合以及債權轉讓等內容。
交易規模快速發展壯大。2008年以來,我國的網路銀行、第三方支付及P2P網路借貸等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交易規模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壯大。其中,網路銀行的交易額由2008年的285.4萬億元迅速增加到了2014年的1549萬億元。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額也由2009年的3萬億元快速增長到了23萬億元左右,期間雖由於市場漸趨飽和,增速有所下降,但也達到了18.6%以上。P2P網路借貸的交易額則由1.5億元快速增長到了3292億元,期間增速甚至均達到了200%左右。以第三方支付工具與基金合作形式於2013年6月5日上線的余額寶產品至2014年底,其用戶則已達到了1.85億戶,總規模則達到了5789.36億元。
【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發展及廣泛應用基礎上自發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缺乏有效的管理。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是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而自發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先後經歷了從網上銀行到第三方支付和P2P網路借貸再到大數據金融和第三方支付理財的發展歷程,由此使得其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了缺乏有效管理的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依託電子商務發展產生的大數據而出現和發展起來的大數據金融,最初是由電商平台與商業銀行合作實現的,而後二者逐漸分立演化出了電商大數據金融和商業銀行自建電子商務平台開展大數據金融兩種形式。而對於商業銀行自建電子商務平台,由於商業銀行並不熟悉電子商務平台的運作模式,故其發展前景堪憂。其次,互聯網理財在近兩年時間里的井噴式發展,對傳統銀行存款業務和理財產品形成了沖擊,甚至通過影響貨幣乘數極大地影響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第三,由於P2P網路借貸具有的低門檻和監管工作量大等特點,P2P網路借貸平台瘋狂發展及不斷倒閉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風險和負面影響。
互聯網信息技術和信用體系建設仍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是計算機網路通訊系統和互聯網金融軟硬體系統等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信用體系建設,故互聯網信息技術和信用體系建設的完善程度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計算機網路通訊系統還存在著密鑰管理和加密技術不完善、TCP/IP協議安全性較差等缺陷,加之網路通訊系統具有的開放式特點造成的其易遭受計算機病毒和電腦黑客攻擊的問題,都易使得我國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金融交易帶來較大的技術風險。在互聯網金融軟硬體系統方面,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軟硬體系統還大多來自國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系統,這也給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選擇其發展所需的技術解決方案面臨著與客戶終端軟體的兼容性不佳,可能被技術變革淘汰,乃至威脅整個金融體系安全等風險。而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我國互聯網金融賴以發展的信用體系建設還很不完善,信用風險還較高。
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不完善,制約了互聯網金融的健康和穩定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在沿襲傳統金融監管體系的基礎上形成的。其基本內容是對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監管由原來傳統金融機構的對應監管部門監管,對新興互聯網金融機構相關業務的監管則由中國人民銀行出台具體管理辦法或做出風險提示。應該說,這一體系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初期能夠滿足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需要的。但其後,特別是2013年以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這一監管體系卻暴露出了諸多問題。例如,當前我國出現了因對銀行主導型的網路融資監管過多、對非銀行主導型的網路融資監管者不足,以及由此導致的商業銀行貸款無法創新、大量的非銀行網路融資風險巨大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必然會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穩定發展形成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