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iPhone開發入門經典的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雷(John Ray) (美國)詹森(Sean Johnson) 譯者:袁國忠
John Ray,當前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基金會的高級商業分析師兼開發團隊經理。他在Macmillan、Sams和Que公司出版了大量圖書,其中包括Special Edition Using TCP/IP、Teach YourseIf DreamweaverMXin21Days、Mac OS XU nleashed和Macromedia AII-IN -One。作為一名從1984年起就開始使用Macintosh的用戶,他努力確保在每個項目中都平等對待Macintosh。即使在編寫技術性圖書(如Special Edition Using TCP/IP)時,也在其中介紹了大量有關Macintosh及其應用程序的信息。他的寫作手法簡潔明快,即使對初中級讀者來說也簡單易懂,因此深受好評。
Sean Johnson很久以前就是一名Mac開發人員,擁有超過15年的產品開發經驗,受聘的企業包括小型獨立軟體開發商、新興企業以及諸如IBM等大型軟體開發商。他在Mac Developer Network上開辟了一個有關產品設計的專欄,還為IBMdeveloper Works和各種雜志撰寫文章。Sean經營著產品開發咨詢公司Snooty Monkey,LLC,該公司致力於為創建出類拔萃的Web、Mac和iPhone應用程序提供技術咨詢。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居住在風光秀麗的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市。
❷ 蘋果手機是誰發明的
是喬布斯帶領蘋果公司的內部研發團隊共同研發的:
2004年,蘋果公司召集了1,000多名內部員工組成研發iPhone團隊,開始了被列為高度機密的項目,訂名為「Project
Purple」,當中包括iPhone的幕後設計師Jonathan
Ive。當時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從原本的重點如iPad的平板電腦偏離至轉向手機。
2007年1月9日,喬布斯在美國舊金山馬士孔尼會展中心的蘋果公司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2007中透露推出第一代iPhone。兩個最初型號分別是售價為US$499的4GB和US$599的8GB版本,於當地時間2007年6月29日下午6時正在美國正式發售。
2008年7月11日,蘋果公司在全球22個國家及地區發售iPhone3G。
2009年6月8日,蘋果公司宣布推出iPhone
3GS,iPhone
3GS的內部結構與第一代相似,但增加了一些模塊,例如3G網路、輔助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
第一代iPhone的背面是由鋁配合一種黑色塑膠物料製成,iPhone3G及iPhone
3GS以全塑膠背板製造,以增強接收GSM信號的能力。顏色方面,iPhone3G有8GB的黑色版本,16GB則有黑白色兩種還擇;而iPhone
3GS不論容量多少也有兩種顏色選擇。iPhone
4的正面及背面由鋁硅酸鹽玻璃組成,側面以不銹鋼圍繞作為天線之用。
2010年6月剛推出時只有黑色版本,10個月後的2011年4月才有白色版本。
2009年,蘋果公司跟中國聯通達成協議,中國聯通擁有iPhone在中國的銷售權。
2010年6月7日,喬布斯在蘋果公司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中發布iPhone
4。
2012年9月12日,蘋果公司發表了自2010年以來iPhone在設計上的第一個重大改變
—
iPhone
5,他們首次通過使屏幕變長不變寬的做法,屏幕由3.5英吋增至4吋,在不影響單手操作的前提下擴大了iPhone的顯示範圍。手機屏幕的比例由3:2調整至接近16:9(71:40),使其更適合觀看視頻。像素方面,配備了與iPhone
4及iPhone
4S相同的每英吋326像素。iPhone
5使用A6處理器晶元,晶元比iPhone
4S的小22%,而A6處理器比A5快兩倍圖片處理能力。同時iPhone
5降低了厚度18%:7.6毫米,並減輕了重量20%:112克,成為史上最輕巧最薄的iPhone。而iPhone
5採用了Nano
SIM,這款SIM卡比iPhone
4的Micro
SIM還要小。
2013年7月6日,據報稱蘋果公司與韓國移動通信商SK電訊洽談,發布下一代iPhone與LTE先進科技。
2013年7月22日,蘋果公司供應商表示他們正在測試大屏幕的iPhone和iPad,「蘋果公司已要求屏幕大於4吋以上的智能手機原型,還要求新的平板電腦的屏幕對角線的設計不大於13英吋。」
2013年9月10日,蘋果公司於美國加州庫比蒂諾備受矚目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推出兩款新iPhone型號:iPhone
5C及iPhone
5S。iPhone
5C
-
一款中檔價格的手機,目的是增加價格上的流通性,手機由塑料製成,設有5種顏色:紅、藍、黃、綠、白;iPhone
5S
-
特點是Home鍵結合指紋掃描儀,設有3種顏色:太空灰、銀色、金色,這兩款手機於2013年9月20日推出。
❸ 蘋果官網屬於電商平台嗎
今年蘋果對線下渠道進行了嚴控,並希望以此來杜絕iPhone12流向線上電商渠道
這就意味著,國內的主流電商平台們,除了蘋果官方發貨,已經不能從別的渠道拿到iPhone 12系列和iPad Air 4了。而限制電商平台從其他渠道購買iPhone 12系列產品,也意味著蘋果正在嚴控電商平台對iPhone 12系列的降價舉動。
1
蘋果封殺電商平台?
近兩年由於iPhone手機賣的並不是很理想,所以無論是蘋果官網還是各大電商平台都進行了降價促銷。不過對於今年的iPhone12系列想要降價似乎不太可能。
與iPhone 11上市時略微冷清的現象不同,此次iPhone 12的發售恢復了以往iPhone新機熱售的現象。為了搶購iPhone 12,眾多蘋果門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景象。很多果粉之所以急切的想購買iPhone 12,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iPhone 12是蘋果旗下首款5G手機。
最近有多位售賣數碼產品的博主爆料,已收到或被要求簽署一份協議,承諾所有采購的iPhone 12系列產品不會流向京東、唯品會、淘寶、天貓、拼多多和蘇寧等線上渠道以及海外市場,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的都不允許,違者每台罰款40萬元,並且在3個月內都拿不到iPhone 12。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要是因為在電商平台上,給iPhone 12降價的並不是蘋果官方,而是平台自己的補貼,以此來吸引用戶。而這些產品的來源,往往都是一些非官方渠道轉售的。
簡單來說,這個政策出台之後,大家再想在電商平台上看到大幅度降價的iPhone 12系列手機很難。畢竟一台要罰款40萬元,商家根本吃不消,所以不會輕易轉售手機或平板給線上平台。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平台完全不能賣iPhone 12系列的產品,蘋果官方可以按照官方標價出售產品,現在嚴打的是非官方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的三大電商平台中,天貓的部分商家和京東自營都是授權經銷商,只有拼多多沒有獲得蘋果授權。
我們現在登錄拼多多App上的蘋果百億補貼頁面,能看到現在的補貼機型只有iPhoneSE、iPhone8和iPhone11Pro這三款。其中iPhoneSE的補貼力度最大,比京東銷售的同款還要便宜620元。
但在拼多多上搜索iPhone12時,其銷售價格甚至比線下銷售渠道還高。
如黑色iPhone12 128GB版,在拼多多上的售價為7099元,天貓和京東上的售價均為6700元,線下渠道的售價則是6850元。不過京東與天貓上的發貨日期都在10月31號之後,線下門店則是現貨供應。
2
iPhone 12今年沒有百億補貼!
相對於天貓和京東,受到沖擊最大的無疑是拼多多。蘋果方面突然做出這種舉動,很可能與去年雙十一期間,拼多多百億補貼iPhone 11導致蘋果手機價格體系崩潰有關。
去年的iPhone 11百億補貼活動使其吸粉無數,如果今年能在iPhone 12上復刻這一活動,拼多多的聲量和知名度必然會再上一個台階。
而連續兩年對最新款的iPhone進行補貼活動,也會為拼多多積累大量的高價值用戶。但蘋果並不打算給拼多多這個機會,一頓操作下來直接讓今年百億補貼的布局直接破滅,甚至還對之前積累的口碑造成了影響,拼多多獨有的真香符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拼多多直接高調拿出5億元人民幣來補貼iPhone 11系列產品,導致拼多多平台上的iPhone 11價格直線下滑700-900元。而為了回應拼多多的競爭,京東和天貓等平台也分別給了iPhone 11不同程度的銷售補貼。
不屬於電商平台
❹ 電子商務平台開發有幾種模式
B2B是企業對企業,C2C模式是個人對個人,B2C模式是企業對個人的模式,隨著時間的發展,有出來了更具有優勢的BMC的全新模式,簡單介紹這些
❺ IOS是誰發明的
斯科特·福斯特爾和他的iso開發團隊。
斯科特·福斯特爾是Mac OS X系統以及Aqua用戶界面的最初設計者之一。在成功推出OS X Leopard系統後,福斯特爾被喬布斯安排開發iPhone操作系統,iOS是他最大的成就。
蘋果公司最早於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會上公布這個系統,最初是設計給iPhone使用的,後來陸續套用到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 TV等產品上。
iOS與蘋果的Mac OS X操作系統一樣,屬於類Unix的商業操作系統。原本這個系統名為iPhone OS,因為iPad,iPhone,iPod touch都使用iPhone OS。
所以2010WWDC大會上宣布改名為iOS(iOS為美國Cisco公司網路設備操作系統注冊商標,蘋果改名已獲得Cisco公司授權)。
(5)iphone電子商務平台誰開發的擴展閱讀
iOS的影響能夠從以下的特點顯現:
Facebook和Twitter上,加速度計,GPS,高端處理器,相機,Safari瀏覽器,功能強大的API,游戲中心,在應用程序內購買,提醒,寬范圍的手勢。
全球的企業都開始選用 iOS 設備,因為它具有企業專屬功能和高度的安全性。iOS 兼容Microsoft Exchange和標准伺服器,可發送無線推送的電子郵件、日歷和通訊錄。
iOS 在傳輸、設備內等待和iTunes備份三個不同階段為信息分別加密,確保你的數據安全。你可以安全地通過業界標准VPN協議接入私人企業網路,公司也可以使用配置文件輕松地在企業內部署 iPhone。
❻ iPhone 的開發過程是怎樣的
其實這個問題在Steve Jobs那本書裡面有, Chapter 36 <The iPhone>. 下面是我個人的總結和翻譯(裡面還附帶我讀完覺得比較有感觸的地方):
05年的時候,iPod銷售火熱.Steve已經開始思考什麼競爭產品可能搶走他們的市場份額.他察覺到了手機: 首先手機幾乎是每個人必須的,另外人們可以通過在手機中整合音樂播放來和iPod競爭,另外手機還可以其他更加豐富的功能:比如攝像頭. 於是Jobs也決定做Apple自己的手機. 所以,總結起來,其目的就是防止其iPod產品被其他公司的手機所取代,另外因為手機幾乎人人需要,這會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市場.
另外做的過程當中一些細節的事情很值得讓人尋味:
1. 最開始,Jobs和Motorola合作,在他們的手機RAZR裡面加入iPod功能,取名ROZR.但是Jobs用完後覺得是一坨屎,於是放棄合作,決定全部自己來做;
2. 在iPhone之前,iPad項目就在秘密進行中,原計劃就想在平板電腦上面支持multi-touch.但是後來Jobs覺得這一技術可以先用於iPhone,於是將Tablet的計劃暫時停掉,轉戰iPhone. 他們先秘密收購了 FingerWorks,拿到所有專利,並將其整合到iPhone中來.
3. 開發iPhone的過程是Apple內部兩個團隊互相競爭. 一隊人嘗試將之前的iPod轉成手機,使用轉輪來控制.其優點是菜單選擇和音樂功能操作非常便利,但是字母輸入成為重大弊端; 另一隊人採用平板上面的技術,做一個用multi-touch的方式來操作的手機. 前一個項目取名P1, 後一個取名P2, 最後眾所周知P2取得勝利. 最終成為2007發布的第一代iPhone. 而第一隊人馬成為悲劇角色.
4. iPhone開始打算採用塑料屏幕,但是Jobs覺得要打造一個夠酷的手機,應該使用其他更優質更炫的材料,於是他們最後決定用玻璃. Jobs主動去聯系當時著名的廠商: Corning Glass, 並詳細闡述了Apple對玻璃的要求(Gorilla Glass). Apple的要求之高,使得Corning的CEO Weeks害怕他們不能按時交付產品. Jobs忽悠+鼓勵, 最後Corning 6個月內就完成了交付.
5. Jobs對其Design團隊要求非常苛刻. 而且有時會在產品開發到後期的時候推翻之前的design而從頭再來. Jobs對iPhone的細節就達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傳記裡面說:"Jobs一夜沒睡,第二天召集Jony Ive說他覺得現行的iPhone太"masculine, task-driven, efficient" (傳記裡面的原話), 於是要求Ive的團隊打翻重做." 於是他們又花了幾周時間,得到iPhone一代最終的樣式. 為了這個design的修改,最後電路結構,天線還有電池位置都要更改. 而裡面的員工回憶說:"要是其他公司,可能就直接發布之前的版本.但是Apple不一樣,我們按下reset鍵,從頭做起".
從上面可以看到Jobs和Apple一直保持著的其他公司難以企及的風格:
1. 對產品的外形設計,硬體配置和軟體技術有著強勢的控制力,同時勇於創新;
2. 對產品要求非常苛刻,有一絲不達標,不惜打翻重做;即使是硬體的具體材質,他們都會嚴格控制.
3. iPhone的開發採用了公司內兩隊競爭的方式.(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產品都這樣,我覺得應該不是.不過好像聽說微軟喜歡採用兩隊競爭的形式);
4. 強有力的執行力.
另外我也推薦這篇回答: http://www.quora.com/Apple-Inc-2/How-does-Apple-keep-secrets-so-well
裡面說了Intel Macbook是如何被Jobs提到公司議程上面來的. 感覺很多時候,Apple (以及Steve Jobs)的辦事非常迅速,經常是說干就干, 竟讓我覺得有點像是一個創業期的小公司.
❼ 蘋果公司是一家電子商務網站嗎
美國蘋果算是一家科技網站,電子商務也做,更多的是偏重硬體製造,只是他們是產業鏈通吃型。
❽ iphone 軟體 蘋果公司有什麼自己官方開發的軟體么 都有啥呀
蘋果公司今天官方宣布,將對App Store的審查機制進行微調,放開對開發者使用第三方開發工具的限制。
蘋果表示,目前App Store內的軟體數量超過25萬種,下載量65億次,開發商從中得到的銷售分成總額超過10億美元。「從傾聽開發者聲音的角度」,他們才決定修改iOS開發者計劃協議中的3.3.1、3.3.2和3.3.9章節,放鬆今年早些時候做出的部分限制。
根據新的條款,開發者可以隨意使用非蘋果提供的第三方開發工具創建iOS應用軟體。但這種開放有一個前提,即最終生成的軟體不能出現網路下載代碼的功能。據稱這樣的安排可以「給開發者所需的靈活性,同時保留蘋果需要的安全性」。
除了放開第三方開發工具外,蘋果還宣布公開App Store審查指南,幫助開發者了解軟體如何順利通過蘋果審查,做出審查機制透明化的姿態
❾ 開發電子商務平台,需要哪些基礎技術
開發電子商務平來台需要的基礎技術自:現在主流的開發電子商務網站的技術是jsp和.net技術,一般開發大型的電子商務網站用結構化開發方法,小型電子商務系統用原型法等。
開發過稱可分為如下步驟:可行性研究,電子商務系統規劃,電子商務系統分析,電子商務系統總體設計,電子商務系統詳細設計,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與試運行,電子商務系統維護。
❿ iOS系統是哪家公司開發的啊
Android一詞最早出現於法國作家利爾亞當(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L'ève future)中。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Android。
Android(安卓)操作系統由Andy Rubin(安迪 魯賓)開發,最初主要支持手機。2005年由Google(谷歌)收購注資,並組建開放手機聯盟開發改良,逐漸擴展到平板電腦及其他領域上。中國大陸地區較多人使用,市場佔有率為58%。
這個玩意勞資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之前找人做過ios應用開發,開始找了好幾家公司,真他媽的扯淡,搞的亂七八糟的,開發出來的東西不知道怎麼說,只能用2個字來形容,垃圾。。。後來沒辦法,我找到了一家叫做機鋒科技的公司,和之前的公司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那叫一個專業,原來有用的東西能接著用,該重新設計的重新設計,1個月搞定了我的IOS應用,這里我要再一次的感謝機鋒科技,要不是你,應用趕不出來我要挨批了。。 專業ios應用開發,非機鋒科技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