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踏成功的品牌策略诠释了我国年轻消费者具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他成功的品牌策略诠释了我国年轻消费者具有的他是走天下
⑵ 安踏老总的成功秘诀
体育营销的成功,加速了安踏品牌的成长和美誉度的明显提升。安踏源于中国、兴于中国,在中国,艰苦拼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才是人们一致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念。“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作为安踏的企业使命,安踏人致力于把运动的理念、运动的精神传递给每个消费者。这跟耐克、阿迪达斯所宣扬的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不同,安踏宣传的是中国本土文化。“到2011年将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体育品牌,并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体育用品公司”是安踏企业的愿景,“Keep Moving永不止步”是安踏对于未来、对于中国体育的庄重承诺。
⑶ 安踏的营销策略
“体育明星+广告”只能算是安踏成功的一个诱因,其真正的制胜法宝还是强大的销售网络。但一线品牌正在加强渠道渗透,三线品牌又加紧品牌建设,安踏如何应对两面夹攻?2004“《成功营销》·新生代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晋江鞋业的领跑者安踏在大众和大学生两个市场中消费者份额均名列第一,显示了晋江企业在运动鞋产业的强大实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个市场中,安踏的品牌忠程度和偏好度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指数均三甲不入,透出了品牌持续发展的一丝隐忧。渠道是真正的制胜法宝安踏的成功被很多人描绘为“明星代言+央视广告”模式,这个传奇式的案例据说已经被编入了商学院MBA案例库。安踏总裁丁志忠是晋江最早具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开始,安踏只是晋江3000家鞋厂中的一个,1997年时安踏的销售额只有5000万元左右,利润只有5%到8%,而且,虽然安踏煞费苦心地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都设立了比以前多好几倍的销售网点,但由于这些代理商同时代理多家产品,晋江的小品牌又十分杂乱,因此这些销售网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直到1997年请来了营销高手叶双全,叶给丁志忠讲了耐克借助体育明星崛起的故事,两人一拍即合。1999年,安踏以每年80万元的费用签约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并拿出了几乎相当于当年上半年利润的500万元在央视体育频道投放广告,这在当时绝对是个惊人之举。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同时在电视上喊出了“我选择,我喜欢”口号,安踏几乎是一炮打响。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是1997年的6倍!安踏的成功引来了大量的克隆者,晋江的运动鞋品牌纷纷聘请体育明星担任代言人,2003年,投放央视体育频道的晋江运动鞋品牌已多达44个,央视体育频道也被戏称为“晋江运动鞋频道”。但这种千人一面、同质化的竞争手段并没有为后来者带来成功,2004“《成功营销》·新生代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德尔惠、特步、别克等晋江品牌都没有出现在榜单中。其实仔细分析,“体育明星+央视广告”只能算是安踏在中国市场成功的一个诱因,其真正的制胜法宝还是其强大的销售网络。从2004“《成功营销》·新生代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大众市场还是大学生市场,安踏的品牌渗透率指标表现都非常突出,排在了第一位。丁志忠本人在创办安踏公司之前,就有多年推销晋江产运动鞋的经验,深知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叶双全也表示:“安踏最大的优势是覆盖面广,一、二、三线城市我们都不放过。”安踏“明星+广告”真正打动的还是各地的代理商和经销商。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鞋业的博览会,发现只要是摆放了巨大的明星广告牌的厂商摊位前一定是供货商云集,即使是谁也记不住这个明星和品牌的关联性。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
⑷ 安踏的营销模式与经济战略。
安踏模式
1、明星代言。邀请体育明星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如今体育运动服装企业最常用的营销手段之一。1999年安踏与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签署品牌代言合约。2000年悉尼奥运会孔令辉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安踏抓准这一时机,制作了多款由孔令辉代言的品牌广告。广告一经播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随后的明星代言中,邀请巴特尔、冯坤、斯科拉等各个领域的知名体育明星,他们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的体育精神很好的诠释了安踏“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的品牌定位。 /2、赛事赞助。如今,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企业可以通过某一体育赛事的赞助,迅速的提高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实际上对体育赛事的赞助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企业必须分析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品牌定位选择赞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与企业品牌最契合的体育赛事。
从1991年成立以来,安踏投入到体育赛事的赞助资金数亿元。赛事赞助提高了安踏知名度的同时,也稳固了与国际品牌较量的资本。经过十几年的赛事赞助的营销积累,安踏真正确立了专业的体育用品之路。
差异化营销。1999年,安踏签约孔令辉,随后投入500万元,这一费用相当于安踏当年上半年的利润,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投放广告。这一惊人之举收获了相当好的效果。2000年安踏的销售额达到3亿元,足足是1997年的6倍。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安踏开始利用品牌创新、挖掘新的消费群体和更改品牌广告语等手段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区别于其他品牌的辨识度。2005年,安踏斥资3000万元,成立国内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芯技术”、“抓地技术”、“防扭技术”、“耐磨橡胶”等一系列技术相继问世,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积累了品牌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安踏开始改变沿用多年的广告语,由“我选择,我喜欢”转变为“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安踏希望将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在18至30岁的年轻消费者。他们敢于冒险,喜爱运动,努力拼搏的青春特点与这一广告语相契合。2006年安踏开始赞助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举行的中国最大规模的街头篮球赛以及各式各样的极限运动。目的是通过赞助这些年轻人参与的运动,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安踏,了解安踏的品牌魅力和内涵,增加曝光率。
3、文化营销。在新一期的品牌广告中,安踏购买了英国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s》的版权,将这首歌作为广告的配乐,并赋予它一个更积极的含义,请来从事专业体育训练的小选手来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他们没有知名度,没有显赫的背景和家事,没有成为国际顶级运动员的天赋,但是他们充满朝气,满身汗水。在整个广告片中,充斥着完完全全的“草根族”,传达着“草根族”永不止步的成功源动力。安踏正是透过“草根文化”的营销方式,向人们传达着自己的品牌诉求: 将超越自己、永不止步的体育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网络化营销。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电子商务规模已经达到4.8万亿元。2011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重视网络营销。研究中国网民的年龄构成不难发现, 15至30岁的年轻网民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一年龄群正是安踏所希望吸引的主力消费群体。安踏与卓越亚马逊、乐淘、淘宝等受网民青睐的电子商务网站合作。同时在各大门户网站上以首屏广告的方式给潜在的消费者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4、公益营销。公益营销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企业将自己的营销战略与公益活动相结合,收获公益效益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形象,顾客在选择同类商品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该品牌的产品。安踏公司在实施公益营销时将体育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同。
⑸ 安踏是怎样成功的
和所有的运动品牌一样,安踏的快速成长最大的原因也是今后发展最大的瓶颈即是:迅速的扩大代理范围,全国各地快速开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路,这一点上国内其他品牌是无法超越的,就连adidas中国都把anta拉入自己的代理系统,07年在广州北京路的阿迪达斯旗舰店就是安踏旗下锋线体育(应该是这个名字,如今是不是就不知道了)的店。然而,如今2三线城市一座小城市里N家安踏店铺的情况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所以一旦通路饱和,安踏就需要思考新方向了。
品牌之所以称之为品牌,是因为长期的市场占有所造就的消费者口碑,可惜在一个不成熟的运动用品消费市场(整体来看)品牌之所以称之为品牌就是“品牌运作(宣传)”一个新牌子砸上几千万甚至上亿,请代言人,央视广告,买断湖南卫视节目等等,正好满足大部分大众消费群的心理,造就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安踏也不例外,但是安踏的成功是始终如一的坚持做运动品牌,而不像如今的大陆一哥李宁也有一段萧亚轩娱乐时代。如今的安踏赞助奥委会,把握几大联赛,及时对国内体育事业的支持,也是对自身品牌发展的良好建树。
产品,往往是国内品牌最忽略的地方,比如如今的安踏依然有的产品,而往往穿过nike adi的消费者就算有免费的anta都很少穿,因为在舒适度,材料运用的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毕竟成本不同)不过今天的anta有了广大的市场,有了上市的资本,也在做新材料和产品升级工作,全世界的品牌都是这样,都有这样的过程,sony的出现是为了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廉价低质的口碑,可见日本的过去也不过如此。不过虽然在进步,在产品上安踏和其他国内品牌一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战略,很多人都说,安踏学李宁,其他晋江品牌学安踏。确实,李宁进攻NBA,安踏有了斯科拉,如今361也要去找波什谈谈,peak干脆聘了一整球队数量的nba球员。而李宁借助奥运火了一把,安踏就签约奥委会,361直接赞助亚运会。(当然这里peak的篮球策略感觉是最成功的,这里仅仅说策略)
但是安踏学习李宁,却不会像李宁那样把价格调高,他需求的的更多更广泛的市场占有率。
成本,安踏有自己的工厂,这样对于成本的控制非常好,大家总在关系东莞的工人待遇,关注富士康,有兴趣去晋江看看,吓死你。安踏通过良好的成本管控,让产品到经销商手上的折扣低,这样通路也打了,消费者也觉得便宜。
其他还有许多因素,比如总裁个人出众能力等等。
⑹ 请从目标顾客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策略等方面比较李宁、安踏、耐克给你留下是深刻印象。
首先从顾客市场分析的话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市场各品牌的在每个层次的市场销售时截回然不同的,首先答我要说的是超大一线就是上海广州这种地方,这样的地方任何品牌的形象都是在做形象,从盈利方面考虑的话,10家任何品牌专卖至少都有8家赔钱,但是你肯定会有疑问为什么还要做呢,品牌形象就是从这里出去的,明星们你感觉会去小城市做宣传么,至少是很少,因为人脉达不到,但是应该这里消费比较成熟,做的最好的应该是耐克,其次李宁 安踏居末,三线市场刚好与这情况之相反。李宁应该比较均衡的,很少有李宁店倒闭,在市级市场的话我李宁的总体销售额是最高的,安踏鞋子在整个国内品牌是连续几年的第一,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大众消费吧,说白了就是价位稍微低点,耐克个人感觉在一线和超大一线稍微好点,对于营销策略我感觉安踏是最好最完善的,李宁这两年较差可能是因为向海外发展的缘故吧,至于耐克个人没做过了解的也不多,希望能帮到你。
⑺ 你认为安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宣传:广告营销做得不错,覆盖面广,品牌概念深入消费者心里;
质量:还不错,在中国广大消费者能消费得起的中、低档鞋方面质量可以保证;
通路:加盟专卖店覆盖面广,在各校每学期开学阶段的体育用品销售旺季,促销战略成功占领大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