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宜昌清江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宜昌清江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立足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本土的农副产品综合开发企业。公司秉承中国传统食养文化,注重土生土长,土方土制的传统工艺,大力发展天然健康、绿色原生态的优质农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湖北长阳土家族优质农副产品推向市场,与大众分享。宜昌清江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产品分为三部分:一、土家族传统腊肉制品:包括腊五花肉、腊猪蹄、腊排骨、腊猪肚、腊猪头肉、腊猪尾、香肠、腊羊排、腊羊腿等;二、土家族传统干菜制品:包括干土豆片,干土豆块,干四季豆,干黄花菜,干豆角等;三、新鲜果蔬系列:包括清江椪柑,秭归脐橙,野生猕猴桃等。分享,是公司营销的核心词。只做好的产品,在自己尝试后觉得好的才推向市场。目前,公司目前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自建有完善的腊产品生产车间,并与多个优质水果基地深度合作,其中包括长阳特产“清江椪柑”基地及“秭归脐橙”基地等。
法定代表人:田江海
成立时间:2016-05-30
注册资本:4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52800006403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长阳龙舟坪镇白氏坪村五组(巴国汇智创业园2358号)
Ⅱ 留佳镇的椪柑协会
荣县留佳椪柑协会2006年底,会员人数为1304人,会员联 系户为6012户,占全镇椪柑种植户的73%;会员参加专家讲课和专业技术提高培训人数达63人,经考试考核有42名获得技术职称,11人晋升技术职称,协会有职称人数达到146人,协会队伍稳定,会员素质得到提高,协会对果农帮带面得到扩大,协会整体实力得到加强。
1、技术普及更上一层,科普惠及面更广
协会针对椪柑产业发展和果农的要求,开展了全方位服务,全年协会对外发布市场信息6次;开展科技赶场10次;召开现场会35次;专家讲课2次;提高性培训1次,培训63人,53学时;召开经纪人培训会1次,4学时,受训85人;接洽外地来基地观摩团45次,讲解45场,810人次;受周边协会邀请作专场培训5场,受训1100多人。协会在技术培训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果农心中扎下了根。技术普及惠及基地及周边乡镇4万亩果园。
2、椪柑基地健康发展,优质果生产成为主流
荣县留佳椪柑基地已在2003年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协会始终把握了无公害生产作为基本点,以优质果生产和精品椪柑生产为核心,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模。
狠抓优质果生产,全面推广“三疏、两改”技术措施,在生产上克服了“大小年”现象,优质果比例由40%上升到75%以上,果品内在质量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椪柑销售。椪柑市场销售价格年年攀升,果农得到了实惠,生产优质果的劲头更足了,对椪柑生产上的投入逐年增加,椪柑品质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优质果生产的良性循环。
3、椪柑基地产业化进程加快,协会进入实体化运作
2006年,协会在上年实体化运作起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新的姿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了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实体化运作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了产业化运作的链接范围和规模。
一是引进丹棱县水果产销协会的技术、商业资源和资金,与协会合资兴办了留佳水果加工厂,投资规模100万元,主营洗果打蜡、贮存、保鲜、催熟及农产品营销。
二是协会在组织资金50万元投入产业化运营,实行股份制管理,企业化运作,这标志着协会的实体化运作已经迈开了新步伐。
4、大旱之年夺丰收,果农增产又增收
2006年7月初,连续的高温干旱,全镇80%的果树叶片萎蔫,幼
果失水生长停滞,对椪柑生产形成严重威胁。协会快速反应,立即编写椪柑抗旱保收技术方案,发动全体会员,把抗旱保收技术宣传到果农。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对全镇三十个行政村进行了逐个培训,发放资料15000份。在协会的号召下,全体果农积极抗灾自救,及时落实各项措施,为抗旱赢得了极为宝贵的十五天时间,把干旱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2006年按已成形的生产习惯是椪柑生产的“小年”,预计全年椪柑总产约3万吨,在实施了“三疏、两改”技术在大旱之年仍然获得总产38000吨,创收6000万元的好收成。果农真切地体会到科技抗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清楚的看到协会在椪柑生产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荣县留佳椪柑协会在椪柑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作为一股重要力量,发挥链接、延伸椪柑产业链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基地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
Ⅲ 我家乡丽水有什么特产
昨日,家住市区瑞光花苑的老杨夫妻俩,专程到市区的土特产店挑选年货,准备到珠海儿子家过年。“儿子打电话来说,很多年没吃到家乡的白糖条、番薯枣了,一想到就特别馋。”老杨妻子乐呵呵地细数起来:缙云土面、青田田鱼、龙泉黄粿、莲都梅园鸭、庆元香菇、松阳鹊山鸡蛋、遂昌烤薯、云和黑木耳……说起这些丽水的土特产,要操办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绿色”年夜饭,只怕还放不下呢!
一尝就是家乡的滋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走到哪里,吃到家乡滋味,就像和故乡又有了亲密接触。“丽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出产的绿色产品叫得响。”在珠海海关工作的杨新建平时总向同事们提起丽水的山水、土特产,这次趁过年的机会,他让父母多托运些土特产过去,让大家尝尝来自浙江绿谷的“绿色”风味。
岁末年初,丽水(上海)农产品展示营销中心在上海闵行区开业。知道消息的丽水人王劲峰,特意从浦东开车到闵行,第一时间采购家乡的土特产。1月7日晚上,记者电话采访王劲峰时,他正和家人吃晚餐,吃的就是缙云土面。
“以前的缙云土面是‘简装版’,现在是‘精装版’。”离开家乡10多年,王劲峰口味不变,不仅如此,来自东北的妻子也喜欢上了缙云的土特产。他说,和以前比,家乡土特产包装更精美,更拿得出手了,回老家时他会特意买一些红薯片、土面、田鱼干等带到上海送朋友。
有内涵也有面子
浙江丽水市先后有8个县(市、区)被国家经济林学会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近年来,随着产品包装、营销策略、市场开拓的齐头并进,质优样靓的丽水土特产开始进军商场、超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很方便买到合心意的土特产品。
再过几个星期就是春节,记者在市区几家土特产经销店看到,产自我市各地的食用菌、禽蛋粮面、干蔬菜、休闲食品,摆得琳琅满目,烘托出了浓浓的年味。
“丽水人对土特产品的喜爱、认同是从2004年左右开始升温的。”六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陈凌说。2004年5月,“六江源”在老市委对面的灯塔街上,开设了第一家专门经销丽水9县(市、区)特色农产品的门市部。2004年门市部只有100多万元销售额,到2007年底已增长到四五百万元。而过年前后的销售额可以占到全年的30%。
“质量信得过、包装看得上是土特产品逐渐走俏的原因。”陈凌认为,现代人注重健康,青睐绿色、有机食品,而丽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形成了本地农副产品生态、优质、营养等特点,加上近年来农业企业很重视品牌战略,大打包装牌,本地土特产品越来越深入人心。
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的处州白莲、缙云姜茶、莲都油焖笋等产品,包装都别具特色,在设计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六江源牌油焖笋的外包装上还醒目地标明获得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标志,可见丽水土特产品的产业化步伐正向着高品位和纵深方向推进。
Ⅳ 马蹄椪柑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马蹄椪柑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1件,有0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马蹄椪柑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Ⅳ 泸溪椪柑的椪柑节
泸溪县当今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湘西泸溪椪柑节,开展了椪柑品评、洽谈、营销活动。2009年12月12日,第五届中国·泸溪椪柑节开幕式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泸溪》大型文艺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