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露洁的市场细分依据、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消费群)、市场定位
消费者市场细分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
1、地理环境因素。
消费者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版包括地理区权域(如国家、地区、南方、北方、城市、乡村)、地形、气候、人口密度、生产力布局、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等。
2、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因素。
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家庭规模、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民族、家庭生命周期、社会阶层等。
3、商品的用途。
一是要分析商品用在消费者吃、喝、穿、用、住、行的哪一方面;二要分析不同的商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哪一类(生理、安全、社会、自尊、自我实现)需要;从而决定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4、购买行为。
主要是从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特性进行分析。如购买动机、购买频率、偏爱程度、及敏感因素(质量、价格、服务、广告、促销方式、包装)等方面判定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高露洁主要按消费者的年龄)
你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作为标准,比如以年龄划分,目标消费群是中青年,市场定位,中低端产品。随便阐述一下就够200字了。
Ⅱ 高露洁牙膏在营销中是如何运用知觉的
恩牙膏是一个客户无法评价的产品,高露洁通过高曝光率。
Ⅲ 高露洁公司的成功
营销案例分析"高露洁 专业、专注、专家" 成功营销新生代品牌竞争力排名: 在《成功营销·新生代2003年度品牌竞争力排行榜》上,高露洁在牙膏产品类别中,夺得了市场份额、品牌忠诚度和综合竞争力指数三项第一,是牙膏行业中当之无愧的最具竞争力品牌。 十年打造“口腔护理专家”形象 宝洁公司一直耿耿于怀其牙膏品牌“佳洁士”比高露洁晚三年进入中国市场,一步之差,使得佳洁士的市场份额只有高露洁的一半左右。 自 1992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高露洁在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1992 年到 1995 年是建设期,在这三年中,公司主要是建厂房,与百货行业沟通,产品面市; 1996 到 1997 年进入稳固发展期,公司开始参与和组织许多牙病防治方面的公益活动,树立品牌形象; 1999 年到 2000 年,公司进入了优势拓展期, 1 999 年高露洁在中国市场份额首次居第一位。 2003 年,通过与三笑公司的合作推出低价位产品,高露洁进入中低端市场。 高露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十年如一日的广告攻势。据说,高露洁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曾经花费了约 3 年时间做市场调查。调查发现,国产牙膏虽然都很重视做广告,但是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诉求对象几乎都是成年消费者,广告无非都是美女、微笑等内容。 美国营销学者拉塞尔·哈雷( rusell haley )曾经在对购买牙膏的消费者进行研究后,将牙膏市场划分为四类利益细分市场,分别为防蛀洁齿、牙膏的口味、包装及经济实惠的价格。 根据这种利益细分方法,中国的牙膏市场基本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为经济型,多为低收入的中老年人,他们认为牙膏大同小异,对品牌无特殊偏好,大多数国产地区性的中小品牌集中在此。第二种为防蛀型,购买者多为有孩子的高收入家庭。第三种为防治牙周病和牙齿过敏,购买者多为有牙病、吸烟、牙齿敏感的中老年人,当时的国产品牌如中华、冷酸灵推出的中草药治疗型牙膏在这类人群中的接受度很高。第四种为美白牙齿型,购买者多为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的年轻人。第五种为味觉和包装偏好者,品牌决策者通常是儿童,当时两面针儿童牙膏、喜乐儿童牙膏深受儿童喜爱。 高露洁公司在研究后认为,防蛀型市场是当时中国市场最具潜力、同时也是公司经验颇为擅长的市场。 牙膏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关联很大,而广告的诉求内容 — —防治蛀牙,又比较理性,因此权威人士或专家就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因此,在广告片中,高露洁请来面目和蔼的“白大夫”,向孩子们讲述高露洁牙膏是如何以双层氟化物保护牙齿的。高露洁 - 棕榄公司的中华区总裁方宝惠女士也说,高露洁希望被消费者当成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口腔护理专家”,他 / 她保守诚实、知识渊博、富有爱心。 高露洁广告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进行传播知识的教育营销。高露洁在全世界倡导口腔健康教育已经 100 多年了,大大提高了全球牙齿护理类产品的消费量,“我们的目标 – 没有蛀牙”这句简单的广告语深入人心。为推广其理念,高露洁每年在全球的广告投入为 1.8 亿美元,在中国的广告费约为 1 亿元人民币。 高露洁公司在促销和公关上也一直在配合品牌的“口腔护理专家”形象。从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天起,高露洁十分注重与口腔专业人士的良好合作,与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全国牙防组等专业团体合作,双方共同开展了针对儿童的“甜美的微笑,光明的未来”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在未来潜在消费者和影响购买决策者——儿童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 2001 年,高露洁与口腔界权威组织联手开展了“口腔保健微笑工程 – 2001 西部行”,针对牙膏消费量较低的西部地区开展口腔保健普及教育。 2003 年,高露洁在西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已经接近公司收入的 40% 。 连一向以出色的营销手段而闻名的宝洁公司也不得不效仿高露洁的营销手法。比较“高露洁”和“佳洁士”近年来在中国的宣传手段,不难发现佳洁士身上浓重的高露洁痕迹。 此外,凭借建立丰富的产品线,高露洁更加强化了自己“口腔护理专家”的形象,在中国市场上,它成功推出了最高价位的“全效”牙膏和高露洁捷齿白美容液等口腔护理相关产品,共有从中档到高档的 9 类产品。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高露洁与雀巢联手开发的“高露洁护牙口香糖”也即将在中国推出。此次合作的意义还在于,通过与雀巢分销渠道的互补,高露洁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补充: 专注,是高露洁的王牌 谈到高露洁,不能不说到1983年起担任高露洁-棕榄公司ceo的鲁宾·马克。在2003年9月的《商业周刊》上,鲁宾·马克被评为全球最佳ceo之一。他被认为是美国大公司ceo中最难采访到、最少接受采访的ceo之一。专注、低调正是鲁宾·马克的特点,同时也是高露洁的特点和杀手锏。 与现在大企业纷纷进行品牌扩张和产品线延长不同,在鲁宾·马克掌管高露洁-棕榄的20年里,公司一直在少数几个利润率高的业务里全速发展。目前,公司超过一半的销售额来自两项业务:口腔护理和个人卫生用品,牙膏、除臭剂和液体香皂等产品都属于这块业务。而在中国市场上,高露洁的战略就是集中全力经营口腔护理业务。公司中国区总裁方宝惠说,“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产品都在办公室里放着,开拓中国市场并不难,但是选择不做更需要有成熟理智的心态。经过我们的分析,很多领域的竞争已经很激烈,我们这时进入并不一定能获得高额的回报,树立专业的品牌形象。我们的目标是做最佳,在代表性的竞争领域做到最好!” 文摘: http://www.cmwin.com/CBPResource/StageHtmlPage/A275/A275200712633435250.htm
Ⅳ 高露洁为什么以“冰爽”为卖点
因为现在是夏天阿!哈哈哈哈!
他已经有很多分类产品了,现在是在玩定位的游戏罢了
高露洁的主要定位还是:没有蛀牙!
这个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冰爽”只是阶段性的分类产品,是为了阻击其它品牌的同类产品而已,比如某某牌子的去火牙膏等,是一种阶段性的营销政策!
Ⅳ 佳洁士和高露洁的营销模式如何
估计就是商场 销售 直销
推销(估计不大好)
Ⅵ 我最近面试了两家公司,一个是快消行业高露洁,一个是51汽车网,哪个行业好
车是铁了什么的。 现在我国是产能严重过剩的。
如果是我,我会选高露洁。 因为我国在转消费。 相对来说好点,又是外企。
Ⅶ 高露洁的5P指的是什么啊
白虎指将阴部没有毛的女性,也有人将剔除阴毛的女性这样称呼. 4P是指两对男女在一起发生性关系.5P嘛应该是再加一个人. 4P还是营销学上的一个术语
Ⅷ 关于各种牙膏的营销策略
中国牙膏行业市场容量巨大,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市场规模即以年均5%的比例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季节变化较为平稳。 1998 年,全国牙膏产量达到 28.07 亿支;2000年产量达到了 36 亿支,年人均使用量提高到了 2.8 支;预计今年中国牙膏产量将达到 49 亿支, 2010 年将达到 54 亿支。建国后,中国牙膏市场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82 年):两大品牌南北称雄。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期间,上海中华牙膏和天津蓝天牙膏两个国产品牌一直分享了中国庞大的牙膏市场。素有“南有中华,北有蓝天”的美称。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牙膏定产包销,销售是靠各级百货站分销,基本叫没有竞争。
第二阶段( 1983~1991年):国内品牌雨后春笋。改革开放,尤其是工业自销后,国内新品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涌现出两面针、冷酸灵、黑妹、芳草、草珊瑚、小白兔、黄芩等众多品牌。它们各执一域,逐渐形成竞争割据之势。
第三阶段(1992~1995):洋品牌抢滩中国市场。1992 年,世界最大的牙膏品牌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短时间内利用强大的营销攻势抢占了中国的高端市场。
第四阶段( 1996~2002 年):洋品牌洗牌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完全改变了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一方面通过收购国产品牌来取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如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取得了 " 中华 " 和 " 美加净 " 的品牌经营权;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及价格调整,让大众接受自己。 1996 年,国内牙膏 10强品牌中外资品牌仅占两席,到 1998 年已经增至四席,而 2000 年更是增加到了四席。而蓝天六必治、芳草、小白兔等昔日国产名牌整体陷入颓势。
第五阶段( 2003年至今 )中国牙膏品牌重新整合寻求突破。 两面针、冷酸灵等国内品牌在经历了一轮市场洗礼后,营销手段和品牌管理理念日渐成熟。田七牙膏异军突起,又涌现出纳爱斯、西瓜霜、立白、云南白药牙膏、牙依牙膏等新生品牌,他们避开与外国品牌的正面交锋,避实击虚,力保占领" 中老年口腔护理 " 和 " 中草药护理 " 等细分市场。
2、当前市场概况
从市场发展看,世界口腔清洁用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细分程度高,品牌忠诚度起主要作用,价格竞争十分激烈;从市场供给看,市场规模相对稳定,市场增长率低;从市场需求看,个性化需求日趋强烈,追求新感觉、健康、美白、天然、全效依然是主流;从品牌结构看,市场集中度高,高露洁、宝洁、联合利华等几大跨国公司品牌占领大部分市场;从产品结构看,市场进一步细分化,新品大量涌现,广泛为市场所接受的是特殊感觉并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 从区域和价格结构看,城市市场,牙膏产品进一步向高档化发展;农村市场,低价位产品销售量将快速上升。第一梯队的外资品牌稳固占据城市市场后,营销重心开始大幅向农村倾斜,价格由高价位向低价位渗透,第二梯队的民族品牌开始由低端向中、高端价位反攻。例如,最近高露洁公司针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主导产品中草药牙膏推出草本牙膏(含田七、西瓜霜的牙膏)进行低价打压,一向以高价位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佳洁士也采取了最为见效的价格战,并首次在其强根固齿牙膏广告中高声叫卖“只售两块九!”。从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看,国内牙膏市场主要品牌群大致为:高露洁、佳洁士、中华、两面针、田七、黑妹、冷酸灵、、蓝天六必治、黑人、竹盐狮王、洁银、洁诺、草珊瑚、永南、美加净、白玉等近20个。2006年度,排名前6名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情况大致为:高露洁26%、佳洁士19%、两面针13%、中华10%、田七9%、黑妹6%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牙膏规模达到47亿支。在国内牙膏市场,高露洁、佳洁士霸主地位已形成;两面针、冷酸灵、黑妹、立白、蓝天六必治等国产品牌则稳占二线阵营。
3、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A、 当前我国牙膏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广告与品牌、产品包装、市场细分等方面:一是价格竞争有所增强;国际企业力推低端便宜产品,因其在高端市场已经进入了某种程度的饱和,但中低端市场对其来说是完全空白的市场。发展策略已经在创新产品、投放广告的基础上,加大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的力度等方面。二是高低端品牌互相渗透;高档市场已被外资品牌牢牢占有,并且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外资品牌由高档往低档延伸,而国产品牌只得由低档往高档发展,前者比后者拓展力度更大,外资品牌结合中国实际,营销策略得当,自上而下占领大量市场份额;三是广告成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近年来,各牙膏厂商都纷纷加大广告的投入。四、渠道更加多元化。商业的经营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各种零售业态层出不穷(大卖场、连锁便利);商业流通渠道相应也在重整,加上传统批发渠道的萎缩,促使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结构。这些销售渠道的变化使得零售业态,尤其是新兴零售业态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国际连锁零售卖场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高昂的进场费用提高了进入壁垒,压缩了工商各级的利润,“终端黑洞”已经成为企业以及经销商不容回避的问题。
B、牙膏品类丰富,从洁齿型牙膏一统天下发展到洁齿、预防、美容、保健、生物型等多种牙膏品类并存的格局。新的卖点不断出现,如纳爱斯的透明包装营养牙龈、云南白药的防治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配方、原料口味改进型(加盐、SIO2、绿茶、蛇胆、蜂胶、中药成分等)牙膏专门针对等等。各大品类中产品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按营销理论讲国内前10位的牙膏产品力趋同(从原料到设备再到工艺差异化很小),差异最大的是销售力和品牌力。以高露洁为代表的洋品牌走高开低走的市场策略,依靠降价和不断推出低价位产品的方式来阻击竞争,最终形成残酷的价格战。从区域和价格上看,在中心城市,牙膏市场是由外资名牌和国产名牌占据。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3~4元/支,以高露洁、佳洁士、中华组成的第一集团军占据了3元以上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形成高度垄断。而在地级城市,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2.5元~3.5元,其中60%的市场份额被外资名牌占据,40%的市场由国产名牌分割。在县级市场,牙膏的大众消费价格区间已经降到了2元~3元,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其中杂牌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攀升。到了农村市场,牙膏的大众消费只在1.5元左右,全国的牙膏农村市场被各地的杂牌占据半壁江山,正宗的外资名牌已经极少露面。城市和农村需求界面较为明显。
C、从功能上分析:国外品牌多以健康感念(富含某某因子、物质等),冠以科学头衔;而国内品牌多打中草药的牌。在中药草牙膏市场中,蓝天六必治、两面针、田七、芳草、洁银等老品牌位居主导地位,不断推陈出新;黑妹、冷酸灵等新品牌不甘落后,竞相推出新产品。高露洁、佳洁士等国际品牌也意识到中国的中药牙膏市场,开始打草本牙膏概念(如高露洁草本、佳洁士草本水晶等)。云南白药、隆立奇、立白、飘影、名人等其他行业的企业纷纷介入,推波助澜。
Ⅸ 做高露洁牙膏促销员怎样推销产品
高露洁360备长炭深洁牙膏,含超微细炭粒子,深入清洁牙缝,减少细菌滋生最高达93%!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