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寻求有创意的经典营销案例
金六福的感情营销牌
深入人心法则。
《22条商规》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某种观念一旦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就极难改变。在市场营销中最为徒劳的就是试图改变人们的观念。”
金六福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走中国传统文化情感路线,提出了极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福文化”理念并进行市场营销传播。2004年底,金六福经深入市场调研之后,果断的推出了“春节回家——金六福”大型传播、行销活动,并围绕“春节回家”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传播网,[(这是关键,全方位的传播网,电视广告(节目硬广告,科普专题,黄金强档广告),户外广告(车体广告,广告牌,广告灯箱),平面广告(报纸,杂志),网络广告(各种链接,博客主体验广告,页面)]使亿万游子完全笼罩在金六福“春节回家”的氛围中;在零售终端,同样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同时在全国推出 “发短信,赢机票”消费者互动活动。
与此类似的感情牌是可口可乐。它在2002年~2005年连续四年配合春节促销分别推出了小阿福、小阿娇拜年系列,2005年更是成功的搭乘奥运快车,以刘翔为主角,以刘翔回家为主题,传递一个更为深入人心的情怀——回家团圆,实现了国际化与本土春节民俗的完美结合。在特色包装上,可口可乐均推出具有浓郁中国民俗特色的产品如以中国12生肖为设计元素的易拉罐新包装等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在产品组合上,大规模推广符合节日家庭消费的特大容量包装;在产品口味的组合上,将可乐与雪碧、芬达进行捆绑销售,满足家庭不同人群、不同口味的需求;在销售情境营造上,可口可乐更是运用春节对联、福到等极具中国风味的装饰充斥卖场。
金六福和可口可乐之所以获得空前的市场成功,就在于他们在整个春节营销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举措都深深的打上了春节所特有的中国烙印。
蒙牛酸酸乳的“超女秀”
事件营销法则。
蒙牛乳业大手笔地以2800万买断了《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并投资近8000万元用于公交车、户外灯箱和广告牌、各类媒体广告等,充分利用“超女”在国内日益疯狂的影响力,以2004年“超女”季军张含韵为代言,加上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使得蒙牛酸酸乳活力四射。
同时,在《超级女声》的主赛区长沙等地,蒙牛还策划了多场大型义演活动。尤其在大型广场及卖场的门口附近,蒙牛推出了“青春女生大比拼”、“品蒙牛酸酸乳,看超级女声”等活动,有效的塑造了品牌的高端形象,使蒙牛酸酸乳和《超级女声》一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超级女声》大赛谢幕以后,作为赛事的一次完美延续,蒙牛酸酸乳又策划了“超女训练营”,外包装上同期更换内容,并配以广告宣传,以“有酸就有甜,有梦就能圆”为口号,凡购买酸酸乳的女孩就有机会亲赴“超女训练营”,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并可能走上舞台成为明星。这种从“超女”延续下来的“平民造星运动”继续着吸引年轻女孩的注意力。
蒙牛上亿元的“超女”系列广告,为其打开了南方乳品市场。“超女”的长沙、郑州、杭州、成都和广州五个赛区,正是蒙牛所看重的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四大销售区域。
2005年,“蒙牛酸酸乳”和《超级女声》手拉手一唱成名。蒙牛借“超女”之力成功打造了“酸酸乳”品牌。
但“蒙牛酸酸乳”营销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㈡ 喜茶、coco等奶茶凭借其独特的营销方式风靡网络该案例运用了那种营销方式
我觉得应用的是从众心理,或者说叫排队心里吧,人都是这样的。
㈢ 奶茶店里可以做哪些有创意的营销活动
奶茶店里的营销有很多种,
如宣传类的:白天给你爱的女票一杯奶茶,晚上让他感觉一下你的温暖!
促销类的:消费一定金额的奶茶,第二杯半价,或送茶杯,汤匙;或者发放传单,进店领取。
捆绑类的:与别的商家联合,带消费小票可以免单一定金额。
㈣ 奶茶店里可以做那些有创意的营销活动
奶茶店里可以做利用各个平台积赞、外卖优惠、自己带杯子、和其他机构合作的创意营销活内动。详细介绍如下:容
1、利用各个平台(微信,微博,美团,大众点评等),根据附近的客源情况,进行:有奖转发,集赞兑换,有奖小测试等活动。
2、外卖活动:例如满足一定的数额起送,买一送一,套餐优惠,线下活动等等,切忌,在平台上某一款产品一定要比同行业的低,才能获得更多的顾客。
3、鼓励更多消费者自带饮品杯进店消费,规格在500ml及以上,每位自带饮品进店消费者的顾客,都可以享受每杯饮品优惠。
4、要周边的一些机构合作,比如甜点店、餐饮店、甚至是美发店等,拿着对方的结账单,超过一定金额就可以在自己这里以5-8折的优惠购买一杯饮品。
注意事项:
1、奶茶店只要店铺是干净清洁的,那么肯定受到顾客的欢迎,说不定还会帮做宣传。
2、开奶茶店要擅长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在经营店面时不管取得了怎样的经营成绩,都要持续尽力,且不可轻言放弃。
㈤ 想获得一些饮料推广活动的案例.
青啤茶饮料市场旺季推广方案
前言:经过竞品在近几年来的培育,茶饮料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广东茶饮料市场也已进入成熟期,消费者对茶饮料产品的认可程度较高,广东已成为全国茶饮料消费之最。但由于前期的导入,竞品康师傅、统一暂成气候,娃哈哈于今年挥兵急攻,有望能迅速扩大市场及影响。其余二线品牌、新进入品牌声东击西,正个茶饮料市场竞争处于激战状态。
鉴于此,我们重金邀请了国内著名的咨询企业---奇正管理咨询机构,为青啤
茶饮料做全面分析、并由国内著名的营销专家汪光武先生负责跟进。经与“外脑”的多次沟通及市场反馈信息分析:在茶饮料市场有一席之地的康师傅、统一、娃哈哈、加多宝等无一不是在高空媒体上(电视、报刊)大力度投放和地面宣传配合,加上层出不穷的大小促销活动,这已成为茶饮料市场运作的必胜法宝。茶饮料为快速消费品,易冲动购买,构成行业内无绝对品牌忠诚者等状况,为此,我司将于7月份推出“瓶盖中奖”促销活动,用硬广告+公关炒作+巨奖的活动运作模式,将青啤茶饮料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为了能将活动效应最大化,此次活动将投入总额达340万奖品,创全国促销活动之最。
正文:
一、 活动主题: “掀起茶的盖头来!满载巨奖500万!”
——青啤茶饮料100万份奖品倾情回报
二、活动时间:7月10日——10月20日
三、活动地点:深圳、东莞
四、活动形式:瓶盖中奖+户外现场活动。
瓶盖中奖:从此次活动开始之日起,消费者凡购买青啤茶饮料一支,即有机会获得瓶盖中的相应奖品。
户外现场活动:消费者凭两个瓶盖即可在活动现场获得一次摸奖机会,即摸即奖。
五、活动目标:
1. 让社会皆知青啤茶饮料,迅速提升知名度;
2. 让社会受惠于青啤茶饮料,迅速提升美誉度;
3. 让社会消费青啤茶饮料,迅速提升销售业绩。
4. 100万箱/100天;
六、所需物料计划:
1、奖品设置:
序号 名目 相对应瓶盖文案 单位 数量 价格 总额 计划采购时间 跟进人 备注
1 赛欧(休闲)轿车 青啤茶饮料 辆 2 12.8万 25.6万 包牌
2 科健手机 热浪冰点 部 400 1600 64万 赞助40000元
3 新科分体式空调 热浪清爽 部 400 1550 62万 赞助50000元
4 万宝单门冰箱 冰点红茶 台 600 1100 66万 赞助38000元
5 遥控立式风扇 清爽绿茶 台 1500 105 15.75万 赞助4000元
6 鲜橙园果汁 鲜橙园 箱 3000 35 10.5万 由公司提供
7 青啤系列茶饮料 冰力巨星 支 480000 2.3 110.4万 由公司提供
8 无奖(可参加摸奖) 谢谢品尝 7000000
9 合计 354.25万元 叁佰伍拾肆万贰仟伍佰元整
2、宣传品设置:
序号 名目 规格 单位 数量 价格 总值 制作周期及完成时间 备注
1 海报 52*38 张 500000 0.38 190000 3-5天
2 吊旗 38*25 串 1000 5.00 5000 3-5天
3 太阳伞 把 300 58.00 17400 15天
4 水座 个 300 23.00 6900 3-5天
5 广告衫 件 3000 10.00 30000 15天
6 礼品兑换点 28.5*21 个 300 10.00 3000 3-5天
7 背景板 500*230 个 2 1000.00 2000 3-5天
8 巨幅 10*10 幅 5 10000.00 50000 3-5天 含发布
9 合计 304300
3、媒体准备:(具体发布内容见附页)
媒体名称 广告项目 价格 次数 总值
《南方都市报》 1/2彩版 16464.00 6 98784.00
1/4彩版 8232.00 32 263424.00
软文 1000.00 24篇 12000.00
《深圳都市报》 1/2彩版 12000.00 6 72000.00
1/4彩版 6000.00 10 60000.00
软文 1000.00 20篇 10000.00
《东莞日报》 1/2彩版 15000.00 10 150000.00
1/4彩版 7500.00 4 30000.00
软文 1000.00 10篇 10000.00
深圳4台
《商界》栏目 全程跟踪报道 40000.00 3个月 120000.00
合计 826208.00
七、关于现场活动的具体安排:
1、现场活动时间地点:
地区 时间 地点 备注
1 深圳 福田 7.14 彩田万佳 1000.00元
2 宝安 7.21 新一佳 500.00元
3 南山 8.4 南油人人乐 600.00元
4 龙岗 8.18 布吉新一佳 500.00元
5 罗湖 9.8 东门老街 5000.00元
6 福田 10.20 红岭岁宝 300.00元
7 东莞 常平 7.13 天天百货 1600.00元
8 塘夏 8.11 清溪富升百货 1200.00元
9 莞城 9.15 沃尔玛广场 3000.00元
10 长安 10.6 厚街美丰广场 1800.00元
2、每场现场活动流程:
时间 内容
8:00—12:00 开始布场。
13:00—15:00 活动开始(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①、主持人介绍现场活动内容(做Show、摸奖),同时,宣传本次“主题活动”——瓶盖有奖。
②、做Show。
③、摸奖,凡收集有两个白瓶盖的消费者,即可凭瓶盖或电脑小票于现场进行摸奖。
④、兑奖。(参照活动规则)
15:30—17:30 收场。
3、每场现场活动人员分工:
组别 人员 分工
第一组 负责整个活动的进程、细节、监督、控制及具体活动的操作;
第二组 活动区域业务员 所需道具、奖品的准备;布场和收场;
第三组 促销小姐4—5人 负责对活动的现场宣传、奖品的颁发、现场售卖、布场、收场。
八、成本预算:
1、整个活动所需经费:
3542500.00+304300.00+826208.00=4673008.00
2、箱投:
4673008.00/1000000=4.67元
九、具体执行程序见附页:
附页:
本次活动媒体选择以《南方都市报》为主媒体,《深圳都市报》、《东莞日报》为辅;电视节目〈商界〉也一直跟踪报道来贯穿整场活动。平面广告、软文、现场图片、电视节目随活动阶段需要来穿插调配。有望能利用媒体将活动掌握。
媒体投放策略 媒体投放计划 要求 备注
导 入 期 7.10 至 8.10 运用平面广告为主,软文报道为辅,高频率、多渠道冲击消费群的视觉动摇消费习惯,尽快注意参加本次活动。 7.11<南方都市报>、<深圳都市报>、
<东莞日报>各刊1/2版;
7.12<南方都市报>1/4版;
7.17<南方都市报>、<东莞日报>各刊1/4版;
7.18 <南方都市报>1/4;
7.19 <南方都市报>、<深圳都市报>各刊1/4版;
7.24<南方都市报>1/4版、<东莞日报>1/2版;
7.25<南方都市报>1/4版;
7.26<南方都市报>、<深圳都市报>各刊1/4版;
8.1<南方都市报>、<深圳都市报>各刊1/4版;
8.2<南方都市报>1/4版、<深圳都市报> 1/2版;
8.9<南方都市报>1/4版、<东莞日报>1/2版。
电视《商界》栏目开始报道活动开始。
广告内容为具体活动规则,要求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诱惑力,报刊报道要求图文并茂;电视采访三个获奖者。 提前10天提供平面设计图样,与各媒体的记者提前三天做好沟通,安排配合。(7月13、14、21日,8月4日为现场兑奖活动)现场兑奖活动后两天内刊登软文报道。
培 养 期 8.11 至 9.7 配合现场兑奖活动,运用软文攻势为主,平面广告为辅,引导消费者参与活动,让活动影响更广、更深。 8.16 <南方都市报>、<东莞日报>各1/4版;
8.23<南方都市报>1/4版;
8.30 <南方都市报>1/4版,<深圳都市报>1/2版;
9.6<南方都市报>、<深圳都市报> 各1/4版。
电视《商界》栏目继续跟进报道。 广告内容同上,图样应有变化。软文报道要求深、东两地互换,烘托活动氛围。各类媒体采访同上阶段。 8月11日、8月18日 为现场兑奖活动时间。提前三天选定采访点,并对采访点做相应安排。现场兑奖活动后两天内刊登软文报道。
高 潮 期 9.8 至 9.21 对此期间可能出现的特等奖,以新闻报道为主,平面广告为辅,将活动势头推向高潮,影响更为深远。 9.12 <南方都市报>1/4版;
9.13<南方都市报>、<东莞日报>各刊1/2版,<深圳都市报> 1/4版。
电视《商界》栏目继续跟进报道。 广告内容突出品牌及特等奖,报刊报道偏重宣传品牌,为报刊媒体提供相关信息,要求报道图文并茂;《商界》报道以突出活动真实性及品牌为主,针对上述要求安排媒体采访素材。 9月8日、9月15日为现场兑奖活动时间,如果特等奖出现时间延后,再作安排。
现场兑奖活动后两天内刊登软文报道。
维 系 期 9.22 至 10.20 趁高潮余波,以平面广告为主,软文为辅,间断性提示消费者;避开国庆期间媒体投放高峰,呈包围状,消除可能由竞品产生的压力;最后平面广告、软文、电视报道三管齐下,配合现场活动为活动做圆满总结。 10.4< 南方都市报>、<东莞日报>各刊1/2版;
10.18 <南方都市报>1/4版;
《商界》栏目全程跟踪报道及总结赞誉性报道。 广告内容主体现品牌内容;报道类文章侧重于对活动高潮的渲染,尽量造成高潮余波后延,最终总结性报道本次活动对消费者的大力度赠送,做品牌赞誉 做好平时的兑奖工作并将此信息整理提供给媒体,采访点的设置、选择提前做好安排工作,让报道时体现活动造成多赢局面。(10月6日、10月20日为最后两场现场兑奖活动时间。)
㈥ 急急急!有谁知道饮料文化宣传的成功案例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在饮料市场,除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大国际品牌,一些国内品牌正悄然崛起,知名度日渐提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椰树、健力宝、娃哈哈、乐百氏、露露、汇源果汁几乎家喻户晓。 当初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一统天下的饮料市场,已逐渐发展到众多品牌共存的多元化格局。 是洋品牌发展已近极限?还是饮料市场的变化今非昔比,亦或是国有品牌与洋品牌的距离已渐渐拉近?
字串7
文化行销,可口与百事风光几许
字串4
可口与百事两大巨头的成功与发展过程,实际也是品牌文化创造与传播的过程。在引领众多消费者进入可口与百事文化阵营的同时,为企业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利润。 正如可乐企业内部销售人员所言:我们卖的是文化,人们喝的是形象,不是产品。 纵观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口与百事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上,确实非常成功,培养了一大批“喝着可口可乐长大的消费者”。这种文化行销所创造的奇迹,在中国饮料市场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也许是历史有意捉弄人,也许是“传统文化”已不再流行,当两大巨头为自己的“文化”暗自高兴时,也许他们连做梦也没想到:一觉醒来,中国大地已悄然崛起了众多知名品牌,正在用扎实的行销网络与本土文化与他们分割市场! 两大品牌面对突出其来的国有品牌的竞争,以及不再忠诚的消费者,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文化行销”产生了些许疑惑:品牌文化与魅力是否已模糊不清?行销策略是否该作相应的调整? 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消费文化也在变。谁能在变化的市场中引领潮流,谁将占据更多的优势。 目前消费者的偏好已和以前大不相同,更加注重时尚、自然和健康。对文化的“拿来主义”发展到文化与个性的再创造。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必然对传统的流行与消费文化提出挑战!这是不是“两乐”面临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个性化消费提供了新的平台。以传统文化来左右人们的消费习惯,魅力渐失!多元化消费格局是饮料行业发展的必然。 正是在这种转变中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也为国内品牌的崛起提供的崭新的平台。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言,目前国内的饮料品牌已完全具备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其关键就是时间与方法的问题。 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一轮的平台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现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有饮料,一定要多花心思。 我们缺的是什么?国有品牌该如何向洋品牌“叫板”?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品牌文化”与“渠道建设”。 两大饮料巨人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上的良苦用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没有必要回避。比如可口可乐创造的“神秘文化”,就是比较好的“作品”。其实,神秘配方对产品本身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在品牌的本身加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们产生更多的好奇与向往,同时在秘方上又大有文章可做,包括新闻炒作,引人关注等等。我们如何在它们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超越,而不是抄袭,就比较重要了。 其实什么神秘配方,什么七种味道之类,都是在品牌形象上作的文章而已,对于产品本身并不重要,或者说这七种味道纯属虚构。 说虚构也好,说违背道德也罢,有助于提高销售总是没错的。难怪一位可口可乐广告商曾经告诫他那些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雇员:我们卖的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他们喝的也只是一种形象而不是产品。 当然,文化行销也并非完美无缺,要看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方及对谁用。身为文化专家的“两乐”现在不也开始面对“文化苦旅”的事实吗?当这种创造出来的神秘文化与新一代极具个性化消费者格格不入时,下一步棋,又该怎么走呢? “喝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并没有给品牌注入个性与文化,除了让我们增强一点“民族责任感”之外,并没有给消费者提供一个饮用其产品的理由。 我们要承认,国内品牌在文化创造与建设上,确实还与洋品牌存在着距离。当然,这与洋品牌的先入为主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面对新的竞争平台,我们几乎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如何为我们新时代的“个性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买理由,并对品牌进行个性化文化建设,应该着手进行策划了。
字串8
本土化经营,是机遇、挑战、还是…… 在品牌文化传播及经营策略上,可口与百事都已不约而同地向本土化方向发展。这种本土化是对其传统文化的否定,还是对当地文化的妥协。 可口可乐在99年放弃本土化广告,利用东北小村的本土广告。胖乎乎的泥阿福也一夜之间闪亮登场。把所谓的本土文化推向极限!“年年庆有余,岁岁添欢乐”的寓意会不会让中国广大消费者心添欢喜?亦或是让是国人觉得洋人穿上中国的马褂感到滑稽可笑? 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卷袭着世界每一个角落,国际化营销更加要求品牌形象的全球统一。当“洋鬼子”握着中国“泥阿福”的可口可乐时,他喝下去的又是什么滋味呢。 这种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本土形象是否真正能够达到与消费者进一步沟通的目的,我看消费者是最好的裁判!其中包括你自己。 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可口可乐的这一变化,也反应了可口可乐对中国农村市场的重视!当城市的消费者越来越个性与挑剔,市场趋于饱和时,相比之下,农村是不 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或是再次演绎文化传播的最后一片沃土。
字串4
农村包围城市,国产饮料的突围之道 在渠道建设上,我们不得不提一提“健力宝”。不管各界对其如何评价,但就其在渠道建设上,比洋可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健力宝的渠道建设已非常发达!包括每个城市、县、甚至乡镇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点。能把行销网络覆盖到乡镇,在目前饮料行业里并不多见。这种前瞻性的渠道建设,无疑为企业的成功奠定的扎实的基础。 如果健力宝能在品牌文化建设及管理上,多花点心思,玩点品牌个性,品牌神秘甚至超越品牌神秘,也许会更加引起洋品牌的不安吧。 随着消费者日益走向成熟,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以前的可口到现在更加重视自然与健康,给水市场、天然果汁、天然饮品等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同时也给只把非碳酸饮料作为二级市场的可口可乐提出了挑战! 这一商业现实,已逼着可口可乐推出了“醒目”碳酸系列和“天与地”非碳酸系列的汽水、茶饮料、果汁等产品,终于放下了元老的架子,开始多元化经营。 品牌多元化、市场分众化、消费者个性化,给商家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品牌之间的竞争。 把“品牌做到农村去”,可能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农村市场与农村消费者更容易引导,而且随着农村市场走向成熟,其消费力也明显加强。更加贴近“本土”的农村市场,是一片极待开发和争夺的新一轮战场!“红桃K”、“三株”在已在中国农村市场进行了第一次开发,无论其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鼓掌喝彩!这种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应该深入地执行下去。 宝洁公司在中国十几个省上万个乡镇,地毯式的进行产品宣传时,是不是预示着新一轮战“农村战”已经开始? 当国有饮料品牌有了大部分的农村消费者的支持时,我们有理由大声讲话,“两乐”,我们可以拼一拼啦! 字串4
渠道整合,演绎捆绑 销售渠道的畅通是饮料行业必胜之道。人们对于饮料的消费除个性与文化等潜在因素之外,更需要伸手可及!在口渴难忍时,要花十几分钟才能找到的产品,无论其本身多么优秀,都不可避免面对失败的恶梦。 正如可口可乐的行销人员在谈及成功心得时,经常得意地说,最主要的是产品要无处不在。要使产品伸手可及,要使它在舞厅、理发店、办公室、火车上等地方可随时取用,要让人们无法回避可口可乐。 渠道扁平化发展已是来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饮料行业也不例外。当众多洋巨头发现往日的文化与行销艺术已渐渐跟不上时代与消费者变化的步伐时,便又开始了新一轮大战:渠道整合,希望以此来扼制中国品牌的蓬勃发展! 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要想达到以上“伸手可及”的效果,并非易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也不例外。面对巨大的销售压力及品牌文化逐渐模糊的处境,“两乐”都在积极寻找出路!“文化专家”可口可乐联合“网络专家”宝洁,百事可乐牵手都乐,都企图通过渠道优势的互补,达到共赢。 可口可乐公司与宝洁公司重新组建新的公司,经营果汁等饮料,并进行双方的渠道优势联合促销,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上重新杀出一条新路子,重现昨天的辉煌。 有业内人士透露,根据联合促销计划,在饮料方面,可口可乐和宝洁致力于使品牌行销活动贴合各地域及各类消费者的需求。新的合资公司希望能生产适合各年龄层次消费者的饮料。除了扩展现有的饮料业务,新公司还将考虑进行补充性收购。 这种渠道整合是一厢情愿?还是威力无边?当我们的品牌在扎扎实实地创建行销网络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在渠道建设上多做点文章。 在健力宝把行销网络建设到田间地头时,有没有想过让自己的网络更加坚固耐用?超越网络本身的价值?比如在农村市场方面,试试与红桃K等进行资源整合,在行销、促销与品牌文化建设方面,做得更加精彩。 新经济下的新一代消费者已不满足于外来文化左右他们的生活!这对于国有品牌来说,不亚于天赐良机。当现在的洋品牌越来越觉得他们的品牌日渐模糊,行销力不如以前,而大力进行渠道之争时,我们是坐以待毙,还是积极进取。 国有品牌,千万不要输在第二轮起跑线上! 字串8
终端促销,提升销售力的法宝 还有一点必需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销售渠道的终端促销。促销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有利工具。当消费者的地位日益重要时,就更需要我们用促销这把利剑,提高销售量。 当可口可乐公司散发了一亿多件带有可口可乐标志的小礼物时,其品牌力得到迅速提升。当时随手拿到的一件日用品几乎都能看到可口可乐的标志,从而给人们留下极深的印象。 在目前的中国饮料市场,尤其在市场终端,我觉得应该加强终端促销的力度。调查显示,现在销售终端的广告伞、路牌、店牌、POP等等终端促销工具,大部分都被“两乐”占领!自动饮料售卖机、体育场、网球场、食堂、商场等等人们休闲与购物的地方,国有品牌的信息实在少得可怜。 在我们投以重金进行广告宣传与品牌传播时,一定不要忘了终端促销的整合。 有分析师预策:至少在五年内,可口可乐无法恢复从前的灿烂,而且恢复的难度将超过想象的难度。 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市场发展过程当中,随着市场分众化与消费个性化的发发展,已不可能有哪一个品牌处于绝对的优势。最主要的是看其品牌文化建设及渠道建设更贴近哪一部分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量及发展决定了该品牌的发展。
㈦ 汇源果汁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1)如何进行细分,那要根据汇圆的目标市场是怎么样的,他是想占领某一区域市场,还是较大的市场比如某一省市,假如是这样就比较复杂,要根据当地人的消费水平,合理定价,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设计适合他们的饮料,还有....
(2)原因是多方面的1.竞争的加剧,2外企对它的狂轰烂炸,3人门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汇圆却没有觉察到,总是一意孤行,从而落得倒退
(3)一开始汇圆的目标就有问题,汇圆果汁,果汁是什么 呢?就是水加浓缩果汁,那么消费者会认为那很健康吗?刚开始的广告轰炸,很明显是将汇圆拖向绝境,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它总是强调的是果汁。
那么如何占领市场呢,那么自己的思维一定要有高度,那就是根据消费者的心里设计最适合的产品,大大强调其健康功能,而不是好喝和...
果粒橙为什么能快速占领市场,仔细揣摩那几句广告词,一针见血,直达消费者内心深处。(揉取阳光粒橙,新鲜的就有果粒橙)就这一句话强调了三个概念,1纯天然橙子2健康营养的橙子,经过精跳细选得到的3就是对这个品牌的强调加强记忆与认知,还有这各品牌的名字,更是一针见血,因此关于汇圆如何占领市场果粒橙更值得借鉴
还有那就是既然要走专业化路线,那就没有必要搞什么多元化,比如可口可乐
它们的成功值得我们深思
㈧ 王老吉营销案例分析
红色王老吉 ---防火让自己火起来分析流程: 1、引言-- 2、红色王老吉--历史及概况简介 3、公司简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药业公司 4、案例的理论分析--定位战略、文化营销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总结 1、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人们都习惯了一种说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饮料王老吉的旺年。 "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来,飞身上了超市、饭店、饮料机的宠儿榜。延续至今,仍是势不可挡。2005年,王老吉销量超过25亿,是2002年销量1.8亿的14倍,成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2、历史及概况介绍 王老吉凉茶? 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堪称凉茶始祖。何谓“凉茶” 凉茶,从字义理解,凉即寒凉,茶即茶叶,合起来讲,凉茶乃用茶叶制成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种饮料。 " 凉茶起源于广东,因为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水质偏于燥热,再加上广东人喜欢吃煎炒燥热的食物,并习惯晚睡,很容易生“热气” ,即北方人所说的“上火”。每到夏天,凉茶是广东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泽帮(乳名阿吉)所创,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一间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王老吉凉茶由于配方独特、价格公道,因而远近闻名,门庭若市,供不应求。
在1840年,王老吉凉茶铺便开始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王老吉凉茶包。 解放后,王老吉药号分为两支,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有凉茶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为王氏后人所注册。而目前生产红色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则是通过品牌租赁形式向王老吉药业租赁了20年的品牌使用权。 发展的困境
加多宝的红色王老吉只在两广、浙南一带,由于过于浓厚的地域色彩,从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饮料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默默无闻地固守着一方区域市场。
羊城药业发展不尽人意 成为广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业,走上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多元化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最终资不抵债、负债经营。现实中的解决之道 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尽管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携手加多宝公司,依托红色王老吉,王老吉药业走出了困境,让一个享有170余年历史品牌的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了春光。3、公司简介:王老吉的组成
加多宝-------------------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宝集团在大陆地区设立的独家投资公司。公司主导产品是红色罐装王老吉饮料。
广州王老吉药业-------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 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
主要产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济丸、保济口服液、小儿七星茶、清热暗疮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净、藿胆丸等。 2004年8月,东莞加多宝的“王老吉”红罐凉茶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是2002年全年销售总额的5倍
广州王老吉药业于2004年开始推出利乐包的绿罐包装,全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
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现在已开始广告时间上的互相配合,产品定位也有区别:红罐是高档,绿罐则定位中低档市场,主要针对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广的农村地区。
转自一网友的博客,仅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