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小成本却很成功的电影
小成本电影是指不需要请大明星,在演员、场面、服装、效果等方面有额外支出,所需资金仅限维持正常制作、发行的电影。就创作意图而言,有的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观影需求、有的为了表达人生体验、有的试图探索出新的电影表达方式,因此小成本电影较“大片”更具多样性。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下三部小成本电影
《驴得水》2016年上映,豆瓣评分8.4,投资1000万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流氓不可拍,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故事。从话剧舞台到大银幕,《驴得水》经过五年剧本打磨,上百场表演磨砺,品质扎实,精彩巧妙的故事、不落俗套的笑点,无可挑剔的表演令观众交口称赞。本片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让观众看到了国产喜剧电影的更多可能性,我们也可以做到有深度、有思想
国内像这样小成本口碑不错的电影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
Ⅱ 电影疯狂的石头的主题分析
电影《疯狂的石头》,我认为这部电影拍得很好,因为在这部电影里,艺术手法和传统主题实现了趋于完美的结合。
先看一下它采用的艺术手法。它们大多具现代主义特征。
一是形象思维,比如在电影的开头,镜头对准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其实这个镜头代表着电影中的主人公——工厂保安科长包哥身患的前列腺炎病症的严重程度。
二是人物形象,电影中的人物大多都是一群反英雄,三个骗子、小偷——道哥、黑皮和小军,先后靠行骗和盗窃为生;一个屡遭前述三个小人物玩弄的“国际大盗”;厂长的儿子谢小盟是个“专攻人体艺术”的流氓“艺术家”;包哥的助手三宝是个穷困潦倒的彩票迷;唯一有正义感的保安科长开始也是个小人物,他虽毕业于警校但只不过是个保安,且身患前列腺炎,八个月没领工资,撞了别人的宝马没钱赔,只好求助于开公交车的女友,将她的一口袋硬币都拿来了,可还是不够。
三是人物的语言,多采用方言和俚语,这比较符合人物的身份又增加了电影的新颖性,从而使情节贴近生活而缩短了观众和艺术的距离。
四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化。电影中的时空不是直线形的,也不是通过倒叙等手法来打破这种直线性。主要有以下三点:A是时空的延异,就是将正常的时间拉长。如厂长的儿子在吊车上因耍流氓被人猛踩了一脚,易拉罐脱手而飞,电影并没有马上就告诉观众它飞向何方,而是在电影又放了两三分钟后,这个易拉罐才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砸在保安科长包哥那蹒跚而行的老爷车上。B是时空的分解,就是将一个时空场面从不同的角度切分成几个切面。包哥开的车没有刹住,空档滑行撞向了宝马,这个镜头被分解成了三个切片。1.三个小偷正在被交警盘问架照,他们听/看见了撞车,2.是车主正在墙上写“拆”字,听见撞车声骂着向回跑,3.是包哥和他的同伴三宝正在思考易拉罐的不胫而至,蓦然回首却发现车空档滑行撞向宝马。C是时空的并置,就是将两个异地空间同时展现在观众眼前,比如小偷中的老大道哥给他的女友打电话和他要包哥拿玉石换人后他们出发的场景。
另外,电影重点描述了反英雄们生活的世界——破旧的旅馆、下水道、马桶和他们不修边幅的外表,这些特征都是反英雄们身份标志。
Ⅲ 关于《心花路放》这样的小成本电影的模式和前景问题
作为国庆黄金档的一匹黑马,由宁浩、黄渤和徐峥铁三角出品的《心花路放》票房一路狂飙,截至10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的数据显示,该片票房已达10.72亿元,超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10.46亿元,成为今年国产片票房冠军。随着票房在增长,若按照70%的分成比例,扣除宣发与其余投资方的收益,北京摩天轮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摩天轮”)投资《心花路放》的利润或将突破1亿元。
不过,作为影片的投资发行方之一,投资了1.25亿元的北京摩天轮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北京旅游(000802.SZ)的股价却一路走低。从10月8日至10月23日,北京旅游共跌了11日,累计下跌约24%。
北京旅游证券部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选择《心花路放》更多的是为打入电影圈造势,打响名气。至于股价涨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方便评价。”
据业内人士推测,《心花路放》票房总收入超过10亿元不成问题,制作方投资大约5000万元,总收入约2.5亿元,净收益估计2亿元左右。而北京旅游可以获得约8000万元至1亿元的分账。
此外在模式上,《心花路放》将原有的互联网影视预售合作模式功能发挥到最大化。通过猫眼电影打通线上线下,从上映前就通过独家授权进行网上渠道的电影票预售,成功预售100万张,更让其票房获得保障。
提供保底投资,北京旅游进账或上亿
作为一部传统喜剧片,在剧情设计上《心花路放》延续了宁浩的黑色幽默,而其创新性在于对电影投资销售模式的探索上。
此前宁浩的两部作品《疯狂的石头》投资300万票房达千万,《无人区》成本1600万创造超过2亿元的票房。宁浩擅长说观众爱听的故事,其电影总是能以小成本获得大回报,这也是投资人对其偏好的原因之一。
《心花路放》除了多了黄渤工作室、宁浩离开小马奔腾后加盟的坏猴子影视这些投资新面孔,还在利润分配上玩了一把新潮,运用保底投资模式。所谓保底,就是电影票房超过预期则投资方获利,若是没有超过预期,制作方也不会亏钱。
电影上映之前,宁浩就已获得北京摩天轮不超过1.25亿元的保底投资。
若按5000万元的电影成本计算,《心花路放》还没上映,制作方就已稳赚7500万元。而北京摩天轮则背负着上映前的巨大风险成本。
按照现在的票房,若按照70%分成比例,扣除宣发与其余投资方的收益,北京摩天轮利润将超过8000万元。根据北京一家券商估算,这个收益能够达到8000万元到1亿元上下。
10月21日,北京旅游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截至9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约1.59亿元,同比增长达25.1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78万元,同比增幅为1.07%。而目前《心花路放》超过10亿元的票房,也超过了公司2013年营收的50%。
之所以选择投资拍摄《心花路放》,北京旅游公告称,经过对市场调研,公司认为该电影无论从题材、主创阵容还是档期的选择上,均为一部比较有商业价值的影片。电影《心花路放》发行完成后,将会增强公司在影视文化行业的竞争能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为公司财务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北京旅游主营业务为旅游业,今年先后通过收购光景瑞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艾美影院投资有限公司转型影视行业。
今年1月,北京旅游公告称以6500万价格从西藏公司以及个人股东宋歌手中收购光景瑞星100%股权,并将其更名整合为北京摩天轮。
在收购之前,作为小型企业,北京摩天轮虽有不俗的投资眼光,但无奈资金紧缺,出品的电影作品寥寥。北京旅游控股之后,北京摩天轮作为出品人先后押宝的电影《同桌的你》、《心花路放》都有不俗的票房成绩。
两部作品都是小投资大回报。经历了《同桌的你》票房成功,在电影出品上,北京摩天轮逐步放开手脚。从2000万元增长到上亿元投资仅用不到半年时间。
根据30%投资比例,山西证券预测北京旅游将从《同桌的你》中获利5000万元,加上《心花路放》8000万元,单靠投资电影,北京旅游净赚上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总营收。由于当前旅游行业持续低迷,影视投资或将是北京旅游今年主要营收来源。
阿里影业提供票房保障
不同于以往电影,宁浩这次也终于尝试了一把运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
《心花路放》投资商中还有马云旗下的阿里影业与联合出品方美团网。
作为网上售票渠道市场份额最大占有者,美团网旗下猫眼电影在大片销售上颇具经验。“与《心花路放》合作模式主要是作为联合出品方对电影票进行预售,这个预售规模是空前的,在电影上映前半个月就开始了。”猫眼电影方面对媒体表示。
从9月15日开始到9月22日点映,《心花路放》售出电影票100万张。如此既增强了剧组信心,也直接影响了黄金档期的影院排映。根据艺恩网统计数据,10月1日到9日,《心花路放》在全国影院排片率均达36%以上,大大超过同期其他影片排片率。
同时互联网本身也能从中获利,据上述猫眼电影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通过猫眼售出电影票金额已达3亿元。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电影票销售平台,猫眼仅今年上半年贡献的票房就超过17亿元,预计全年贡献票房将会突破60亿元。
而另一个互联网企业阿里影业则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投资,以旗下产品娱乐宝与淘宝电影对《心花路放》进行宣传。
资源来自网易
Ⅳ 《疯狂的石头》是怎么进行电影营销的
你是通过这部影片入式广告、赞助等方式来展开营销活动还是指电影自身的营销?电影营销的市场定位-策略-目前现状分析-电影营销的对策—整合营销--关于电影营销的思考这里粘一下,哪里贴一下,哈哈 班长加油了。。我在瞎( ^_^ )/~~拜拜!</SPAN></p>
Ⅳ 电影疯狂的石头主题思想
君子好财、取之有道
Ⅵ 疯狂的石头投资多少钱票房是多少
投资300万票房1600万
最近一部名叫《疯狂的石头》的国产电影让中国的电影业着实火了一把,这部投资不到300万人民币的小成本制作,取得了超过1600万的票房成绩,被观众称作"国产电影里程碑"。考察这笔投资的背后,刘德华投资《石头》不仅仅是机遇得来,更加是一种投资理念的成功。
Ⅶ 有哪些很老的小成本电影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两根大烟枪》:
英国导演盖瑞奇的处女作,全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酷!非专业演员操的一口伦敦口音夹杂着经典俚语,令人捧腹!镜头运用十分全面,剪辑的也很有味道.情节的铺垫复杂而不庞乱,剧情发展又是奇趣而不显荒诞。几个团伙戏剧性地交错在一起,组成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情节。况且导演在最后留下的悬念结局令人拍案叫绝!说下题外话,现在盖瑞奇快被卖当娜玩死了,这就是现在他的电影没有经典出品的直接原因吧!
《电话亭》:
是一场虚与实的对峙,弱小与庞大的游戏互动,或者就是科林·法瑞尔一个人在电话亭演出的独幕剧。我并不想要把这个电影引向人性多么夸张的深度,有时候一场淋漓尽致的游戏,也能让人心跳变速。科林·法瑞尔的表演没有让人失望。全片基本上就靠他一个人支撑着所有的剧情。无论是气质、感觉,规定情境中的反应,都很准确而自然。另一个主角,那个杀手,基本上没有露面,单纯地依靠电话里的声音来演出。至于其他的演员,比如警长,也可圈可点。
剪辑是本片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几乎没有长镜头,全是快速而细碎的切换。视觉节奏的迅速变化使故事氛围更加刺激紧张。当然,这样紧张的故事怎么少得了音乐的帮助。我怀疑导演以前拍过MTV,快节奏的纽约街头音乐和剪辑的节奏以及故事的前进非常吻合,看得还是很过瘾的。
《朱诺》:
第23届独立精神奖,《朱诺》获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奖。区别于高投入的大片,小成本独立电影以其独特创意和多元视角博得主流观众赞赏。
去年,五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中,有三部是独立电影,《朱诺》为其中之一。而以演大片出名的好莱坞明星,如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也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制片公司。
独立电影来源于英文“in-depended film”,又被称为独立制片电影,它是与好莱坞主流电影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众所周知,电影发展成一个成熟的产业基本上是在好莱坞完成。在大制片厂制度、明星制、类型片模式等逐渐成型以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也基本上成熟了。有一批艺术家们开始不考虑商业利益,仅以个人意志为标杆,自筹资金开始电影创作,这种创作就被冠以“独立电影”的名头。
除《朱诺》外,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中,《血色黑金》和《老无所依》也是独立电影,成本低于2000万美元。获得4项奥斯卡提名的《潜水钟与蝴蝶》、李安导演的《色·戒》也都是独立电影。可以说,现今的奥斯卡对商业电影多少有点不屑一顾,反而对独立影片情有独钟。
一位好莱坞专业人士表示:“我告诉你为何好莱坞正在改变,好莱坞尊重智慧,但服从痛苦,当痛苦至极时,他们就会被迫改变,今年的痛苦是票房太差。”专家指出,由于大成本电影不见得卖座,反倒是小成本电影屡屡开出红盘,投资回报率超高。向来商业嗅觉敏锐的好莱坞察觉到独立制片的市场正在逐渐壮大,因此大制片厂也都加入独立制片的行列,众人争食这块仍有待开发的市场。
不仅制片公司盯上了独立影片,大明星也不甘落后。汤姆·克鲁斯离开老东家派拉蒙干脆自己当起老板,他和老搭档瓦格纳加盟“联艺”,每年为公司制作至少4部电影,瓦格纳任“联艺”的CEO负责日常管理。此外,克鲁斯还可以自由参与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拍摄。于是就有了今年的《刺杀希特勒》和《狮入羊口》。
颇具商业头脑的布拉德·皮特也早有准备,他多年前就成立了“B计划制片公司”,曾购买过港版《无间道》的剧本改编权,最新的作品则是《伟大的心》。这部影片的女主角为安吉丽娜·朱莉,而制片人则是男友布拉德·皮特。
皮特的好友乔治·克鲁尼则热衷制作政治片,虽然他曾经出演过《蝙蝠侠与罗宾》、《完美风暴》等好莱坞巨片。银幕背后,克鲁尼也曾是奥斯卡提名影片《远离天堂》的制片人,并导演过影片《危险思想的自白》。他的独立制片代表作品《晚安,好运》获得过第7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2005年乔治·克鲁尼获得个人独立精神奖,他也笑言自己“在商业和艺术间摇摆不定”。
国内:
《疯狂的石头》一出道便在当年创造了极好的口碑,而影片中的台词更成为当年街头巷尾不二的流行语,影片的成功也为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国内外商业大片的夹缝中谋得一丝生存的空间。于是石头的疯狂过后,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小成本影片,诸如《光荣的愤怒》、《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等,虽然这3部反映小人物生活的影片,没有一部重现《疯狂的石头》的神话,影片的票房和口碑没有被很好地继承下来,但方言和小人物故事却被延续了,只是题材有所改变和突破,但这样的改变在被大片“吃坏肚子”的国人面前丝毫不起什么作用。小成本不能用幽默搞笑来换取票房,转而开始了用人性来拷问社会的尝试,《立春》和《左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入了我们的视线。在小成本电影的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后,《十全九美》以这样方式出现也就不足以为奇,只是这样的模仿还很笨拙。
如果要感悟这两年的小成本电影,那我必须要回顾下《疯狂的石头》,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小成本电影里程碑,更给小成本电影留下了一个鸿沟。如果无法突破这个鸿沟,小成本电影永远要在石头的背影下生存,或喜或悲。如果无法突破,小成本电影一样会沦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如果“突破”了,则要顶着《疯狂的石头》的光芒。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寻求真正的突破,突破点放在题材和模式上。创造另外一种模式,兼顾商业和文艺,用商业的角度来运做,用文艺角度来创作小成本电影,只有达到商业和文艺的兼备并获得成功,才能突破固定的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模式和路子。
Ⅷ 《疯狂的石头》当年票房收入也太低了点吧
楼主首先你要知道,《石头》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当时没有专门的摄影器材,是用DV拍摄的,总共才花了300万,这点钱对于你上面列举的那些动不动成本就几千万的大片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再说演员,大牌明星是票房的保证,那些大片哪一个没有一堆大牌演员?可《石头》里当时可以说是没有明星的,最脸熟的也就是徐铮,可你现在看看,从石头中出来了多少红人?《石头》的影响远不止你看到的。可以这么说,《石头》的原班人马再拍一部电影,票房可不知会有几个2000万 。。。
最后咱们再说票房,《石头》最后【票 房】:2300万,看似不起眼,但却是2006年第9名的好成绩。相当不错了!!!
一群小人物拍电影,能拍成这样,其实《石头》已经赚大了!
Ⅸ 《疯狂的石头》小投资确获得了大收益,票房高达1700万。那么这部电影共投资了多少港元
400万RMB
Ⅹ 小成本电影中的“成本”包括营销费用吗
300万
像疯狂的石头那样的小成本电影
具体就是演员
和职工的费用
剧本费用
衣食住行费用吧
我全蒙的
希望有人来纠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