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车战略远不够,瑞虎7再推神行版丰满羽翼
今年3月份,从大哥瑞虎8手中接过品牌销量大旗后,全新瑞虎7的表现尚可。处于产能爬坡期的它,虽然表现没有大哥亮眼,但月销依旧是持续走高的态势。
最吸引人的还是上市之处新车透露出的诚意,不论是定价还是产品。其中,1.5T起步价不到8万,瑞虎7PRO版1.6T车型则低于12万,超高的性价比优势在同级竞品中十分突出。
但要在激烈的紧凑型SUV市场中立足,还远远不够。毕竟这一细分市场目前已相对成熟,双车战略的选手也很多,其中不乏品牌、技术以及性价比等各方面的佼佼者。要想成功突围,瑞虎7显然还需要更多后续力量注入。
9月3日,奇瑞汽车旗下全新一代瑞虎7神行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在8.99万-11.79万元。有1.5T和1.6T两种动力可选,分别匹配CVT变速箱和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其中,1.6T+7DCT的版本官方百公里加速为8.8秒,号称“提速同级最快”。
此外,营销方式上,奇瑞也开始尝试线上营销。先后参与抖音“88美好购车节”央视直播专场、主办“奇瑞818团购狂欢季”等活动。在没有单纯惊醒发布场景迁移的前提下,更多进行了内容和互动模式的改良,提升云发布的质量。
钟述
单就瑞虎7神行版一款车而言,它是瑞虎7家族的补充。但从奇瑞整体市场布局来看,它也是品牌对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反馈。叠加疫情以来奇瑞的各项措施,下半年的表现,依然值得让人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瑞虎5没了,瑞虎7也卖了,还剩下瑞虎8了,就只能写它了!
3. 如何加强我国汽车文化营销,有哪些策略
我们通常所见的一些汽车品牌组织的植树活动、自驾游活动、环保活动、捐赠援助受灾群众、关注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等等活动,都属于汽车文化营销中的一种。
很多汽车文化营销活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近日,上海大众在曲江新城剧院举行了“PASSAT新领驭2010年新年音乐会”,让观众在欣赏陕西省交响乐
团演出的同时,又能体验上海大众的汽车文化。著名的BMW宝马中国文化之旅,通过探访中国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地,并在所经过的城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考察、捐赠和实物收集等,不但提升了宝马的品牌形象,也对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众多活动参与者的认同。
除了一些汽车厂家组织的大型文化营销公益活动外,一些品牌的地区经销商4S店也利用自己的方式开展一些小型的文化营销活动。比如,上海大众斯柯达陕西盛方
4S店,就曾组织车友会,走进陕北红色之旅,让车友们在自驾出游的同时,也重新走进革命圣地延安,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吉利汽车西安国利4S
店,则组织车主进行环保植树活动,让车主们在植树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品牌的认同感。
■车主偏爱公益活动 喜爱自驾游
作为汽车文化营销活动的受众,消费者对于这种营销方式是否认可呢?
说起对汽车商家开展文化营销的看法,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说:“文化营销肯定好啊,这比那些直接给你发一张广告宣传页,或者是看那些生硬的宣传要好很多。至少可以参加一些活动,而且很多活动还是公益性的,这样的广告,我就觉得很好。”
一位参加过上海大众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植树活动的王女士说:“我特别喜欢参加车商组织的这种活动,我觉得这种活动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参观动物园,还能和家
人一起,把小孩也带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4S店每次组织的自驾游活动我都会参加,因为这种活动可以通过自驾游认识很多朋友,而且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
题,有的时候去参观革命圣地,有的时候去农家乐,有的时候去贫困地区帮困扶贫,我们都很喜欢这种活动,组织得越多越好。”上海大众斯柯达车友会的铁杆会员
胡先生说。
■文化活动 能提升品牌认同感
谈起汽车文化营销的方式,汽车经销商当属最有发言权的人。“宝马组织公益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联合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募集、捐赠善款,用于社
会教育、文化、扶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不断关爱着我们的社会,做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通过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来提升客户
对品牌的认同感。”西安金花宝马市场部经理李可工对记者说。
除了一些合资品牌、进口品牌企业,中国自主品牌在文化营销方面也并不落后。“奇瑞就有每年一次的‘QQ文化节’,今年已是第六届了。QQ这个品牌就是在倡
导着一种年轻、时尚、自由的生活理念,我们组织QQ文化节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车主的联欢活动而亲身体验QQ品牌的魅力,再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利用这种文
化的传播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将品牌的力量转化为销量。此外,奇瑞旗云每年举行的节油大赛,以及瑞虎每年的全国羽毛球大赛,都是力主通过一种文化来倡
导一种品牌的生活方式,提高大家对品牌的认同感。”奇瑞汽车陕西伊势威市场经理张梅娜在讲起自己的品牌文化时对记者表示。
中国开始进入汽车普及时代,汽车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都在宣传和倡导一种更高质量、更健康的汽车生活方式,一种能更加满
足驾驶乐趣、又能彰显品位、享受成功快乐的汽车文化理念。汽车文化营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更加深入我们的生活。
4. 瑞虎七好还是虎八好
实话实说,我觉得虎8好,因为它是奇瑞汽车的“杀手锏”。
对奇瑞汽车来说,全新一代瑞虎8太重要了:一方面,全新一代瑞虎8是奇瑞品牌的旗舰产品,它是彰显与塑造“技术奇瑞”的最好载体;另一方面,奇瑞汽车试图通过全新一代瑞虎8来重夺在SUV细分市场的话语权。
说到这里,我似乎漏掉了一个问题,就是全新一代瑞虎8的NVH为何做的很出色。厂家工程师说他们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比如,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增压和泄压时候的噪音比较大,他们做了很大的调整,再比如,为降低车辆的胎噪,他们专门找固铂轮胎“定制特殊花纹”的轮胎,等等。
总体来说,全新一代瑞虎8的确能代表奇瑞汽车目前的造车水平,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全新一代瑞虎8的话,那就是“全新一代瑞虎8是我开过的最好的奇瑞车”。
5. 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万!瑞虎8凭什么扛起奇瑞销量的大旗
从最近几个月的销量数据来看,瑞虎8已然成为奇瑞汽车的绝对主力车型。11月份,瑞虎8销售13,548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78.6%,创造了今年单月销量的历史新高。同时,这也是新款瑞虎8推出后,连续4个月销量突破万台,在国产中型SUV中已经稳稳的占据了榜首位置。那么,瑞虎8到底有什么实力能在车市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呢?
纵观瑞虎8入市以来的销量情况,可以发现自瑞虎81.6TGDI车型上市之后,其终端销量开始逐渐发力。据接近奇瑞的人士透露,要不是第三代发动机本身的产能限制,瑞虎8的销量还能再提升一些,也正是因为发动机产能的限制,导致整个集团车型规划都整体后延,目前首要确保的是瑞虎8的供应。由此来看,瑞虎8日后销量能否进一步提升,还需看发动机产能是否能跟上。
/小编有话说/
作为我国知名老牌车企,奇瑞闷声造车的低调,很符合国人的秉性。笔者看来,改款后的瑞虎8销量之所以能捷报频传,无非是源自其自身过硬的产品实力,再加上合理的定价。相比较老款车型,全新瑞虎8的确在各个方面提升非常明显。同时,新款车型上市以来,瑞虎8在口碑和认可度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出色。希望,从瑞虎8开始,奇瑞不仅能造更好的车,更能造出老百姓喜欢的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奇瑞汽车怎么样质量好不好
奇瑞作为曾经自主品牌一哥,一直都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从09年开始为了摆脱一直以来通过逆向开发车型而被困在低端市场的尴尬局面,奇瑞公司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开始以欧洲主流“V”字型正向设计开发流程为导向建立自己的正向设计车型平台,即是现在大家熟悉的T1X平台,并且在这基础上深入研究车型平台的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以及平台化,以期达到同平台车型的成本、质量的最大化优势,以此来增加自己在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3.奇瑞的国内营销做的不到位:
一句话形容“手里握着一副好牌却总是被打烂”,非常的形象,也是很多忠于奇瑞的粉粉们对奇瑞的惋惜之言。 奇瑞的出口业务一直做的非常好,现在听说奇瑞已经把之前做进出口业务的老总调回来负责做国内市场,希望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带动国内市场的发展。
7. 谁能给我搞一点关于奇瑞汽车现状分析的资料
奇瑞是国有股份制企业,经过四年发展,奇瑞公司已基本具备整车发动机及部分零部件的研发能力,对于奇瑞的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2005年奇瑞销售18.5万辆整车市场占有率有97%,2006年销售量30万,同比增长52%,市场占有率达到97.2%,行业排名第四。今年上半年奇瑞共销售整车20万7千辆。奇瑞目前有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正在建设的轿车三厂将在今年11月份投入使用,将增加20—30万辆的生产能力。奇瑞生产的产品有QQ3,QQ6,瑞虎、东风之子,以及V2等整车以及相关的变速箱等配套产品。
为了跟对手展开竞争,奇瑞一直在不断地降价,就单纯的汽车销售而言,已经没有多少利润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终于坐不住了。当外界出现奇瑞汽车今年可能亏损的传言时,他不再继续保持沉默,而是出面坚决地予以否认。
尹同耀表示,奇瑞上半年利润完成得很好,不但没有亏损而且还有盈利。他还举出企业去年还银行18亿元商业贷款的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在“奇瑞现在的利润到底有多少”这一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尹同耀依然没有正面予以答复,借口说现在不方便透露。
资料显示,2005年,奇瑞汽车的整车销量为18多万辆,但利润仅为9500万元,平均每辆车才赚500元。
与前几年相比,在产销大幅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微薄的利润,已成为奇瑞必须正视的难题。
利润急剧缩水
今年1~8月,奇瑞迎来了历史上同期最高的销售纪录——18.31万辆。这个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成,仅排在上海通用和南北两个大众之后,列第四位。
不过,在销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奇瑞汽车却不得不忍受微薄的利润。这家企业2001年的利润为13亿元,到2004年下降为1.88亿元,在整车销量达到18万辆的2005年,其销售收入增长到88亿元,但利润却继续下降为9500万元。
今年3月,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奇瑞对其配件价格进行了全面调整,包括常用配件、易损配件以及涉及车辆保险的零配件在内,3大类、8608种备件的价格降幅平均达到30%。
据了解,在正常情况下,一辆车的配件价格总和能占到该车总价格的70%。这意味着,奇瑞汽车在配件价格上平均30%的降幅,如果折算到整车上,降幅达到20%左右。
根据这种估计,2006年,奇瑞的单车平均利润将很可能只有上海通用的1/20。后者上年的利润是50亿元。
奇瑞的一位高管在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奇瑞在国内销售的盈利已经非常微薄。为了跟对手展开竞争,企业一直在不断地降价,就单纯的汽车销售而言,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利润。
研发投入大增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峰在公开场合承认,奇瑞近两年销售的高速增长,直接导致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大增加。
奇瑞今年有6款新车上市,而且每一个老车都有一个改型要上,相当于10款车要推出。这使得其研发的费用会大大超过去年。
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与许多国内汽车企业相比,奇瑞在研发上的投入比例要大得多。
据尹同耀透露,企业今年的销售收入很可能不会超过200亿元,但研发费用有望达到1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7%~8%,这其中还不包括生产准备和模具费用。
根据计划,随后的两年里,奇瑞还将上市更多的新车,企业的目标是到2010年完成100万辆的销量,从而真正能够生存下来。
随着奇瑞汽车的发展规模日益庞大和投资项目直线上升,加上企业自我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有人怀疑,单纯依靠滚动发展能否满足奇瑞冲刺更高目标的需求?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在国内市场上盈利状况很糟糕,今年不断拓展的出口业务却为这家企业提供了不少利润,远高于国内部分。
奇瑞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共出口近2万辆车,以每辆车3.5万元的均价计算,出口创汇7亿元,仅以17%的出口退税率计算,奇瑞就能得到返税1.19亿元。
资金缺口增大
资金目前正成为令尹同耀头疼的另一个大问题。
为了实现自己的扩张计划,自2004年以来,尹同耀启动了一系列大项目:奇瑞汽车研究院扩建、发动机第二工厂扩大、与马来西亚ALADO公司签订授权组装协议、同美国梦幻汽车签署出口协议。据不完全统计,以上这些项目,占用了超过50亿元以上的庞大资金。
然而,在尹同耀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他认为,奇瑞作为大众化厂商,一定要把产量做上去,在各个车系上全线冲锋,要么不干,要干就拼命往前冲,义无反顾。
正因为如此,奇瑞最近高调喊出将对年度销售计划进行调整,由此前的28.1万辆调高到30万辆以上。奇瑞销售公司一位负责人透露说,今年奇瑞的整体目标是要进入年度前三名。从去年的统计数据看,通用和南北两个大众已经奠定了前三名的地位,奇瑞要挤入前三名,意味着至少要超越其中一个对手。
根据奇瑞的发展计划,国资委下属的一家研究机构认为,奇瑞未来数年可能需要至少400亿元的资金,这显然不可能仅靠企业自己的力量解决。
首先确立了自主创新的思路,逐步培养形成了自主研发的能力,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以国内分院,控股公司为支点,同时,兼顾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研发体系。目前发展的整车和零部件产品均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在产品开发中我们选择了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通过以我为主,研发等方式逐步掌握了开发技术和开发流程,有效地降低了研发成本,加快了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
第二,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体系和管理体系。品牌的知名度和企业形象提升较快。在产品上市初奇瑞公司已确立了“顾客满意”为宗旨,并于2001年2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10月,公司又在国内通过了ISOT00149的质量认证,质量上的常抓不懈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现在公司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提升顾客满意度为体系,经过几年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奇瑞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得到提升。
第三形成较完善的配套体系,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为打破外国公司对关键零部件的垄断打下了基础。引进海外技术人才,目前参股控股的零部件企业有30多个,涉及到很多方面,这些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生产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聚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奇瑞公司从国际著名的汽车公司零部件企业中吸引了一大批技术人员人才。使奇瑞有很好的管理团队,奇瑞目前有员工2万多人,其中工程和技术管理人员有5000多人。我们有3200人进行产品开发,形成了底盘、电气系统的开发队伍。
第五,探索了一条形式灵活的道路。奇瑞公司从产品上市开始就注重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我们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最早的加入整车、装备技术的企业。我们分别在俄罗斯、伊朗、印尼等六了工厂。
第六,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设备和检测手段。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汽车技术提供了可能。公司确立了只引进一套装备并消化吸收的策略。一方面满足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另一方面为我们在伊朗等国生产汽车提供了条件。
下面再汇报一下奇瑞公司技术创新两个阶段过程中我们的一些作用。首先在第一阶段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建立产品开发经营,培养骨干队伍,走出去进行灵活开发,学习掌握核心技术。奇瑞公司以创新的思维在发动机研发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并将此延伸到其他领域,在发动机研发中我们的合作伙伴是奥地利的艾薇儿公司,我们合作要求之一就是奇瑞公司的人员必须参与研发,并制定有参与设计、实验的计划。奇瑞将这个模式移植到整车当中。第二就是请进来培养自己的队伍。奇瑞派出大量工程师出国,邀请国外人员到公司工作,由他们带领奇瑞公司的员工完成设计。创新开发观念,将两头放在外面,中间放在国内,奇瑞把拿来主义的观念用在开发中。公司将汽车开发分成多个部分。根据每个公司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整合。
第二阶段,通过前面的做法逐步积累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研发流程,健全自己的研发体系。我们首先是建立汽车研究总院为中心的一个研发体系。奇瑞公司建立了以汽车工程研究中心为核心,与上海、北京等国内研究院,东京、柏林等海外研究为支撑点,包括同时兼顾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的产品研发体系。目前已形成了整车、动力总成一套的专门体系,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
在世界汽车技术最前沿形成自己的特点。意大利是汽车造型设计的圣地。我们在那里形成了设计公司。我们在澳大利亚形成自己的公司,聘请外国的技术专家形成自己的形象设计。为了提升我们的工艺水平,公司在日本成立了研发咨询公司。选派人员去哪里,通过整合国外资源提升了奇瑞汽车整车的研发能力,也降低了成本。以上是奇瑞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尝试的做法。奇瑞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后来者,唯有自主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在座的很多老大哥企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每个企业背景不一样,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我们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奇瑞刚刚入门,在未来还有很多困难,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有坚强的信念,我们自主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请在座的领导和嘉宾关心和支持奇瑞。
8. 一句“叫花车”让奇瑞火遍了各个地方,奇瑞汽车为什么不起诉保时捷车主
在过去的这几天里,一件重庆保时捷女车主打人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舆论。事情由来是这样的,保时捷女司机开着保时捷718在重庆某个路口时,在交通法不允许随意掉头的斑马线上掉头,以至于和正在直行通过的奇瑞车子发生了碰撞,由此这个事情就发生了。在被撞之后,保时捷女车主在议论过程中还毫不讲理给了瑞虎SUV男司机一记耳光,之后奇瑞SUV男司机也反击了,给回了她一记耳光,至此这个事件就闹大了。
所以说,即便奇瑞胜算可能非常大,但他们依然不愿意去冒这个险,这或许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吧,不出头、不露面、不评论不发声,冷处理,就是最保险的策略。
9. 瑞虎8有什么特点
作为奇瑞瑞虎家族的新一代旗舰车型,瑞虎8诞生于T1X平台,搭载了领先时代的奇瑞雄狮·智云互联行车系统,具备大气的家族化造型设计、宽适的超大空间、越级的配置以及全方位的五星级安全保障等行业领先的产品亮点。
瑞虎8的整车尺寸、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均傲视同级,“5+2”的座椅布局、第二排座椅4/2/4比例放倒提供了12种的组合空间。
一句话点评:瑞虎8可谓是一出生就自带光环,包括外观,包括智能系统等等。顶着奇瑞汽车全新旗舰车型头衔的瑞虎8,势必会对自主中高端SUV市场带来新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