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丽的贺州——我的家》要求借景抒情。写出景美人美
“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宫商声相和,心同更相亲。”这就是我们的贺州――一个清洁、美丽、和谐,山清水秀的圣地:她有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漫江碧透的桂江,神态万千的峰峦叠嶂……这是养育我们的那方水土,是广西的一颗明珠。就在远古时候,因为贺州那九省通衢的要地和她那生气勃勃的情调吸引了我们祖先那午夜的眼睛,他们在辽阔的黑暗中寻找光明,寻找生存,寻找栖息的地方。市如繁星,祖先们那雄鹰般敏锐的目光就选择了贺州这一片净土。
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好好珍惜祖先的选择。一些人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态度来生活。一些人的生活日渐富足了,但环保意识却差了。政府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改善市政设施,采取很多措施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安装上了霓虹灯,增设了漂亮的垃圾桶、请来了更多环卫工人,建了更多的花池、种了更多的美丽的风景树,但他们却招来了不堪入目的命运。一些人为了贪图自己的一时之便,“吃了水果,脏了街道,”那几步之遥的垃圾桶只敢怒而不敢言;人们随意地乱丢生活垃圾,乱倒建筑废弃物;街道上尘土飞扬,垃圾成山,一座座白色风景随处可见……甚至连母亲河也遭到了蹂躏:君不见那污水四溢、垃圾塞满河道的白泥冲,口吐白沫的桂江……母亲河发怒了!我们遭受了“6。21”特大洪水的袭击,多少生命、多少财产遭受损失!难道我们是奄奄一息的垂危老人,就连挪动几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力气都没有了吗?难道看到这番景象我们还能不动于衷吗?贺州的山水养育着我们,我们和她就如母亲般的亲密无间。我们应该为她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让她万古长青、青春永驻。我想,谁也不希望贺州越发苍老,垃圾满天飞吧。
我们要爱贺州!爱我贺州,就必须造就一个清洁的贺州。金猪串福,我们迎来了2007年的春天。贺州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党和政府提出了“城乡清洁工程”的活动,人们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地为建设新贺州新形象而齐努力。大小官员们纷纷放下官架子,脱下了高档的西装,穿上了清洁工制服;公务员们走出象牙塔,拿着扫把走上了街头巷尾;红领巾们也行动起来了,他们制作了一块块宣传牌:“我的光彩来自你的不踩!”,“花草爱美丽,我当美容师”,“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也别带走。”……“夕阳红”们戴上了红色卫生监督袖套穿巡在大街小巷里;高音喇叭在嘹亮地播放着急昂的“爱我贺州、清洁、美丽、和谐”之歌;记者们也忙乎开来:他们扛着摄像机,把那些不注意自己形象的镜头在电视上在墙报专栏上暴光再暴光,这可吓坏了爱美爱体面的人……大家的环保意识被唤起了!瞧,街道边的垃圾桶多了,大小商店门前都有一个小红桶,人们自觉地把垃圾投到了里面;墙上的小广告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乱搭乱建、乱摆乱卖的现象也都没有了……人们都自觉地投入到“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中去,心里美滋滋的,见面总说上几句:“呵呵,这次贺州可真是改颜换貌了。城乡清洁工程既实在又多好处,咱们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真是快快乐乐奔小康了!”
请看几组镜头:“妈妈,妈妈,我们上电视了!”小牛牛拉着母亲嚷嚷着要母亲看电视上的他们:一个穿着时髦的母亲,拉着儿子边走边把香蕉皮丢在地上,年幼的儿子捡起来,稚气地说:“妈妈,脏。”漂亮的妈妈随手一个巴掌拍在儿子的手上,大声喝道:“牛牛,你脏!”。看到这,母亲的脸唰地红了。另一个小孩拉着他爷爷的手说:“爷爷,爷爷,我们家上电视了。”老百姓上电视是少见一点的,爷爷和孙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但当老爷爷看到电视的焦点是自己家小洋楼旁边那条臭气熏天的小阴沟时,老陈的笑容凝固了,老陈心里盘算着:呵,这丢脸极了,可怎么办?这天夜里,老陈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合不上眼,他只要想到大家响应“清洁工程”号召的样子,就感到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当太阳刚刚升起时,我们看到老陈一个劲地清理他家门前那臭水沟里的垃圾,虽然汗流浃背,但别提有多高兴了。乡亲们见了他,都赞不绝口,一起动起手来――一起携手为了贺州的美丽和清洁奋斗!另一组镜头是治理白泥冲:同学们到白泥冲进行清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争先恐后地劳动着:挑的挑,扫的扫,铲的铲……大家热情的干劲蔓延开了,附近居住的市民也都动起来了,他们拿出自家的劳动工具,共同参与到清洁活动中来。
瞧,“清洁工程”给我们带来的这个2007年绿色的春天,可和往年不样。我们的贺州也成为“花重锦官城”了:你到处走走瞧瞧,贺州处处生机盎然。看,经过整治后的贺州变成了一个风笛手,处处轻歌曼舞着,她蜿蜒地微笑着拥抱着山丘流水跟风唱着歌,柳树低头,垂钓着温柔……多么美丽的贺州啊!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一句古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对啊!只要有我们这一群热爱贺州的子民在,贺州就会永远清洁,美丽、和谐。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片净土上给予她永恒的回报吧!
『贰』 贺州市建市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演出视频哪里有
你认为谁是十周年,真的给你看吗?上面的人下来,目前这种情况下,八步的正式表格,或要面对的,所以,人不能直接说,不知何故有点保罗无限期团伙的帽子,高一点点
『叁』 跪求贺州9中视频 感激 我会采纳
8小时这样,车票不超200,时间是晚上八点坐,然后第二天就能到了
『肆』 我美丽的家乡 作文 我的家乡是贺州 要重点介绍风光景色 还要有人文地理 特产小吃 家乡变化 感人事迹的等等
我美丽的家乡——山东省烟台
家乡是梦中永远最美好的景致;乡音,永远是最动听的声音。祖国大地有许多壮美山河,但我惟独只爱家乡,因为那儿是我成长的摇篮,那儿的一草一木都深入我心。我为家乡的发展而骄傲;为家乡的进步而自豪。正如所有热爱家乡的人们一样,我也非常热爱我的家乡——烟台,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休闲度假胜地。烟台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有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昆嵛山;有人间仙境蓬莱阁;还有亚洲最大的海洋极地世界,更有众多的海水浴场……夏季的夜晚更是迷人,海风徐徐,沁人心脾;海光山色,交相辉映。这既是避暑纳凉之胜地,也是各地游客旅游观光的理想境地。每当各地的游客来到烟台,总会感到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烟台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有广阔的渔场,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数不胜数。烟台人是最有口福的,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海产品,可这还是著名的烟台苹果和山东大花生的集中产区,龙口粉丝、莱阳梨、大樱桃等土特产品,也都闻名遐尔。
来到烟台如果不去“张裕”那就等于没来,张裕是烟台的城市名片,也是近代中国百年工业历史的骄傲。走进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闻着扑鼻的酒香,你不能不为张裕人在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下的金奖而自豪。张裕独到的高贵品质和他浓重的文化底蕴,为烟台这个香槟小镇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也越发完善,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尤为丰富,环境质量更是逐渐提高。2005荣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奖牌;2005年10月,烟台市又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9年1月烟台第二次蝉联这一称号。时常听到长辈们感叹烟台这些年的变化,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烟台火车站的变化。2008年是奥运年,也就在那一年年底,我们每个烟台人期盼已久的火车新站,正式投入使用。设计50年不落后的烟台火车站,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烟台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烟台对外窗口的一道标志性风景。正如同它设计的寓意一般,展示开放的烟台广阔的胸怀。
要说家乡好,总也说不尽、道不完。我骄傲,我是烟台人!身居美丽的烟台,可尽享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身为一个烟台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愿用勤劳的双手去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祖国的女儿,我更要好好学习,时刻用“四好少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长为对祖国、对家乡有用的人才。爱我祖国,爱我家乡,就像我们爱自己一样。这是心灵的呼唤,这是心灵的赞美,这更是心灵的向往!
『伍』 广西贺州钟山红花打油茶视频
感觉和共和国和国际化级合格合格后钢管
『陆』 在贺州拍的电影有哪些
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
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春蚕织梦》
电影《冰雪同行》等。
『柒』 广西贺州客家人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香港部分地区,分布约120余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于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后,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侨居南洋一带。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
[编辑本段]客家源流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2007年5月,刊登在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上的一篇文章:《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里面有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以下选取部分图,可见,客家人的中原基因占了很大比例
1.根源
客家人之根在汉族。
客家人之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所谓河洛,指的是黄河、洛河。广义上的河洛就是黄河中游、洛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区域。狭义的河洛就是洛阳。“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住于河洛。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官话,很像中州的河南话。根在河洛并不是指所有客家都出自河洛,其范围应包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汉水流域以东、淮河以西的中原旧地,其核心在河洛。
2.迁徙原因
客家人的迁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就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移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移原因在各时期各不相同。总概各种迁移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A.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即推因。
①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逆向发展,这是经常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
②战乱。残酷的战争使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战乱中丧生,剩存者为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这是大规模突发性迁移的根本原因。
③官职迁调定居。
④游学、经商
⑤争斗,包括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
B.与移入地有关的因素,即“拉因”。
北方开发早,南方开发迟。面积辽阔,人口稀少而战乱又少的南方有着南迁汉人定居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如广东梅州在南宋时,“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加上唐宋时期在南方百越地区推行“毋赋税”政策。这些对北方逃难的汉人看来,可谓“世外桃源”而纷纷定居于江南、岭南地区。
C.与介入障碍有关的因素,即“中介因素"。
客家先民从河洛、中原迁至江南、岭南地区,就交通条件,虽极为困难,但也不是无路可走。从秦代起,就有驿道; 从隋代起,就有运河水道,特别是东南道路和岭南道路; 从宋代起,就有“塘铺”等。
东南道路以大运河为主干,把关中、淮南、东南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今赣、闽等地。入岭南道路有4:一由荆襄道路南下湖南,经湘水、灵渠、桂江、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 一由湖南越大庚岭沿浈江、北江南下;一由长江、赣江越大庚岭沿浈江、北江南下;一由福州沿海岸西南行至粤东。道路的畅通为历代客家先民南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封建政府的拓垦,如康熙23年的“迁海复界”,康熙51年的“湖广填四川”等,也为客家人的再迁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D.与个人心理、生理有关的因素,即“已因”。
迁移者是具有特质的人,而不是迁出地的平均人,体现为富有冒险精神、不满现状等等,与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如把身体矮小者称为“末朝人”的实质。
3.迁移过程与路线。
北方汉人南迁历史记载很多,但客家先民由中原大批南迁始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始于秦,也有人认为始于汉或三国、或东晋、或唐、或五代,或南宋等,因而形成客家大迁移有“二次说”、“三次说”、“五次说”、“六次说”、“九次说”等,也有人不分批次只说迁移,莫衷一是。一般认为客家大规模爆发式的迁移有5次,其迁移模式和路线总的来看是从北到南、自东到西,从平原到丘陵、山区,沿着河流到核心地区,由国内走向国外,散居世界各地。
A.两晋南北朝
主要受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影响,北方汉民大量南迁。其迁移远者自今日山西长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灵宝等地,沿颍、汝、淮诸水流域,向南行动,到达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赣沿长江北岸。
B.唐末五代
主要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及藩镇割据等战争影响,南迁者远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寿县、阜阳等地渡江入赣,更徙至闽南;近者则从赣北或赣中迁至赣南或闽西,或粤北、粤东边界。
C.两宋
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及元末农民起义的影响。宋末客家人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失败后,为躲避元朝的追捕诛连,形成空前的大迁徙,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特点,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区居民的特征。元末明初的战乱,又触动了客家人的迁移。迁出地多为福建,迁入地则集中在嘉应各地。主要原因是嘉应各地位于岭南东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较多的低洼丘陵地区可供开垦,加上在抗元过程中一度变为废墟,即响应“文陆号召从军勤王,崖山之覆,州人士死者十尽八九,井邑皆空”。故客家人从他邑迁来重新组合。由于大量客家人在元末明初迁入嘉应一带,从而使嘉应成为客家腹地,成为客家的聚居中心,拥有“客都”的地位。总之,这一时期的迁徙是在第二期基础上由赣南、闽西迁至粤东、粤北地区。
D.明末清初
迁徙原因一方面是内部人口的膨胀,另一方面是满州贵族入主中原的影响。由于山多田少,人口与耕地矛盾的越来越激烈,不断有人往外迁徙,如明嘉靖年间从程乡、长乐迁海丰、归善等沿海地区,从汀州迁至福州等地。清初康熙年间从嘉应、韶州各属迁至以广州为核心的增城、花县、新安、东莞、鹤山等地。“复界”时迁至今天的宝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广填四川”时迁往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举兵勤王失败后,为避株连,多隐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随郑成功迁到台湾。
这一期的迁徙路线是:主要由第二、三期旧居,分迁至广东中部及沿海地区,及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还有小部分从闽西、粤北、粤东回迁至江西赣南及赣中赣北西部罗霄山脉两侧,而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E.同治年间
由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迁徙。
广东西路事件后当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资助下向南迁入高、雷、钦、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闻最多,远者渡海至海南岛崖县及定安等地。
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统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参加起义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杀,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换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门、汕头、厦门和海口一带,象契约华工一样,被迫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等地从事苦役劳动。这一时期主要由广东中部、东部迁至西部、南部及海南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并不是每次迁徙都是客家的迁徙,而是有严格区分的,一般认为南宋以前的迁徙是客家先民的迁徙,南宋以后才是真正含义的客家人的迁徙。客家的迁徙不是象水波一样,一波接着一波,也不象射箭一样,一步到位,也不是有组织、有领导的,而是无组织的非常焕散的迁移。
4.客家的形成
目前的主要观点有:五代宋初;宋明时期;明代中叶以后;清代中叶以后。
一般认为在南宋时客家群体分化成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初具规模。到明代中期,已经人数众多,成为一大社会势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意识更为增强,在社会舞台上表现很是积极、主动。客家在南宋时期形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⑴客方言的形成。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
⑵相当的人口规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以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中所列纯客县为依据,按明代的行政区划为界限,客家人主要居住在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府,福建的汀州府、漳州府,广东的潮州府、连平州、韶州府、南雄府。这八府州以前是地广人稀的山区(潮汕沿海地区除外),县治少。到宋之后,县治逐渐加多,明代增加的县数达12个。添设县治,无疑是要加强统治,但必须以居民聚落众多、生产开发已达到很高水平为基础。在这些县治设置之前,这里必然已经有很多人居住。即在南宋时期,聚居于闽粤赣边区的北方汉人经过数百年与原住居民的融合演化后,已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定的人口规模。
⑶共同的地理环境。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为多山密林地区,交通闭塞,交往困难,十分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a.小盆地农耕经济,为客家民系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b.小盆地造成的风俗习惯。这些移民生活在小盆地山村之中,借封闭性的地理条件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原有的方言、习俗在与原住居民融合后得以保持下来。
⑷共同性的社会行动。这是客家人争取自身利益的表现,是群体意识浓厚的反映,也是客家人成为一个独立民系的重要依据。赣闽粤客家居住区联成一片,彼此的经济往来频繁,被压迫者进行的反抗斗争相互呼应。相对应的封建王朝实施统治时也将这片地区当作一个特定政治单位来处理。经济来源方面如南宋时期赣南和汀州人佃耕梅州农田等。政治斗争方面如南宋时范汝为、陈三枪领导的农民起义往复进出于三省之地,文天祥在汀梅赣诸州领导的抗元斗争等。
5.客家形成地域与过程
目前的主要看法有:鄱阳湖平原;赣南:石城;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梅州:梅县;赣闽粤边区。
(1)客家基地、大本营:赣闽粤边区;
(2)客家通衢:石城;
(3)客家锚地:赣州;
(4)客家驿亭:石壁;
(5)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6)客家腹地:以梅州为中心的十几个县;
(7)世界客都:梅州。
6.客家之流
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区最广的民系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系之一。在中国国内有客家聚居的地区,共19个省区,265个县市,其中纯客或基本纯客县市41个,总人数约5500万。另香港约125万,澳门约10万,台湾约460万.国外遍布五大洲六大洋,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500万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6344.html?tp=0_11
『捌』 贺州近年来有什么发展
近年来,贺州市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 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型的特色工业,突出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电力、林产、 造纸、制药、冶炼、建材、陶瓷、服装、食品等优势产业。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以合面狮电厂、昭平电厂、龟石电厂和中胜火电厂等 骨干电厂和100多个小水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拥有上市电力企业——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保证了贺州市工农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其价廉质优的电能还输往广东省部分县(区),成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脂松香生产企业——梧 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硫酸盐漂白木浆造纸企业——广西贺达纸业有限公司以及昭平造纸厂、昭平中密度纤维板厂等一批林产、林化加工 企业,努力推进林浆纸一体化。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了平桂飞碟有限公司、贺州福利风帆冶炼公司、钟山金易冶炼公司等一批有色金属加工企 业。以富翔、大成等农业企业为龙头,大力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进行水果、畜禽的深加工,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业基地。以桂东电子科 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以中高压化成电子铝箔为代表的电子原材料、电子元器件产品,建成了广西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
贺州作为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面向粤港澳市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开发,大力发展效益高、有特色的瘦肉型猪、楼来牛以及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烤烟、松脂、茶叶等主导产业,建成了广西最大的脐橙、青梅和春烤烟基地,烤烟产量占广西的70%;八步红瓜子、芳林马蹄、贺州香芋、富川脐橙、昭平将军峰茶叶等名优产品驰名粤港澳,每年约有300万头生猪、上千万羽家禽、上亿公斤蔬菜销往广东和港澳地区,已成为广东珠江三角洲重要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
贺州充分利用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和商贸发达、各类市场配套完善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以商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围绕“提升档次、打造品牌,抓好促销,加快发展”的思路,建设和完善了一批旅游精品景点,积极发展旅游工艺品和观光农业,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5万人次,旅游收入6.2亿元,入境游客在广西仅次于桂林。同时,以建设现代物流的理念,制定了加快民营经济和商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以“大市场、大流通”推动了商贸业的迅猛发展。
贺州还有着温馨恬静的田园风光,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有堪称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的自然保护区,温泉、瀑布、秀丽的风光随处可见,集溶洞景观、田园风光与明清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昭平黄姚古镇风景区以及文明阁、千年古榕等人文景观,贺街古镇、古塔,屹立江中、景色秀丽的贺州市浮山、石城和客家围屋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目前,贺州已开发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州玉石林景区、贺州温泉景区、黄姚古镇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紫云仙境景区、十八水景区等,其中还有玉印浮山、临贺故城、客家围屋、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贺州形成了以森林度假、自然生态、温泉疗养、民族风情旅游为主的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
贺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繁多,民风古朴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有国宝级文物——麒麟尊(春秋时期,距今2500年);玉印浮山、客家围屋、黄姚古镇、古名城、回澜风雨桥、秀水状元村等人文历史景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路花温泉、荷塘十里画廊、天下第一洞——碧水岩等众多自然山水风光.贺州市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国外游客,还成为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及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春蚕织梦》,电影《冰雪同行》等影视片的外景拍摄地。
『玖』 贺州旅游攻略
临时身份证可以开房间...贺州的住宿不贵 找个干净卫生 带空调的 60左右吧(大宾馆就不得了)贺州的景点很集中 坐出租车就可以了..
『拾』 关于制作贺州铁路的手抄报应该画些什么,写些什么
手抄报
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手抄报是
第二课堂
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和黑板报一样,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
一、手抄报的总体构思
如何使一张手抄报在有限的空间内,既容纳一定的知识内容,
版面设计
又精彩美观呢?这不单纯是技巧问题,对编者来说,组稿、编辑、排版、插图、书写,这是一个全神贯注、脑手并用的创造过程,是他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
艺术修养
的综合体现。这对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发展个性才能的广阔天地。
办手抄报,从总体上考虑,首先要确立主题思想。一期手抄报,版面很有限,要办出特色,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又丰富多彩。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也要围绕着主题,根据主题和文章内容决定形式的严肃与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手抄报的编排设计
手抄报的编排设计,总的要求是: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
1.版面划分
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
报头
要放在显著位置。
2.块面编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划分,就要将版面块面安排作必要的调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转版的形式等,并用字号、颜色、花边与邻近的文章块面相区别。
3.装饰设计
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按文章主次确定每篇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横、竖排位置。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行距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片面的作用。
三、手抄报的书写
1.标题的书写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标题,应用较醒目、庄重的字样;文娱消息或次要文章,则可用轻松活泼的字体。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标题,也应用不同的字体书写。标题字体应比文章内容字体大,色彩也应加重。标题多用
美术字
,以楷书、行书、魏书、隶书见多。
2.正文的书写
字体要清楚、美观大方,字行间要整齐,字体不宜太小,忌潦草、错字。(一般我们会用字不会淡的笔写
)
四、手抄报的装饰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绘图等艺术手段,弥补文字的单调,给人以生动形象、优美和谐的美感和启迪。内容包括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
1.报头
它是手抄报的标志,由图案或画面和刊名组成。文字上由报头名称、日期和编辑单位等组成。
2.题花
是对文章标题或开关的装饰,常见的有底纹,带有提示性的图画或图案。
3.插图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画一个能说明一个情节的画面,这种形式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还可以采用与文章内容毫无联系的图案,如花鸟、山水等,这是纯粹为了美化而作的。
4.花边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花边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开文章,便于阅读。
5.尾花
是装饰在文章后面的图画或图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后,还剩有空白,可以画一尾花,既可充实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色彩
一般宜简练、明快、淡雅,不宜过分渲染、杂乱。一般而言,正文色调宜朴素、稳重;标题及花边、插图等,则可用较鲜艳的色彩。这样才能浓淡适宜,增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