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普及急救知识急救知识怎么培训好
我觉得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急救只是这块了,红会也在普及,我觉得回一些简单的宣传页会答起到一些作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实际演练,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只是了解,但是真的实际操作的时候不一定会!还有一些急救包,里面的配置如何使用!根据情况来定吧!祝你好运!
『贰』 急救技能培训内容
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啊,吸氧术,各种包扎术,吸痰,电击等等
『叁』 如何掌握急救知识、才能和技巧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救助人还是被救助人都要保持冷静,不同的危险也有不同的急救要点,下面三种急救方式适合不同的情况。
一、中暑急救急救方法: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二、烧伤烫伤急救
常见的处理办法是:
1、如果烧伤的部位是头和颈部,则不用包扎,应采用暴露疗法,只在创面涂以烧伤药膏即可,但不可让鼻涕、眼泪、唾液污染创面。一旦创面遭到严重污染,必要时,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如果烧伤后,水泡已破,且局部被脏物污染,则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也应清洁消毒,然后在创面盖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包扎,每2—3日换药一次。
3、如果烧伤后有水泡形成,最好不要刺破水泡,以免感染,如水泡较大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4、对于小面积轻度烧伤,可用冷水及时冲洗局部,以降低温度,减轻痛感与肿胀。如果烧伤的局部很脏,可用肥皂水冲洗,但不可用力擦洗;蘸干水后,再涂上烫伤膏、红花油等药品。
求援
1.冷静现场指挥,请旁人协助。
2.电话120(应说明地点、伤情、人数、姓名及所需支援事宜等。)
急救优先次序:
1、维持呼吸道畅通。
2、重建呼吸功能---呼吸停止时,施与人工呼吸。
3、重建循环功能
(1)、心跳停止时,施与心外按摩。
(2)、严重 出血者予以止血。
4、预防休克。
5、预防再次受伤。
把握原则
1、将伤患置於正确舒适的姿势,防止病情恶化。
2、保暖,但避免过热而出汗。
3、给予伤患心理支持。
4、详细记录,并随时观察伤患病情的变化。
急救要点
在发生严重伤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况下,紧急呼救的同时:
a.实施快速营救(例如从水中或火场里把受伤者拖出来)。
b.一定要把伤病者放到通风处并进行口对口。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急救技术
『肆』 如何提高大学生在急救方面的能力
第一,强调教学过程的真实性、情景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第二,教学以实训课为主,理论教学重点突出培训的意义与重要性。实训课除规范化教学外,更多的是强化学生之间互救的模拟练习,保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注重学生应急性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第三,重视鼓励式教育,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学生珍惜生命的教育。 第四,建立网络培训系统,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及信息平台,上传培训教学课件、实训录像等,并由培训教师负责解答参与培训的志愿者与接受培训的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发现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多途径保证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第五,由医学院校大学生为志愿者主体,实施高校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从而逐步提高国民自救与呼救能力。 总体说来,对大学生进行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国民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科学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伍』 创新消防应急救援教学培训方式
随着消防改革的转型升级,对标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定位,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日益重视对于灾难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高效应急响应。
著名的“黄金一小时(Golden hour)”理念阐述“意外灾害事故后,创伤人员生存与死亡与否,以及身体是否存在不可逆性恢复取决于救助的黄金一小时”。
发达国家应急救援机构已十分重视现场急救知识、技能、组织实施的培训,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多种形式的仿真模拟人,帮助学员熟练运用所掌握救治技术,快速准确地操作现场急救器材,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救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目前,我国现场急救培训工作在医疗、消防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培训方式和内容还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是相对一个薄弱环节。
1.消防救援人员对急救工作认知不足
近年来,多地政协委员提案中都有《关于开展公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的提案》的建议,其中都提出了要对消防、公安等主要行业群体开设中级救护培训的措施。
提案指出,我国每年发生的突发事件高达上百万次,而相当多的伤亡是因为没有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
民众普遍认为紧急救护工作主要是医务人员职责,而民众最大的义务是尽所能帮助伤员远离危险源,或拨打救护电话。
然而,我国紧急急救服务体系尚不健全,120急救资源也较为短缺,等待专业人士到达前的时间才是救助成功的关键;如果参与第一处置的消防救援人员掌握了生命救护的黄金时间,可以大大提高被救者的生存几率。
2.消防救援人员掌握的急救能力有限
消防救援人员知识技能储备不足,无从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
发达国家每3~5人中间就有1人熟知急救知识与技能,而我国即便是从事专业应急救援的消防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都比较肤浅,对于火灾、溺水、触电等危险性高的意外事故的处置应对能力欠佳。
应在一批特殊职业人群中,尤其是消防救援、公安警察、地铁交通人员率先普及心肺复苏和四大技术等急救知识,以提高社会人群对灾难事故和突发急病的应急能力。
3.急救风险高,影响救护者意愿
救助人员需要承担急救风险,因此对提供帮助产生较高的警惕性。
尤其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救助人员对风险的承受力。
救助人员在准备救助的那一刻产生了救护的顾虑,担心承担后果,害怕伸出援手,甚至不敢提供帮助。
因此必须将相应的急救技术固化形成一套专业、科学、标准的操作流程,使救援人员明确救助的评估、实施流程,掌握准确的动作手法和操作步骤,借助一定的器材载体量化成效,通过考试考核取得具备相应的资质证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今日消防 (2020年11期)
『陆』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有哪些啊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如下:
1、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心脏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在医务人员赶到之前。第一急诊急救知识培训内容目击者;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当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开展人员急救是事故应急处理的首先要做的,是挽救生命、减少损失的首要任务,如果不能及时的开展现场急救,很有可能导致本可以避免的人员伤亡发生。
4、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5、当事故发生后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急救,直接关系急救是否能够成功,人员生命是否能够挽救,因此当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能对受伤人员开展现场急救,并且及时联系专业急救人员前来支援,在专业急救人员未到之前,现场人员不应放弃急救。
『柒』 救护常识
意外不可避免,但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学会镇定,下面分别介绍当遇到触电、溺水、毒蛇咬伤、煤气中毒、烧烫伤意外情况的急救常识。
一、触电
1、要立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自己不可接触到电源,避免自己也触电。
2、切断电源后,若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均未停止,此时应将触电者躺平就地,安静休息,不要让触电者走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并应严密观察呼吸和心跳的变化。
3、若触电者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则应对触电者做胸外按压。
二、溺水后急救
1、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仰头举颌或双手抬下颌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对有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现场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清除口鼻内异物如泥沙、水草等、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注意心跳、呼吸恢复后可能重新停止。在现场抢救同时应组织后送。
三、毒蛇咬伤
1、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2、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出体外。
3、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四、煤气中毒
立即切断煤气祸根,把患者送至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卧床、保暖,纠正缺氧,或送医院继续治疗。
五、烧烫伤
立即用凉水连续冲洗或湿敷受伤部位;避免受伤部位再损伤,避免伤口污染,稳定伤者情绪,止痛,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送医院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