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液氨知识培训计划

液氨知识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25 15:25:58

① 使用液氨时应注意哪些情况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专,严格遵属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② 液氨运输需要注意什么

1 、 装 载 液 氨的罐 车在 使用前 需 进 行多 样测 试 , 如 水 压测试 、 密闭 性测 试等, 一切 合 格方 能正 式 装 载 。 2、 装 载液 氨的 罐 车 需为 专 用 罐车,不 得与 其 他 液体 进行 混 装 。 3 、 定 期 检 查装 载 罐车,严禁过量 充 装 。 4、充装 液氨的工 作 人 员 在 上 岗前 必 须 经 过严格的 培 训, 熟 练 掌 握各 种 安全 知 识、 防 毒 知识, 并需要 具备 紧急 事 故发生处 理 能力 。 5、 在 高温炎 热的 夏 天, 运 输 液 氨 时 应 该避 免 暴 晒 ,选择 早晚运 输 。

③ 液氨是什么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

二、中毒处置

(一) 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 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 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3.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
(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三、泄漏处置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四、燃烧爆炸处置

1.燃烧爆炸特性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2. 火灾处理措施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
(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5)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6)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7)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④ 液氨泄漏如何处理

液氨泄漏事故处置措施。要注意做好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二、是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

三、是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

四、是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

五、是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

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退。

(4)液氨知识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1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⑤ 使用液氨应注意什么

第一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30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50ppm,34mg/m3; ACGIH 25ppm,17mg/m3
TLVWN: ACGIH 35ppm,24mg/m3
监测方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三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就医。

⑥ 液氨的化学性质

理化性质
分子式:NH₃
分子量:17.04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液氨相对密度(水=1):0.602824(25℃)
熔点(℃):-77.7
沸点(℃):-33.4 1%
水溶液pH值:11.7
自燃点:651.11℃
CAS编号:7664-41-7
危险货物编号: 23003
爆炸极限:16%~25%
比热kJ(kg·K):氨(液体)4.609 、氨(气体)2.179
蒸气压:882kPa(20℃)
存在自偶电离:2NH3↔NH4+ +NH2-。因此,在液氨中NH₄Cl是酸,NaNH₂是碱。

⑦ 液氨的化学式是什么

液氨Liquid ammonia(anhydrousammonia),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HN3

⑧ 有关液氨储罐的安全知识

(1)材料选择。实践证明,材料强度越高,发生应力腐蚀的可能性越大。但不发生应力腐蚀的最低强度限与杂质含量及特性、应力大小、操作速度等因素有关。为了防止应力腐蚀,在综合考虑操作压力、残余应力以及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强度较低的钢材。
(2)采用合理的结构和焊接工艺。结构上应避免焊缝过多、过于集中、焊缝不对称、焊缝交叉和焊接顺序不合理等造成的应力集中。制造时应避免强力组焊,防止咬边、错边等缺陷,保证与介质接触的表面尽量光滑。制造完成后,应进行退火热处理以去除焊后残余热应力。正确的焊后热处理可以大大降低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并可以降低焊接热影响区的峰值硬度。
(3)对投入使用前的新储罐,应彻底清除里面的空气;在充装、排料及检修等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带进任何空气。对大型储罐应连续冷凝氨蒸气,而不凝气体大部分是空气,应将其排出。对较小的设备用抽气或蒸腾除去储罐里面的空气。总之,消除储罐里面的空气污染,可以有效地防止应力腐蚀。
(4)新投用的储罐,应按规定进行内外部检验并进行周期性的定期检验。对液、气相界面、引收弧处及T型接头等易腐蚀部位应重点检验;对液面以下所有焊缝应进行100%磁粉或超声波探伤,若条件允许,应对所有焊缝进行100%磁粉探伤。对检验出的裂纹应进行评估。因应力腐蚀界限断裂韧度JISCC大约只有材料常规断裂韧度D0105的1

⑨ 液氨的密度是多少

液氨的相对密度为0.6,沸点—33℃。气态氨无色、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味、专有毒,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时易燃属、易爆。

液体氨(NH3)简称液氨,是一种液体氮肥,也是目前含量最高的氮肥品种.液氨含氮82%,1kg液氨相当于5kg碳酸氢铵、4kg硫酸铵、1.8kg尿素.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在加压的情况下才为液体,所以叫液体氨.

液氨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具体如下表:

注:在-50℃至50℃范围内,液氨的相对密度还可按下式计算:
d4t= 1+0.424805×√133-t +0.015938×(133-t)
4.2830+0.813055×√133-t -0.008286×(133-t)

⑩ 冷库里用液氨干什么

冷库知识 建议你多学学~
http://ke..com/view/149226.htm
当前常用制冷剂大约有30多种。常用的有氨(Ammonia)和氟里昂(Freone)。先说氨,它使用较早,广泛地用于冷藏、冷库等大型制冷设备中,其主要优点是单位容积产冷量大、成本便宜、不与金属及冷藏油反应,热稳定性好,但也有毒性大、腐蚀有机配件的明显缺点。其次是氟里昂,这是饱和碳氢化合物卤族衍生物的总称,其中氟代烷烃写作FC,含氯氟代烷烃写作CFC,含氢写作HFC,两者都有的写作 HCFC。商用氟里昂的编号按规则从左至右第一个是碳原子数减一;第二个是氢原子数加一;第三个是氟原子数,氯原子不编号,如果还含有溴原子,先按上述原则编号,再加上字母B和溴原子的数目。按照这种原则,CBrF3就写作FC-13B1。氟里昂的应用比氨晚60余年,但它一问世就以其无毒无臭、不燃不爆、稳定性好、对设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而成为制冷工业的明星,CFC-12更是广泛用于冰箱生产中,其他如CFC-11、HCFC-22、HCFC- 113、HCFC-114也都有广泛应用。

但是,氟里昂有其致命的缺点,它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温室效应值比二氧化碳大1700 倍,更危险的是它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80年代,美国加州两位学者率先指出,CFCs(氟氯烃)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放出氯原子,氯原子与臭氧发生自由基链反应,一个氯原子就可以消耗上万个臭氧分子,从而影响臭氧分子250-320纳米紫外线的吸收,使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直接影响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CFCs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排放的CFCs可以稳定地到达平流层并在其中停留40-150年,对臭氧层造成长久的破坏。由于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科学家甚至地球两极的上空发现臭氧空洞。所以,1990年蒙特利尔协议规定,到本世纪末世界各国要停止氟里昂的生产和排放。现在各国都在寻找氟里昂的替代产品,这些产品因符合环保要求而被称作"绿色制冷剂"。要找到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具有实际使用性能的替代产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可能的产品有CFC-22、HFC-134a、HFC-152a等。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展了各种替代技术,包括磁致冷和吸附致冷。磁致冷又叫"顺磁盐绝热致冷"。顺磁盐中包含铁或稀土元素,其3d、4f层电子未充满,因此具有磁性,在励磁和退磁过程中会吸热或放热,利用这种性质发展的制冷技术具有制冷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点,最诱人之处在于它不污染环境,因此很有发展前景。比如以硝酸镁铈为致冷剂的磁致冷机降温可接近OK。吸附致冷是利用吸附-脱附时吸热或放热的性质制冷,常用的制冷剂体系包括金属氢化物-氢、沸石分子筛-H2O、活性炭-氮气、氧化镨(氧化铈)-氧化体系等。新的制冷技术充分考虑到制冷剂和环境的可容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被形象地称为"绿色制冷",是今后制冷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应该成为我为制冷工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主流。

液氮是一般用在超低温冷冻。
液氮的沸点是77°K(-196℃),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低于零下196摄氏度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以下是液氮使用的一些知识: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2005
CAS号7727-37-9
中文名称 氮
英文名称 netrogen
分子式N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28.01 蒸汽压1026.42kPa(-173℃)
熔 点 -209.8℃ 沸点:-195.6℃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1(-196℃);相对密度(空气=1)0.9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氮气。
在使用时千万小心,不要让液氮流到皮肤上,会冻伤!
使用时一般放在保温容器中,密闭好,操作时一般带上手套。

阅读全文

与液氨知识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师资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912
百度竞价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850
2015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整理版 浏览:255
深圳披披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市场营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浏览:466
泉州市聚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6
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41
设备培训组织方案 浏览:121
建设工程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567
2017年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08
华晨消防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839
市场营销学吴建安期末考点 浏览:869
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331
有关电子商务的填空题 浏览:601
网络营销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117
毛笔书法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39
规章制度培训方案 浏览:619
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1
幼儿园游戏活动园本培训方案 浏览:850
中心校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