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护士长工作计划怎么写
一、加强培训,落实ICU各项规章制度
201x年已完善ICU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201x年将继续加强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考试、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检查执行情况,每月进行考核一次,并有奖励措施。
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细微处做起,将人性化护理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1、优化排班,在现有条件下,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护理部下发的相关文件组织护士进行优质化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
2、注重细节,ICU收治的病人均是急危重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极高,治疗、护理缺一不可,由于封闭的环境和疾病的痛苦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小到为病人修剪指甲、外出检查为病人做好眼部遮盖、一句温暖的问候等,在细节中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三、成立质控监管梯队,努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实行护士长--质控小组长--质控护士监管梯队
1、加大护理质量监管力度,分级进行检查,充分发挥质控护士,各组长监管作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2、专人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由各组组长负责当班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检查工作,责令书写不规范的护士及时更改,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士在职教育。鼓励科内护士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培训。科室认真落实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组织护士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
2、落实护士分层培训计划积极落实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对工作2年以下的新护士主要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训;对工作2-3年的低年资护士主要进行专科知识、专科技能的培训;对工作4年以上的护士进行护理管理知识、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理、危重病和疑难病症护理等方面的培训。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低年资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教学。
3、加强新进及轮转护士的管理。加强护理文件书写、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培训,根据科室的培训计划认真执行,帮助尽快胜任ICU的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4、科室开展ICU在职护理人员专科培训计划由护士长及去省级进修的骨干护士对ICU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培训及考核。
5、鼓励护士积极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参加护理部组织的“5.12”护士节相关活动等。
五、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⑵ icu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困惑
【icu护士的进修报告】供你参考: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05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进行培训并考核,2006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课题的研究.
⑶ 新入ICU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
1、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对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版心,体贴爱护权、主动热情,表情亲切,说话温和,工作耐心细致,有问必答,不与病人争吵。
2、执行医嘱及护理技术操作;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协助新入、手术、急、危重病人的处理;负责备血、取血,护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
3、经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获得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虑,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指导、健康教育指导。
4、加强医学及护理新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科室的相关知识,比如,本科常见病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预防护理,多看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历、治疗经过、疗效及各项化验指标,对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情用药治疗了如指掌,在进行治疗护理查对时,做到心中有数。
⑷ 护士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表内容都包括哪些
⑸ 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
目前,我国专科护士队伍数量尚不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管理水平依然是“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可选择部分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一、国外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现状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科护士培养、认证和使用制度。
美国的专科护士可以分为初级专科护士(Specialty Nurse,SN)和高级专科护士(Advanced Practiced Nurse,APN)两个层次,其中初级专科护士主要以继续教育形式培养,高级专科护士以学历教育形式培养。就专科护士使用而言,美国已经分化出Nurse Anesthetist、Nurse—midwife、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Nurse Practitioner等四种角色,涉及家庭或个人、成人一老年学、儿科、新生儿、妇女健康/性健康、精神心理健康等六个领域,并且有一系列的专科护士准人制度和认证组织。在美国,专科护士在降低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急诊次数、促进疼痛管理、增加患者满意度、降低住院患者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英国,专科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实施护理操作和与患者沟通,进而更有效地实施护理,节约治疗费用。
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ryant-Lukosius等提出了高级临床护理实践(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角色的发展及评价模式PEPPA(the participatory evidence-informed patient-centered process for APN role development)。PEPPA模式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特别强调早期定义专科护士的职责及计划好实施策略,以及长期多角度评价实施效果,如患者、家属及相关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角色的满意度、候诊时间、门诊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住院率及卫生经济评价指标等。
二、国内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现状
我国内地的专科护士培养工作已有10余年的历史。
2007年,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针对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等5 个专科护理领域,就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要点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以指导各地开展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工作。
最新调查显示,专科护士占比已达到10% 以上。专科护理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已涵盖重症、急诊、伤口造口、手术室、老年、器官移植、肿瘤、糖尿病等 20多个领域。但目前,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与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资格认证培训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专科护士培训主要是以各省、直辖市为单位,由所在省市的卫生厅和护理学会指定机构培训专科护士,具体培训计划和内容的设计由各培训机构自主制定,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的专科护士培训机构和制度。
2、资格认证管理体系尚待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尚无权威统一的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机构和制度,专科护士不完全是由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授权的机构认定,而是多由各培训机构自行认证并颁发证书,由于培训内容、培训目标等各异,各机构的认证考核标准也不统一。另外,我国的专科护士认证形式多为终身制,专科护士取得证书后一劳永逸,缺乏再认证的监督和管理,不利于人才知识更新和动态管理。
3、认证后的使用尚不明确
目前,专科护士发展中仍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虽然有不少专科护士活跃在临床一线,但是其管理模式等都还未有统一的政策引导和相应规定。各医院缺乏规范化的专科护士岗位设置,更缺少相应的专科护士职称晋升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案。专科护士应该承担临床工作者、教育者、科研者、管理者、咨询者等5个角色,但目前,国内大多数专科护士只承担了临床工作者的角色,教育、科研、管理以及作为咨询者的能力被弱化和忽视。
由于我国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护士的服务领域、职责范围等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异,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理之路,完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应国情的管理制度,打造精良的专科护士人才梯队是目前国内专科护理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⑹ ICU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何制定
icu护士分层培训计划:
1.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是指各级护理人员因业务技术需要而接受的以知识更新、岗位培训为主题的一种终身性再教育,因此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分层次、有目标、有计划实施,不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
2.ICU总带教老师重点负责在职培训,每年根据各级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制定实施细则,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落实率≥80%,每年分析评估一次,有记录。
3.ICU对培养对象应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如安排外出进修、专科培训、科内学习等,培养目标、途径和时间清楚明确,确保落实培训计划。
4.注重新生力量培养使用,新入科人员制定常规培训3个月,培训工作细化,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使新护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快专科护士的培养,鼓励科内人员积极参加国家级、护理学会等接受专科知识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ICU科内将积极创造护理人员成才的良性环境,鼓励各级护理人员自学成才,着力自身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护理队伍学历结构,达到卫生部和市卫生局提出的护理队伍知识结构的标准。
7.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业务查房1次以上。
8、教育培训目标的实现,贵在自身学习,因此,科内在实施教育培训中应注重护理人员学习能力的培训,营造学习环境和条件。
9.各级护理人员必须自觉按卫生部规定,每年完成继教学分和学时,未完成者不予注册。
10.各级护理人员培养目标和教育培训主要内容详见,《ICU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