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食品检测实验室培训计划

食品检测实验室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23 03:44:18

❶ 食品检验实验室布局有什么要求

食品检验实验室布局主要有以下四个要求,对于不同的实验室要求都有不一样的标准,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的知道。
1、便于检测的流程管理.一般按照流程布局,即样品管理、前处理、检测.
2、防止检测过程中的污染.包括防止样品污染、试剂污染、一起污染等.
3、保证特殊区域的环境要求,如样品保存、仪器环境要求应得到满足.
4、一般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的内务管理

❷ 食品化验员培训内容是什么

复食品化验员培训内容:

国家制强制的食品检验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包括:

  1. 食品检验的感官检验技术;

  2. 食品检验的化学基础;

  3. 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4. 食品检验概述;

  5. 食品专业分析与检验技术(按工种分);

  6.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7. 化学分析与检验技术;

  8. 仪器分析与检验技术&食品检验的微生物检验技术。


❸ 食品安全培训计划

一、目的 提高员工素质,保证食品安全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所有员工。 三、权责划分 人力资源部 1、评估员工的培训需求。 2、制定公司的整体培训计划。 3、编撰有关的培训计划。 4、按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5、考核、总结、上报培训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方案。 6、研究拟订、执行其它的人力开发方案。 各部门权责 1、 制定员工培训需求的分析报告。 2、 制定、修改、呈报本部门的专项培训计划。 3、 按计划实施内部培训。 4、 编撰专门的培训教材。 5、 检查、上报本部门的专项培训结果。 四、培训类别 1、新进人员的培训:岗前的公司、部门、班组培训。 2、公共性培训:由人力资源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针对全体员工的共同培训内容。 3、专业性培训:根据各部门计划实施的培训,指在提高员工专业水平。 4、个人进修申请办法: (1)申请程序:凡公司认可之外界培训课程,由本人填写个人进修申请表,并附相应 文件呈核。核准者,应预先垫付培训费用,事后凭毕(结)业证及发票交财务处报销。 (2)进修人员在结业三日内呈交心得总结。 (3)培训部应主动收集相关培训课程信息,以供各部门人员选择。 五、培训计划的制定 1、各部门从实际情况出发,于每年12月前拟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汇总。 2、各部门依客观需求,拟定专项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3、人力资源部合理安排各部门上报的培训计划,汇编成表,提出预算,并上报之。 4、人力资源部应以最快的效率安排各部门不定期培训计划的实施。 六、培训的实施 1、定期培训:依年度计划,由人力资源部安排。 2、不定期培训:依具体情况,由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共同完成。 七、培训考核 1、考核依据:测试(考试)结果、个人心得、直接上级的评定。 2、考核结果由人力资源部建档存查。 3、培训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之一。 八、赴外培训管理 赴外培训,应与公司签订培训合同。 九、其它 其它事项另行规定

❹ 食品检验工需要培训什么课程

1、食品检验基础知识;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食品检验(理内化):GB 5009.2-GB 5009.7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容、水分的测定、灰分的测定、蛋白质的测定、脂肪的测定、还原糖的测定等;
(2)食品检验(微生物学): GB4789.2-GB4789.3菌落总数的测定、大肠菌群计数等;
3、实验室食品检验实操培训:
(1)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阿贝折射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天平、酸度计、电导率仪和分光光度计等;
(2)分析方法实操: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计法等。
4、不同种类食品检测项目(如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产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产品、酒类、蛋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食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糕点、豆制品、水产制品、蜂产品等)。

如果有兴趣报考食品检验员,可考虑广电质量学院。

❺ 食品类检验计划书

一切以国标为依据,也可以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❻ 关于实验室管理与人员培训

实验室人员培训工作开展的依据是ISO/IEC17025中的条款5.2,根据笔者的经验,希望在本文中对该项工作的规范化进行探讨。
一、制定培训计划
实验室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之前的经验教训识别自身的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其中难点在于培训需求的识别。为了更好地识别培训需求,实验室首先应该制定具有挑战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的目标,一般而言包括质量目标和发展目标,有了目标之后,差距也就显而易见了,培训的需求也就识别出来了;其次,实验室应该将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主要通过对过去采取的4.9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4.10改进、4.11纠正措施和4.12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识别实验室的培训需求。可见,培训需求的识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如果实验室中上述所提到的环节没有做到位,就会直接导致培训需求的识别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培训需求识别完毕后就需要结合实验室的可用资源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识别培训需求和制定培训计划一般是在实验室开展4.15管理评审时开展的,培训计划也就成了管理评审活动的输出,需要实验室切实执行。
二、完善培训记录
完善的培训记录是人员培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常常由于不清楚培训都需要哪些记录而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显得有些混乱,甚至会导致实验室认可评审中得到不符合项的后果。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实验室的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计划实施记录、培训签到记录、员工培训历史记录、培训考核记录、培训评价记录。其中难点在于培训考核记录,因为有些培训内容无法使用具体的手段(如理论考试或现场演示)来进行考核,这样就需要在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明确的识别哪些培训项目不要求进行考核;重点在于培训评价记录,ISO/IEC17025中的5.2.2条款中要求评价的是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而实验室往往更关心的是人员参加了培训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因此培训评价记录可以将对活动有效性的评价与人员培训有效性的评价结合起来,即规定多少比例的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了培训预期目的视为本次培训活动有效。
三、清晰的授权
培训结束后,实验室需要根据培训考核和评价记录对相关人员进行授权,对人员的授权需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常用的授权方式是发布“人员技能表”和签发上岗证书等手段。
四、持续的改进
实验室应该为每位员工建立起个人档案,收集汇总每位员工的培训记录和现有的能力证明材料,以此为基础,使每位员工的培训都能够实现有目的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真正地实现实验室人员的发展。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❼ 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实验室规划要怎么设计啊,都有那些功能要求

看你检测什么东西啦!你要做全部分类,那可就多了!

以下为(乳制品,畜产品,肉制品)食品安全实验室设计所需的标准与规范

《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国家质监检验总局SN/T 1193-2003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 生物污染控制》国际标准 ISO 14698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国家标准 GB 50073-200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建设部 JGJ 71-90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1883-2002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GB 19489-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 50346-2004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2004-11-12)

《低压电气施工及检收规范》国家标准GB 50254-9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国家标准GB50043-2002

《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标准》卫生部GB4789.1-2010

具体的设计要根据你需要检测的产品和检测项目,如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食品营养: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蛋白质、糖等;食品产品质量参数:如水分、固形物、特定物质含量等;生物学参数:如细菌总数、致病菌、霉菌等。这些问题确定了,设备及投资基本可定,人员需求还要考虑检测的工作量及检测性质。

这些设计是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计公司做才好;主要是能保证你在实验室建设完毕,能够通过CNASCMA的评审部门进行化验室计量监督评审,通过后才可以对社会出具检验数据,才会被认可。装修洁净部分要找专业做洁净净化工程的公司,其它的对洁净没有要求的地方就找个办公装修的工程队就好了。

❽ 如何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管理

1 食品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
人是实验室工作的主体,无论是建立健全检验制度还是操作仪器设备亦或是检验结果的判断等,都需要由人来完成,所以实验室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食品检验工作,加强相应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是实验室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于在职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管理:
1.1 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教育
管理者可以制定相关指导思想,努力提高检验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其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时时刻刻做到为人民服务,一切以消费者的权益为根本出发点。此外还有有意识的帮检验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思想觉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方向和服务意识。
1.2 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
对所有在职人员进行定期的相关工作内容的培训,以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和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并督促他们不断学习,总结工作经验,切实提高专业素质能力,并以此来发展壮大质检队伍。
1.3 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
食品检验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对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引导他们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于实际遇到的问题,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更好地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地提高食品检验的质量和效率。
与一般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相比,食品检验实验室对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为两点:一是要求中级职称或相当能力人员达到三分之一左右;二是要求检验人员只允许在一个食品检验实验室就职。这对食品检验人才的培养与配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 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的管理
食品检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设施是食品检验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是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的基础。近年来,各个食品实验室也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第一,考核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资源配置到位和有效应用,以快速提高其利用效率和准确性。第二,设立仪器设备的专人负责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机的契合度,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仪器、设施的维护,降低了维修成本与时间成本。通常来讲,一般大型仪器的责任人员设置两人为宜,既降低了管理风险,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又避免了人员流失带来的损失。诚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仪器设备的性能若想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也离不开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高技能人才。
3 食品检验的样品抽样与检验方法管理
食品抽样检验方法是我国食品检验工作的常用检验方法。抽样检验是从整体产品中抽取一定比例和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测的方法。如果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此数据就可以用来求得该食品的特性及变异性的均值。如果想得到待检测食品的成分、性能等,则要根据特定的方案抽取有代表性样品,再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以此来了解物料的特性,所以抽样的原则和方法是准确检验食品样品的保障[1]。
食品抽样检验通常采用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种方法,其中概率抽样法因结果的可靠性可控成为常用方法。抽样是检验工作的第一环节,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食品检验应有科学合理的抽样计划和程序,严格按标准规定的要求和程序抽取样品。同时,选择优化适合的检验方法,熟练掌握检验原理和程序,确保能正确运用该方法开展检验工作,从而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4 食品检验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检验工作的行为规范,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能促进实验室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数据和报告、提高竞争力、增强顾客满意度。食品检验实验室应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合理设置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做到职责明确,各项工作接口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辅助的规章制度,全员全过程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其次,在实际的食品检验工作中应通过定期的和不定期的管理评价体系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充分性,不断完善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第三,通过调查获得顾客反馈,对客户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加以利用,寻求改进机会。
总之,加强食品检验工作质量是社会、时代赋予食品检验实验室的重要使命,通过上述种种措施加强对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食品检验实验室的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使之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❾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考核程序

1.目的
通过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持续保持工作人员的能力,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以及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保证本实验室的质量和技术活动符合CNAS-CL01:20XX《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人员教育、质量体系培训和检测技能培训等活动。

3.职责
3.1各岗位人员必须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影响。
3.2总监负责执行本程序,负责实验室年度培训计划的审批。
3.3经理负责依据《实验室组织架构图》编制各职级的“岗位工作职责”, 实验室按“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进行招聘人员。
3.4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确定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需求和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检测技术的培训;
3.5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

4.程序

4.1每年底,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收集实验室人员在管理体系和检测技术方面的培训需求,结合实际工作的情况,在年初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交实验室经理审核,实验室经理根据提出的培训需求、对照实验室当前及将来业务开展的需要对培训计划进行补充,“实验室年度人员培训计划”经总监审批后开始实施。

4.2确定培训内容时应从工作需要出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关检测技术、产品标准、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方面的内容;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方面的内容;
(3)工作人员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以及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内容。
(4)消防知识、机械操作安全、用电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5)计算机应用、专业外语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4.3培训方式应根据内容、人数、效果、培训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实验室自行组织培训班或研讨会、参加外单位培训班或研讨会、参观考察、个别辅导操作技能等。与检测有关的培训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与实验室管理体系有关的有质量负责组织进行,对于来自纠正措施的人员培训任务可临时安排。培训后将培训考核结果记录于“培训考核登记表”中。

4.4开展新的检测项目或由于标准修订增加新内容时,应及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从事该检测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

4.5新进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按4.2要求进行,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5.1对于公正行为的培训,实验室经理要不定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公正行为的详细规定如下:
4.5.1.1有关上级部门不得对实验室施加行政压力,总监严加审核后方可向客户发结果报告。
4.5.1.2总监按公司总经理签发的授权令,要抵制并保证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免受来自于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影响以及压力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工作人员如受到这些压力而影响工作上的判断时,不要擅自作主,要逐级请示。最终决策人员要对后果负责。
4.5.1.3实验室经理要经常教育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确保本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参加与本实验室工作和服务内容相关的经商行为;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因财经问题影响工作的公正性和诚实性。如发现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这些不良行为,实验室经理要立即报告总监,并马上停止或调整其工作岗位,及时、尽量挽回对客户造成的影响(如存在)。
4.5.1.4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和执行实验室质量手册的要求。总监监督实验室经理的管理行为;实验室经理负责监督具体工作人员工作行为及技术操作能力和工作质量;如发现违规人员,应马上逐级上报处理。
4.5.1.5实验室经理负责对工作人员不良行为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违规人员进行停止工作、工作岗位调整等处理并上报总监。由总监对工作人员违规行为进行最终行政处理。如发现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对客户造成了影响,实验室总监还要负责挽回对客户所造成的影响。实验室经理要记录工作人员不良行为的处理结果。
4.5.1.6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由文件和资料管理员整理归档;与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由文件和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人员档案”,内容包括培训与考核记录、授权任职文件、学历证书和任职资格证书等。

5.相关支持文件
5.1《客户要求控制程序》 LAB-COP-02
5.2《质量体系岗位职能分配表》 LAB-034
5.3《管理和关键技术岗位人员一览表》 LAB-044

6.相关记录
6.1“实验室年度人员培训计划” LAB-F-I0
6.2“人员培训考核记录” LAB-F-K0
6.3“人员档案” LAB-F-A0

阅读全文

与食品检测实验室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师资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912
百度竞价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850
2015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整理版 浏览:255
深圳披披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市场营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浏览:466
泉州市聚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6
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41
设备培训组织方案 浏览:121
建设工程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567
2017年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08
华晨消防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839
市场营销学吴建安期末考点 浏览:869
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331
有关电子商务的填空题 浏览:601
网络营销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117
毛笔书法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39
规章制度培训方案 浏览:619
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1
幼儿园游戏活动园本培训方案 浏览:850
中心校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165